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论文 >

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服务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未知 作者:陈赛楠
发布于:2016-09-27 共578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案主改变的原因分析
  
  通过本次个案工作验证了之前的研究假设: 案主心理上的困扰,大部分来自父亲再婚后,所处的生活环境所施加的压力,所以需要对“案主”生活的介入,对“生活情境”的修复,即通过挖掘环境可能给案主提供的支持。
  
  案主的心理健康状况在父亲再婚两年后,妹妹的出生,继母对待案主的态度发生质的变化,逐渐导致案主的心理发生改变,出现了猜疑、欺骗、不安全感与不自信感上升,开始变得冷漠,与父亲赌气,继母经常地冷漠与不关心,让案主的心理健康状况出现了很糟的状态,这就是案主的家庭环境一度给案主传递负面信息的结果。家庭是未成年子女社会化的最主要的场所,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本个案中案主的父亲与继母,由于新生儿的出现,并没有做好与案主的沟通,同时也忘记了对案主爱的分享与关怀,使得案主对家庭和家人的错误认知,以至于案主产生多年的心结,家庭在案主心理成了伤心的代名词。在本个案中,工作者试图以陪伴、倾听来挖掘案主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本质,探究问题要解决的根本就在于一个完整的家庭系统的建立,家人有效沟通,家人对于孩子给予足够的安全感与信任感。
  
  在个案服务实施的过程中,案主自身的消极自我体验,使得案主产生不正确的自我认知,这也是案主心理健康状况差的主要原因。根据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在本个案中干预的重点在于帮助案主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工作者试图让案主改变与家人的关系,做好父母再婚后的心理调适、学会包容父母对妹妹过多的爱与关怀,改变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学会适应新的家庭环境,使案主重新对自我及家人建立新的认知,改变自身的心理状况,慢慢摆脱不理性情绪困扰,对家人和生活充满期待。
  
  5.2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再婚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效果分析
  
  在本次个案方法介入的过程中,干预的前期、中后期分别采用了不同的个案治疗模式,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对这几种治疗模式的干预效果进行简要分析。
  
  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强调人际沟通,该模式的工作目的就是挖掘案主的案主的潜能,使其健康地成长。本研究中通过指派经常与家人联系的任务,让案主体会与家人有效沟通的成功体验。以及该模式强调多种治疗技巧的运用,使得工作者帮助案主可以更加有效地提供服务。但该模式在开展实务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说明怎样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容易导致工作者只能抓住个别方面来开展实务,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案主的自决权等。
  
  人本主义治疗模式强调工作者与案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工作者在整个个案干预服务的过程中,首先,必须以陪伴者的身份来共同感受案主的心路历程,了解案主对自我的认知。其次,对案主面对的问题与负面情绪要无条件的接纳,站在案主的角度去合理的分析案主之所以产生这种问题与消极情绪的根本原因。
  
  最后,对案主深切关怀,由以上做铺垫,来帮助案主改变之前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的不正确的暗示与引导,让案主了解真实的自己,以便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
  
  从这一角度来说,人本主义模式非常适用于提升再婚家庭子女的自我概念,有利于抗逆力的建立,提高案主缓解家庭矛盾的能力,学会自我心理调试,与家人积极沟通,学会适应家庭环境的变化。
  
  对于再婚家庭子女的实际问题来说,人本主义模式非常适用于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心理需求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在本次个案的每次会谈中,工作者始终以案主为主,探究案主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解案主对家庭的期待,心理需求的满足情况,以及针对案主的心理行为表现,引导案主改变自身,获得自我的成长。
  
  虽然该模式操作简单,但需要花费工作者与案主的大量时间,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是很难收到成效,所以需要根据不同的个案,把握好时间,做好服务计划,合理适当的运用该模式。
  
  理性情绪疗法,主要试图改变人的价值观念,以及人们固化的思维方式,该治疗模式要求工作者具有很强的社会工作专业素养,能够在个案服务的过程中,洞察到案主非理性信念,能够帮助案主明确认识到自我不理性情绪的存在,工作者进行适当的自我表露、逻辑辩论等个案工作技巧,来减少案主的负面情绪,从而使案主得到改变。在本个案研究的中期,工作者运用了该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该模式的运用,工作者必须在前期的个案实施过程中,要取得案主的信任,这样才能深入的剖析案主的自我认知与思想观念。
  
  对于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介入,该模式一方面要在行动上与家人积极主动地沟通,处理好与家人矛盾。另一方面,在于案主改变对自身与家人的认知,改变由于家庭环境的变化,让案主对家庭产生的失望与不信任感。引导案主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最终使案主的“认知-思维-行为”模式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5.3 对专业伦理价值观的反思
  
  社会工作专业的目标是要实现“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就是使得工作者的干预服务工作,既要帮助案主解决当前的困难,缓解案主的心理压力。更要帮助案主发掘自身的潜力,获得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才是社会工作所要达到的主要服务目标。在本次个案干预工作的过程中,工作者帮助了再婚家庭的未成年子女减少了对家庭的负面情绪,引导案主对自我及家庭获取新的认知,给予案主与家人有效沟通的方法指导,以及案主自身如何调节自身的心理适应能力,怎么更好的对待自身与家庭的关系融合,工作者都在整个干预过程中,以案主为中心,满足了案主的当前需求,给案主以后的家庭沟通能力、适应家庭环境的变化的能力,自身如何调节心理健康状况,工作者尽可能的帮助案主,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与人之间联结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在个案工作中的表现尤为突出。
  
  在本次个案实务研究中,工作者主要是对再婚家庭的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的介入研究,在分析案主的再婚家庭的过程中,面对“移情与反移情”的发生,工作者很难做到社会工作强调的“价值中立”的原则,对案主过多的同情,对继母的反感,这将会给工作者的干预实务工作造成影响,所以需要工作者在不同的阶段,准确把握自身扮演的角色,不断对自己的情感进行有效地把握,不管是在工作的前期或后期,需要时刻关注案主的情绪变化,避免再次伤害。
  
  在整个个案干预的过程中,工作者社会专业的方法与理念,设计各个阶段的具体干预实务计划,在于案主的专业关系的建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感知与角色定位。面对案主取得的进步,工作者鼓励并支持案主获得更多的自我成长,但到个案工作的后期,工作者发现面对案主的心理健康问题,整个家庭成员的改变很重要,但只能以案主为主,做到有效目标的实现,工作者很可能会产生不满与失落的心理。
  
  5.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主要在于案主心理健康状况的介入,使案主减轻心理压力、缓解对家庭的负面情绪、重新获得对自我的理性认知、与家人能够有效合理的沟通,即案主不理性行为及情绪上的改变,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结本次个案工作进程,仍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第一,由于各种不可抗力的干扰,使得有些原定目标无法实现。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与研究中面对复杂的环境,要学会沉着应对,多与前辈交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第二,面对复杂的再婚家庭,更容易做到对再婚家庭的微观层面的研究,而对今后再婚家庭的实务研究,案主由个案转为整个家庭,就需要工作者咨询更多的家庭社会工作的专家,获得更多相关部门与机构的支持与资源,才能正真解决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所面临的问题,这是笔者以后要研究的目标与努力的方向。


  结 语
  

  通过对该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介入研究,证明了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在对再婚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干预时,有着明显的效果。对案主来说,需要提高案主内在的自我支持,以便使他获得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家庭来说,要给孩子无条件的关怀与尊重,以便使他们获得足够的踏实与信赖感。
  
  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以倾听者的角色进行心理辅导,同时充分运用同理心和鼓励的影响性技巧,引导案主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家庭氛围的影响,所以在再婚家庭中,孩子面对新的家庭环境,很容易由于缺失心理支持造成他们的自我认同困境。此外,社会舆论压力下的人际交往困境,家庭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子女对家庭观念的变化,也会进一步影响其社会认知的形成,阻碍再婚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
  
  为了提高再婚家庭子女的社会福祉,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成长困境的结合,拓展出合理的解决此类家庭孩子成长困境的社会工作模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再婚家庭的子女,以弥补未成年社会工作对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与介入研究不足,促进其健康全面的发展与家庭和谐。


  参考文献
  
  [1]朱眉华,文军。社会工作实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扎斯特罗(美),阿什曼(美)着,师海玲等(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沙依仁。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2001.
  
  [4]许莉娅。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杜景珍。个案社会工作--理论·实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6]李亚文,杜立婕。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7]韦克难。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与实务[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8]翟进,张曙。个案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9]司继伟。未成年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2010.
  
  [10]张玲。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1]张文新。未成年发展心理学[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2002.
  
  [12]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学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3]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北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5]库少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16]麦尔·科朗兹勒尔。再婚指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7]W·古德。家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18]邢艳菲。特殊家庭结构与初一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9]颜廷芬。农村单亲母亲的抗逆力分析--山东省曲阜市 Z 村的个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0] 李宁 , 谢威 . 再婚 家庭 子 女的 身心 发 展及 其学 校 教育 研究 [J].长 春师 范 学院 学报,2011(3)。
  
  [21]卢元奎,王相立,孟宪礼等。不同家庭结构类型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职业与健康,2001(17)。
  
  [22]黄和林。农村初中特殊家庭学生心理特征与教育对策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
  
  [23]王玲凤。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7(3)。
  
  [24]谢巍,李颖,高众辉。学校对再婚家庭学生的教育策略[J].教育改革,2011(8)。
  
  [25]柴江。我国特殊家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4(4)。
  
  [26]郭晓飞,藏学萍,刘刚,王玲凤。特殊家庭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08(2)。
  
  [27]刘冠英。婚姻家庭变化与子女的成长[J].青年与社会,2014(15)。
  
  [28]项光勤。再婚家庭的亲子关系问题初探[J].学海,2003(6)。
  
  [29]余小燕,阳泽。再婚家庭亲子关系的调适[J].社会,2002(1)。
  
  [30]吴婷。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特点和教育方法[J].学周刊,2014(4)。
  
  [31]周开宝,董大泽。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剖析及教育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1(18)。
  
  [32]王馨漪。再婚家庭孩子心理问题[J].2010.(7)

    [33]金一虹。再婚与再婚家庭研究趋同与差异[J].学海,2002(1)。
  
  [34]邓公明。再婚家庭继父母怎么当[J].家庭教育,2009(9)。
  
  [35]幸福宝典。再婚家庭的孩子攻略,本刊编辑部,2007

    [36]刘新建,王强,岳勇。对再婚家庭孩子成长的忧虑[J].平安校园,2014(08)。
  
  [37]董奇,夏勇。再婚家庭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2)。
  
  [38]徐桂花。一例再婚家庭子女的心理辅导[J].福建教育,2012(6)。
  
  [39]董清民。构建和谐再婚家庭关系探讨[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1)。
  
  [40]施璐芳。特殊家庭对子女行为的影响[J].健康心理学杂,2002(2)。
  
  [41]魏顺梅。职业学校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辅导研究[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12)。
  
  [42]许衍宝。教师怎样帮助教育再婚家庭子女[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8(8)。
  
  [43]杜亚松,唐慧琴,包玉娟。十类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卫生状况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
  
  [44]谢蓓芳,方永年,张敏涛。家庭缺失学生人格、行为、心理健康的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10)。
  
  [45]谢虹,艾宪淮,朱宝俊。家庭环境与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
  
  [46]郑希付。亲子关系与子女行为异常[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9)。
  
  [47]陈金柱。再婚家庭中未成年人受暴力伤害问题浅析[J].人权,2007(4)。
  
  [48]曾毅,王德明。上海陕西河北三省市女性再婚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95(5)。
  
  [49]Coleman,Ganong L.Reinvestigating Remarriage: Another Decade of Progress.Journal ofMarriage and the Family,2000:1288-1307.
  
  [50]Frank F. Furstenberg, Jr. “Divorce and the American Family”, Annual Review ofSociology Vol. 16 (1990): 379-403.


  致 谢
  
  迎着暖暖的夏日,转眼间又迎来毕业的季节,两年的 MSW 攻读,在兰州大学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我收获颇多。我深深的感谢兰州大学为我提供的这一学习研究的平台,这两年的读研生活将会是我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里,我收获的不止学习上的成果,更有许多热情的同学朋友,最可贵的是我懂得了做学术的严谨性和作为一名研究者的专业理念。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感谢所有帮助、关心和支持我的人。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张永梅教授的殷切关心和悉心指导。每一次授课都充实饱满,每一处指导都认真细致,每一次讨论都专业周详,两年的相处,从她身上学习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多是对于工作、对于学术的执着与专注,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导师不仅在学术上给我指明了道路,而且为我的人生规划指明了方向。在此谨向恩师表示由衷的感谢!
  
  其次我还要对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的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你们的谆谆教诲指导着我不断完善自己,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你们的言传身教增长了我的人生阅历,拓宽了我的视野。
  
  最后感谢一直支持我的同学朋友们,在读研的这两年中,你们的陪伴是我最快乐的回忆!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返回:社会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