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分析导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9-14 共839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导论

  一、选题缘由

  自 1999 年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日益加剧。近几年,政府极力倡导高校要重视对学生创新和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结果收效甚微,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就业率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因此,我国政府和高校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技能的创业教育提到了议程之上。

  国外成功的创业教育实践证明,创业在经济增长、保障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为我们解决当前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目前,创业已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政府和学者的关注。西方发达国家自实施创业教育以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自上个世纪 90 年代,我国政府也开始重视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国内最早于清华大学,1998 年,清华大学以学校内部的管理学院为领先者,面向本科生开设了"创业管理"等课程作为全校通识课。自此,其他一些高校也将创业管理课程引入到课堂阶段。2002 年,国家教育部推行创业教育试点,在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试点机构,通过这些试点高校的影响,其他高校也将创业选修课程引入课堂,个别高校还开设了创业教育的必修课。通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立足于我国国情,并以国外经验、启示为相关参考,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国外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远不能满足我国促进经济增长和保障充分就业的实际需求。

  因此,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结合我国国情的特点,地方高校应该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思考,把创业教育课程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重要部分,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我国地方高校近年来创业教育的开课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便于地方高校不断改进创业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创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创业能力,养成良好的创业品质,指导大学生毕业后走向创业的道路,从而帮助大学生就业、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促进当地社会发展,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研究意义

  地方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合理设置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无论是对大学生自身、地方高校还是区域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实现,普通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数量持续增加,使得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不争的事实,高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而地方高校大学生与"985"、"211"工程等重点大学相比,在就业市场上处于相对劣势。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并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业不仅是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式、实现自主就业的重要途径,还能以创业拉动就业,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创造就业机会,从而促进顺利就业,为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有利于实现地方高校内涵发展

  地方高校的产生和快速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产物,经历了由追求注重增加办学投入、扩大办学规模的外延式发展阶段之后,面对高校办学质量下滑、不能很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压力,地方高校促进内涵发展,走注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地方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对提升地方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提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赞誉,提升其社会声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理念适应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研究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也有助于地方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

  (三)有利于推动区域社会迅速发展

  研究数据表明,创业活动活跃的国家或地区,往往经济增长速度也较快。创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人才培养,地方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区域社会发展积极培养各类创业型、创新型和创智型人才,能极大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三、研究综述

  (一)关于创业教育研究概况

  1.我国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我国对于创业教育的研究最早始于理论研究,实践研究相对较晚,国外成功的创业教育实践引起了国内学者高度的重视。因此,在 1995 年就有了我国第一部创业专着《创业教育学》出版,自 1999 年,我国开始尝试对大学生创业能力进行训练、培养,国内众多学者也面向大学生这一群体着手于创业教育的研究,但是,由于我国创业与创业教育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在绝大多数高校是作为一个非独立的专业和学术领域存在,迄今为止关于创业教育这方面的研究还显得相当薄弱。目前,我国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创业教育的概念界定

  关于创业教育的概念,余祖光认为:"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青少年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的人才的教育。"[1]

  袁国常认为:"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个性、创业能力等整体素质,使学生具有创业者人格的教育。"[2]

  可以看出,学者们解释的创业教育的性质和内涵,是站在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虽然内容和形式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强调了创业素质、创业能力等。

  关于必要性、功能和创业教育的意义,南开大学张玉利教授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教育与中国经济转型和高等教育转型的关系,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实施素质教育、缓解就业形势,从而达到科教兴国的目的所需。"[3]

  关于创业教育课程目标,谢一风认为:"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业个性、创业能力、创业品质的开创型素养的人才。它应该包括'创业知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技能'四部分的基本内容,这对于高校创业课程目标的制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4]

  (2)创业教育的途径有关创业教育的文献中所提到的方法、途径是:"创业教育引入课堂教学;创业教育纳入思想工作;创业教育融入实践活动;学校和社会要创造条件,支持大学生进行实际创业;根据科技创新需要,建立创业实践基地等。"[5]

  由此可以看出,学者们己经对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可惜的是大多属于空谈理论,并没有提出具体的符合实际的操作方案,缺乏实证可操作性。

  (3)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笔者翻阅资料发现,学者们对创业教育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创业教育的内涵、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能力的提高、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二是通过对近年来一些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路径。例如"厦门大学的余瑞玲,提出了创业教育普及型和专业型分层次的构想"[6],这既符合教育的本质规律,因材施教,也符合我国创业教育的实际现况,具有层面上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对人文与理工等差异指数较大的专业,更应该面向市场和结合专业特征进行分类的培养和教育。

  在此基础上,学者对我国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学者指出,我国的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创业教育缺少统一的教学大纲,学科基础还处于薄弱地位,课程本身内部和外部的逻辑性有待于提高、完善等。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多是宣传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工作技能和其他知识的问题,很少有专业或专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系统创业。"[7]

  学者们一方面发现问题,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寻求解决的对策,他们提出了"以大类招生、后期分流"[8]的做法,主张经过创新课程和就业创业课程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创新水平,同时注重将创业教育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4)创业教育课程管理和评价的研究

  朱再法等人认为"我国的创业教育缺乏统一的、完善的课程管理和评价体系,以全面检测学生的创业教育水平。"[9]李国平等人提出了"机遇模糊综合评价法,并设计了一套质量控制系统来评价大学生的创业教育。"[10]

  2.国外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美国是开展创业教育最成功的国家,美国通过一系列的创业实践与探索,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目前世界其它国家的政府和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创业教育,都以不同的层面开展创业教育。概括起来,国外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创业教育课程的研究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从实施创业教育以来,其开设创业学课程的高校成逐年增长的趋势,发展迅速。1974,美国的大学提供创业课程有 75 所,1999 年已经达 1100 所,覆盖范围广泛,不仅是大学,中学也将创业课程引进课堂。[11]一项调查表明,美国高校开设最多的创业学课程主要集中于本科阶段,对研究生教育中开设的创业学课程略低于本科教育,甚至有的高校把创业课程一并加入到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中,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

  因此,美国对创业课程的研究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课程体系也趋于合理、完善。

  (2)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研究

  美国百森商学院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已经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创业发展模式。它从整体创业的角度出发,将完整的创业过程所需的知识教授给学生[12],激发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具有较高的教学实效性。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学校灵活采用案例教学、问题教学等方法,锻炼学生处理创业问题的问题的能力。此外,有的高校还聘请与创业有关的其他学科的专家,如法律、财务、公关等,邀请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教学中。在美国的大学,并已超过 50 个,如巴布森学院、哈佛大学等成立了创业研究中心,致力于创业教育的研究。还有一些其他机构的配合,如创业基金会、创业研讨会、创业杂志社等,提供各种创业支持和服务。

  (3)创业培训和就业的立法研究

  自实施创业以来,美国关于创业培训和就业的立法研究已经相当成熟。政府为支持创业教育的推广,于 1983 年颁布了《就业培训合作法》,1993 年颁布了《青年创业》等法律,为美国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立法依据。德国也重视创业的立法研究,于 1994年颁布了《就业支持法》等法律,通过提高创业能力,帮助创业者实现成功创业,以促进社会就业,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英国政府也实施了推动创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如提供创业资金、减轻企业赋税等,并成立了创业的专业研究部门,提高创业质量。法国也建立了专属于创业的专门机构,如地方工会、全国培训会等,对符合个人特点及其拟要发展的职业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