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概述
一、民办高等教育恢复发展的背景
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也必然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也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复兴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影响,其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是共生的,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而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产生的基础和背景,在检验着此种模式的有效性的同时,也不断暴露着此种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所以研究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对于明晰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20 世纪 70 年代末,"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一是市场机制被引入教育之中,二是民营教育日益盛行。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就是在这样的世界经济背景下,结合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复兴和发展起来的。
(一)政治稳定背景
政局的稳定是社会事业发展的大前提和必要条件。自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发展历经曲折,经过几次左右徘徊,特别是十年浩劫,中国的各项事业受到严重影响,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几近中断。1976 年粉碎"四人帮"后,我国逐渐结束了混乱状态,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政治体制,开始了依法治国的路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经过两年的调整期,走上了常规的建设之路。
1982 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举办各种教育事业。"这个规定,无疑为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获得政治合法性打破了"历史的坚冰".
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合法性基础,同时也刺激了一批有志之士投身民办高等教育的创办之中。不仅如此,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伟大的领导者邓小平同志对民办教育的发展也非常重视,邓小平不仅对教育重视,而且对民办教育也非常重视。1977年 8 月 8 日,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两条腿走路。
民办教育只要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就可以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民办高等教育也就可以成为整个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济改革背景
虽然不能用经济思维去管理教育,但高等教育的发展也绝离不开经济的影响,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随后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党的十二大以个体经济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等到了承认。十二大后,社会基本取得了一致的认知: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必须居于主导地位。巩固国有经济的地位、积极发展国有经济是经济建设的重任。但目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这就需要发挥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所以在很长时间内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同时存在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经济结构的多样化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也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层次、专业等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个人和企业投资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此外,国家分配政策向居民个人倾斜,使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多,为购买高等教育有偿服务打下了物质基础。
(三)教育发展背景
从教育视角来看民办高等教育的复兴和发展,既有教育需求不断增加的缘故,也有现有高等教育规模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原因。从教育需求看,十年浩劫,大批城市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其中固有一部分通过推荐上了大学,但绝大多数错失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文革结束后,大批的青年甚至中年期望通过上大学改变他们的境遇,比如通过上大学重新获得城市户口、学习新的劳动技能等。再加上当时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青年,高等教育供给缺口很大。从教育自身看,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保持很低的录取率,招生能力有限,加之政治动荡,高等教育事业系统遭到几乎是毁灭性的破坏,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在恢复高考时,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根本不能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当时我国的财政状况也不能够支撑过于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这恰恰造就了民办高等教育复兴和发展的机遇。
二、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产生可能性
(一)我国兴办私学传统薪火相传
纵观我国古代私学的发展历程,私学作为官学的重要补充,不仅及时补救了教育缺失的危险,为国家、政府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更重要的是,私学承担了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重担,对中华文明的连贯性和延续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私学的出现和发展并不是偶然,有其特定的背景,从朝代史的角度来看,历史就是王朝更替史,伴随王朝更替的是连年不断的战争,战争对于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对于教育事业而言,需要大量政府财政投入的教育事业在战争年代发展受挫实为经常之事,西周末年、唐末、五代时期,战争不断,官府疲于应对争战,无力顾及教育,教育供给出现严重短缺的境况,但教育需求并未消失,反而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增多,此时私学就成为官学最好的补充,承担起为社会培养管理人才和文化栋梁的任务。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其思想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很大,且一直延伸到今天。自孔子开私学之先河以来,其重视教育、兴办私学的思想也影响着后来的士人、学者。他们或者劈山建屋、聚徒而教,或者作为私人教师而存在,总而言之,他们在不断追求学问至高境界的同时,也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和自我思想,成为私学思想传播和办学主体,将中国私人兴学的传统延续下去,保证在官学不足之时,私学可以使得民族文化一脉相承、无已间断,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传承从未间断,延续至今,这与古人注重文化香火的传递大抵有一定关系的。
(二)举办者对教育信仰的追求
我国民办高校初创时期的创办者多以着名教育家、大学校长、科学家为主,他们大多怀有教育理想,但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和背景,他们多都曾经直接遭受到社会政治运动的迫害,或者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无法实现自己的教育抱负。但社会恢复正常运转轨道时,这些人或者已经退休,或者已经对公立高校丧失信心、心有余悸。
虽经历磨难,但他们深谙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他们都怀着一颗教育信仰之心,举自身微薄之力兴办教育,为他们深爱却又无奈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大多都经历多十年浩劫,也明晰公立高等教育的弊病所在,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兴办一所民办高校成为他们最好的选择,既可以逃离公立高校的藩篱,又可以实现自身的教育抱负。教育者总是胸怀天下,心念万物,他们不忍看到由于高校录取率低的原因导致很多优秀的学生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了让更多的高考落榜生上大学"是他们最普通也是最伟大的追求。
所以这些创办者在没有任何支持的情况下,超越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境界而披荆斩棘、敢为天下先,走出了一条中国民办高校发展的奇迹之路。他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旺盛的高等教育需求,也看到市场的变化带来的机遇,但与其说他们看到办学带来经济效益,不如说他们洞察到可以利用市场实现自身的抱负。具有教育家的理想和敏锐的市场意识,正式有这样的一批人存在,新中国民办高校才会有了开始。
(三)不健全的民办教育管理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私立高校在发展初期也会走低成本扩张的道路,但为了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营,必要的初期资金投入是必须的。如美国私立院校的杰出代表--哈佛学院(今名哈佛大学)1638 年开始教学,但在这之前其接受了殖民地议会和私人捐赠,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1636 年,马萨诸塞殖民地会议和殖民地总监温斯罗普批准拨款 400 英镑作为创办学院的经费;1638 年毕业于剑大学的牧师约翰·哈佛立下遗嘱将其财产中的 719 英镑 17 先令 2 便士和 400 册图书(其全部财产的一半)捐赠给剑桥学院(后更名为哈佛学院)。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民办高校在"三无"基础上恢复发展起来,并依靠"以学养学"不断壮大,成就了世界私立高等教育史上的中国奇迹,与当时特定的教育管理政策缺位造就的发展机遇相关。第一,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没有相关的政策、法律文件规定民办教育的办学条件标准。从经济学视角来看,举办学校不仅需要初期投入,而且资金投入要高于一般企业,一般企业的注册资金(查相关资料)。若按照台湾地区 1974 年(民国六十三年)出台的《台湾私立学校法》
中的要求而言,中国民办高校建设经费不能少于 100 万人民币,在当时的中国,不仅对于个人和非营利性机构,即使是对于已经发展起来的私营企业而言,这也是一笔巨款。在当时的中国,关于民办教育创办时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并没有相关的政策、法律文件规定。民办高校在"法不禁止则可行"的理念下,利用现有的为数不多的资源,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业。第二,政府对民办教育疏于管理。随着中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有关民办教育的法律、政策也逐渐出台,如我国在 1993 年出台了《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其中规定民办高校设置的专业数一般在三个以上;在校学生规模应达到 500 人以上,其中高等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规模应不少于 300 人。有固定、独立、相对集中的土地和校舍。校舍一般应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含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校系行政用房及其它用房五项,合计建筑面积参考指标为:文法财经类学校每生 10 平方米,理工农医类学校每生 16 平方米。占地面积应满足校舍建设用地和供学生体育活动的场所。按所设专业和学生人数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和适用图书。实验课及实习条件应达到各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虽然有政策方面的规定,但由于国家整体上对民办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还忙于公立院校的恢复和建设,所以疏于对民办高校建设的管理,因此,在 1993 年之后,很多民办院校仍然基础条件不合格、没有相当量资金注入的情况下创办、运行,并如火如荼,传承着"以学养学"这一基础的发展模式。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