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增加,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再婚家庭,现代社会中再婚现象取得与离婚现象同样的社会关注。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再婚后家庭关系的变化和重组,再婚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面临着复杂的家庭关系,而对于未成年子女来说,父母再婚后的相关问题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发展,其主要表现在:学习成绩下降、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与信任感、性格缺陷等(李宁、谢威,2011),不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所以如何改善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增强其适应能力,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话题。
对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问题的研究中发现,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其中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所占部分较多的属于支持策略性研究,具体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三个领域。心理学领域,进行与完整家庭未成年子女的比较研究,注重对其心理的疏导,减少负面情绪(施璐芳,2002)。社会学相关研究包括社会和家庭两个方面,对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的保护提出措施,社会在法律制度上的保护,家庭基本心理疏导学习的必要性,再婚和谐家庭环境的建立,父母爱的付出和教育方式的转变(W·古德,1986)。教育学领域,主要关注的是学校教学方面,提出教育工作者如何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来帮助再婚家庭的孩子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李宁、谢威,2011)。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该领域的工作主要是以研究为主,而缺乏一种将当事人视为服务对象的直接干预性关怀,其次研究的视角是一种以服务对象之外的学校、家庭、社会为出发点看待当事人的行为,其缺陷是所提出的帮助支持的策略是外在于当事人的,即重在促进服务对象外部环境的改变,这样就会导致服务对象被动的接受,服务效果甚微。据此,本研究试图以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为主体,基于社会工作的视角,在开展服务性实务工作的前提下开展未成年心理健康的内在支持研究,以弥补社会工作在介入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问题中的适应性和可能性的不足。
本研究中案主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在于对家庭和自我的消极认知,怎样改变类似再婚家庭未成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现状,提出较为系统的、可供推广的干预模式,从而使其获得对自己再婚家庭的重新认识,进一步减少案主对家人的负面情绪,形成与家人的良好沟通,缓解家庭矛盾。
1.2 研究目的
本研究试图对案主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及产生原因的探究,同时根据对案主心理问题的分析,从案主的需求出发,选择运用社会工作的治疗模式对案主进行相对全面的干预与研究,使得社会工作在介入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问题干预领域中得到运用与发展。具体包括:
1.通过探究案主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其缘由,并对其问题及需求进行评估,尝试运用“抗逆力理论、认知行为理论”对案主的问题进行界定具体化操作。
在具体实务干预中,选用个案社会工作中适用于案主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模式,缓解案主的心理压力,进一步探究个案工作在干预研究此类问题上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2.对案主的具体干预研究过程进行分析,明确在改善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方面,使用个案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的有效性与不理想的部分,以弥补社会工作在介入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问题中的适应性和可能性的不足。
3.通过个案社会工作对案主心路历程的了解,对个案的深入解剖,从个案研究为开始,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积累经验,整理资料,以更好地为未成年社会工作在再婚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发展问题提供实务上的支持。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试图用 ABC 认知行为理论,来解释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本质原因,在改变消极认知的基础上,使得再婚家庭的孩子获得良好的心理行为,以此验证该理论,丰富这个理论的实证资料。
1.3.2 现实意义
关于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发展问题,工作者尝试运用社会工作中“抗逆力”--优势视角理论和个案干预的治疗方法,对这些家庭的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受到影响的因素进行探究,在具体的实务干预中验证这个理论和社工方法,使得在以后实践干预中,提供一种可借鉴的社会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丰富社工实务经验。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学术界对再婚现象、再婚家庭相关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到 90 年代,国外对再婚与再婚家庭的研究更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外学者关于再婚的研究在突破量的积累的同时,在质的研究方面更加学术性。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较之先前有了更多的样本和感性材料;二是广泛运用更为先进的纵向研究方法来研究再婚的复杂性。纵观国外学者最近十年关于再婚的研究,发现他们普遍关注的主题基本上有以下三大类:再婚家庭亲子关系研究、再婚家庭动态演绎过程研究、再婚家庭的社会支持研究.国外研究表明再婚家庭的子女与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学习成绩要普遍差一些;还普遍表现出内在行为的问题,如抑郁症,不良的情绪问题(谢巍,2013)。
再婚家庭的孩子的压力更大一些,获得的亲人支持也很少(卢元奎,王相立,孟宪礼等,2001)。美国小弗兰克·弗斯滕伯格,在“离婚和美国家庭”中,描述了离婚与再婚的趋势,改变了家庭中儿童的生命历程,由于婚姻不稳定给儿童的发展造成日益严重的后果。有关对再婚家庭的孩子的研究文献很丰富,但没有提出再婚家庭儿童如何进行长期调整的方法,来缓解再婚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美国麦尔·科朗兹勒尔认为,处理好再婚家庭的亲子关系应该从家庭经济冲突、尊重孩子并培养孩子与继父(母)关系、走进继子女的网络世界等方面着手(麦尔·科朗兹勒尔,1991)。
2.2 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对于再婚家庭子女身心健康方面的研究,主要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领域,关注再婚家庭对于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如何在改变学校、家庭、社会等外部环境,支持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面对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变化,缓解心理压力,使其健康成长。这些研究主要涉及以下 3 个方面:
2.2.1 关于再婚家庭中未成年子女身心发展状况研究
再婚家庭子女在情绪、性格和自我概念形成以及心理健康等身心发展方面都比普通家庭子女的差。(王玲凤,2007)在对再婚家庭的研究中,明确提出再婚家庭对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发展造成影响,再婚家庭子女往往容易出现负面情绪与性格缺陷(谢巍、李颖、高众辉,2010)再婚家庭的孩子的家庭地位、家庭关系、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父母再婚后,许多再婚家庭会孕育新的子女,父母与继父母就会对新的生命过多的关注与照顾,无意之间就会将注意力转移,从而使得原有儿女对亲情产生怀疑,父母对自己是否真的在乎与关爱,甚至出现嫉妒与逆反的心理。从对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中发现,由于再婚家庭的复杂性,面对不同的家庭价值观,沟通等问题,未成年子女很难适应,也就造成大多再婚家庭子女适应不适,从而对学习,生活造成了影响。(柴 江,2014)2.2.2 关于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对于普通家庭孩子来说,再婚家庭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更多的烦恼与问题。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性格特点是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郭晓飞,2008)家庭环境的变化,会形成不同的家庭结构,家庭的沟通方式与家庭关系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不同成长环境中生活的未成年,将会出现不同的亲子关系与个性,也就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刘冠英,2014)。
此外,孩子的心理适应能力与孩子的性格特征,也会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柴江,2014)。此外,孩子本身的个性的发展,比如外向的孩子更能够通过向同龄人倾诉等方式来发泄内心的苦闷,所以人际交往能力,自尊水平和他们情愿向他人寻求帮助的程度都会影响他们对父母再婚的适应状况。
2.2.3 改善再婚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措施研究
在目前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关注再婚家庭父母在复杂的家庭环境中,如何处理与子女的关系,如何给孩子完整的爱。关注再婚家庭子女的教育,站在学校的角度让孩子获得家庭关注,改变教育方式,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减少负面情绪,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对具体案例的研究中发现,父母由于孩子的心理情绪而导致再婚家庭解体的占有较大比例。中国父母往往再婚后,忽视了满足孩子爱与安全感的需求。
所以必须充分的尊重孩子的想法。
2.站在学校的角度,许多教育学的研究者,都集中于如何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来减少家庭环境的变化,所造成的心灵创伤,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吴婷,2014)3.站在亲子关系的角度,余小燕、阳泽(2002)认为,在对再婚家庭亲子关系的调适中,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以有效控制孩子不良行为的发生;教师、亲友要对给予关怀与帮助;继父(母)与亲生父母要共同担起抚养孩子的责任,以此来改善家庭结构变化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影响。项光勤(2003)认为,父母再婚前要给孩子足够时间去接受现实,同时尊重他们的感情,使孩子们明白,新的家庭可以带给他们新的家庭温暖。
2.3 研究述评
2.3.1 现有研究的不足
由所查文献可知,目前学术界对再婚家庭子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再婚家庭如何处理亲子关系,子女的教育问题、子女财产继承问题、子女如何适应再婚家庭等几个方面,都是站在父母、学校、社会的立场,来研究子女在再婚家庭的现状及需求,而非站在子女的立场来研究再婚家庭对于子女的影响。从现有的文献中发现,对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中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1.研究偏向于对比研究与定量研究。
再婚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的现状,多集中于与非再婚家庭的对比研究,还有大量的定量研究,提出的宏观对策多为理论层面的设想,难以推广。目前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中,很多都是问题应对研究,提出当再婚家庭的未成年子女出现心理能健康问题时,家庭、学校、社会该如何应对,以及解决的方法与措施。这些对策研究很难运行且在短期内起到效果,也很难推广。从这一角度来看,社会工作的务实性特征正好可以弥补这样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现状为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了可能的空间。
2.以往研究偏重于案主外部环境的改变,而缺乏以案主自身需求为主的实务研究。
国内学者大多研究提出了学校如何改变对再婚家庭子女的教育方法,父母如何教育子女,如何处理亲子关系,社区给予这些特殊家庭孩子的资源。在实践操作环节则缺乏对于再婚家庭子女自身真实需求评估,也无法让其获得自我心理调式,及适应的方法与抗逆能力的建立。从这一角度来说,社会工作者十分关注案主“助人自助”让再婚家庭的子女获得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在日后再婚家庭中更好的适应新的家庭环境,学会如何与父母、继父母沟通,提升心理健康。
3.社工实务干预及研究不多见,尽管在学校层面已经提出再婚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对待这一群体提供更好的教育方式,但每个再婚家庭都有其差异性,还有个体本身的差异性,使得个案社会工作介入再婚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更能有效的把握与尊重案主的需求,使得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得到更好的发挥。
2.3.2 本研究的价值
本研究主要是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一个处在再婚家庭的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原因的探索,在具体的实务干预中,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来介入,进一步探索社会工作在干预此类特殊家庭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方面的可能性与适用性。具体有以下几点:
1.本研究从案主内在支持和自我救助为出发点,在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影响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的根本原因,同时探讨并验证了学界有关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帮助案主分析自身在父母再婚后的心路历程变化,聚焦造成其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2.本研究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着重于社会工作介入再婚子女的实务模式的探索,以便为以后的研究积累经验和提高实践能力,弥补了社会工作介入此类问题的支持性干预研究,避免了现有研究偏重外部性支持为主的研究,关注案主的心理需求,切实帮助再婚家庭的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成长。
3.本研究结合再婚家庭的实际情况,根据案主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选择应用了三种个案干预模式,并利用三种治疗模式各自的优势与其之间不足的互补,使得社工干预与研究得到了顺利的进行。通过运用个案技巧(会谈的技巧、探寻及解决问题的技巧)引导子女心理问题的聚焦点,找到问题解决或改进的方法,帮助子女提升心理健康及其家庭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