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民办高职院校劣势、优势分析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通过对民办高职院校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微观环境分析,民办高职院校必须仔细检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求得长期的生存与发展。民办高职院校根据社会的需要,为各方面培养了不少急需的人才,为地方政府创造了效益,得到了社会和国家认可的同时,民办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分别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对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优势与劣势进行探讨。
4.3.1 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劣势
笔者认为,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劣势集中表现在:民办高职院校与公办高校的地位不平等。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高等教育促进法》明确了民办高校在法律上拥有与公办高校的同等地位,但事实上民办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公办高职院校的竞争显然不是一场平等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政策制度方面
政府在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和制度时,往往从公办高校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即政策制度服务的对象以公办高校为主,在政府掌握绝对数量的教育优势资源的情况下,民办高校发展所需的政策支持就只停留于宣言形式,实际的支持力量只能主要求助于市场。如民办高校学生助学贷款问题始终不能得到解决。政府政策的不到位,法律制度的不完备是阻碍民办高校发展的外部因素。据一项调查表明,84%的民办高校认为政府的政策不到位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社会环境和其他原因分别仅为 10%和 6%.
(二)财政方面
众所周知,公办高校发展所需的资金来源有政府拨款、学费收入和社会民间资助,政府将用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资金几乎全部用于公办高校,而民办高校发展所需的资金只有社会民间力量和学费收入和少量的政府补贴等。首先政府对民办高校的资助有限。从资助的范围来看,只有少数民办高校能获得政府的直接资助。以接受政府资助最多的浙江树人大学为例。如表 4 所示,从 1993-2002 年,政府资助的绝对数虽逐年有所增加,相对数却在低位上徘徊,最低仅为 7.62%,最高为 22.96%,近年来徘徊于 20%左右。其次,社会捐助很少。在很多国家,社会捐赠已经成为人们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的重要方式,更是私立高校的重要资金来源。与之相比,社会捐赠在我国民办高校资金来源中所占比例还相当小,在意识和管理等方面尚存在着制约社会捐赠发展的因素。就全国平均水平而言,捐助的金额大致只占民办高校总经费的 1-2%.
捐助的形式通常以实物捐赠为主,上海交通大学陈志琴等人于 2004 年 4 月至 5 月对江浙沪三个经济文化事业发达的省市民办高校的接受捐赠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 15 所高校中,只有 2 所获得总额在千万元以上的货币捐赠,另有 13 所获得的是图书、办公设备、奖学金等不同形式的捐赠,以货币形式捐赠的极少。民办高校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调查显示,民办高等学校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是学费部分,占全部收入的将近 80%(见表 5)。
邬大光教授通过对 38 所民办高校的调查也印证了这种“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普遍性(见表 6)。学费收入占学校总收入 100%的民办高校有 14 所;学费收入占90%的有 9 所;学费收入占 80%的有 8 所;学费收入占 70%的有 4 所;学费收入占60%的有 1 所;学费收入占 50%的有 1 所;学费收入占 40%以下的有 l 所;学费收入占学校总收入 80%以上的共有 31 所,占被调查学校总数的 82%.
(三)教师资源方面
由于历史原因和事业吸引力的差异,公办高校吸纳了 90%以上的优秀师资,民办高校的优秀师资大多是来自于公办高校的兼职教师和退休教师,民办高校的教师在职称评定、住房、工资待遇、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很难享受到与公办高校教师的同等待遇,从而导致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不稳定状态。截止 2007年,219 所民办高职院校共有教职工 7 万人,其中专任教师 4.1 万人,占总数的15.1%.由于民办高职院校大多发展周期比较短,年轻教师的比例明显偏高。在专任教师总数中,小于30岁的年轻教师比例高达35.7%.明显高于公办院校32.0%的比例。另外,219 所民办高职院校共有“双师型”教师 10340 人,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17.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4.1 个百分点,比公办院校低 4.7 个百分点。其中,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有 7066 人,兼职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有 3274 人,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韵“双师型”比例约为 2:1,而全国平均比例约为 3.6:1,表明民办院校自有专任教师中“双师塑”教师比例太低,将会影响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中国,民办教育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建设一批高素质、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