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战后尤其是两极格局结束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潮流。各国也力图通过 WTO 创建的多边贸易谈判平台,促进贸易、投资和金融的自由化发展。然而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由于 WTO 多边贸易谈判机制的局限性,使得在世界范围内推动自由贸易进展缓慢,新一轮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便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经济学家巴拉萨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就过程而言,它表示致力于消除各国经济体之间的差别待遇,就状态而言,它表示各国之间不存在各种形式的差别待遇。在这一过程或状态中,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不断融合,经贸关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强。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为了在全球经济中谋求自身利益,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中韩两国作为东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体,地理位置邻近,文化相通,产业结构互补,自 1979 年两国以民间小规模贸易为起点开启经济往来,双边贸易与投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尤其是中韩于 1992年正式确立外交关系后,两国经贸关系迅速发展起来。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3 年双边贸易额达到 2743 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过 573 亿美元,分别是建交时的 53 倍和 125 倍。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国和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韩国则已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五大外资来源国。
除了贸易和投资,中韩两国在其他经济技术合作领域也已初步建立了合作关系。
显而易见,自建交以来,中韩两国的相互依存程度在不断提高,经济一体化水平在不断提升。为了继续深化中韩之间的经济合作,中韩两国首脑于 2004年就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达成共识。自朴槿惠政府主政韩国后,两国官方在中韩自贸区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中韩自贸区谈判自 2012 年 5 月正式启动,历经 14 轮谈判,于 2015 年 2 月完成了中韩自贸协定全部文件的草签,标志着中韩自贸区谈判全部完成。据中国商务部称,中韩自贸协定是我国迄今为止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领域范围最为全面的自贸协定。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 17 个领域,其中,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 90%、贸易额 85%.此外,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明确将中国威海市和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作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以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如果中韩自由贸易区能够成功建立,通过降低关税水平,减少或消除贸易壁垒,不仅有助于推动双边贸易和投资增长,进一步巩固中韩之间的经济和政治关系,而且为中日韩三国自贸区的建立产生积极的示范作用,进而有利于推动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有望于 2015 年上半年正式签署,并于当年生效。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标志着中韩经济一体化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因此,本文从中韩贸易、投资和自由贸易区建设三个方面入手,考察中韩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中韩经济一体化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为推动中韩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而且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提供参考建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随着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国内外学者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非常丰富,并产生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从研究角度上看,主要可分为 3 类:理论基础、经济效应、实证研究。此外,以比较优势为核心的自由贸易理论也为本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2.1 比较优势研究。
国际分工和以比较优势学说为核心的自由贸易理论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础,也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依据。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国际分工能够促进参与国的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的繁荣。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自由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系统阐述了分工与自由经济的观点,提出绝对优势理论。他认为,在国家之间,各国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上有绝对差别,这种绝对差别就是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基础;两国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交换其有绝对劣势的商品,这样,资源可以被最有效地使用,而且两种商品的产出会增长。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但是却无法解释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仍然可以发生国际贸易的原因,具有一定局限性。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对此作出解释。他在继承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解释国际贸易的成因。他认为,各国不一定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的产品,应按照"两优取其最优,两劣取其次劣"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如果每个国家专业化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那么贸易双方也可获得利益。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阐述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意义,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该理论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该理论未考虑需求因素,无法解释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等。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提出要素禀赋理论。他们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仍然是比较优势,但比较优势确立的基础已经不是劳动生产率差异,而是要素禀赋差异。一国应以自己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并出口,换取那些需要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的商品,解释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贸易模型以劳动单要素为前提,要素禀赋理论在此基础上引入资本要素,把对贸易理论的分析扩大到两个要素,发展和完善了比较优势理论。
1.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起来,引起许多经济学家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形成一系列成果。笔者主要选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视角、经济效应视角和实证分析视角介绍这类研究。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研究。
Jacob Viner(1950)在《关税同盟问题》中首次系统阐述关税同盟理论,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分析了关税同盟的成立对成员国贸易流和贸易条件的影响,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Meade(1955)在 Viner 关税同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由贸易区理论,分析了成员国参与自由贸易区后的贸易流和贸易条件的变化。Peter Robson(1991)对自由贸易区的经济理论作了简要分析。
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主要以市场完全竞争、产品同质性、生产要素只能在成员国内流动、运输成本忽略不计等为前提假设,侧重于静态分析、总量分析和福利分析。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针对此进行不断修正,形成大量新的理论。Scitovsky 和 Denian 对此做出重大贡献。他们在共同市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大市场理论,建立了不完全竞争模型,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效应,主要指竞争效应。
日本学者小岛清(1987)以成本长期递减理论为基础,首次提出协议性分工理论,即不同国家之间通过达成相互提供市场的协议,实行协议性分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随着新区域主义的兴起,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理论学者引入新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博弈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研究。截止目前,这一理论体系尚处于架构当中。
综合发展战略理论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为研究对象,代表人物为鲍里斯·塞泽尔基。该理论把发展中国家的一体化看作他们自力更生的手段和按照新秩序逐渐变革世界经济的要素;有效的政府干预对经济一体化的成功是重要的。
国内学者比较全面的介绍了国外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并阐述了对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李玉举(2008)在分析现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基础上,探索了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并研究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存在的困难挑战和未来的战略选择。张彬(2010)通过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比较、制度和模式比较以及具体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福利效应比较,运用 SWOT 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机制和途径。赵俊平,付会霞,姚丽霞(2012)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经验。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效应研究。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贸易效应、投资效应、规模经济效应、长期增长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效应研究开始于 Viner(1950)提出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他认为是否建立关税同盟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大小,打破了以比较利益原则为基础的自由贸易一定导致成员国福利增加的思想。Meade(1955)进一步提出贸易扩张效应。Johnson(1965)认为 Viner 的贸易创造效应只包括生产效应,事实上,还应该包括消费效应。
Kindleberger(1966)认为,关税同盟可以产生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并据此研究了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效应。他将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效应的研究由贸易效应推进到投资效应,具有一定开创性。
Corden(1972)通过引入规模经济重新考察了关税同盟的收益,认为当一体化之前各成员体都生产某产品时,一体化后规模经济总体效果是最大的,一体化之前所有成员体都不生产某产品而一体化后转而内部生产,规模经济总体效果是最差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增长效应可以分为同质国家的一体化增长效应和异质国家的一体化增长效应。Balassa(1966)首先对同质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研究。Rivera-Batiz 和 Romer(1991)运用内生增长模型,考察了两个同质国家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后,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引发的两国的经济增长。Rivera 和 Xie(1993)在沿用 Romer 模型框架下讨论了异质型国家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
Krugman(1991)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了影响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他认为向心力一般包括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效应,离心力一般来源于市场竞争,主要是指集聚导致的企业增加会使竞争加剧,从而限制企业的获利能力。
(3)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的实证研究。
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的实证研究方法分为事后研究和事前研究两种。事后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引力模型和线性增长模型,事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和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
Tinbergen(1962)最早将引力模型应用到国际贸易相关问题中。Aitken(1973)率先运用引力模型研究了 EEC、EFTA 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在以后的研究中,学者们为更好地说明被解释变量,将更多的解释变量纳入模型中。潘沁,韩剑(2006)运用引力模型对产业内贸易和新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关系做了计量检验,并对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产业内贸易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吕宏芬,郑亚莉(2013)运用贸易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和智利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及中国-智利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的贸易效应。
Walz(1997)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加入两个虚拟变量,一个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伙伴国的 GDP 总量,一个是伙伴国 GDP 总量与本国 GDP 的比值,结果发现回归系数为正值,且统计显著。陆建明,李宏(2009)设立了一个能够反映产出与经济规模和资源投入之间关系的生产函数,研究了资源贸易小国在不同的世界资源价格下,能否以及如何通过进口来突破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限制。
曹宏苓(2005)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论述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给其成员带来"双优势贸易效应", 从而为我国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提供理论依据。陆圣(2013)基于一般均衡模型就 TPP 对太平洋地区纺织品服装贸易流量的潜在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估。
Brown(1991)最先应用 GTAP 模型对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可能造成的经济效应进行模拟分析,模拟分析的结果表明 NAFTA 的签订能有效促进北美区域经济一体化。蒋含明,李非(2012)采用 GTAP 模型,深入分析了两岸签署ECFA 的背景框架,并基于 GTAP 模型从宏观经济和产业层面模拟预测了 ECFA 的建立对于两岸经济贸易等方面所可能造成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ECFA 的签订推动了两岸贸易的增长,提高了两岸实际 GDP 的增长速度与福利水平。刘冰,陈淑梅(2014)采用 GTAP 模拟方法定量考察了我国正在参与谈判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框架下降低技术性贸易壁垒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变动。研究结果显示,RCEP 区域内实现零关税对成员国的经济总量、福利水平、贸易规模都有明显的正向变动效应,并且这种正向变动效应将随着区域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逐步降低而逐渐扩大。
1.2.3 中韩经济一体化研究。
按照贸易自由化程度和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分为六种类型: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国内外学者主要集中于在多边区域主义、东亚经济一体化、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对中韩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建设可行性、问题挑战、路径选择、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Estrada G(2012)等人采用 CGE 模型评估了中国-东盟、中日、中韩、东盟 10+3 四个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的产出和福利的影响并进行排列,结果显示中国可以从三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获益,但从东盟 10+3 中获得的收益最大;形成东盟 10+3 区域贸易协定是渐进的和困难的,中国应继续参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作为一个中期和替代策略。Lee YS,Kim K(2014)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探讨了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
卢海涛,陈为国(2007)通过对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中韩应率先建立自由贸易区,推动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陈硕颖(2008)以中韩两国的货物贸易为研究基础, 运用引力模型分别就中韩两国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后可能产生的贸易效应以及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构建中韩自由贸易区对于增加两国福利、优化两国产业结构以及平衡两国国际收支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肖莹(2013)探讨了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和经济效应。施锦芳(2014)基于与 NAFTA 比较的视角对中日韩FTA 建设的优势、问题及前景进行了分析。胡渊,杨勇(2014)在多边化区域主义背景下对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路径和前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韩自由贸易区谈判将达成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议,对中国应对亚太多边区域主义发展有重要作用。
1.2.4 文献综述小结。
总体来看,国外学者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较早,并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实证研究主要以发达国家为对象运用模型进行经济效应的分析,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文献较少,而且缺乏系统的对贸易、投资等方面的研究。
国内学者主要在国外经济一体化理论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借鉴和演绎,并分析对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具体到对中韩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集中于对中韩自由贸易区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然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不仅仅限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因此,本文从中韩贸易、投资及自由贸易区三个方面入手,对中韩的经济一体化问题进行探讨。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本文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主要选取中韩贸易、投资和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三个方面对两国经济一体化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明确两国的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其次,从区位、文化、政治、经济等角度,阐述中韩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为如何推动中韩经济一体化发展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2.3中韩贸易比较优势及互补性分析如果两个国家的贸易互补性越强,两国加强经贸合作越有助于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而实现双赢。因此,需要定量分析中韩两国的贸易互补性达到何种程度。本文使用数据均来自联合国贸易数据库,具体分类方法以《国际贸易标准分...
第3章美国互联网经济发展及特征。3.1美国互联网经济发展背景及动因。3.1.1美国互联网经济发展背景。因互联网技术起源于美国,所以美国的互联网经济也是发展的最早又是最快的。随着20世纪六十年代末,美国洛杉矶分校的一些研究人员成功的将数据通过...
摘要电子商务的触角已延伸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国际贸易领域,孕育出崭新的国际贸易形式。它以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为基石,填平了国家之间的贸易鸿沟,将物理上分散的各国市场,整合成为虚拟化的统一的全球市...
如今是信息化社会,电子商务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势头强劲,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是电子商务进步的前提。...
一、引言中共十八大以来,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将进一步强化,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以往资源环境高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持续,当一个国家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峰值之后,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发展服务业来拉动,而服务业拉...
摘要2013年9-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东盟国家时,相继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合称一带一路,并已升至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而欧盟受欧债危机影响经济复苏步履维艰...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如何降低企业成本确保在日趋白热化的国际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企业要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向人力资源成本较低的区域转移,走上了资源配置国际...
甘肃省地域广阔,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红色旅游、民俗文化、自然风光都体现出不同于其他省份的资源特点。近年来,甘肃省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很多不为人知的旅游资源不断地被开发和发展起来,旅游业逐渐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甘肃省...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地理上是相互接壤的国家,双方贸易往来频繁,在诸多方面有较多成果。关于中哈两国农业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其中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国农产品结构、贸易互补性关系以及如何优化贸易等。...
第一章引言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选题背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发展对外贸易,增强本国在国际角逐中的竞争力、使对外贸易更好地服务于本国经济,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极其重要的环节。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格局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