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选题缘由
自 1999 年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日益加剧。近几年,政府极力倡导高校要重视对学生创新和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结果收效甚微,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就业率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因此,我国政府和高校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技能的创业教育提到了议程之上。
国外成功的创业教育实践证明,创业在经济增长、保障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为我们解决当前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目前,创业已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政府和学者的关注。西方发达国家自实施创业教育以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自上个世纪 90 年代,我国政府也开始重视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国内最早于清华大学,1998 年,清华大学以学校内部的管理学院为领先者,面向本科生开设了"创业管理"等课程作为全校通识课。自此,其他一些高校也将创业管理课程引入到课堂阶段。2002 年,国家教育部推行创业教育试点,在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试点机构,通过这些试点高校的影响,其他高校也将创业选修课程引入课堂,个别高校还开设了创业教育的必修课。通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立足于我国国情,并以国外经验、启示为相关参考,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国外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远不能满足我国促进经济增长和保障充分就业的实际需求。
因此,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结合我国国情的特点,地方高校应该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思考,把创业教育课程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重要部分,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我国地方高校近年来创业教育的开课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便于地方高校不断改进创业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创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创业能力,养成良好的创业品质,指导大学生毕业后走向创业的道路,从而帮助大学生就业、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促进当地社会发展,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研究意义
地方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合理设置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无论是对大学生自身、地方高校还是区域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实现,普通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数量持续增加,使得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不争的事实,高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而地方高校大学生与"985"、"211"工程等重点大学相比,在就业市场上处于相对劣势。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并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业不仅是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式、实现自主就业的重要途径,还能以创业拉动就业,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创造就业机会,从而促进顺利就业,为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有利于实现地方高校内涵发展
地方高校的产生和快速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产物,经历了由追求注重增加办学投入、扩大办学规模的外延式发展阶段之后,面对高校办学质量下滑、不能很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压力,地方高校促进内涵发展,走注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地方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对提升地方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提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赞誉,提升其社会声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理念适应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研究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也有助于地方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
(三)有利于推动区域社会迅速发展
研究数据表明,创业活动活跃的国家或地区,往往经济增长速度也较快。创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人才培养,地方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区域社会发展积极培养各类创业型、创新型和创智型人才,能极大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三、研究综述
(一)关于创业教育研究概况
1.我国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我国对于创业教育的研究最早始于理论研究,实践研究相对较晚,国外成功的创业教育实践引起了国内学者高度的重视。因此,在 1995 年就有了我国第一部创业专着《创业教育学》出版,自 1999 年,我国开始尝试对大学生创业能力进行训练、培养,国内众多学者也面向大学生这一群体着手于创业教育的研究,但是,由于我国创业与创业教育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在绝大多数高校是作为一个非独立的专业和学术领域存在,迄今为止关于创业教育这方面的研究还显得相当薄弱。目前,我国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创业教育的概念界定
关于创业教育的概念,余祖光认为:"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青少年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的人才的教育。"[1]
袁国常认为:"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个性、创业能力等整体素质,使学生具有创业者人格的教育。"[2]
可以看出,学者们解释的创业教育的性质和内涵,是站在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虽然内容和形式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强调了创业素质、创业能力等。
关于必要性、功能和创业教育的意义,南开大学张玉利教授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教育与中国经济转型和高等教育转型的关系,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实施素质教育、缓解就业形势,从而达到科教兴国的目的所需。"[3]
关于创业教育课程目标,谢一风认为:"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业个性、创业能力、创业品质的开创型素养的人才。它应该包括'创业知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技能'四部分的基本内容,这对于高校创业课程目标的制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4]
(2)创业教育的途径有关创业教育的文献中所提到的方法、途径是:"创业教育引入课堂教学;创业教育纳入思想工作;创业教育融入实践活动;学校和社会要创造条件,支持大学生进行实际创业;根据科技创新需要,建立创业实践基地等。"[5]
由此可以看出,学者们己经对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可惜的是大多属于空谈理论,并没有提出具体的符合实际的操作方案,缺乏实证可操作性。
(3)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笔者翻阅资料发现,学者们对创业教育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创业教育的内涵、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能力的提高、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二是通过对近年来一些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路径。例如"厦门大学的余瑞玲,提出了创业教育普及型和专业型分层次的构想"[6],这既符合教育的本质规律,因材施教,也符合我国创业教育的实际现况,具有层面上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对人文与理工等差异指数较大的专业,更应该面向市场和结合专业特征进行分类的培养和教育。
在此基础上,学者对我国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学者指出,我国的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创业教育缺少统一的教学大纲,学科基础还处于薄弱地位,课程本身内部和外部的逻辑性有待于提高、完善等。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多是宣传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工作技能和其他知识的问题,很少有专业或专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系统创业。"[7]
学者们一方面发现问题,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寻求解决的对策,他们提出了"以大类招生、后期分流"[8]的做法,主张经过创新课程和就业创业课程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创新水平,同时注重将创业教育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4)创业教育课程管理和评价的研究
朱再法等人认为"我国的创业教育缺乏统一的、完善的课程管理和评价体系,以全面检测学生的创业教育水平。"[9]李国平等人提出了"机遇模糊综合评价法,并设计了一套质量控制系统来评价大学生的创业教育。"[10]
2.国外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美国是开展创业教育最成功的国家,美国通过一系列的创业实践与探索,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目前世界其它国家的政府和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创业教育,都以不同的层面开展创业教育。概括起来,国外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创业教育课程的研究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从实施创业教育以来,其开设创业学课程的高校成逐年增长的趋势,发展迅速。1974,美国的大学提供创业课程有 75 所,1999 年已经达 1100 所,覆盖范围广泛,不仅是大学,中学也将创业课程引进课堂。[11]一项调查表明,美国高校开设最多的创业学课程主要集中于本科阶段,对研究生教育中开设的创业学课程略低于本科教育,甚至有的高校把创业课程一并加入到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中,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
因此,美国对创业课程的研究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课程体系也趋于合理、完善。
(2)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研究
美国百森商学院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已经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创业发展模式。它从整体创业的角度出发,将完整的创业过程所需的知识教授给学生[12],激发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具有较高的教学实效性。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学校灵活采用案例教学、问题教学等方法,锻炼学生处理创业问题的问题的能力。此外,有的高校还聘请与创业有关的其他学科的专家,如法律、财务、公关等,邀请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教学中。在美国的大学,并已超过 50 个,如巴布森学院、哈佛大学等成立了创业研究中心,致力于创业教育的研究。还有一些其他机构的配合,如创业基金会、创业研讨会、创业杂志社等,提供各种创业支持和服务。
(3)创业培训和就业的立法研究
自实施创业以来,美国关于创业培训和就业的立法研究已经相当成熟。政府为支持创业教育的推广,于 1983 年颁布了《就业培训合作法》,1993 年颁布了《青年创业》等法律,为美国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立法依据。德国也重视创业的立法研究,于 1994年颁布了《就业支持法》等法律,通过提高创业能力,帮助创业者实现成功创业,以促进社会就业,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英国政府也实施了推动创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如提供创业资金、减轻企业赋税等,并成立了创业的专业研究部门,提高创业质量。法国也建立了专属于创业的专门机构,如地方工会、全国培训会等,对符合个人特点及其拟要发展的职业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