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3-30 共556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三章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

  3.1 对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的调查

  3.1.1 调研对象基本信息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是有 64 年建校历史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咸阳机器制造学校,1999 年 3 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制升格,是西北地区首家高职学院。2011 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占地 650 亩,设有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服装工程学院等10 个二级学院,设置机械制造、数控技术、物流管理、电气自动化、纺织染化、材料成型、服装艺术等 63 个专业。学院现有学生总数 18000 余名,教职工 1070 余名,其中专职教师 675 人,博士、硕士研究生 348 人,教授 63 人、副教授 223 人。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高等职业教育也随着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发展较快。

  同时,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社团也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飞速发展,影响力和作用日益扩大。通过对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调查了解到,截止 2014年 7 月,全院现有注册的社团 58 个,会员有 8153 人,约占全院总人数的 45%,大部分的社团人数都在 100 人以上,其中大学生艺术团人数接近 800 人,而大学生志愿者协会人数也有 300 多人。反映出学生参加社团的积极性很高,参加社团学生比例比较大。【1】

论文摘要

  
  从上表可以看到,文化艺术和体育健身类社团占了社团总数的 55%,参与人数也比较多,占到 65%。而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类社团所占比例不是很高,说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加社团主要是为了娱乐,促进专业学习和提高技能的学生相对较少。

  3.1.2 调研实施基本情况
  
  (1)访谈为了能够全面深入了解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的总体情况,笔者对该院 7名社团指导老师,1 名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和 5 名社团负责人共 13 人进行了访谈,在选择指导教师和社团负责人时,特别注重社团的不同类型、规模和发展状况,为全面、客观获取社团发展状况的真实信息奠定了基础,访谈提纲见附录 1。

  (2)问卷调查为了使调查具有代表性,使结果客观真实,在选择问卷调查对象时,根据 20%的取样比例,专门从 2013 年 9 月招新的 58 个社团中拟选了 11 个,其中学术科技类 3个,公益志愿类 2 个,理论学习类 1 个,文化艺术类 3 个,体育健身类 2 个。为了保证调查结果能客观、全面、真实,选取的学生社团中既有规模较大、发展较好的社团,也有发展一般的社团,既有发展时间较长的品牌社团,也有新申请注册的社团。调查问卷的设计依据本研究的内容与目的,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分为社团干部和会员两种类型(见附录 2)。如表 3-3 所示,表中的类别 1、2、3、4 、5 分别代表学术科技类,志愿服务类,理论学习类,文学艺术类,体育健身类社团。【2】

论文摘要

  
  为了保证调查的效果,提高问卷的回收率,调查时采用现场发放,并当场回收的方法。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 400 份,其中 40 份社团干部类调查问卷,问卷回收 40 份,回收率 100%,有效问卷 40 份,有效率 100%;会员类调查问卷共发放 360 份,问卷共回收 352 份,回收率 97.8%,其中 350 份有效,2 份无效,有效率 99.4%。【3】

论文摘要

  
  3.2 学生社团状况

  3.2.1 社团的组织管理形式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管理机构多种多样,有团委、学生社团联合会或学生会社团部等。陕西工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采用的是“党委——团委——学生社团联合会——社团”的垂直管理体系(丁秋怡 2011),按照职责分工,党委领导,团委受党委委托实施日常的管理和指导,学生社团联合会代表团委对社团的日常事务进行协调、处理。

  陕西工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组织机构如图 3-1,其中,主席团设主席 1 名,副主席 3 名。各部根据工作需要设定部长 1 名,副部长 2-3 名,干事若干。【4】

论文摘要

  
  在日常管理中,社团联合会每月定期召开社团负责人例会,每年召开社联大会。还制定了《社团管理办法》、《学生社团财务管理制度》、《星级社团评选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强社团的日常管理和指导。

  3.2.2 社团成员基本状况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在学生社团的成员中,男生占到 64.3%,女生占到 35.7%,这和该院以工科专业为主,男生比例较大的特点相统一(见图 3-2)。【5】

论文摘要

  
  从年级分布情况看,一年级的学生占社团总人数的 75.17%;二年级的学生占社团总人数的 23.26%,人数大大减少;而三年级的成员比例更低,仅占学生社团总人数的1.57%,反映出在学生社团的成员构成中,低年级学生比例最大。【6】

论文摘要

  
  对社团成员的政治面貌调查后发现,共青团员人数最多占 92.40%,而共产党员比例占到 2.70%,另外也有很少的普通群众,比例仅占 4.90%。反映出社团成员以共青团员为主,这也符合高职院校学生政治面貌情况的正常分布。【7】

论文摘要

  
  3.3.1 学校的社团管理不到位

  一是学校对学生社团管理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情况是学校从安全稳定的角度,往往只看到社团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负面作用,对社团的成立管理较严,甚至过死,忽视了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出现社团管理的“越位”现象。另一种情况是对学生社团发展不管不问,采取消极态度,对社团活动缺乏有效的指导与管理,或者只支持对学校发展有利的活动,出现社团管理的“缺位”现象。这致使有些社团发展不稳定,活动开展少,功利倾向严重,缺乏正确教育功能和价值取向,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在对学校管理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调查中,有 18.31%的社团干部表示非常满意,31.26% 的社团干部表示满意,50.43%的社团干部表示不满意。【8】

论文摘要

  
  二是学生社团联合会对社团的管理不够精细。一方面,对社团的成立缺乏明确的审批条件和程序,也没有通过答辩等方式对社团成立的宗旨、发展前景等进行充分论证和严格把关,导致很多不具备成立条件的社团昙花一现(王敏坚 2006)。另一方面,社团联合会缺乏对各社团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协调,相关制度形同虚设,无法对社团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激励,不能充分调动社团发展的积极性。很多社联干部缺乏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日常缺乏和社团的沟通交流,对社团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进行有效协调,对各个社团开展的活动,不能够统筹规划,导致各个社团各自为战,不能形成合力。

  3.3.2 学生社团自身建设能力薄弱

  3.3.2.1 组织机构不健全一个管理规范运,运行正常的学生社团组织机构应该包括秘书处、外联部、财务部等必备的部门。但有很多学生社团不重视组织建设,机构不健全,管理混乱。有些学生社团只有一两个负责人,根本无法开展工作和举办活动;有些学生社团组织机构不系统、不全面,部门设置不精细,职责分工不明确,没有根据实际工作和发展需要合理设置,及时调整,致使社团管理不规范,沟通不顺畅,执行力没有保障。在问到社团组织机构设置情况时,有 18.31%的会员表示设置合理,机构健全;31.26% 的表示不太合理,机构基本健全; 50.43%的表示设置不合理,机构不健全。【9】

论文摘要

  
  3.3.2.2 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社团缺乏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发展很不规范。有些社团对活动效果没有明确标准和科学的评价机制,也没有考核、评优等约束、激励制度。致使日常运行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日常管理随意性较大,会员组织纪律性不强,财务状况混乱,会费管理不公开透明,缺乏监督;在对社团是否有规章制度调查时,23.65%的社团表示有,比较完善;58.34%的社团表示有,不完善;12.85%的社团没有规章制度;另有 5.16%的表示不清楚。可见,社团制度建设存在不足,很不健全。【10】

论文摘要

  
  3.3.2.3 内部管理不规范学生社团的组织形式非常灵活,具有松散性,很多社团学生加入时不设门槛,没有准入制度,不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只要缴纳会费就可加入(见图 3-8)。退出时不受规章制度的限制,也无需办理办理相关手续,比较自由随意(见图 3-9)。有些社团发展目标不明确,活动标准和要求模糊,也没有制定详细的年度工作计划和活动策划,开展活动很随意,活动层次不高;很多学生社团内部管理很不规范,没有制度保障和纪律约束,举办活动随意性大,也缺乏评判标准,经费管理、考核奖惩、活动组织等资料的管理较为混乱。【11】

论文摘要

  
  3.3.2.4 社团干部能力不足一个社团是否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社团负责人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很多社团干部自身素质不高,活动组织能力不强,不能积极开拓创新;有些社团管理干部功利心强,在当上干部之前,工作积极,表现优秀,一旦当上负责人,工作就按部就班,缺乏思考、谋划,不思进取,对存在问题也置之不理,任凭自由发展。另一方面,在学校层面没有建立完善的社团干部培养和交流学习机制,日常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和指导,社团干部工作无法提高。在对所在社团干部的工作调查中,29.3%的会员非常满意;47.4%的会员比较满意;19.2%的会员不太满意;3.1%的会员不满意。【12】

论文摘要

  
  3.3.2.5 商业性倾向突出一些社团为了多渠道开拓经费来源,积极和市场接轨,寻求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取得相应的社会赞助,保证了社团活动顺利进行。但另一方面,有的社团在开展活动时,全然不顾学校和社团的相关规定,无节制的依赖商家的赞助,也不管活动的好坏和质量,商业气息和追求利益的倾向很突出。有的社团负责人打着社团活动的幌子,纯粹进行商业活动,完全以盈利和个人创收为目的,在学生中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违背了成立社团的目的。

  3.3.3 学校支持力度不够

  3.3.3.1 社团活动经费不足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社团也发展较快,社团数量、参与人数以及活动规模也日益扩大,但要更好的发展,却受到活动经费的制约和影响。根据调查问卷得知,学生社团的经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见图 3-11):一是社团成员缴纳的会费;二是举办活动时社会企业和单位的赞助;三是学校为社团提供的活动经费。通常社团经费的 90%要交至大学生社团联合会进行管理,社团在举办活动需要经费时,向社团联合会申请,社团联合会财务部定期对各社团财务状况进行审计。由于各个社团的参与人数不等,会费收取数量有限,同时由于社团的影响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有限,通过活动拉取的社会企业赞助数量也很少;另一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没有社团专项活动经费(王衍 2007),这对社团活动的开展和社团健康持续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根据调查显示(见图 3-12),社团活动经费明显不足。
  
  3.3.3.2 社团活动阵地不固定由于校园面积和办学条件的限制,目前很多学生社团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见图3-13)和活动场地(见图 3-14)。仅有的场地也往往因为学校的教学、会议和活动影响,或多个社团的活动冲突,不能被很好利用。而且学校对相关的礼堂、场馆等场所管理较严,学生社团在申请场地时,程序复杂,审批时间长,影响了活动正常开展(秦英 2006)。

  长此以往,导致社团的凝聚力逐渐减弱,会员不断流失,社团不能正常发展。【13】

论文摘要

  
  3.3.3.3 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因为没有学校层面的政策保证和有效地激励措施,社团缺乏指导老师,或者指导教师名存实亡,根本没有发挥作用。根据对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社团的调查显示,79.61%的社团有指导老师,16.37%的社团没有指导老师,还有 4.02%的会员不知道是否有指导老师。说明没有实现所有社团都拥有固定指导教师的情况。【14】

论文摘要

  
  另一种情况是虽有指导老师,但工作积极性不高,参与社团指导较少(见图 3-16)。

  通常社团指导教师都是由社团负责人自行联系,往往没有考虑教师的专业水平,随便找一个就算过关,教师往往只是被动的挂个名,而实际并不参与或很少参与社团活动。很多学校没有明确社团指导老师的要求,缺乏完善的有关指导老师的选聘、管理和考核激励制度,也没有把社团指导和工作量计算、职称评定、先进评选、职务晋升等直接挂钩(刘红红 2010),导致很多教师不愿意主动担任指导工作。这也是高职院校社团活动层次低,质量不高,不能形成品牌,社团发展没有潜力的重要原因。
  
  3.3.4 社团类型、层次发展不均衡

  3.3.4.1 社团类型结构不平衡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社团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理论学习型社团占 5.18%,学术科技型占 31.03%,文化艺术型占 27.59%,公益志愿型占 15.52%,体育健身型占20.68%。文化艺术类和体育健身类社团的数量最多,规模大,占到近一半,而政治理论型社团数量最少,参与人数少,发展规模小。社团类型结构很不合理,也非常不均衡。

  3.3.4.2 参与人员不均衡由于受三年学制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根据调查显示,参与社团的成员主要集中在大一,占社团总人数的 75.17%,大二学生逐渐减少,占社团总人数的 23.26%,大三人数很少,仅占学生社团人数的 1.57%,反映出参与人数不均衡。有的学生参加社团,是一时兴起,没有结合自身特长和兴趣,认真思考,慎重选择,这就出现短时间的热情和新鲜感一过,就失去参加社团活动的兴趣。同时有的社团受负责人的影响,发展不稳定,活动时好时坏,社团成员流动性较大,各个社团和各个阶段的状况不稳定也不均衡。

  3.3.4.3 社团活动层次不平衡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知识薄弱,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参加社团主要以娱乐为目的,因此开展文体娱乐类的活动比较多,学术科技类的活动比较少。同时,由于社团负责人的个人素质、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比较低,活动的设计没有创新,策划也比较简单,缺乏内涵和层次,总是在低水平上重复,尤其是理论和学术类活动科技含量低,创新不够强,流于形式,缺乏吸引力。(吴薇 2008)
  
  3.3.5 社团活动吸引力不强

  社团活动是会员交流学习的平台,是社团吸引和凝聚会员的根本,是社团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但很多社团长期不举办活动或活动次数太少,社团成了空架子。根据对每学期举办活动的频率的调查显示(见图 3-17),大部分社团举办活动的次数偏少,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有些社团工作按部就班,不注重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特点,活动形式缺乏创新,内容枯燥乏味,方式雷同,组织混乱,缺乏影响力;还有一些社团活动缺乏专业教师的科学指导,层次较低,不能贴近学生,没有吸引力。这些都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见图 3-18)。【其他略】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