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巴尔扎克金钱观的形成过程
巴尔扎克生活在 18 世纪末,19 世纪前半叶的法国。此时的社会背景十分复杂,资产阶级逐渐兴起,与封建势力做着一次又一次的斗争。下文中的第一节将详细阐述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概况。此时的社会浮动着一种不安的情绪,人们对金钱的渴求十分强烈。然而,巴尔扎克依然坚守自我,下文中的第二节将讨论他选择用何种方式建立何种观念。
第一节 巴尔扎克金钱观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时代背景。
巴尔扎克出生于 1799 年,此时的法国刚刚经历了雾月政变,拿破仑·波拿巴将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这一时期的法国经过大革命已经变得千疮百孔,然而革命并没有结束,法国即将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可以说,巴尔扎克生在一个动荡的年代。在法国大革命之前,贵族和教会牢牢占据着法国的各种资源,享受着特权。这种特权逐渐为民众不满,而新的思想,如"天赋人权"等带有革命性的思想正在慢慢深入人心。
巴尔扎克(1799-1850)的一生经历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波旁王朝第一次复辟(1814- 1815)、百日王朝(1815-1815)、波旁王朝第二次复辟(1815-1830)、七月王朝(1830-1848)、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七个时期。
在巴尔扎克去世后,革命仍在继续。这场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最终以资产阶级的胜利告终,结束了封建王朝两千年的统治,为法国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这一时期社会的动荡也造成了许多特有的社会现象。比如,巴黎与外省的差距日益拉大,巴黎城内,贫富差距令人咂舌。而伴随着社会的转型,作家的社会角色也与之前不同。最初的文学是庙堂之上的知识分子才有权利享用的,而普通民众并没有空闲思考形而上的理论,亦没有受教育的权利,自然也就没有从事作家职业的资格。然而 1789年大革命的爆发彻底摧毁了贵族知识分子在宫廷里的生存空间。这个剧变促使知识分子变成了一个独立的阶层。而写作,渐渐成了许多知识分子的谋生手段,除却稿费收入之外,如果写出了名望,便可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
因此,巴尔扎克笔下的拉斯蒂涅、吕西安等青年都幻想过用自己的文学天才得到名望。而巴尔扎克本人走的也是这道路,他笔耕不辍,年仅 51 岁的生命中怀抱着激情与梦想,写出了 90 多部小说。拉斯蒂涅和吕西安都因经受不住诱惑而放弃写作,追求其他的牟利方式,作家巴尔扎克也曾被诱惑搅乱心智,为欲望焦灼身心,但始终坚持写作,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一生都怀抱着炽热的梦想不曾放弃。正如莫洛亚所说:"他用自己的心血滋养着他所创造的人物。在耗尽生命之后,他年纪轻轻的逝去。
但是,谁不愿意成为一个巴尔扎克呢?"二、社会概况。
巴尔扎克的一生目睹了贵族阶级的衰落和资产阶级的兴起。然而,资产阶级的原始积累阶段都是血腥的,巴尔扎克亲身感受到在这段时期社会的巨大变化,以及人们生活的巨大对比。巴尔扎克用他锐利的目光观察到了这个社会的细微之处,并将整个社会场景如同画布一样慢慢铺开到人们眼前。这幅画里有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这些生动的形象与逼真的社会场景一起一览无遗的展现出来。
贵族们的生活奢侈华贵,然而无论是锦衣华服,还是成群仆从,以及他们附庸风雅的艺术品位,每一样都是一大笔开销。贵族们为了维持排场,不肯削减开销,因而日益入不敷出。而在大革命中获取大量利润的商人们此时正在崛起,正如巴尔扎克小说中的高里奥和葛朗台一样,他们保持着省吃俭用,甚至极端吝啬的资产阶级的生活习惯,也学不会上流社会的礼节和生活习性。高里奥老头常常把鼻子贴在面包上嗅,并能迅速分辨出面粉的种类,此举不仅没得到人们的尊敬反而到他死后还受到嘲笑。高老头的两个女儿精心雕琢自己身上的每个细节,踏着父亲的尸首去参加舞会,也依然被上流社会的太太们嘲笑道:"得像雷斯托那样的爱得发疯才会与阿纳斯塔西小姐在面粉里打滚呢。"葛朗台生活得节衣缩食,连早就被平民接受的糖也看做是奢侈品,定量食用。可是他们的财富却早已超过贵族们。因此,贵族阶层一方面对新兴资产阶级表示不齿和鄙夷,另一方面,又觊觎他们的财产,因此不少贵族选择与资产阶级通婚,从而获得大笔的金钱。
而既不属于贵族阶级,也不属于资产阶级的贫民们生活更加凄苦。他们中的一部分由于艳羡贵族们的头衔,嫉妒资本家们的财产,痛恨自己的一无所有,于是心理变得扭曲,令人厌恶,可怜又可怕,《高老头》中的伏盖太太,《贝姨》中的主角李斯贝特等等都是这种形象。
在巴尔扎克的小说中有丧尽天良的银行家,唯利是图的高利贷者,势力薄情的市井小民,野心勃勃的大学生,这些图景都曾真实存在于 19 世纪的法国,经过作家神奇的手,使这段不可复制的历史变得生动真实,仿佛触手可及。巴尔扎克的作品如同油画一般色彩绚丽,而巴黎对这位作家有着非凡的意义。巴尔扎克无法忘怀巴黎带给他的巨大震撼,立志做社会的书记员,于是余生都致力于用他那只神奇的笔细心勾勒出一幅幅 19世纪巴黎的图景。
第二节 巴尔扎克的选择。
一、巴尔扎克的个人经历。
"就这样,我右边是一幅沉寂阴森的死亡图景,我左边是活人的狂舞纵饮行乐图。
一边是冰冷阴沉的披着丧服的大自然,另一边是寻欢作乐的人们。这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会在巴黎的每个角落以不同的形式千百次重现,她们使巴黎成为世界上最有趣、最富哲理的城市。我则置身于这两幅画的交界处,而我本身也是一个既令人好笑幽灵热悲伤的集合体:左脚打着舞步的节拍,右脚却似乎已经跨进了棺材".
巴尔扎克在《萨拉金》中的这段叙述正如他对自己人生的描述。一面在举步维艰的现实生活里挣扎,一面在炫彩星驰的理想世界里驰骋。一方面,他是意志的强者,一杯咖啡可以支撑他连续工作六个小时;另一方面,他是病人,过早透支体力而后背僵硬,双眼模糊以至英年早逝。他曾是个拙劣的作家,可以为了钱变换数个笔名写出无数篇狼藉之作,甚至羞于署上自己的真实名字;同时他又是个国王,在自己创造的文学王国里肆意挥洒他惊人的才华,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拿破仑)用剑未能完成的事业,我将用笔来完成。"巴尔扎克留给后世的名字叫做"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然而他的本名里并不带"德"这个代表贵族的姓氏。这个"德"是巴尔扎克的父亲,贝尔纳·富朗索·巴尔萨一心想要摆脱自己的平民姓氏,掩盖自己祖上平民的身份而加上的。同时他将姓氏"巴尔萨"改为更加"贵族"的"巴尔扎克".这种急于摆脱真实身份,挤入上流社会的做法另当时的贵族所不齿。这种急功近利的性格和对贵族阶层的羡慕在某种程度上也继承给了作家巴尔扎克。而巴尔扎克本人却对自己祖上是贵族这一点深信不疑,所以他的署名一直是"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如果早已去世的巴尔扎克能够预知这样一天,自己的作品,连同他的贵族姓氏一起被全世界读者记住,一定会觉得宽慰。
巴尔扎克出生于一个相当富裕的家庭。他的祖父贝尔纳·巴尔萨(1716-1788)拥有几块土地、几篇草地和一个葡萄园。巴尔扎克的父亲贝尔纳·弗朗索瓦·巴尔萨更加富有,以至于他们给巴尔扎克的家乡图尔的某个中学捐款 1300 法郎,比当时的县长高出300 法郎,比大主教足足高出了 700 法郎。
在这样优越的家庭经济条件下,巴尔扎克的童年本可以过得十分幸福,然而事实却相反,巴尔扎克的父亲母亲并不与孩子亲近。他们把奥诺雷·巴尔萨(即巴尔扎克)一出生就寄养在了乡村,与父母分居,由乳母带到三岁。妹妹洛尔成为了他童年唯一的安慰,因此他待洛尔非常温柔。奥诺雷八岁入学,又离开了父母,进入了校规非常严苛的学校。这所学校的校长曾经说过:"我们学校的的学生没有假期,他们从来不进城。我们要求家长绝对不要召孩子们回家。"由于父母的疏离和母亲的严厉,给巴尔扎克的童年时代留下了深重的阴影。每当他回忆起童年总会记起孤独和寒冷。由于母亲的吝啬,巴尔扎克童年常常在饮食和衣着上逊于其他伙伴们,因此受到了不少嘲弄。再加上他经常发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因此被关了不少次禁闭。等巴尔扎克毕业回家时,那个脸圆鼓鼓的,可爱活泼的孩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面黄肌瘦,少言寡语的少年。
此时,巴尔扎克那精明又势力的父母认为他如果从事法律行业可以迅速获得一份稳定的薪水,于是要求他去做律师。可是,一向个性温和懦弱的奥诺雷·巴尔扎克却一反常态,坚持要当作家,父母最终在于他的对峙中败下阵来。他们和巴尔扎克签订了一纸合约,即家人每月给巴尔扎克 120 法郎,这是父母精密计算出来的最低生活费用。而即使是这样少的生活费,家里也仅支付两年,两年时间之后,若是还无法写出名堂,父母就会断绝一切经济支持。除此之外,巴尔扎克的母亲处心积虑的给他找了一处简陋至极的阁楼,这里冬冷夏热,天花板时常露出天光,依照她的想法,年轻的巴尔扎克住不了三个月就会回家接受父母的安排。然而意料之外的是,巴尔扎克并未屈服,他居然在这陋室中住了三年。他在作品中提到自己每日的开销:"3 个铜子的面包,2 个铜子的牛奶,3 个铜子的猪肉就使我不致饿死,并能使我精神状态保持分外的清醒。我曾观察过一些时候,你知道,节食会给想象力带来奇妙的效果。我住的房间每天花 3 个铜子,我每晚消耗 3个铜子灯油费,我自己收拾房间,穿的是法兰绒白衬衫,以便不超过 2 个铜子一天的洗衣费。我烧煤炭取暖,全年结算,平均每天绝不超过 2 个铜子。我有足够 3 年穿用的衣服、衬衫和鞋子,我只有在去听公开课和上图书馆时才衣着整洁".这其中虽不乏夸张成分,然而更多的是巴尔扎克自己的体会。两年的期限一满,父母按照合同断绝了一切补给,巴尔扎克就更加拼命的写作。仅 1822 年一年时间,他就完成了十五部小说。
就在他在写作领域崭露头角的时候,突然受到蛊惑投身出版业,做了出版商,结果在 29岁时破产了,不仅身无分文,还负债累累。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他最渴望的东西只有两样,一样是名誉,一样是爱情。可是从青年追逐到中年,他一样也没有得到。他的生命像是清泉潺潺流淌,可是欲望却像熊熊烈火,迅速烤干泉水,令巴尔扎克饥渴难耐,痛不欲生。关于第一个渴望,巴尔扎克受到的嘲弄和侮辱远比尊敬多,关于第二个渴望,他或许可以欣慰一点。巴尔扎克与很多女性交往过,可是她们慢慢的都离开了巴尔扎克,只有曾经的伯爵夫人韩斯卡夫人耐不住巴尔扎克的再三追求,最终和他成了婚。可是婚姻并不圆满,九年之后巴尔扎克便去世了,韩斯卡夫人还不得不为他偿还生前的负债。
可以说,巴尔扎克的人生是场悲剧。在名利的角逐中,他是个失败者。可是同时,他也是一个堂吉诃德式的勇士,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正如雨果在巴尔扎克的悼词中所说一样:"他的一生是短促的吗,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历史记住了"奥诺雷·德·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并且令这个姓氏光辉永存,达成了巴尔扎克的夙愿。
二、巴尔扎克对金钱的态度。
巴尔扎克的一生与金钱有很深的羁绊。从幼年时期父母对他的吝啬,到青年时期极尽缩减生活开支来写作,再后来做房地产、出版等等生意都以失败告终。在他不算长的一生中,物质遇得到满足的时间更是短暂。尽管他时常负债累累,但当他获得钱财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却不是细水长流的用钱,使自己不再处于负债的境地,而是不计成本的挥霍。在他获得酬劳的美妙日子里,这种消费方式使这种美好时光格外短暂,他购置马车,也因此不得不雇佣一个马夫;不经鉴别大量购买所谓的"古董",其实是不值一钱的赝品。他辛苦赚来的钱迅速被挥霍一空,不得不又重新伏案工作以摆脱新的债务危机。
巴尔扎克深深地意识到金钱的重要性。他一次又一次地在自己的作品中假人物之口表达金钱的强大力量。甚至高老头临死之前都在呼唤:"既然做了父亲,就得终生有钱……她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我,这都是冲着我的钱来的!"巴尔扎克也在他的作品中隐隐表达出对金钱就是万恶之源,人对金钱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这样的观点。
然而在系统的概括巴尔扎克的金钱观之前,可以引入一个经济学概念,即现代性悖论。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提出一个概念,也就是"现代性悖论".韦伯第一次将人的理性分为了"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经济理性"是指经济活动的任何参与者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即在经济活动中追求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可以说,经济学的所有理论皆是在经济理性的前提下产生的。由于趋利即合理,因此所有的趋利行为,如剥削、垄断,甚至诈骗等不道德的行为在经济学领域都是合理的。如果人们一味的追求经济理性(即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加以限制的话,金钱将成为衡量人的价值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人类将失去除了金钱以外的一切标准,人也即将成为获取金钱的工具。此时并不是人在控制金钱,将金钱作为有效工具使人的生活更加幸福,而是金钱在控制人,人失去了本身作为"人"的含义。"道德理性"即精神活动。相对于经济理性的个人性和自利性来讲,道德理性的特点是具有社会性和公利性。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的冲突即现代性悖论。在资本积累初期,道德理性还未能较好的约束经济理性,经济理性在社会中占上风时人性会产生异化,而此时的巴尔扎克描写的社会种种丑恶现实中正体现了这种异化。纽沁根通过卑劣的手段骗取别人的金钱,使自己成为大银行家。
没有人因为他恶劣的品行而厌恶他,相反人们会尊敬他。
此时巴尔扎克的金钱观也慢慢展露出来。通过对吝啬的葛朗台的嘲讽,对勇敢的欧也妮的讴歌,对恶毒的贝姨的批判等等,可以看出巴尔扎克本人依然坚持信奉道德理性。
通过巴尔扎克对拉斯蒂涅的欣赏可以看出作者认可经济理性的存在。同时更希望道德理性可以约束经济理性。
巴尔扎克认可出身贫寒的人为自己的幸福努力奋斗,野心勃勃的去争取利益。他也抨击自私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伤害亲情,出卖友情,背叛爱情。他在追逐名利的同时没有忘记人文关怀,他持有先进的经济观念。然而道德理性的约束毕竟有限,通过巴尔扎克的笔触可以看到,经济理性在两种理性的斗争中大部分时候仍是占上风。
将明治时期的日本文学时代视为尾崎红叶时代并没有丝毫夸张的成分, 时代文化的冲突与社会整体伦理观念的交替在日本明治时期被放大和突出, 也在尾崎红叶的文学作品中被细腻的笔触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前言《一天的等待》是海明威一篇着名的短篇小说,描述了一个9岁的男孩儿因为不懂华氏度与摄氏度的区别,误以为自己要发烧烧死了,为了不让父亲担心,默默地忍受痛苦,经历了等死的一天的折磨.海明威一直以硬汉着称,他作品中的男性也都充满阳刚之气,喜欢打...
摘要《日瓦戈医生》是一部文体优美、情感充沛的诗一样的小说。它属于一部抒情性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诗意特征。其诗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这部小说既有着诗一样准确、精致的语言,作者以诗人的敏感和准确去描写世界,捕捉周围的细节,也将人物...
结语李彦小说的主题和情节围绕着女性群体,发散出各有特色的女性声音。纵观李彦的文学创作历程,其小说轻松出入加拿大及中国的文化视域,以局内人的视角勾连历史与现实情境中的两代中国女性的命运,具有十分独特的亲历性、在场性,同时也有作为局内人的自...
对于英美文学研究,界内一直予以很高的关注,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工作。社会的快速发展影响了方方面面行行业业,对英美文学研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作为戏剧史上最着名的荒诞派剧作,《等待戈多》自1953年首演以来,被人们多次搬上荧幕。荧幕上的《等待戈多》大多数都是忠实于原剧作,无删减的。...
美国作家塞林格于1951年写作的长篇小说《麦田的守望者》一经出版,便轰动美国社会,尤其是在五十年代的美国青少年中,引起巨大反响,一时洛阳纸贵,青年读者争相购买,小说问世五十多年以来,一版再版,掀起购买浪潮。作家塞林格从五十年代跻身美国文坛到六十年代...
作为莎士比亚最早创作的浪漫主义悲剧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色彩在更多来源上可以理解为是社会与命运的相互交织。...
关于《坟墓里的旗帜》①,至少有两件事广为人知。其一,这是一部年轻的艺术家非常想籍此扬名立万却到处碰壁投之无门的长篇。他于1927年9月29日完成该小说的创作,并信心十足地将书稿交给他前两部小说的出版商利弗赖特(Liverright)。在给后者的信中,...
西方社会关于食人族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荷马史诗,①只是,《奥德修纪》中的食人族还仅与希腊语anthropophagy一词相对应,并不具有伦理学、种族学和政治学含义。近代史上,真正令食人族词义发生本质变化的是着名航海家哥伦布。1493年,哥伦布在给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