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完善杭州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建议
杭州市可以借鉴和吸收现有保障标准制定方面的优秀经验成果,并结合自身实际的情况,探索创新,规划出杭州特色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一、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步由生存型保障向发展型保障迈进
通过将理论测算的三大保障标准与实际保障标准相比较,发现目前杭州市的保障标准还是偏低的,仅仅停留在满足居民的生存需要。杭州市致力于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对困难家庭的救助不应只限于对其生存需求的满足,而是应该把医疗、教育等更高层的消费品纳入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算的指标体系中。从生存型保障标准逐步向发展型保障标准迈进,让困难家庭拥有健康权和一定的发展权,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二、建立动态、可调适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是独立的标准,也不是静态的标准,而是与社会经济、物价指数、居民消费需要等经济指标息息相关,同时也会随着这些经济指标的变动而发生改变。因此要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相关经济指标的联动机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也要相应的提高,使困难群体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会影响居民菜篮子中消费品的价格,对于低收入者来说更是会迫使其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将有限的收入都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满足其生存需要。因此,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该随着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而及时的做出适当调整,以保障困难家庭原有的生活水平不下降。
同时要建立应对物价上涨的临时价格补贴机制。消费价格指数由于监测的指标多,统计出的物价上涨水平往往要低于食品价格指数以及住房价格指数反映的物价上涨水平,因此仅仅盯住消费价格指数来调整保障标准,会导致调整的幅度不够。
而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COLI)更贴近居民生活,要采用该指标来监测物价上涨对居民基本生活的影响。
三、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运作机制
(一)从公共财政对最低生活保障投入的资金总量上考虑。从根本上来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要依据低保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制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满足低保家庭基本生活需要的内涵在不断丰富,救助水平也要适时的提高。
救助水平的提高要以稳定、充裕的财力作为保障。当前,公共财政用于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比例还是偏低的。要加大财政对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支持,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提高提供坚实的财力。
(二)从公共财政对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分担机制上考虑。杭州市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的是属地管理。杭州市区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由市、区财政各负担 50%.萧山区、余杭区及县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确定区、县(市)、镇(乡)财政的分担比例。县级、镇级财政资金相对较少,但负担的困难人群却要多,在当地财政资金紧张时就会影响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正常运转,一些应保未保的困难人群无法进入这张安全网。因此在以法律形式明确保障资金的出资机构是省级财政还是市县级财政时,规范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资渠道,避免因各级政府责任分担不明确而导致的责任缺失,保证稳定的资金增长机制,促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三)从拓宽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资渠道考虑。个人所得税开征和调整的原则是调节收入差距,缩小贫富悬殊,可以将个人所得税作为最低生活保障的专项财源。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最低生活保障的捐赠,作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的有力补充。
四、做好最低生活保障与其它保障项目的衔接工作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起着“最后的安全网”的作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需要认真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在设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准入条件时,要考虑与其它保障项目的衔接。
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低于其户籍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就可以申请低保。当前在享受低保的对象中,占最大比例的是失业人员。当职工失业时,其可以享受失业保险以及政府提供的相关就业援助,如此时就让其获得了低保,就会出现重复施保的问题,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鼓励失业人员再就业。所以最低生活保障在制度设计上就要做好与其他制度的衔接工作,当其在享受失业保险期满仍无法就业时,再准许其享受低保。
同时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失业人口、老年人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数最多,反映出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在制度上的缺失,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困难家庭的贫困问题,要由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最后安全网”,来保障身处困境的家庭。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社会救助在整个制度体系中是起着兜底作用。要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制度,减轻社会救助对公共财政的资金压力,同时有利于提高困难人群的待遇,消除领取低保而对其产生的福利污名,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在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要考虑与其它保障项目的衔接。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该与失业保险、最低工资等保障项目之间保持适当差距。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接近,会导致福利依赖,削弱困难人群就业的积极性,不利于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低保主要是对救助对象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部分进行补助。对家庭收入的全额扣除,意味着增加了多少收入就会减少多少补助。
一方面这不利于激励低保对象再就业。通过研究表明,领取低保的就业人员,其通过劳动获得的工资大多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当低保对象就业所获得的实际收入并不比领取低保高出很多时,其就不愿意就业,而长期靠领取低保金生活。另一方面,领取低保的就业人员为获得更多的补助就会隐瞒其劳动收入。从这两方面来看,全额扣除并不是最优解。可以考虑将最低工资作为全额扣除的参照,当所获得的劳动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时,就不扣除,从而激励低保对象就业再就业。
各地方政府大量融资举债,使得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膨胀。从以上事件可知,政府债务的扩张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本级区域经济的增长。...
7基于公平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1980年,我国正式颁布《个人所得税法》以来,个人所得税在组织财政收入、支付公共支出、调控宏观经济,尤其是调节收入分配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因此,逐渐成为我国的主体税种。而相较具有千年历史的商品税,消费税等,...
6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公平性分析6.1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法》,在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方面参照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根据该法的规定,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缴主要是依赖代扣代缴制...
第6章推进我国房产税改革的设想本章在借鉴其他国家房产税制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就推进我国的房产税改革提出了几点设想。6.1推进房产税立法当前,房产税改革逐步深入,房产税立法相关的工作也需要尽快提上日程。从本质上说,纳税...
摘要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是人类缓解能源短缺压力、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目前,美、日等发达国家凭借其高新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制定和实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引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力图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
第3章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通过上一个章节对现行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分析后,本章选取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数据的硬信息,以及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关系的软信息对企业获得的外源融资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试图从成功获得外源融资的中小企入手,考察影响...
6我国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流失治理对策鉴于我国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流失主要是制度性税收流失和实施性税收流失,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在治理高收入者个税流失过程中税制设计和税收征管两方面的经验,我国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流失的治理工作应主要从以下三个...
当前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的增长速度和三级教育结构与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仍然不匹配,使得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最重要的途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财政教育支出对教育具有基础性作用,教育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起着直...
前言(一)研究背果、目的与意义1.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金融市场的发展逐渐成为支撑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商务贸易等领域发展的重要支柱。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市场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稳则经...
5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5.1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5.1.1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力度在运用财政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时,首先应将文化产业区分为营利性文化产业和非营利性文化产业。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财政政策需要区别对待。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