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大大改善,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中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养老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关注的一个内容。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养老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为缓解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为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是社区养老论文6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社区养老论文第一篇:简析“互联网+”背景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摘要: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重,我国的养老问题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社区居家养老是目前我国解决人口老龄化的一大重要举措,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带来了发展机遇。本文阐述了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含义和优势,重点分析了现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服务;
养老,是每个人都绕不过的问题。预计至四十五期间,我国将步入中度老龄化,到2025年底,年龄超过60岁的数量在我国将突破3亿。主动应对老龄化已上升到我国的一项长期国家战略。在党中央的部署下,各级政府和组织积极响应,探索各种形式的养老模式,以“互联网+”背景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最能被老年人接受和有利于整合各方面的存量资源。
1 “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含义
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模式有:传统的居家养老、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等各种形式共同组成的一类服务模式。在这些服务模式中,以社区居家养老作为常见,这种服务模式是建立在社区的基础上,通过对社区现有的各种服务资源进行整合,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旨在为老人提供各方面服务的一种社区养老模式。互联网提倡的是平等、开放、共享、创新等理念,“互联网+”指的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有机融合从而构建出的一种新型的发展形态。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指的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通过互联网给老人提供针对性服务。因此“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的最重要特点就是以老人为本,借助互联网技术,针对老年人在心理、生理等方面的需求为其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充分满足老年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2 “互联网+”社区健康养老模式的优势
2.1 促进养老服务体系的日趋完善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但现阶段养老服务需求与社会供给的矛盾仍然存在,养老问题一直是国家和社会重点关注的课题。因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情况差异,不同地域的养老服务差异较大;目前的养老金制度缓解了一部分养老难题,但养老金的涨幅不及物价涨幅,很多老人享受的养老服务仍然有限。“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可以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运用互联网技术,从多方筹集资金、更好供需对接、开展定制服务等方面入手,使我国能逐步达到实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的目标,更好地完善了当前养老服务体系架构。
2.2 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愿望
目前我国一些养老机构修建在城市近郊甚至是离城市较远,虽然养老环境可能较好,相关硬件设施配备也较高,但老年人普遍不愿意离开社区选择在养老机构里养老。“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能很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愿望、尊重老年人的需求。
2.3 可以就近有针对性地满足老年人对健康和生活的需求
老年人相比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无论是在身体或者精神上都会产生许多特殊的需求。“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能更有效地满足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很多人进入老年期后,各类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升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提升。老年人的这些特殊需求,政府或者一些商业机构很难服务到位,家庭成员也因工作或生活的压力很难完全做到位。
3 “互联网+”背景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现有成果
纵观全球,我国是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老年群体的总人数达,其中很大部分患者处于失能状态。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总人数为2.53万人,在总人口数中所占比例达到了18.1。我国将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当做了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来抓,特别是党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央多次主持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相关部门积极围绕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进行了顶层设计,优先考虑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养老需求,以政府作为主导,调动社会各个力量广泛参与,构建“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促进该体系的更加完善,提高广大老年群体的共建共享的水平,从而不断提高老年群体的满足感与满意度。
3.1 强化制度顶层设计
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相继出台;以民政部牵头,各部门积极响应,制定了12份指导性文件,如由13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的通知》《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等,优化配置现有的医疗、健康以及养老资源等等,以更好地满足个人及其家庭多样化与多层次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各省市自治区配套出台相应措施,很好践行各项政策,为社区居家养老指明了方向。同时,民政部联合有关部门制定了完善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充分改造整合社会闲置资源发展养老业服务等20多项制度标准,使“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得到环境保障。
3.2 推进信息化建设
这样一个“母女”情深的故事发生在福州市长乐区十洋社区,“女儿”每天都会接到“老妈妈”用定制的智能手机给她打的电话,“女儿”一接到“老妈妈”的电话就会去帮“老妈妈”洗菜做饭、打扫卫生等生活照料。原来,“女儿”不是女儿,而是养老平台下派到社区的工作者。像这样,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在社区养老中的作用,依托全区各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建立老人档案,构建社区养老大数据管理平台,及时了解和分析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并在线上搭建“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和智能化呼叫中心,正成为现在社区养老模式的大方向。
在养老信息化硬件建设服务方面,2013年9月《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发展居家网络信息服务;伴随着国家有关信息化政策,包括《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出台,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进入快车道;《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在养老领域推进“互联网+行动”,通过供需衔接,扩大服务范围,提供个性、高效的智能养老服务。《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促进现有医疗、健康、养老资源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满足家庭和个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3.3 老人享受实时便利化服务
如重庆市沙坪坝区探索“互联网+大数据”在社区养老中的作用,依托全区58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建立老人档案,搭建区级智慧养老大数据管理平台,截至2019年8月,养老服务平台已呼出11万次,呼入1.5万次,完成了8710个服务工单。在湖北省武汉市积玉桥街金都蓝湾社区,楠山有约“互联网+居家养老”社区针对居家老人配备智能设备和终端,运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呼叫和接派单服务体系,组织专业化护理团队上门服务。同时,对站点入住老人开设健康管理、康复训练区、远程医疗咨询等服务,有效提高所管辖社区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生存质量。浙江、安徽等多地也推行了“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老年人不出家门就可享受实时化、便利性上门服务。
4 “互联网+”背景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方向
4.1 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第一,对现有的存量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四十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充分对存量资源进行利用积极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在“十四五”期间,相关部门建议充分利用城镇中闲置的社会资源,将其整合并改造成社区养老设施,同时还提出新修建或者改造等手段将涉及养老的公关服务设置作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范围内。为了更好地贯彻“十四五”提出的改造要求,将以民政部牵头,多部门联合,大力推进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以满足老年人社区养老、日常出行等需求为目标;老年人因身体原因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性、便利性需求,居家适老化改造也势在必行,当前居家适改造的方式包含配备设备、改造施工、配置老年用品等等,特别是要重点优化老年群体的照护条件与居家生活。根据相关信息显示:在“十四五”期间,民政部牵头预计给两百万户特殊困难的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同时条件许可时,还可以将改造的对象逐渐扩大至存在其他需求的老年家庭,这一目的是主要是确保广大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便利性、安全性以及舒适性,利用各种养老服务设置,积极在本社区、街道等等构建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实验养老服务覆盖面的扩大。
二是推进城乡养老服务统筹发展。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社会条件不尽相同,所以“互联网+”背景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暂时还没有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很好落地。“十四五”时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第一个五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已作出部署,争取至2025年基本上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构建布局完善、功能互补、统筹衔接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4.2 权益保障更多关注特殊困难群体
4.2.1 完善老年人福利津补贴制度
各地普遍实施了基本覆盖到省级的老年人福利津补贴制度。据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国已有三千多万老人不同类型地享受了福利津补贴。“十四五”时期民政部门将完善这项福利津补贴制度,首先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对老年人福利津补贴提高标准扩大覆盖面;其次更加关注经济较困难的失能、高龄老年人,补贴对象精准化。
4.2.2 完善特殊困难失能留守老年人关爱探访服务
建立城乡一体的特殊困难失能留守老年人的关爱探访制度。通过大数据交互和日常巡访的线上线下方式掌握老年人的基本情况,若发现重大隐患,及时向关注对象的赡养人汇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关爱探访基础数据库,以为精准关爱和精准帮扶提供数据支撑。
4.3 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组织
国家需要给予社区养老组织以资金和政策上的优惠,鼓励更多的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吸引更多的企业、个人和组织参与到“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种,培育更多的社区居家养老组织。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今社区养老服务已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为了改善服务结构、提高服务效率,必须以社区为平台,与各类组织开展合作。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和个人等多个市场主体参与到“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中,共同促进“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事业的蓬勃发展。相关部门可以采取多种灵活的健康养老服务商业模式,如政府引导、企业公益等,畅通资金渠道,实现资金整合,促进社区各类资源集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如今年4月9日,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通过来武昌调研社区养老服务项目,该基金会计划开展“五社联动”,即整合社区、社区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社区慈善资源、专业心理资源等社会力量,针对武昌区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情况,开展社区公益养老服务工作。像这样,社区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开创“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的新局面。
4.4 完善服务系统评估与监督机制
利用“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系统的优势,注重对社区老人发出的需求信号进行追踪,掌握并记录社区老年群体的需求,并掌握他们在养老服务需求上的变化趋势,从侧面促进供需动态平衡。各部门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双随机一公开”地对“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及服务的各个环节开展执法检查,进行监督。同时结合“群众评政”制度让社区中的每一个群众均可以随时参与到“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价中,构建强大的群众监督体系,完善“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的评估与监督机制,保证服务高效有序。政府部门也应当制定奖惩政策,给予“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行业以激励机制,激发社区养老市场主体的活力。
4.5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未来,人工智能将被广泛应用在养老领域,主要以开发出具有情感交互功能、能准确识别老年人意图的智能辅助产品为特色,会重点发展养老服务机器人,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情感陪同、安防监控、康复护理等服务。
5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上涨。我们要积极探寻“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的便捷性、共享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充分应用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通过“互联网+”背景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整合政府、社会和个人各方面资源,不断开发出针对老年人更乐于接受、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服务和产品,共同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丹居家养老服务合同的法律规制[J].世纪桥, 2019(08):74-75.
[2]民政部[ J户网站民政部对“关于提高高龄津贴和资金来源的建议”的答复[DB/OL].(2018-09-19)-
[3]中商研究院中国家用医疗健康行业发展契机及发展方向分析[DB/OL].(2020-11-1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DB/OL].(2017-02-20).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DB/OL].(2017-03-06).
[6]郑州威驰外资企业服务中心国卫家庭发[2017] 12号《关于印发“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的通知》纹[DB/OL].(2017-11-17).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DB/OL].(2017-0220).
[8]闽南网长乐30个社区全面铺开互联网+养老信息专业化服务[DB/OL].(2021-04-08).
[9]孙文灿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社会工作, 2017(08);:32-35.
[10]张孔娟,陈云雷形成合力助推老龄事业新发展N中国经济时报, 2017-08-24.
社区养老论文第二篇:吉林省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初探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空巢化、家庭成员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城市的基础实施建设没有预先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要求,住宅、装修、社会环境等各方面都需要加快改造建设。文章通过适老化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减缓能力退化、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龄化;社区养老;适老化改造;养老服务;
在吉林省经济的迅速发展中,整体的居住水平和医疗都相应的发生巨大改善,人口老龄化也进一步加剧,2019年年末,吉林省人口数为2690.73万人,其中我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达到594.6万人,2020年,我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占全省总人口数的21.35%,65岁及以上的比例将达到14.12%。平均每5个人就有一位老年人。我省老龄化程度已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将迎来最艰难阶段。(具体老年人口及未来预测可见图1)。
居家适老性改造进程也远远滞后于老龄社会的发展需求。早在2016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建议》中明确提出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模式将成为我国未来养老模式的主要支撑,社区居家适老也成为整个养老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同时也对社区规划提出更多要求。然而目前,我省社区的公共空间,老龄化较高的一些小区还尚未根据老龄化趋势做出大的改造和变化,在理论上也未形成成熟的思想。
老年无障碍生活是居家适老化的最终目的,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是对有需求的老龄化家庭通道、厨房、卫生等等生活方面进行有效的调整与改造,缓解老年人通行、就餐、卫生清理的不便等日常生活,当然也能减少老年人受到人身伤害。与日常普通装修不同,社区适老化改造首先需要对老年人进行身体状况评估以及原有居住环境进行专业测评与估量,制定出阶段性方案并进行改善,保障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便利性、舒适性的调整与改进,方便老年的日常生活,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适老化改造还能完善城市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一、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必要性
2020年7月,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年底前,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特殊困难、低保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发展壮大养老服务、养老设施、老年人生活用品等消费市场。
图1 老年人及未来预测
适老行改造不等同于老旧小区的改造,以前更多的老年人关注小区的旧貌换新颜,安装门禁系统、健身器材等。面对我省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适老化的问题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渴望在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建设过程中得到“量身制作”,从老年人的视角出发,延伸到生活的细小细节,根据有关数据调查,70位60岁以上摔伤的老人中,只有3位是在户外摔倒,其余67位老人都是在家中发生意外,8成以上的老人在家中发生摔倒。所以,适老性改造不要停滞不前,有序推进,防止小细节成大隐患。适老化改造不仅仅能为老年人独立自主的生活提供便利,更增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感,提高生活质量,又让老年人感受到国家、政府的温暖。
早前,吉林省长春市民政局及相关部门召开了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试点会议,长春市民政局副局长明确提出“抗议与会老并举,”“宣传与建设并行”“时效与质量并重”,为试点指明方向。此次项目投资近200万元,计划为400户及以上困难且赞同适老化改造的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意外风险,做好适老化改造的典范。但在改造的进程中,还发现如下问题。
二、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目前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居家适老化改造认知不到位
据我省经济社会现状和家庭养老观念而言,吉林省养老模式单一,根据调研,我省居家养老占比在96%以上,所以说居家适老化改造刻不容缓。缺乏对适老化概念的认知,部分城市地区政府部门也缺乏关注小区地面清洁、楼道安装扶手、小区的健身器材是否损坏、冬季地面防滑程度等等,缺乏科学认知。适老化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包括居家环境与室外活动。从室外讲要考虑到老年人活动空间、文化娱乐、健身地点、等等。从居家环境讲要老年人生活有无障碍、生活设备是否安全、地面平整度等等。一切都要根据老年人自身的特点与生活习惯进行社区居家适老化整改。部分年长老人一直节俭生活,不愿为子女带来负担,当问到“是否需要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时,多数都是拒绝的,年高者更是偏向于了解改造的价格,对适老化改造及意义更不会深入了解。
(二)适老化改造缺乏标准
2016年年底发布全国26个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试点以来,各地区全力开展适老化改造,结果通过研究表明,多数适老化改造表现在住宅户单体的节能改造、设备更新、楼体加固保温、户外环境等综合改进,并没有明确根据适老化进行改造,其中原因很多,有老年人需要各不相同、设计改造后的方案缺乏创新、改造难度加大、最后难以形成可推广的方案。目前,可参考的社区适老化改造规范有《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有住宅功能改造技术规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等等有关法规,但是由于制定部门不同,改造标准无法统一,也尚未形成完整体系。
(三)整合资源困难、适老性产品欠机制
根据吉林省老旧社区居住情况来看,老旧社区具有便捷的交通、优越的地理位置,有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由于建设房龄较长、建设标准相对较低、质量相对较弱、老旧小区改造使用面积较少、适老化设施结构与老龄化的进程不协调等等。相关部门政府、居委会、居住老人之间博弈,造成社区适老化改造过程资源整合困难。另外,适老化改造在产品的选用上也是种类众多,能真正为老年人服务做到精细又贴心的产品少之又少,产品价格也是超出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在产品的安全和性能的监管上也缺乏管理机制,阻碍老年人产品设施的发展市场。
(四)农村住宅居家养老的条件尚未具备
从现有情况来讲,吉林省贫困农村地区适老行改造服务具备基本为零,居家养老发展落后,且长期居住在农村,居住环境根本达不到养老程度,一部分农村医疗方面只开设小诊所,甚至还处于半开半闭的状态,硬件设施也较差,社区活动也较少,而故土难离,生活在农村的老人也很少愿意随子女进城离开生活多年的地方,空巢老人数量较多,大多数只是解决了居住条件,而在房屋建设过程中,随意性大、缺乏设计和指导,导致住宅也有很大的差异。缺少养老需求,缺乏辅助养老设施用品,大大增加老年人居住的隐患。
三、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建议
(一)试点先行、有序推进
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选择老龄化人口多的社区进行试点探索,针对老年人“适老性”改造需求,改造标准由建设部带头,相关部门辅助及时反馈、总结,着力补齐短板。可重点关注空巢老人、患病老人、计划生育等特殊家庭、及时开展心理指导,在试点的基础上完善政策,有针对性、系统性进行指导,全面覆盖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
(二)加快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
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专业门槛相对较高,目前我省市场专业化还处于相对较低层次。而适老化改造涉及到很多方面。例如生理需求和心理变化,其次涉及到更多领域的专业水平,包括设计师、医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师、施工与护理人员等等来共同努力,各领域人员从专业角度考虑问题,满足老龄人的需求,从整体到细微,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适老化改造。根据调查,目前我省有77所院校开设涉老专业,培训医养结合机构技术人员4700余人,全省累计培训在岗护理员8550余人,加快人才培养,支持各高校建立养老服务专业,加大康复、护理、全科医生专业的培养,定期加强岗位培训,建立培训基地和学生实训基地,能够为老龄人应急、护理提供大力支持。
(三)老旧住宅内、外环境的适老化改造
老年人口身体机能的蜕变与年龄特点的限制,外出活动能力也逐渐减弱,居家便是活动时间最长的,为满足生活所需,要与足够的室内活动空间,从细节入手,做好规划,设置扶手、消除地面高差、更换地面材料、无障碍物遮挡,针对卧床老人更应该以简洁、实用、安全为主,遇到疾病或者突发情况能够及时求救,排除生活中不必要的隐患,避免意外发生。外部环境的改造,我省已逐步实现社区适老化改造,室外环境的改造,实现长期居住的目标,例如考虑加装电梯、房屋漏雨、燃气安全、电路等等都做好相应维护,定期排查,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逐步完成辅助设施、室外的活动场地、提高年长者社区服务的参与度,让社区居家适老化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四)投资为主、政府辅助为辅
众所周知,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投资巨大,面对改造资金的压力,可借鉴于养老体系完善的国家,例如:有60~70岁老人家庭根据评估可申请一次性获取改造款,加以改造,在70以及70岁以上的老人申请相应补贴用于家用设备的改造。采取社会家庭为主,政府资助为辅的方式,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同时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改造,降低改造成本,减少支出,节约公共卫生开支。
四、总结
社区居家适老化是目前我省最基本、最重要的养老模式,适老化改造无疑能提高全民生活质量,且减缓老龄化衰老的速度,借鉴养老体系完善的国家经验,采取“软硬结合”,即在软的方面,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团队、心理问题咨询、生活服务所需等等。在硬的方面,公共环境、居家适老化改造、合适老年人生活用具等等。全面提升我省养老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唐燕基于居家养老需求的家庭适老化改造服务机制和对策研究[J]北方建筑,2018(01);:85-88.
[2]韩寒.北京地区老年人身体情况与居家适老化改造需求调研报告.[J]华中建筑, 2018(09):61-65.
[3]全国老龄工作委员办公室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4].2017-03-14.
[4]刘东卫,贾丽,王姗姗居家养老模式下住宅适老化通用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2015(06):1-8.
[5]刘戈,牟培陆,刘巧贞既有居住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路径设计[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03)-:132-136.
[6]党俊武魏彦彦,刘妮娜,等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7]王小荣,王晶浅谈在居家养老概念下既有居住社区环境的适老性改造更新[J]建筑与文化,2015(03):116-117.
[8]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GB50340- -2016[S].
[9]何凌华,魏刚既有社区室外环境适老化改造的问题与对策[J]规划师,,2015(11):24-27.
[10]钟青静.杭州上世纪80年代住宅适老化改造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14.
参考文献[1]庄琪,李海榕。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业发展问题与对策探析--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2)。[2]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M].人民出版社,2008(10)。[3]我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N]法制日报,2010-09...
1引言1.1研究背景当前,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关键时期,但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文化消费需求作为较高的消费需求层次也还需培育和引导。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凸显,创造更好的文化消费条件①已...
第3章吉林省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原因探析3.1吉林省人口老龄化发展状况3.1.1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回顾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进程,他们的老龄化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生育观念及价值观念转变和经济较为发达的情况下发生的,同时,...
3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3.1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是由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价值立...
第四节政府对就业服务调控不到位一、政府对就业信息提供不足正如前文中所阐述的,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者进城务工基本上是一种自我组织的行为,政府很少出面为其提供直接的就业信息。长期以来由于属地原则管理政策,很多地方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属的劳动...
第5章推动吉林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精神,针对吉林省养老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借鉴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国际国内先进经验,明确发展思路、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一、相关档案概念解读1.公共档案系列概念。公共档案是相对私人档案而言的概念,是指按所有权划分为全社会所共同拥有的档案,一般是由国家机构或其他公共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所形成,是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全部档案的总和。在我国,公共档案也被称为国家全部档案。...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单单是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而是由服务提供者与顾客共创价值的理念迅速兴起。但在现实中实施价值共创理念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很多,最近国内知名大连锁超市价格欺诈的新闻就屡见报端。如果连这样的大企业都在欺骗顾客,整个服务行业...
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最早起源于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十六届六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任务。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要求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到十八大报告已...
一、破窗理论的概述(一)破窗理论的历史渊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的犯罪人数及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为此,美国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法学家、犯罪学专家都致力于研究方对策以解决犯罪率不断飙升的治安状况,众多理论中以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