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

科学传播与新闻传播的特点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0-20 共553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科学传播,将“传播”理念引入“科学”,用“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的“传播”观念来理解科学传播,它是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领域之中新兴的一个学术领域[1].自科学诞生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传播人类所创造的这一文明成果。从科学普及到公众理解科学,以及到现在的科学传播,极大地扩大了科学的影响力,也大大促进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在全社会的普及。而新闻传播,即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传播,同样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与外界保持沟通的讯息媒介,其即时性、海量性交互性多媒体报道性等特点。科学传播与新闻传播是有相似共通之处的,对其二者的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目的、传播方式等的比较研究。更深入的挖掘科学传播的精神内涵,以及如何能够建立科学精神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1.1.1 研究的理论意义
  
  科学传播是指在科学生产以外其他所有与科学活动有关的过程,它不仅仅包括在意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共同体之间的传播,还包括在整个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而公众所接触较多的则是后者,也是狭义上的科学传播。科学传播在层次上分为科学界内部的传播、公众之间的传播以及科学在文化上的传播。科学传播并不是一直就存在的,它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科学被普通的社会公众所接受是科学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科学传播的向前发展不仅仅关系到了我国普通的社会公众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和科学技术向前发展的动力,还直接的影响着我国经济能否快速向前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科学传播事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我国公众一直面临着如何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的问题,建设科学传播事业不仅能提高强公众的科学认知能力,还能够培养其理性的科学精神,是提高我国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近些年,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改革经济的发展模式对于提高经济产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充分的利用科学技术就直接与怎样的建设与发展我国的科学传播事业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要在世界经济舞台赢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切切实实的搞好科学传播事业,努力的发展科学文化事业,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在当前对于科学传播的研究目的是十分清晰明确的,也是意义深远的。
  
  1.1.2 研究的实践意义
  
  首先,科学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和谐社会和经济创新型国家需要我国科学传播事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我国政府曾对科学传播事业做过明确的指示,即要加快建立一套能够具有良好的传播力和强大的影响力的科学传播体系。科学传播作为传播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加快我国完善科学传播格局、培养与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科学传播能力,促进我国社会结构的优化转型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其次,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国家是否具有强大的科学创新能力,而科学创新能力的提高又与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直接挂钩,因此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显得至关重要。完善的科学传播体系是提高公民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方式,所以必须加快推进我国科学传播事业的发展。
  
  最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了新媒体技术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发展,同时也打破了传统以纸质媒体为主的传播时代,改变了现代传播行业的格局,给传媒业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发出了许多的挑战,科学传播在其中也不例外,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怎样能够更好的提高自身的影响力都是科学传播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科学传播媒体需要重新的制定发展思路与模式。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我国对于科学传播的研究起步是比较晚的,而且很大程度集中在理论层面的上的研究;对于科学传播与新闻传播的比较研究国内还是比较少见的,目前要对二者系统、清新的比较研究观点还是比较少的。针对二者在不同领域的异同,本文对我国学者的观点进行了一系列的梳理,集中表现如下。
  
  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主任吴国盛教授在《科学的历程》中认为科学传播的发展分为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这样的三个时期,虽然在二十世纪之后公众理解科学产生了很多的变化,实质上科学传播仍然是对于科学普及的一种延续,只是在传播形态上走向了更为进步,并且科学传播是把内容与手段分开处理是成问题的;他认为传统的科学普及之所以走向没落是因为对于科学知识的仅仅是由掌握的人向没有科学知识的人进行传播的方式存在问题,科学传播本身就是一种双向的传播活动[2].科学传播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是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领域之中新兴的一个学术领域,并且是以传播学为存在背景的,依托传播学的各类手段为人们科学精神的树立提供着依据。吴国盛教授在后期对于科学普及的新形态予以总结,并给出“科学传播”这一定义来解释科学普及发展的新形态,科学传播走向进步主要是由单向传播转化为双向互动,受众参与传播活动;其次科学传播区别传统科普还表现在其自身就是一种文化建设活动,体现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交融。
  
  刘华杰教授对于科学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她对于科学传播的观点其一是认为科学传播是一个新兴发展的学科,是有待于开拓和研究的领域,而国内对于科学传播的研究正处于一种“探讨”和“思考”的阶段,由于这一学科属于起步阶段,所以还存在这许多问题值得确定。其二是科学传播不是没有学科基础的,它也是属于传播学的一类,“当时人们以为科学信息自身是明确的,即内容不成问题,而传播界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多快好省地传播。”人们对于所获得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信息的明确的,但是对于要传播的内容和如何传播的处理方式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当时的研究者是基于传播学理论,只是泛泛而谈,并未深入细致的研究,传统的新闻传播有着更早的发展历史,有很多先进的传播手段、传播方式值得科学传播去借鉴。科学传播之所以发展缓慢,是因为一段时期我们将科学传播的内容与科学传播的模式相分离,这就给其发展造成很大问题。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已经超越了科学技术本身的范围。科学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生产力实质性的飞跃,同时也带来了我国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人们的思维方式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发展的直接动力,正因如此,科学传播与新闻传播的比较研究才显得更加有意义[3].
  
  清华大学孙玉寅教授在《关于科技传播研究内容的研讨》一书中对科学传播的社会作用作出了详细的评价。科学传播,将“传播”理念引入“科学”,用“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的“传播”观念来理解科学传播,其本身就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构造一个紧紧跟踪最新文明进展的信息传播系统,并且使这一传播机制能渗透到广大民众之中,形成以前景分析为轴心,有效把握科技文明前沿的素质构造,使“沸腾的科学创新与有效的科学传播兼容”,科学传播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汤书昆提出了“前景传播”这一宏观概念,他认为,前景传播是为了培养有能力面向未来的新生代。科学传播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当代依旧面临着各种挑战,将科学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科学传播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科学传播的责任就是令大众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和科学精神,这也是科学传播的社会责任。
  
  《科学传播的路径》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认为科学传播对科研工作的价值、面临的挑战、国内外的经验、科学传播方法和操作细节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梳理,为当代科学传播的发展之路指引方向也树立了科学传播之为科学的要义。
  
  田松的《科学传播--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认为科学传播是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领域之中新兴的一个学术领域,科学传播,简言之就是对科学的传播,它与传统科普和传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科技传播的传播范围、传播内容相对于科学传播都是缩小的,田松对科学传播的历史脉络、学术渊源和基本学术理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它与“科技传播”之间的异同,并认为只有科学传播才能为大众的科学精神树立、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必不可少的促进作用。“科学传播”( ScienceCommunication)被定义成:“使用恰当的方法、媒介、活动和对话来引发人们对科学的下述一种或多种反应--意识、偷悦、兴趣、形成观点以及理解”[4].黄时进在《科学传播何以可能》认为在当代,黄时进从哲学视角对“科学传播”进行何以可能的追问,科学传播的生存根据就是大众对于科学知识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关于科学传播与新闻传播的比较研究,不少国外的专家学者也有所涉及。在国外,科学传播研究的历史更早,也更加成熟。作为最早注意到科技传播的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指出“需要极为认真地考虑解决科学交流的全盘问题,不仅包括科学家之间交流的问题,而且包括向公众交流的问题”.认为科学传播不仅仅是一个单向传播的过程,更是一个传播者与大众的双向互动交流过程。科学传播这个问题可以划分为提供专门资料和提供一般资料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科学出版物本身的职能和科学家之间个人联系的其他手段,第二部分涉及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公众、科学与技术是科学传播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公众与科学传播是双向的传播过程,然而传播手段与公众对传播内容的理解程度都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迪尔克斯,冯·格罗特《在理解与信赖之间:公众、科学与技术》是国外学者对公众理解科学和公民科学素养与态度调查的反思和批判。《在理解与信赖之间:公众、科学与技术》作者来自社会学、传播学、STS 等不同领域,具有不同学术背景。他们从科学史、技术史、技术社会学、风险研究、技术评估、风险预知、风险沟通、以及媒全分析等各个角度,以公众理解科学的概念,并对公众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问题、理解与信赖问题给出了反思之后的回答。通过理论论述、实证研究,对于公众理解科学和公众科学态度的研究领域中出现的尚未解决的各种问题。公众的理解如何能转化成对科学的态度和对科学家的信任,分析大众媒体扮演了什么角色,为我们确定未来的科学与大众的研究计划提供了深刻的意义。
  
  彼得·布洛克斯《理解科普》,认为科普“不是一个东西,也不是一个范畴,而是发生在人类关系之中的历史现象”[5],因此方法上的开放并不构成问题。在作者看来,科学普及的追寻是十分有意义的。对科普意义的追寻是一种过程,而这个过程本身就在建构着科学普及的意义。换句话说,对科普的定义,或者对科普的意义的理解仍然是开放而未决的问题,而对这个定义的争论本身就构成了定义的一部分。科学是现代社会的显着特征,而科普让我们许多人看清这一事实。《理解科普》提供了一种思考的架构来帮助理解科普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争论。彼得·布洛克斯以活泼易懂的方式展示了科普是如何产生、 如何被重新定义以及如何引起争议的。从 19世纪早期的激进科学到 21 世纪的政府行为,作者将科普看成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科学的权威与国家的权威被合法化,同时也受到挑战。本书清晰地刻画了公众对科学家的认识、对未来的展望、对“反科学 ”运动的忧虑以及对科学素养的关注。
  
  并且作者提出一个新的模式,借以理解外行知识与专家知识之间的交互关系[6].约翰·杜兰特的“缺失模型”与布赖恩·温的“内省模型”是对于科学传播两类模型的主要观点概述。缺失模型的主要理论观点集中在认为公众本身对于科学知识是一无所知的,而对于生存要求他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在其中我们对于科学知识的态度的不怀疑的接受,假定的前提是科学知识全部正确。这是模型在公众理解科学的传播活动之中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模型。后期温对于这一模型进行研究发现到缺失模型对于科学本身正确的这个前提的假定,科学并不是在所有时候都是正确的。温认为科学与公众之间之所以不能够广泛的被接受是因为科学与公众彼此之间缺乏内省,而这里的缺乏内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学自身是极端不进行内省的,在公众面前充当的不容怀疑的绝对正确的角色,二是公众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地位、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都是具有强烈的内省性。也就是说,科学表现出内省性的缺乏,而这种内省性却在一向被认为缺少科学素养的公众中强烈表现出来了。
  
  对公众的内省做分析,发现科学本身缺少公众具备的内省,或者说,科学没有对自身内省,没有考虑公众具有自己的知识。缺乏内省的结果使科学丧失了公众的信任。根据以上研究成果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科学传播理论是博大精深的,为以后的许多科学哲学家及现代研究者所继承批判。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国内外学者对科学传播做了详尽的阐述和分析,但可以看出对于新媒体时代的科学哲学发展还是有所欠缺的,很少人对于科学传播和新闻传播进行比较研究,无疑给本课题的研究增添了研究的趣味性。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以新媒体时代为背景对科学传播与新闻传播进行比较研究。传统的新闻传播较之新兴的科学传播有可以借鉴的优点,同样也要避开其发展过程之中的困境,科学传播与新闻传播的比较研究,为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发展铺设道路、指出方向,从而更好的培养大众的科学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该课题从具体到全面、有问题到建设的一系列逻辑性和现实性的论述,从而厘清了文章的基本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本文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分析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系统分析的方法以及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第一,文献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的阅读、分析、梳理,能够更加的深刻了解科学传播与新闻传播的理论内涵与发展状况。由于翻译成文的材料有限,所以阅读国外文献变得尤为重要。
  
  第二,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科学传播与新闻传播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受众之间的比较研究,明晰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分歧,从而更好的找到二者之间的交叉点。
  
  第三,系统分析的方法。科学传播的发展经历了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的三个阶段,对其发展过程系统的梳理有助于加深对于科学传播特点的把握,从而能够更好的为科学新闻传播的提出奠定学科理论基础。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新闻系毕业论文
返回:新闻传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