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与科学的传播比较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0-20 共290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题目 新闻传播与科学传播的差异分析
第一章 科学传播与新闻传播的特点研究绪论
第二章 科学传播的基本理论概述
第三章 科学传播与新闻传播的比较分析
第四章 走向科学新闻传播学
结论/参考文献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与科学的传播比较结论与参考文献

展开更多

  结 论
  
  自科学传播出现经历了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三个阶段,在传播方式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科学传播以平等、互动、开放、多元的特点被广大受众所接受,它是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领域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文章通过梳理科学传播各个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科学传播内部的模型结构向读者展示了科学传播在之所以取代其他传播类型的优越性以及在新媒体时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以科学传播和新闻传播的比较研究的视角来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相同和区别之所在,对其二者的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目的、传播方式等的比较研究,更深入的挖掘科学传播的精神内涵,以及如何能够建立科学精神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新媒体时代,对于科学传播与新闻传播二者的比较研究,以新闻传播的优势之所在来对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进行弥补能否在科学传播领域取得较大的影响,一直是科学传播工作者比较关心的问题。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来取得发展的创新点或者利用二者之间存在的学科交叉点来对未来科学传播或新闻传播进行发展,来解决科学传播之中一直存在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不足的问题。笔者对于二者的研究大胆的提出科学新闻传播学,不单单是将科学传播与新闻传播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功能选择方面扬长避短,发挥新闻传播传播力和影响力以及科学传播的双向互动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及理性看待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理论观点上的创新,通过本人对相关资料的分析与综合,我发现,虽然有对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论述,但用传统新闻传播对比研究科学传播的学术期刊还是很少而且大都不系统全面,并且没有专门的学位论文对其进行梳理。他们要么只针科学传播的各类特质详尽的论述,要么就笼统的讨论新媒介时代科学传播的发展问题,没有实质性的进行比较研究。科学新闻传播的提出弥补了二者在传播学领域的空白,为其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1] 刘兵,侯强。国内科学传播研究:理论与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5):52-54.
  
  [2] 刘兵,侯强。关于科学传播与公众理解科学之关系若干问题[J].科协论坛,2005(11):148-149.
  
  [3] 陈鹏。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新格局研究[D].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论文,2012:32.
  
  [4] 黄时进 . 论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对科学传播实践的启示 [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8):18-19.
  
  [5] 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346-347

    [6] 樊洪业。“科普”史辨三则。[J].科学时报,2004(1)30-31.
  
  [7] 吴国盛。科学传播与科学文化再思考[J].中华读书报,2003(10):29.
  
  [8] 吴国盛。从科学普及到科学传播[EB/OL].
  
  [9]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89-191.
  
  [10] 钱学森。论技术科学[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0(12)25-27.
  
  [11] 宗卫征。科学传播问题研究[D].新疆:新疆大学硕士论文,2010:33-34.
  
  [12] 谢彦。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的科学传播[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16-17.
  
  [13] 邓涛。新闻传播的客观性散论[J].中国新闻出版报, 2011(3)。
  
  [14] 吴为。国内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研究综述[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0 年S1 期。
  
  [15] 田松。科学传播-一个新兴的科学领域[J].上海科坛,2002(2)。
  
  [16] 刘华杰。大科学时代的科普理念[J].光明日报,2000(5) 8.
  
  [17] 〔英)J·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11-212.
  
  [18] 郑保章,杨理光。我国科技传播生态现状及管理[J].河北师范大学(哲学和社会科学版),2007(9):142-146.
  
  [19] D·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57-158.
  
  [20] Leah A.Lievrouw.Communication, Representation, and Scientific Knowledge:A ConceptualFramework and Case Study[M]. Knowledge and Policy,1992,16-28
  
  [21] Steven Wolinsky.Communication:Scientific Collaborations at a Distance. Science[D].2001:2254-2255.
  
  [22] 林坚。科技传播的结构和模式探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04
  
  [23] 张勇。科技信息传播模式研究[J].甘肃科技,1999, 6.
  
  [24] 韩建民。对科学传播的几点思考[J].中华读书报,2003, 11.
  
  [25] 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21-122.
  
  [26] 陈刚。新媒体时代网络广告研究[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20-21.
  
  [27] 翟杰全 , 杨志坚 . 对“科学传播”概念店若干分析 [C].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2002(8):87.
  
  [28]〔英〕J·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22-323.
  
  [29] 翟杰全。科技传播研究及其基本方向[J].科学管理研究,1999(6)第三期。
  
  [30] 杨晶。科学传播的一种解读[J].科学文化茶座,2008(3) : 53.
  
  [31] 李大光。公众理解科学:进入中国 15 年回顾与思考[J].科普研究,2006(4)29-30.
  
  [32] 吴国盛。从科学普及到科学传播[J].人民日报,2003,06.
  
  [33] 刘华杰。科学传播的四个典型模型[J].科学人文,2007(10):34-35.
  
  [3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 2 版,1 卷:397.
  
  [35] 陈力丹。按照传播规律办事[J].视听纵横,2008(4): 4-5.
  
  [36] 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普地位[J].学会月刊,2001(12):24-25.
  
  [37] 吴国盛。科学走向传播[EB/OL].2009(7)

    [38] 张悦。我国科学传播方式及其效果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5:34-36.
  
  [39] 张凡。简论科学传播的历史演变[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18-19.
  
  [40] 蒋宏,徐剑。新媒体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4):15-16.


  致 谢
  
  转眼之间短短的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涯马上就要结束了,回忆起课堂上的时光依然历历在目;看到上方大大的“致谢”二字时,心中的感概不禁的涌起来,回想刚刚入学报到大家对研究生生活充满的好奇以及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之中大家分享了彼此之间的关爱与包容,一切仿佛都是那么的清晰。感谢恩师万长松教授对我的谆谆教诲,感谢同窗的师兄妹直接的关心和帮助。
  
  再次感谢我的恩师--万长松教授。很幸运两年前能够有机会投在万老师门下,开始了我的研究生学习生活之路。燕鸣湖畔我们朗朗的读书声和万老师的谆谆教导;教室里同学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和万老师挥动着的粉笔;办公室里同学们静静的聆听和万老师不耐其烦的指导。此时此刻,这些场景都浮现在了我的眼前。但是今天,在面对三万余字的毕业论文时,却发现这简单的“感谢”二字显得很轻,以至于无法真正的表达我内心的感激之情。在论文写作之初,万老师的悉心指导到论文完成一稿、二稿、三稿等等无不包含着万老师的心血,对于老师的指导,我没有理由不对自己的论文精益求精来报答万老师的悉心指导。
  
  此外,还要向我亲爱的师兄师姐和同窗同学们,致以最为真挚绵长的谢意,是你们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兄弟姐妹之间的深情厚谊,使我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和团队的力量,在即将分别之际,我相信时间和空间不会成为我们感情的牵绊,今天的分别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相聚。
  
  最后,谨以此文献给我挚爱的双亲,他们在背后的默默支持一直也将永远是我前进的动力。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新闻系毕业论文
返回:新闻传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