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

刻板印象相关文献综述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6-03-27 共1238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干预研究 
【第一章】从业性别刻板印象控制探析引言 
【第二章】刻板印象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章  第四章】观点采择对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第五章】观点采择对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第六章】刻板印象运用观点采择的作用 
【结论/参考文献】如何改变职业中的性别刻板印象结论与参考文献


  2 文献综述

  2.1 刻板印象的概念及其相关研究

  2.1.1 刻板印象的概念

  刻板印象(Stereotype)这一概念的心理学意义最早由新闻记者 W.Lippmann 提出,在他的《公众舆论》(1922)中刻板印象由印刷术语 “铅版”引申而来,用来解释人们对世界总的错误和偏见。他认为,刻板印象是一种事实上不正确的、非理性的、刻板固执的认知结构,指人为地在种族、性别等方面进行社会分类时,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但正如王沛指出的是,刻板印象也有其“相当大的合理性”,因此我们在看待刻板印象时,一方面看到它不可避免的认知偏差给人们的认知和交际带来的不要必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它能够简化认知过程、节约认知资源的作用。

  国内学者连淑芳在系统整理了刻板印象的定义后,提出了自己对刻板印象的界定,即认为“刻板印象是对特定群体的特征、属性和行为的一组观念,或者说是对与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相联系的特征或属性的认知表征。”

  2.1.2 刻板印象的相关研究

  早期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刻板印象的界定和划分上,经过多年的探索与验证,刻板印象的种类被细致划分了出来。现有的关于刻板印象的研究主要包括种族刻板印象、容貌刻板印象、地域刻板印象、职业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等。

  (1)种族刻板印象(Racial Stereotypes)

  Gaertner 等人(1983)和 Dovidio 等人(1986)在不同的实验设计下,都相继发现了被试对白人与积极词联结比黑人与积极词联结反映要快,存在种族评价的刻板偏向。Devine (1989)先在阈下向被试呈现一些单词,其中 80%与黑人刻板印象相联系,剩下的 20%的单词无种族倾向,接着让被试做一个无关作业,发现白人被试对无种族倾向的那部分单词也表现出更多的敌意。

  (2)容貌刻板印象(Facial Attractiveness Stereotype)

  容貌刻板印象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美的就是好的(Beauty is Best)”,另外一种“中看不中用(Beauty is Beastly)”.Dion 等人(1972)让被试对照片上人物的特质打分,并预测他们未来的幸福程度,结果发现被试对容貌吸引力较高的照片,给予了更多积极的评价和预测。邹玉梅(2005)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即被试更容易将高容貌吸引力的人与真诚、为他人着想等特质联系起来,而将低容貌吸引力的人与暴力、阴险等特质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人们在面对容貌姣好的人时会倾向于认为他/她拥有好的能力和品质。但另一种倾向是认为容貌出众者并没有所谓的“真才实学”,只是在利用自己的容貌而已,这时对他们的评价反而会比容貌平常者更低。Heilman(1985)和 Stopeck(1985)发现,当女性拥有较高容貌吸引力且事业成功时,人们更倾向于将她们的成功归因于运气、所获得的帮助和工作简单等外在不稳定因素,而不是其自身的能力。

  (3)地域刻板印象(Regional Stereotype)

  地域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地区人群的认识、观念与预期。Gilber 等人(1991)的词干补笔任务 (Word Fragment Completion)研究发现,被试在“亚洲女性”图片启动之后,会更倾向于用带有亚洲人刻板印象的词语来填空,如 polite 而非 police.

  杨治良等人(2007)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刻板解释偏差(SEB)两种方法也证实了地域刻板印象的存在,这与连淑芳(2005)用地域刻板印象和地域内群体偏爱的两种 IAT 测量结果是一致的,需要指出的是,杨治良等人还发现了地域刻板印象与时间和被试所属群体的相对数量有很大关联。

  (4)职业刻板印象(Occupational Stereotypes)

  左斌等人(2011)将职业刻板印象定义为按照职业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从事该职业人群的固定印象。胡志海等人(2004)通过外显研究和内隐联想测验(IAT)的方法,发现大学生对某些职业评价很高,而对另一些则很低。因为职业刻板印象的存在,使大学生的就业观发生偏差。但职业刻板印象会被某些因素所影响。胡志海等人在上述研究中同样还发现,地域因素会影响职业刻板印象,当大学生面对沿海发达城市与原本不受欢迎的职业相联结时,会表现出更多的积极评价;左斌等人(2011)也证明了自我卷入程度会影响对不同声望职业的评价偏向,高职业卷入者(从事该职业的人)会比低职业卷入者(学生)对不同声望的职业表现出更多的积极评价。

  (5)性别刻板印象(Sex-role Stereotype)

  秦启文(2001)认为性别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 人格特征等方面的期望、要求和一般看法。Banaji 和 Greenwald(1994)在 Jacoby 等人(1989)“一夜成名”的名望判断实验的范式基础上,附加了含有性别意味的名字,即让被试对旧的男性姓名和女性姓名与新的男性姓名和女性姓名,进行名望判断,结果发现被试对旧的男性姓名的错报率高于女性,也就是说被试倾向于认为出现过的普通男性姓名是着名的,这可能意味着人们存在男性比女性成就高的性别刻板印象。

  对于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逐渐细化到各个方面。在人格特征方面,我国钱铭怡(1999)和秦启文(2001)相继用问卷调查法证实了我国大学生受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在外显层面上普遍存在着性别刻板印象,将某些传统的人格特征或品质刻板地赋予给男性或女性。徐大真(2008)等人在中日跨文化研究中,采用实验性分离范式也发现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中日被试都表现出男优女劣、男刚女柔的倾向;在学科擅长方面,一般都认为“男生更擅长数学”,Nosek B.A.等人(2002)在 IAT测验中发现,美国大学生被试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普遍存在这样的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而国内学者马芳(2008)在应用 IAT 方法测试时,虽然也得出了“男生更擅长数学”这一结果,但却发现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还有一些认为“男性肯定高于女性”的身高性别刻板印象,广告代言与男女性别角色匹配等刻板印象,可以说性别刻板印象在生活的各方各面都有所体现。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Occupation-Sex Stereotype)被 Lipton 等人(1991)认为是性别刻板印象的一种,是指对职业按性别划分、归类的趋向,认为某种职业只适合某一性别的观念。正因为传统观念认为女性是温柔、细腻、胆小的,所以女性在择业时会倾向于选择服务性工作,而男性一般被认为是独立的、富于冒险精神的,所以更倾向于从事专业技术性工作。

  Kirkealdy 等人(1992)的研究表明,当男性从事与自己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相一致的工作时,相比那些不一致的工作,他们会表现出更高的成就动机和竞争性。也就是说人们对自己的性别适合从何某种工作是有一个认知倾向的。Linda Miller 等人(2006)研究了 508 名中学生对 23 种职业的刻板印象,结果发现被试的学生中普遍都存在着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而且男生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要高于女生。这一结论与 Helwig(1998)对前 20 年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总结,和王勇慧(1999)采用投射测验测得的结果是一致的,即都认为女性对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抱有更加宽容的态度,表现出更少的刻板印象。我国学者于永红(2003)最早应用内隐联想测验证明了被试倾向于将男性与专业技术职业相联系、女性与服务业相联系,但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在外显的问卷中又都拒绝承认上述观点,出现了内隐与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实验性分离。而侯东辉等人(2009)在以高中生为被试的内隐和外显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研究中,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无论是在内隐层面还是外显层面高中生都表现出了一定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有趣的是,国内学者在以刻板解释偏差(SEB)为测量手段的内隐实验研究中,却并未发现被试的性别因素对实验结果的显着影响,即无论男性被试还是女性被试都表现出了显着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这与 Linda Miller 等人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但目前还不能断定女性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是减轻了还是隐藏得更深了,亦或者是测量方法本身的缺陷。可以看出,目前的研究争论集中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在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上是否出现了实验性分离;性别因素对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是否存在显着的差异。这也是在本试验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

  (6)其他刻板印象

  Teachman 通过实验的方法发现了人们对瘦人的偏爱,而认为肥胖者是懒惰的、愚蠢的,这就是所谓的“体型刻板印象”.朱亿萧(2011)将“名字刻板印象”定义为:人们对于不同名字的人应该具有的符合其名字所代表意义的行为和性格特征的信念。有研究表明,人们不仅会根据名字来判断一个人的个性特征,还会对不同名字产生喜好偏向,Erwin(1993)在实验中发现,当同样一张面孔被配与不同吸引力的名字时,名字吸引力高的会获得更高的评价。

  2.2 刻板印象的测量方法

  Edward(1904)提出了刻板印象的四个组成部分,即一致性(在一种文化群体内被广泛接受的程度)、方向(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强度(积极或消极的程度),和刻板印象的质量和内容。这四个方面构成了早期刻板印象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个时期的研究基本上都使用直接测量的方法,研究主要集中在刻板印象的内容以及在外显层面上对刻板印象进行探讨。随着直接测量方法的弊端的显现以及对内隐认知的研究方法的发展,研究者们开始更多地运用间接测量的手段研究意识层面下又相对真实、稳定的刻板印象。

  2.2.1 直接测量方法

  (1)自由反应法

  自由反应法采用自由联想的范式,要求被试自由地列出给定群体的某些特质。如提到老人,我们会联想到虚弱、古板等特质,提到女性会联想到温柔、胆小等特质。这种方法简单、容易操作,且很容易获得与刻板印象相关的特质词,同时 Stangor等人(1991)还证明了自由反应法比选择性反应更能预测偏见。因此这一方法曾被广泛用于对刻板印象的研究当中。

  (2)Katz-Braly 法

  Katz 和 Braly(1933)通过提供一份特征清单,供被试检查和评定等级之用,来克服自由反应法的一些不足。这一技术不仅节约了对特征进行编码时间,同时也易化了定量分析。秦启文等人(2001)在其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调查研究中,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要求被试在提供的形容词查核表中选出对于男性和女性来说最重要和最不应当的几项人格特征并排序,实验结果证明了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存在,同时也说明了 Katz-Braly 法的有效性。

  (3) Gadener 法

  Gadener(1973)对 Katz-Braly 法进行了改进,要求被试对群体特征类型进行等级评估,然后计算出每一群体对特征类型评价的平均等级,如果平均等级的值超出了假定的中间值,那么它与中间值的比率就被认为是刻板印象的一部分。如要求被试依据“善良-不善良”的等级对女性进行评价,然后计算男性群体的被试和女性群体的被试对每一等级所给出的平均比率,那些高于假定中间值的平均比率与统计学上认为重要的值的比率,即可被假定为一部分的刻板印象。

  (4)特质评定法

  特质评定是指被试根据研究者给出的一系列词语,对这些词语形容给定群体的合适程度进行等级评定,一般使用五点量表和七点量表。如钱铭怡等人编制的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就是要求被试在对五个分量表中的共 100 个特质形容词,进行从“完全不具有”到“完全具有”的五级评价。

  (5) Bighham 法

  Bighham 法是建立在个体认可基础上的一种个体差异法。首先筛选出依靠大家的共识被认定为刻板印象的 10 个特征,然后每个人对于这些特征评定的平均值就代表了他或她的刻板印象得分,那些得分高一些的被认为对刻板印象有较多认同,有较强的刻板印象。这种方法也是外显测量方法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2.2.2 间接测量方法

  直接测量的方法在应用中虽然简便易行,但却有它的弊端,一方面它可能会灌输给被试其原来没有的刻板印象,在测验过程中使被试的刻板印象得以形成、甚至强化,给被试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另一方面,被试在清楚测验的意图时,有时为了迎合社会期待,很可能会掩饰自己真实的态度,最终影响测验的结果。因此,很有必要采用间接的测量手段达到揭示真实的、无意识的态度的目的。

  (1)认知干涉测验(Cognitive Interference Measures)

  认知干涉测验实际上是 Stroop 任务的一种延伸。Stroop 任务是当被试看到代表某种颜色的词语,如“黄色”,但所看到的颜色却与词义不相符,如用蓝色墨水打印“黄色”,在这种词义和颜色不一致的情况下,墨水的颜色预先让被试产生了联想,阻碍了被试对词义的理解,因此反应时间要长一些。认知干涉测验就是按照这个逻辑设计的。Locke 等人(1994)要求被试指定与刻板印象有关的词语的颜色,当Locke 等人把刻板印象词语所描绘的群体名字提供给被试时,被试对刻板印象词语意义的联想会阻碍原先指定的颜色。但这个方法只对有相应刻板印象、且刻板偏见相对顽固的被试有效。

  (2)评价性启动任务(Evaluative Priming Task)

  评价性启动任务由 Fazio 等人(1986)在语义启动任务的基础之上改进而成的,他们用这种方法来测量态度对象。任务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收集被试反应的基线值,要求被试尽快地对目标刺激词作出“积极”或“消极”的判断;然后在正式任务中,先向被试呈现所要测量的态度对象的启动刺激,再让被试重复第一步骤的判断。两个步骤中的反应时差异,就是所要考察的启动效应的指标。

  (3)投射测量(Projective Measure)

  McClelland 等人(1981)发现,让被试对模糊的照片或抽象的刺激进行描述时,会投射出被试的内隐动机,且这种内隐动机与外显测验测得的动机是不同的。

  Spangler(1992)在对成就动机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并进一步证明了对成就动机的投射测量比问卷调查更具有预期的有效性。王勇慧(1999)用投射测量的方法对女大学生的职业角色刻板印象进行了考察,发现尽管女大学生的刻板印象要低于男生,但女生中存在刻板印象者仍占女生总人数的大多数。

  (4)过程分离程序(Process Dissociation Procedure,PDP)

  Jacoby(1993)认为意识过程和无意识过程对加工的贡献率是不同的,为了对二者进行定量分析,他提出了过程分离程序。即实验分为包含测验(Inclusion Test)和排除测验(Exclusion Test)两类,前者属于意识加工,后者属于无意识加工。Jacoby认为无意识加工能使测验成绩得到提高,而意识加工却会起反作用。葛明贵(1998)利用过程分离程序对不同性别加工学习条件下的记忆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意识过程和无意识过程对记忆效果的影响有所不同,无意识的内隐记忆效果更能反映人们对女性严格苛求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

  (5)模糊主次评判方法

  模糊主次评判方法也叫做多级估量法,是要求被试在所有可能的心理反应量上的每一类别等级上都作出估量。连淑芳(2004)发现被试在老人积极词与老人消极词两种不同的语义启动下,用模糊主次评判方法对图片上老人的年龄的判断也会有所不同,结果在证明内隐刻板印象存在的同时,也表明了人的判断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模糊主次评判方法能够促进社会认知领域的量化研究。

  (6)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

  内隐联想测验是 Greeenwald(1998)提出的,用来测量目标词与属性词之间自动化联结强度的一种基于反应时的任务。这种测量手段是建立在神经网络模型基础上的。神经网络模型认为,信息是按照语义关系被分层储存在神经联系结点上的,因此如果能够测量出两个概念在神经联系上的距离,也就能够证明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模型假设的基础上,内隐联想测验起作用的基本原理是:当目标词与属性词联结紧密时,个体容易做出一致性反应,表现在反应时间的缩短,但当目标词与属性词联结不紧密甚至冲突时,个体就很难做出一致性反应,反应时间会相对延长。因此,可以通过个体做出反应的难易程度来推断两个概念在内隐认知上的联结强度。

  Greeenwald 在他的“花-昆虫 IAT”实验中,将内隐联想测验的程序分为 5 个阶段:第一步,先向被试呈现目标词,如 Rose 等花的单词和 Bee 等昆虫的单词,并要求被试对这两种不同类别的词作出判断、进行相应类别的按键反应;第二步,向被试呈现属性词,如 Love 等积极词和 Sickness 等消极词,同样也是要求被试对这两种不同类别的词作出判断、进行相应类别的按键反应;第三步是一个相容联合任务,要求被试将花的单词与积极词联结,作出一致的按键反应,如都按字母 A 键,并对昆虫的单词与消极词的联结做出另一种按键反应,如都按数字键 5;第四步是对第一步的目标词作出相反的按键反应;第五步是一个不相容的联合任务,是要求被试将花的单词与消极词看做一组,作出一致的按键反应,而对昆虫的单词与积极词联结做出另一种一致的按键反应。之后 Greeenwald 等人又将实验步骤扩展为七步,将第三步和第五步分别重复一遍作为练习。以后的 IAT 实验范式基本都包括了上述的七个步骤。

  Greenwald 等人(1999)用 IAT 的实验范式对种族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实验的目标词是典型的黑人姓氏和白人姓氏,属性词是积极词和消极词,结果发现被试在不相容的联合任务中的反应时明显比相容任务的反应时长,说明在被试的内隐认知中将白人和积极属性与黑人和消极属性更多地联系在一起,证实了种族刻板印象的存在。在国内,胡志海等人(2004)用最喜欢的和最反感的职业与令人愉快的和令人不快的属性词联结,设计了一个内隐联想测验,证明了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职业刻板印象;连淑芳(2005)设计了两个纸笔版的 IAT 测验,发现被试存在地域刻板印象,并证明了 IAT 纸笔测验版本的可行性和高效、经济、方便、实用等优点。

  佐斌和温芳芳(2011)用职业-性别 IAT 和自我-职业 IAT 两种设计,证明了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存在的普遍性,同时还发现了女工科的女生更多地将自我与所学专业联系起来,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反刻板印象效应。

  (7)刻板解释偏差(Stereotypic Explanatory Bias,SEB)

  刻板解释偏差是通过人们对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情境的解释,在无意识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反映出人们对某一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刻板解释偏差以问卷的形式,要求被试以个人实际情况对句子的前半句进行解释,之后由研究者统计被试的解释数量和内、外归因的性质。胡志海(2005)设计了一份由 25 句原因填空句子构成的问卷,其中包括 16 个 SEB 项目和 9 个中性句子,研究结果证明了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显着性,同时也对 SEB 方法的有效性做了初步的验证。

  (8)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

  事件相关电位是指作用于感觉系统或脑的某一部位的刺激,在给予或撤消时引起的脑区的电位变化。Osterhout 等人(1997)最先将 ERP 技术用于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研究发现,当被试阅读到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句子时,脑电位的变化与被试阅读不合法句子时的脑电位相似,表明 ERP 对反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句子敏感。

  2.3 刻板印象心理表征

  刻板印象在头脑中是如何表征的,关系到刻板印象的形成、维持和改变。在学者们的大量研究之后,提出了以下三种表征模型:

  2.3.1 原型模型(Prototype Model)

  原型模型认为知觉者存储了群体典型特征的抽象信息,在判断个别群体成员时比较他们与原型的相似性。也就是说,原型模型认为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个人经历、社会环境、教育影响等因素形成的,对于某一群体特征的一种“平均化”认识,是对这一群体特征的高度抽象和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原型模型可以帮助人们快速知觉某一群体特征,但却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不能描述这一群体中的变异性。比如说,对男人这一群体,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刚强、果敢,对女人这一群体,人们首先会想到她的温柔、胆小,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能否认存在温柔、胆小的男人和刚强、果敢的女人这样的例子。这种群体内的变异性被排除在原型模型之外,就使得反刻板印象很难被人们所接受,进而导致刻板印象难以改变。

  2.3.2 样例模型(The Exemplar Model)

  Linville 等人(1989)首先研究了样例模型。它与原型模型不同,认为人们对群体特征的表征不是以抽象概括的形式存储的,而是以一个个具体的样例存储的。

  例如,人们对歌手的刻板印象不是以唱歌好听、收入不菲等特征形成表征的,而是以周杰伦、王菲、陈奕迅等具体的形式存储起来的。因此,相对于原型模型,样例模型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它在遇到群体内变异时,可以通过激活特定群体样例来建立新的样例,使刻板印象的改变成为可能。

  知觉者对目标刻板印象的激活就依赖于这些样例的集合。但当知觉者面对某一个体时,并不总会激活其所属群体的刻板印象,这取决于知觉者的注意。比如说,当面对“女性经理人”时,如果知觉者注意“女性”多一些,就会激活性别刻板印象,提取女性的样例集合,而当知觉者注意“经理人”多一些的时,就会激活相应的职业刻板印象,提取有关职业的样例集合。

  2.3.3 混合模型(Blended Models)

  Sherman 等人(1994)提出了融合原型模型和样例模型在内的混合模型,认为刻板印象的心理表征同时存在着对某一群体特征的抽象概括和群体内变异个体的具体样例,从而克服原型模型和样例模型的局限性。混合模型认为,知觉者在形成刻板印象时依靠原型模型还是样例模型取决于知觉者对所要知觉事物的知识量。比如说,儿童对女性的印象可能主要取决于对自己母亲的认识,如果母亲是温柔的,他可能认为女性都是温柔的,相反,如果母亲是刚强的,他可能认为女性都是刚强的;而成人能接触到多种多样的女性,他对女性的认识则会是众多女性特征的一般的抽象水平。即在样例太少不足以抽象出一般的群体特征时,知觉者主要依靠样例模型,而随着积累的样例的增多,知觉者能够概括出该群体的一般特征时,就会转而依靠原型模型以节约认知资源。

  2.4 刻板印象的信息加工机制

  针对刻板印象是自动形成、稳固不变的还是具有一定的可变性,研究者们提出了以下三种刻板印象信息加工机制:

  2.4.1 图式过滤器模型(Schema Filter Mode)

  图式过滤器模型认为,刻板印象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起到了过滤的作用,即当知觉者面对与刻板印象相一致的信息时,图式过滤器会促进知觉者对这一信息的理解,反之,当面对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时,则会过滤掉这部分信息。也就是说,在图式过滤器的影响下,与刻板印象相一致的信息比不一致的信息具有加工优势,且这一优势在认知资源相对缺乏时更加明显。

  图式过滤器模型分为“弱过滤器”和“强过滤器”两种模型。“弱过滤器模型”认为,刻板印象促进了对一致性信息的理解,而使知觉者难以理解不一致性信息,只起到了概念过滤器的作用。而“强过滤器模型”认为刻板印象不仅起到了概念过滤器的作用,还将知觉者的注意力完全指向一致性信息、忽略不一致性信息,起到注意力过滤器的作用。

  在这种模型假设下,刻板印象很难甚至完全不能对不一致性信息进行加工。因此,在图式过滤器模型的假设基础上,刻板印象是稳定不变的。

  2.4.2 联想网络模型(Associative Network Mode)

  Hastie(1980)对图式过滤器模型提出了挑战,认为刻板印象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对不一致性信息存在加工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联想网络模型”.他认为信息是被存储在由“节点”和“联结”构成的“语义网络”上的,它的上端是“目标节点”,代表着某人或某群体,下端是“情景节点”,代表着某种具体行为。当知觉者面对一致性信息时,只需要建立目标与情景两个节点间的联结,也就是说一致性信息更容易理解且节省认知资源;当知觉者面对不一致性信息时,除了要建立目标与情景的联结外,还要建立情景与情景间的联结。由于知觉者对不一致性信息比对一致性信息进行了更加精细、充分的加工,消耗了大量的认知资源,使得不一致性信息更具有记忆优势。但当认知资源缺乏时,知觉者无法对不一致性信息进行精细加工,而一致性信息又具有加工上的概念流畅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一致性信息的加工占有优势。这一观点与“弱过滤器模型”的观点一致,都认为人们在从事多项活动当中,即认知资源不充分的情况下,会促进与刻板印象相一致的信息的加工,从而进一步巩固刻板印象,使刻板印象的改变更加困难。

  2.4.3 灵活编码模型(Encoding Flexibility Mode)

  灵活编码模型是由 Sherman 等人(1998)提出的,其基本理念是认为刻板印象能够灵活分配注意资源,将加工一致性信息节省下的认知资源分配给不一致性信息的加工,从而最大限度地充分加工信息资源。与图式过滤器模型和联想网络模型不一样的是,灵活编码模型并不认为在低认知资源时知觉者只对一致性信息进行加工,而是同时对一致性信息和不一致性信息进行加工,只是二者的加工方式有所不同:当知觉者在低认知资源的情况下,刻板印象会提供给一致性信息概念流畅性,而对其表面的知觉特征则不进行仔细的加工,因此在促进知觉者对一致性信息的概念编码的同时也抑制了对它的知觉编码,这就节省了一部分的认知资源;另外,不一致性信息难以理解,这就抑制了对不一致性信息的概念编码,对它的加工则主要依靠材料驱动过程,这时对一致性信息加工时节省下来的认知资源就被分配给不一致性信息,促进了对不一致性信息的知觉编码。也就是说,在同样的认知资源下,刻板印象不仅促进了一致性信息的概念编码,也促进了不一致性信息的知觉编码,实现了对信息的充分加工。在这种信息加工机制的理论假设下,说明了刻板印象不仅具有稳定性,同时也并非是不可改变的。

  2.5 刻板印象的影响因素

  早期的研究中将刻板印象视为一种自动化的过程,如面对黑人或老人会自动激活消极联想,面对某类职业会自动联想到适合男性还是适合女性。正因为这样,就得出了刻板印象是不可避免的结论,且这种刻板的态度一经形成就不受外在环境和时间的影响。Bargh (1989)对这种自动化过程的全或无的观点提出了挑战,认为刻板印象作为一种认知过程,是“有条件自动化”的,也就是说刻板印象在激活时也依赖于特定的环境和动机等因素,是可以被一些因素所影响和缓和的,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现有的对刻板印象影响因素的研究有以下几种:

  2.5.1 意识性抑制

  这种方法是采用指导语的形式,让被试意识到刻板印象的存在并对人们的态度和行为选择造成偏差,以此来达到干预刻板印象的目的。连淑芳等人(2007)将被试分为有指导语的实验组和没有指导语的控制组,发现当被试受到“男强女弱刻板印象会在人际交往中产生不良的影响,你要尽可能做到没有男强女弱的刻板印象”的指导语后,刻板印象显着降低,表明了意识性抑制的干预手段的有效性。Wallaert等人(2010)的 IAT 研究也发现,当被试受到要求其抑制刻板印象的指导语后,白人的刻板印象显着减弱。

  2.5.2 评价性条件反射 (Evaluative Conditioning,EC)

  评价性条件反射是建立在经典性条件反射技术原理上的,是指如果一个刺激与其他积极刺激相联结多次重复出现后,被试对该刺激的偏好就会增加,反之,当一个刺激与其他消极刺激相联结多次重复出现的话,被试对该刺激的偏好就会降低。

  也就是说,态度是可以通过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形成和改变的。李娟(2009)采用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结合词汇判断任务,作为 IAT 实验的干预训练,结果发现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可以显着地改变内隐职业刻板印象。

  2.5.3 反刻板印象想象

  Banaji 等人 2001 年做了一项实验,被试在反刻板印象想象的启动条件下对照中性启动条件下,完成 IAT 测验,结果发现性别的反刻板印象想象确实改变了人们对性别的固有态度和评价。在此基础上,连淑芳(2006)使用刻板印象想象、反刻板印象想象和中性想象三种想象作为启动,也证明了反刻板印象想象对内隐刻板印象的干预效果显着。

  2.5.4 反刻板联结训练(Nonstereotypic Assoeiation Training)

  Kawakami 等(2000)用男性或女性照片作为类别刺激,特质形容词为属性刺激,刻板印象特质词、反刻板印象特质词与照片同时呈现,要求被试每次都只能选择反刻板印象特质词,经过训练后,发现被试都表现出了更低水平的刻板印象。张成荫(2011)设计了两类反刻板联结训练,实验要求一组被试对反刻板印象的性别-职业联结做肯定反映的训练,要求另一组被试对符合刻板印象的性别-职业联结做否定反映训练,结果发现了接受肯定式训练的被试的内隐刻板印象显着降低,而接受否定式训练的被试的没有明显变化。

  2.5.5 观点采择( Perspective-Taking)

  观点采择是与自我中心相对的一个概念,Selman(1980)将观点采择定义为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以及发现这些观点之间关系的能力;Shantz(1983)将观点采择视为一个过程,是个人依据人类行为的一般知识并结合具体信息,对在这个特定情景中的突出的角色特性的意义作出猜测的过程。综合起来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在设身处地地想象他人的处境和观点的同时,也加强了与他人之间的联系和重合,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并接受他人的角色特性。

  有研究表明观点采择能够增加对他人的积极评价(Davis,Conklin,Smith,&Luce,1996),根据这一点,是否可以推论出观点采择可以降低消极刻板印象呢?

  对于这一推论学者们也作出了一些研究。Galinsky 等人(1999)在实验中采取了两种干预手段,观点采择和意识性抑制。实验要求观点采择组的被试观看一张老年男性的照片,并写出照片中老人的典型的一天,随后让被试进行词汇决定任务来判断被试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结果发现了观点采择组和意识性抑制组的被试在描述中都表达了更少的刻板印象,但只有观点采择组对目标表现出了更多的积极评价,且意识性抑制组的被试在词汇决定任务中比观点采择组和控制组的被试表现出更多的刻板印象。说明了观点采择是减少刻板偏见的有效策略。Galinsky 等人(2000)通过三个实验又进一步证明了观点采择在减少刻板偏见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观点采择提高了对外群体的评价,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任务当中都降低了刻板偏见,而且降低刻板偏见的同时也增加了自我表征与老人表征之间的交叠,表明自我概念在评价老人时被激活。Batson 等人(1997)在实验中要求被试想象目标人物的感受,发现观点采择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对偏见性群体成员的评价,并且唤起了被试对目标人物的移情(如同情)。James(2007)让大学生被试听一段西班牙语发音的英语录音,然后只要求实验组的被试按照观点采择策略的指导语,写下发出录音声音的那个人的典型的一天,之后,所有被试都要继续完成对录音人物的评价,结果发现实验组的被试对非英语发音的录音人物的评价要高于控制组被试所给出的评价。连淑芳(2009)在观点采择条件下要求被试想象自己作为“一位 IT 行业的女总经理”的代表性一天,并记录下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随后采用纸笔版的 IAT 测验,对被试的内隐刻板印象的改变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男性被试还是女性被试,他们相对于控制组的被试(即没有观点采择部分)来说,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有明显的减弱。结果支持了 Galinsky 等人的实验结果。

  2.5.6 其他影响因素

  Blanchard 等人(1991)发现社会调节可以影响种族刻板印象。研究发现,当被试与一个非种族主义的搭档在一起回答问卷时,比与一个种族主义的搭档在一起时,表现出更少的偏见。

  Rudman 等人(2001)通过多元文化训练,让被试接受黑人男性教授的“偏见和群体间冲突”的课程,在 14 周课程结束后,发现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被试,他们的内隐和外显种族偏见都迅速降低。

  还有诸如情绪、酒精、药物、归因等的作用,都会对刻板印象产生影响。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