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制问题的原因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6-07-19 共369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黑龙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系统构建 
【第一章】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研究引言 
【第二章】农村文化服务相关概念及理论 
【第三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制问题的原因 
【第五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建设的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优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4 章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4.1 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

  按照国际惯例,公共文化事业的总投入应占政府财政支出的 1%左右,才能满足基本的公共文化需求。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明确要求公共文化事业的总投入不能低于政府财政支出的 1%.黑龙江省文化事业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到0.40%,占黑龙江省 GDP 比重不到 0.10%,人均文化事业经费仅为北京、上海、广东这些发达地区的六分之一。①同时,黑龙江省的公共文化经费的来源主体还是以政府为主,虽然近年来社会各界、非政府组织、企业也广泛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但资金过度的依赖政府投资这一模式短时间内还无法转变。由于经费来源的主体单一,而财政预算严重不足,导致部分农村经费严重缺乏,造成图书馆书目陈旧、娱乐文化设施得不到有效维护等问题出现,很多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形同虚设、可有可无,这种先天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造成了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严重“贫血”. 因此,在经费支出上,就农村公共文化工作应给予一定倾斜。地方财政要增加对农村公共文化的工作经费预算,同时要列出专项经费,加大对农村文化工作投入,确保基本工作需要。

  4.2 人才机制不健全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服务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归根结底是农村文化服务人才机制体制不健全,导致发展缺乏持续动力。在用人制度改革方面,缺乏竞争择优、双向选择、岗位聘任等选人用人方式。缺乏正确评价和使用各级干部和各类人才制度,无法使其人尽其材。在奖励激励机制方面,尚无制度化规范化的奖励激励机制,文化创作动力不足。在财政投入制度方面,财政投入不足,运转经费无法保障,文化工作创新与运转受到极大影响。同时,在人才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方面还缺乏衔接。政策制定和落实的衔接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省委政策与地市级制定政策之间缺乏衔接。黑龙江省委文件为解决当前体制机制不活、将有些管理权限交于地方,简政放权。但是,地市级在研究建立本地人才政策时,有些政策规定,市级没有权限制定,需等省级相关部门提出具体实施意见后,才能制定实施。比如:关于下放职称评审权限,赋予文化事业单位高级职称评审权,实行职称直聘制度等“ .地市级现没有相应权限开展职称评审等工作,需等省级相关部门提出明确意见后,才能根据意见制定贯彻落实的措施办法。

  二是有的政策与人才合理流动之间缺乏衔接。文化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在引进的同时应该考虑人才合理流动的问题。而目前人才政策的制定重引进轻流出,甚至出现”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现象。三是部分政策与现有规定缺乏衔接。黑龙江省委出台新人才政策与现在执行的有关规定有冲突,相应省级管理部门未作出新的规定或解释,地方难以执行。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黑龙江省农村文化干部人才引进难、培养难、使用难、难留住。

  4.3 思想认识不到位

  4.3.1 公共文化管理与服务部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目前,黑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以行政推动为主,即省里下达建设目标任务,各基层按照要求组织实施,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有的基层领导同志仍存在着”重经济工作,轻文化建设“、”重文化产业,轻文化事业“的观念,他们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产生不了经济效益,同时还要花钱,导致有的县(市)区公共文化建设资金匹配不到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进展缓慢。部分政府部门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成完成任务,如果没有纳入目标考核,能拖则托。这些公共文化管理与服务部门的思想,没有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和谐幸福城市的高度去认识,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少系统的规划。

  4.3.2 农民主动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

  现在,黑龙江省政府各级部门在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决策过程过度的依靠政府主导,农民主动的参与性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决策过程没有很好地依靠农民,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决策权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以人为核心应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但由于黑龙江省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文化层次不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较高素质的农民都在城市打工,而留守在农村的农民文化素质要更低。即使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决策过程中有征求民众意见这一环节,但农民的意识程度不够,真正参与进来的农民几乎没有,导致政府部门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单一的、强制性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同时,由于长期政府部门树立的”唯GDP“发展理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多的与本地经济发展指标相挂钩,往往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地方政府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也或多或少地忽略农民的客观需求,再加上农民主动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造成农民越不积极主动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政府相关推进部门越不重视农民参与这一尴尬局面。

  4.4 载体过于单一

  在加强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难题。一是巩固意识形态主阵地的任务更为艰巨。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当代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发生重大变化,出现的非意识形态化倾向及政治意识和政治觉悟消解的现象,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受到较大冲击,非主流意识形态及文化对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群众中产生影响,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下降,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减小。虽然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这些年通过”理论进基层“、”十团五进百讲“宣讲、”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等活动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理论教育的覆盖面和有效性还应不断加大,在农村的”盲区“、”盲点“还很多。二是增强农村宣传文化思想工作渗透力的难度加大。近年来,黑龙江省经常开展的”三下乡“、”群众文化广场活动“”城乡文艺调演“等文化活动,到了基层教育效果和群众喜爱程度都不尽如人意。由于受众年龄结构、文化层次、欣赏需求的不同,定位受众大多忙于工作和生产,对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顾及不上或兴趣不浓。一半的受众均在实践文化水平以下,这部分群体由于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认识和理解存在局限,加上政府职能部门在理论宣传教育中方法缺乏,从而导致理论覆盖基层的难度加大,效果不理想。而对文化的爱好和鉴赏存在着不同,多数年轻人喜欢网络文化,中年人喜爱大众文化,老年人喜欢传统民俗、地方文化,这样就使得基层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手段单一,力量薄弱的情况下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渗透力不足。面对诸如此类的难题,黑龙江省农村文化工作则表现为载体单一和手段贫乏的无力。思想文化工作需要有一定内容工作活动做载体,同时又要善于虚功实做。目前,在黑龙江省很多农村地区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重短期活动的组织,轻长效机制的建立。在基层开展一些短期的、专题性的宣传文化活动,往往是得心应手,形式多样、影响较好,但总结工作经验与规律,探索建立宣传思想工作长效机制方面则束手少策,积极性不高,使得花费不小的活动虎头蛇尾,没有留下或产生多少可以咨政育人、教化群众、指导工作的良好效果。同时,对宣传思想工作”虚“的一面看到的多,实的一面看到的少,对经济社会长远的推动力看到的少。特别是在当前社会稳定工作的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展的难度加大,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持消极态度。此外,在宣传手段上运用传统方式的多,新兴媒体、新兴传播手段的利用不足。

  4.5 缺少绩效考核评估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少有效的绩效考核评估,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建立的地区层次也各不相同,没有固定的统计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导致绩效评估的专业性、准确性、公平性、公正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4.5.1 评估的主体单一

  大部分地区考核评估的主体都是政府职能部门,极少有农民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考核评估,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考核监督的主体和决策建设的主体出现一致的情况,只有单纯的垂直的上下评估考核,缺乏横向的平行监督考核,造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考核评估结果的单一性和不科学性。有的地区在考核过程中也让专家学者、科研机构等社会组织的力量参与,但专家学者、科研机构的选择还是政府部门说了算,考核的结果很多情况缺乏公正性。有的地区虽然也有农村群众的参与,但选取的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专业程度也有限,取得的效果也不太好。

  4.5.2 评估的运行情况不规范

  各地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评估并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很多地方的评估过程并不规范。考核的过程由于评估主体都集中在政府部门,自己人考核自己人,也经常出现违规的现象,绩效评估的专业性、准确性、公平性、公正性都有待提升。同时,考核的评估方式大部分用的定性分析,极少使用定量分析,主观考核指标和客观考核指标分配的比例不合理,造成考核结果缺乏数据支撑。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公共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