3 理论分析
3.1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三大理论视角
随着大多数发达国家以及少数发展中国家步入工业化后期,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因其具备知识和技术密集性的特点逐渐取代传统的制造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根据对已有理论的梳理和总结,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理论视角去阐释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机理。
3.1.1 分工及迂回生产学说
从分工视角去阐述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是文献中最为常见的思路。
Nordas(2001)、杨亚斌和刘靓君(2006)、杨玉英(2010)等都从分工的视角对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过阐述。总的来说,社会分工会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分工把原本属于企业内部职能的一些部门外包出去,例如策划、设计、营销等。这种分工使得企业逐渐由“内部化”走向“外部化”,这也是生产逐步走向专业化、竞争力提高的过程;分工提高了效率带来了分工收益,如果这种分工收益大于分工所增加的交易成本的话,那么这种分工是有效可行的。分工让生产性服务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中间投入,进一步的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奥地利学派认为除了提高资本密集度,增加生产过程中的迂回与重组也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能力。这是因为生产过程更加的迂回不仅意味着更多的劳动和生产资本的投入,而且生产过程的更加迂回因为增加了中间环节和生产步骤从而增加了人力和知识资本等中间产品的投入。克鲁伯和沃克(Grubel&Walker)在基于费希尔(Fisher)所提出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概念的基础上,对生产性服务业在迂回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作了重新的阐释。他们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充当人力和知识资本的传送器,将这两种能够显着提高最终产出增加值的资本作为中间投入品投入到生产过程中,满足生产性企业迂回化生产需求,提高了整个生产环节的生产效率。所以说,生产过程的越迂回,生产过程的中间环节也就越多,作为中间产品的知识和人力资本投入也就越多,生产性服务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体现的作用就越重要,整个生产过程产出增加值就越大,经济增长得到了促进。
3.1.2 企业价值链理论
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还可以通过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的企业价值链理论视角来分析。如下图所示,企业价值链分析法认为支持性活动和基本活动是企业能增加价值的活动部门,这两种活动共同构成了价值链。财务、人力资源管理和采购等环节构成了支持性活动;进料后勤、生产等环节构成了基本活动。企业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在参与价值活动中,实际上只有价值链上的某少数环节才能创造整个链条上大部分的价值。在当代的国际竞争中,价值链上能创造大部分价值的环节越来越远离加工制造,逐渐集中在某些“战略性环节”,而这些“战略性环节”也是生产性服务业在价值链上所拥有的地位。
波特从生产流程的角度把企业的生产活动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产品研究开发、采购等为上游环节,生产加工为中游环节,产品发货、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下游环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渗透到上、中、下游的整个生产流程,生产的每个阶段都会派生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在上游阶段,生产性服务业需要为生产提供融资、可行性研究、产品的研发与设计等服务;在中游阶段,生产性服务业需要为生产提供质量检测、设备维护、生产流程优化等服务;在下游阶段,生产性服务业需要为生产提供产品运输、营销策划、售后等服务。可以看到,生产性服务业已经贯穿生产的整个过程,并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产生的价值也是越来越大,这将会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获利能力,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3.1.3 累积循环过程理论
累积循环过程理论是由着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1957年提出的,后经卡尔多、迪克逊和瑟尔沃尔等人继承并发展。缪尔达尔等认为,在动态发展的社会中,各种社会中的一些经济因素之间常常存在着累积循环的关系。社会中某一种经济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社会中另一种经济因素的变化,然而这后一种经济因素的变化,又会对前一种因素的变化起到加强的作用,这种效应周而复始形成累积循环的发展趋势。从这一理论的视角可以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机制。
在工业化后期,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由工业逐渐转变为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力来越大,越来越显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过程的效率,增加了生产过程的增加值,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增长;地区经济的增长,社会总财富的增加会引致更多的投资资金进入市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也是一个累积循环过程: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的发展将通过累积循环过程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地区经济的增长也反过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这一效应通过累积循环过程得到加强。
3.2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在上述三大理论视角的支撑下,笔者从制造业中介效应的角度总结了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四大机制。在正式叙述这四大机制之前本文先介绍下中介效应的内涵和机理。一般来说,理论上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描述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联效应:直接效应、中介效应、调节效应(马龙龙,2011)2.三个效应示意图如下所示:
如上图 3-3 所示,直接效应指自变量 X 直接对因变量 Y 产生作用而不通过其他变量;中介效应指自变量 X 通过第三个变量 M 对因变量 Y 产生影响,如图 3-4 所示;调节效应指自变量 X 在对因变量 Y 产生影响时受到第三个变量 M 的影响,如图 3-5 所示。可以看出,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是一般意义上的内部影响,而调节效应代表的是对内部影响产生作用的外部影响。另外,经济效应的作用机理显示,中介变量 M 必须同时与自变量 X 和因变量Y 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否则就不能引入到模型。
在本文中,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和经济增长都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这已在前文的文献综述中叙述过。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制造业进而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这符合上文介绍的中介效应分析结构。生产性服务业影响经济增长的制造业中介效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推动制造业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生产性服务业大多数具有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特点,正是通过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入的方式,知识和技术得以进入生产过程。伴随着这种知识和技术的导入,商品和服务在生产过程中会接受源源不断专业化的知识和人力资本,影响技术创新方向,提高了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企业在购买生产性服后,一方面能够引入知识、技术制造业促进企业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进步(陈保启和李为人,2006);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专心致力于产品的开发、研究和设计,提高制造业企业整体竞争力。另外,生产性服务业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能够了解到企业不断提高服务诉求,这样可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企业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并通过再次服务把技术创新成果转移到制造业企业,做到了技术进步的良性循环。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先决条件,是集约型增长方式的主要驱动力。技术进步的成果融入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换,必须要经过物化,这种物化体现在了劳动手段的改变(陈伟和罗来明,2002)。知识和技术不经过物化就无法形成生产力,也就无法有效的带动经济增长。而知识和技术的物化必须通过机器设备等硬件或者是制度、生产流程等劳动手段上,这种硬件和软件一方面是人类知识和技术的物质承载体,另一方面它可以生产出更为高级的机器或者更优化的制度和流程,实现了知识和技术的叠加和放大效应。生产性服务部门在专业化分工经济中承担了知识的生产和物化的过程,所以这使得技术进步融入到经济发展过程成为可能。由此可见,生产性服务业可以通过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促进制造业分工深化推动经济增长。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家企业不可能在生产的每个环节上都拥有优势,此时企业的最优策略是将自己不擅长的环节外包出去,而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优势环节,这样才能获得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种专业化的生产从单个企业角度来说,使得企业能够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经济效益,这也在杨亚斌和刘靓君(2006)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从整个生产流程角度来说,每个企业都专注于自身擅长的领域,整个生产过程达到最优化,为社会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劳动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生产同时也引发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壮大,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的发展让更多企业的外包成为可能,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促进了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生产。另外,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分工的同时也增加了交易成本,如果没有相应的部门来抵消因分工而带来的交易成本的上升会使得分工的积极意义大打折扣(杨玉英,2010)。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分工的同时又提供了交易所需的设施,譬如完善和发达的运输物流业、金融业的存在大大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率。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影响制造业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产业聚集最早是由Weber(1909)年在《工业区位论》中提出,后来经过发展与完善,现在的产业集聚一般是指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处在一个特定领域内相关的企业或机构,由于相互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集中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的现象。制造业企业的聚集利于集群企业知识、技术的扩散和共享,这种为制造业企业带来的直接利益会形成一种由内而外的力量将相关联的企业吸引到一起而形成产业聚集。制造业企业的聚集可以使得集群内的企业形成分工协作,每一家企业都可以集中在自己最核心的业务上,降低了企业运作成本,提高了集群整体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共享或者互享生产资料从而建立相互依赖的关系,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也有利于企业在集群内找到更合适本企业的专业人才。最后,制造业企业在一定范围的集聚,有利于扩大规模形成规模经济,知识和技术的外溢也可以形成正的外部效应,这些都从整体上提高了集群的竞争力。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改善制造业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增长。一个地区的发展环境包含较为广泛,一般来说可以包括政治环境、基础设施环境、金融环境、配套产业环境等等。良好的地区发展环境是保障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一个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区发展环境进而影响区域内制造业的发展。例如,当隶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物流、金融、研发、咨询等行业发展较好时,地区整体制造业发展环境自然变好,越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这也就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制造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一般都较好的现象。因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改善地区制造业发展环境,促使地区制造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
3.3 经济增长理论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西方学术界试图从经济增长理论的视角来解释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Robert M. Solow(1956)在边际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并将部门生产函数设定为
分别表示全要素生产率、资本积累以及劳动力数量。在索洛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其模型中,他认为经济无论从任何一点出发,都会向平衡增长路径收敛,在平衡增长路径上,每个变量的增长率都是常数,且是外生决定的,部门产出的增长主要是来自于外在的技术进步。但是索洛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及其模型因过分依赖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以及技术进步是外生的假设,而不能对技术进步如何能够促进产出长期增长的的机理做出合理的解释,受到很多学者的批判。
为了弥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及索洛模型在解释部门产出长期增长所存在的缺陷,以Paul Romer(1986)、Robert E.Lucas(1988)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部门产出的长期增长是由内生变量引起的,这些内生变量包括知识资本、劳动分工、新技术研究开发等。新经济增长理论将知识资本、劳动分工等因素引入生产函数后,使得部门生产函数变为
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不同的地方在于新经济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看作是可以通过追求产出增长利益而可以人为控制的内生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