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财政学硕士论文 >

企业所得税税收流失问题探析引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0-13 共219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1 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2011全国税收收入总额95729亿元,对财政收入总额的贡献超过了 93%,对我国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发挥着重要作用。税收流失问题随着我国税收收入的逐年增加而日益严重。近些年,许多学者对税收流失进行研究,并对我国的税收流失规模进行了估计。各项信息表明,我国税收流失问题已非常严重,既阻碍了顺利开展税收征管工作,也干扰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企业所得税是符合量能课税的税种,体现了税收公平原则,在组织收入方面功能较强,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企业间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对企业经济行为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激励作用。当前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制度沿用2008年内外资合并后的统一企业所得税制度,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存在不合理的部分,个别条款的规定实际操作性不强,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由此造成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流失问题不断严重。因此,加强对企业所得税税收流失的系统研究,有效解决企业所得税税收流失问题,对完善我国税收理论体系,提高我国税收管理水平,保证我国税收收入稳定增长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1.2国内外税收流失的研究综述

  世界各国对有效解决税收流失问题方法的研究一直很重视,税收流失问题的防范也成为世界各国的一大难题。目前,理论界对税收流失问题的研究仍然处于一个相对薄弱的状态。特别是在我国,由于对税收流失研究的起步较晚,而且部分学术成果来源于税务工作人员的实践,所以还需要理论界对税收流失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税收流失问题的研究,大多数是以偷逃税为主要方向,很少研究间接税的流失,这与发达国家的税制结构有关。比如,1972年阿林厄姆(Alinsham)和桑德姆(Sandmo)建立了着名的A-S模型,1973年斯里尼瓦桑(Srinivasan)建立了预期所得最大化模型,都是国外学者在税收流失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也构成了国外学者继续研究税收流失问题的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上,国外学者侧重于理论研究,逻辑性和抽象性很强。例如,199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发表的《非对称信息下的激励理论》,以“经济主体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为假设,对纳税人偷逃税款和征税者违规操作的内在动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社会方面、制度方面和征管方面对导致税收流失产生的外部原因进行分析。冰岛经济学家思拉恩艾格特森曾发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以制度性约束为出发点,提出了每个纳税人都希望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但成功与否则取决于制度性约束的观点。纳税人偷逃税款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其中包括税务部门的行政处罚和向税务人员寻租支付的费用等。如果相关法律约束不能发挥作用,那么税收流失产生的可能性就很大。综合来看,国外理论界主要是站在纳税主体的立场研究偷逃税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地下经济规模在逐渐变大。我国学者开始对地下经济进行研究,并估测了我国的税收流失规模。我国理论界目前对税收流失的研究大多数侧重于具体的流失现象,缺乏全面性、理论性和系统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税收流失的概念缺乏比较明确的界定;第二,缺乏充分的定量分析,主要是对税收流失研究的定性分析。

  目前,国内学者对收收流失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

  经济学家贾绍华在《中国税收流失问题研究》一文中,深刻分析了税收流失的内涵,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把税收流失分为“地上经济的税收流失”和“地下经济的税收流失”两种,估测出2000年我国税收流失规模。同时还对国外治理税收流失的经验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合其多年的财税工作经验,为防止我国税收流失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梁朋在《税收流失经济分析》一文中,通过现金比率法、收支差异法和税收收入能力测算法,测算出2000年我国税收流失总量大概在2500亿元-3000亿元之间。同时,他还分析了税收流失对财政收入、再分配、就业、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影响,提出解决税收流失问题的建议。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论文结构:第一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税收流失的界定,然后提出了本文对税收流失内涵的理解。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税收流失的基本界定。包括税收流失的界定、企业所得税税收流失的界定和企业所得税税收流失的影响分析。第三部以“经济人”为前提,分析了税收流失产生的三方面原因,分别为制度原因、管理原因和纳税人原因。第四部分运用现金比率法对我国地下经济规模进行估测,通过实证分析估测出我国企业所得税2011年的税收流失规模。

  第五部分提出了治理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流失的方法,包括优化税制度、完善税收管理、提高纳税意识。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釆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税收流失的原因、规模、现状、影响及治理建议。

  1.4论文创新及不足

  本文的创新之处:其一,对偷逃税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从心理学、经济学等角度出发,研究了导致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流失产生的制度层面、管理层面和纳税人层面的原因;其二,通过实证分析对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流失的规模进行了估测;其三,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治理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流失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不足之处:借鉴了一些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由于收集数据比较困难,只是随机抽取200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百分比的方法估计我国公开经济的企业所得税税收流失规模,对地下经济导致企业所得税税收流失规模的估测,假设条件过于苟刻,影响估测结果。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财政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