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人口迁移的一般理论
2.1.1 推力-拉力理论
推力-拉力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英国统计学家雷文斯坦(E.G.Ravensten)的迁移定律。1885 年、1889 年,为了反驳当时学术界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无规律的观点”,雷文斯坦根据 20 多个国家的统计资料发表论文,针对人口迁移的模式、迁移者的动机、迁移机制等问题提出人口迁移七大定律。
他认为,迁移以经济动机为主,人们为了改善物质生活而迁移占绝大多数,虽然有恶劣的自然条件等其他原因。城镇居民比乡村居民迁移较少。女性更倾向于短距离迁移。人们的迁移受年龄影响,青年人是迁移主体。迁移受距离影响,多以短距离为主,距离市中心越远,人口越少;乡镇人口被中心城市所吸纳造成的空缺,由乡镇以外更远地区的居民所填补;每一人口迁移的流向同时也有反流向的存在。
E.S.李(1966)对雷文斯坦的规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人口迁移量、迁移流和反迁移流的、迁移者的特征和选择规律,他认为在人口迁移中,主要有四个相关因素发挥作用:一是原居住地的影响因素;二是迁入地的影响因素;三是移民法、原居住地与迁入地的距离等介入障碍;四是迁移者以及对其他地方的认知程度等个人因素。
雷文斯坦和李对人口迁移的机制、空间结构、迁移者的特征等客观实际进行了理论概括。1938 年,R.郝伯尔(R.herberle)首次提出了人口迁移推-拉力理论,从迁移原因的角度研究人口迁移,他指出,人口迁移的原因包括推动一个人离开迁出地的推力以及拉动一个人进入迁入地的拉力。在一个迁出地必然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推动人们离开迁出地,这些包括了就业、生活条件、自然灾害等各种原因,因为这些原因无法满足迁出者的需求,推动着人们离开迁出地,直到人们的需求被满足。在迁入地必然存在影响人们迁入的积极因素,这些积极因素是迁出地所不能满足人们的,对人们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产生迁入的拉力。迁移的推力和拉力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同时存在的,正是由于这些多种多样并且同时存在的力量的综合作用,决定着迁移过程的发生,因此任何一个迁移过程都不能归因于某一种因素的作用。
推力-拉力理论之后,唐纳德·博格等人对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作用和拉力作用进行了概括。推力作用主要表现在经济上资源的枯竭、产品的减少、企业破产、就业困难等;政治上的不平等;社会生活上被社区的孤立、与亲人、邻居交流的障碍;个人感情上的不成熟等。拉力作用主要表现在迁入地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适合自己的社会政治条件、更好的受教育条件等。同时推力作用中并非全部都是消极因素,诸如迁出地熟悉的社交网络、与家人的团聚等,拉力作用也并非全部充斥积极的因素,诸如单身生活的单调、残酷的竞争、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等。迁移者总是在迁出和迁出两地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多寡大小的比较中、以及迁移后的正负效益的利弊得失的权衡中,做出是否迁移的抉择。
同时,人们建立许多量化模型使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更加具体、更加的量化。美国社会学家吉佛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推拉模型,用于人口研究。
他认为,两地之间迁移人口与两地之间距离成反比,与两地人口规模成正比,并提出了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
式中,M 为 i 地与 J 地之间的人口迁移量,P、P 分别为两地的人口规模,d为两地之间的距离,k 为常数,a 为距离衰减系数。
此模型的提出使得人口迁移的定量分析成为可能。但是,该模型只包括迁入(出)地的规模变量,不能反映影响人口迁移的其他因素,比如工资收入、失业率、教育状况、年龄结构等其他社会经济因子。国外许多学者对引力模型做了各种修正,使引力模型更加完善。
2.1.2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及其人口迁移模式
20 世纪 50 年代,刘易斯提出了两部门经济模型,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两种经济部门,一种是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部门,一种是城市现代化工业生产部门,这两种生产部门称之为二元经济结构。
在农业经济体系中,因土地资源的非可再生性以及耕地面积的有限性,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缓慢,而人口却持续增加,新增人口只要达到劳动年龄都会自然就业,进入农业生产和分配过程中,即使参与劳动也并没有产出,与土地等稀缺资源相比较,产生了过剩劳动力,而这些过剩的劳动力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或隐蔽失业状态,在其他要素不增加的条件下,产生了大量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是负增长的过剩劳动力。
在城市现代工业体系中,生产规模和生产速度的扩大和提高、资本投入的扩大、再循环以及科学技术在工业部门的运用使得城市工业部门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城市就业人口边际效益递增、人均收入增加。
正是由于两种经济结构的差异以及收入水平的差距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城市部门。刘易斯认为,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生产部门的不断转移,才能进一步提高城市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升工资待遇,从而释放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使得农村为城市工业部门提供更多产品及原材料,继而促进城市工业发展,这一状态将一直持续到经济增长的刘易斯拐点,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农村农业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劳动生产率逐步接近。经济增长一旦达到刘易斯拐点,农村农业部门劳动力已经基本转移完毕,城乡两部门劳动力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也将趋向一致。
这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迁移城市工业部门将主要取决于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以及两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
刘易斯提出的两部门结构发展模型也称为无限过剩劳动力发展模型,其学术价值在于该理论注意到工农业两个生产部门或城乡两种经济结构的差异导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然而该理论是建立在城市充分就业的前提下的。实际上考虑到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的节约,城市存在着大量失业,以及城市的承载能力问题,刘易斯提出的两部门结构发展模型已经不能解释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
2.1.3 托达罗人口模型
M.P.托达罗(1985)发展了刘易斯的两部门理论,托达罗模型实际上是一个三部门经济模型:传统农业部门、城市传统部门(非正规部门)和城市现代工业部门。
他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至城市后,首先进入城市传统部门,因为城市传统部门,就业费用少,能够吸纳廉价的劳动力,能够吸纳城市现代工业部门不愿意吸纳的不熟练或者半熟练的劳动力,经过传统部门的锻炼,最终在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找到固定工作。他认为,城乡结构之间的差异以及对于迁移成本和效益的权衡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迁入城市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城乡预期收入差距比城乡实际的收入差距更能促使人们做出迁移城市的决策。预期收入差异由城市实际收入差距和城市的就业概率组成。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机会的概率较低,那么无论城市和农村之间实际收入差距有多大,他在城市的预期收入也不会比农村高,在这种情况下,迁移至城市明显是不合理的。如果迁移至城市后,就业概率较高,预期收入高于其在农村一年的实际收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会决定迁移至城市工作。
2.2 城镇化发展的代表性理论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不同时期,在不同的期间产生了不同的代表性理论,主要包括区位理论、结构理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以及生态学派理论。城市化理论的发展及演变,反映了人们对城市发展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化。
2.2.1 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最早源于经济学家杜能在《孤立国》中对农业土地效益的研究,后来韦伯将其引入到对工业的探讨。最后学者又将其思想引入到对城市的研究。
1826 年 , 德 国 农 业 经 济 学 家 约 翰 . 冯 . 杜 能 (Johan Heinrich vonThunnen,1783-1850)在其《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奠定区位理论基础的农业区位理论思想。作为农业区位理论的开山之作,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同时也是影响最大、最主要的农业区位理论。
随后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 Weber)将区位理论应用到对西方工业问题的探讨上。伴随着西欧工业、特别是钢铁和机器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到了 20 世纪初,出现了以研究成本和运输费用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区位论。韦伯在《工业区位论》(又译为《纯粹区域理论》)(1909)一书中第一次对工业区位问题进行了研究,韦伯为了解释和说明人口区域之间的规模性迁移以及城市人口与产业的聚集机制,他以经济区位为角度,以工业生产活动的三大基本环节:生产、流通、消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工业生产过程的区位原理。这一研究标志着区位理论从此诞生。
自区位理论诞生并日臻完善时,一些学者纷纷提出城市区位理论。他们认为,城市是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它主要以社会各种物质要素和物质过程在空间上的聚集为特征。城镇经济系统由不同的城镇个体及子系统组成,城镇之间及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城市的聚集性、规模性创造出远远大于农村自己自足的分散经济的效益,这同时也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
美国着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把区位理论称之为“德国几何学”,该理论的贡献在于,他分析了城市效益的根源,确定了城市的分布状态和分布形式。
2.2.2 结构理论
刘易斯(W.A Lewis)于 1953 年提出了二元经济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两个经济部门即农村农业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正是由于两个经济部门发展的差异以及农村存在着生产边际效率为零甚至为负值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现代部门迁移。即正是乡村和城市在工资水平以及就业机会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乡村剩余劳动力向更为发达的城市迁移并最终转化为城市居民。1961 年费景汉(johnC. H.Fei)和拉尼斯(G.Ranis)通过对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的研究,提出了自己观点,对刘易斯提出的理论做了重要补充和修正,他认为刘易斯模型的缺陷在于低估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仅仅把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缩小到为城市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所需要的廉价劳动力。刘易斯忽视了工业部门所必须的劳动剩余都是农业生产部门提供的。费景汉和拉尼斯在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基础上,形成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同时拉尼斯、费景汉认为,城市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前提是农业生产部门必需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和农业产品,从而为城市工业部门提供所必需的人力资本以及工业原材料。一个没有技术突破的农业,必然不能更大程度地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就不能提供工业部门所必需的原材料及人力资源,就会导致城市工业部门非农产业成本上升,使非农产业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处于停滞状态,解决该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增加农业部门的投入,提高农业部门生效率。
基于上述的缺陷,后来托达罗对其作出重大修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托达罗模型。托达罗认为,促进迁移的因素取决城乡预期收入差距的大小,而不是实际收入差距。
2.2.3 人口迁移论
这一理论试图从人口迁移的规律和引起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来解释人口迁移问题。研究人口迁移首先要从迁移现象中寻找其内在的规律。较早系统研究并归纳迁移规律的学者是雷文斯坦,雷文斯坦给出了“人口迁移七大定律”、后来赫伯尔在 1938 年首次提出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即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促使人们迁出的“推力”和吸引人们迁入的“拉力”.该理论是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人口迁移的基本原理方面阐述人口迁移。除上述理论外,泽林斯基的人口迁移转变假说、配第--克拉克定理对人口迁移论也有一定影响。这里文章主要总结配第-克拉克定理。
英国经济学家配第认为,制造业比农业、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这种不同产业之间收入的差距,促使劳动力向收入更高的部门转移。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变相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将增加。该理论从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布局的角度论证了人口迁移的原因,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后人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2.2.4 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理论最初是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平衡问题而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滞后或缓慢的区域,在不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金和能源的情形下,在所有地区不可能同时实现经济的增长。即平衡增长理论只是一种设想,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非均衡增长理论,强调的是城市化趋向由一个点或者一个中心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发挥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促进城市化发展。
1955 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首次提出了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后成为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代表。增长极限理论首先将城市看成是一个增长极,并认为增长极是由一个具有创新能力和主导作用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城市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经济活动中心,再由这种中心推动自身及周边经济活动的增长,正是由于增长极的存在使人力资本、资金、技术等高度聚集,产生城市化或经济区域。其次,一些学者指出城乡之间的主要联系是城市的资源等要素通过其他不同途径向农村转移。在城市资源向农村转移的过程中,以城市为核心,通过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的转移流动来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然而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却忽略了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演化机制的分析,因而增长极理论上实际上加大了地区差距的扩大。这一理论在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美国着名城市规划学家弗里德曼(A.J.Friedmann)相继于 1961 年、1967年先后出版了着作《区域发展政策-委内瑞拉案例研究》和《极化发展的一般理论》,他在其着作中提出了中心--边缘理论。这一理论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加以扩展,并把增长极限理论和各种空间联系发展相融合。
非均衡增长理论是着名经济学家郝希曼(A Hirshman)于 1958 年在其《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正式提出。郝希曼认为,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及企业家的稀缺,为此在经济发展之初应该将有限的资源分配于最具潜力的即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中,以不平衡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即任何经济的发展都是从一起始点开始的,并以这一点为依托沿着特定区域扩展到整个地区。但不平衡增长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平衡。所以郝希曼认为,在经济发展的高阶段,引起平衡增长的可能性的正是过去不平衡增长的经历。
2.2.5 生态学派理论
生态学派理论主要从人与自然的布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提出城市的设想,包括了有机疏散理论、田园城市理论、芝加哥古典人类生态学论、城市复合生态系论理论、山水城市论等,其中以田园城市论最为着名。
19 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 Howard)于 1898 年 10 月在他的着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他认为田园城市应该是一种兼有城市文明又有乡村优势的理想城市。然而在其着作中并未明确给出田园城市的定义。直到 1919 年,他才明确给出了田园城市的定义。认为田园城市应具备如下特点:一是田园城市是为了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市;二是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三是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或托人为社区代管。
同时,霍华德还提出了城市群的设想,他对于现代城市的规模、人口的密集度、城市的绿化以及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提出了先驱性、独创性的见解。
2.2.6 城市化其他理论
1938 年,威瑟。路易斯在其《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一文中,对城市和城市化的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社会学中城市化理论的主流思想。他认为城市化除了人口迁移至城市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特别是在城市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之下,人们逐渐融入城市社会生活的组织中,使得已往传统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威瑟。路易斯认为,城市化不仅仅是人口迁移至城市,还应该包括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这种生活方式的扩散首先是城市的物质生活方面,比如城市的基础设施、技术、城市的生态秩序,随着物质生活方式的扩散,人们逐渐适应并且习惯城市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关系,最终这种生活方式将逐渐影响到个人的思想、行为以及生活的态度。
除了威瑟。路易斯的城市化理论以外,纳尔﹒安德森于 1959 年在他的着作《城市社会》一书中指出,人口从农村迁移城市,是产业革命后出现的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城市化简单理解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的话,那就不能充分说明城市化的本质内容。他认为,城市化最根本的含义是一类人或一个集团社会价值的改变,无论是人们从农村迁移至城市,或者农村地区就地变化为城市,还是人们从传统的自己自足的农业生产转变为城市工业生产或者城市内部工种的变化,如果社会生活的价值态度不改变,就不存在城市化,因此城市化意味着人们生活价值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