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基于专业教学要求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教学是由教师来完成的。老师是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和实施者,也是影响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专业的教学方面往往会针对教师提出特殊的要求。双师型教师是基于职业教育的特点针对教师提出的主流的整体的要求。人们通常说“名师出高徒”,有优秀教师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教师在教育我们的学生职业行为的同时是否也意识到自己的职业角色,是否也有意锻炼自己的职业能力呢?这种空间和挑战正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业魅力。旅游专业师资水平的高低,会作用于课程实施效果,左右着毕业生品德、技能和学识的优劣,从而对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如何强化“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提高其教学水平是本专业建设的着眼点。
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中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应该突出结构的合理、行业的经历、理论的扎实,即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由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包含两个含义:
一是教师本身“双师型”,一是整体教师队伍组成符合“双师型”,''?所以,中职院校一方面要注重内部调养,把现有的旅游专业教师培养成“双师型”,第二方面是长袖善舞,把旅游行业企业中有丰富操作、培训经验的资深职业人士揽入职教事业的怀抱,贡献于旅游专业课或实训课程。
4.3.1内部培养,实现教师的“双师型”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有别于高等教育,所以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除了应该具有普通高等院校教师的基本素质以外,还应具备行业企业的实践经验。而我们目前从事旅游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一部分原来是从事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一部分是高等院校毕业后直接加入教宵事业的大学生,只有一小部分有过在旅游企业的工作经历。他们的共同弱点在于对中等职业教育执教经验很少,而且多数人缺乏丰富的在旅游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这样的教师队伍,如果不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将很难去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中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阐述“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教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近5年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近5年主持(或主要参与)2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己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近5年主持(或主要参与)2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可以说“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标志,是保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王牌,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双师型”化是中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的着眼点。对专业教师自主或受委派到饭店、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和旅游行政部门担任相关职务或挂职见习的行为,中职院校不仅要提倡鼓励还要形成制度使之常态化,因为教师带着教育者的敏感亲身参与旅游业务经营和企业管理中,待到教学实施阶段,他们会不自觉地把在理论和实践充分融合并提炼出真知带回课堂与学生分享,有利于学生职业角色和职业道德的认知和熏陶,强化对实际问题的认知和处理能力。像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等很多优秀的旅游学府都明确规定专业教师必须有从事旅游业务和旅游企业管理的经历。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的中职院校可以规定专业课教师每2年到管理较先进的旅游企业挂职1到2个月,我认为更理想的方式是:饭店某一岗位人员(某部门主管、经理)与学校的相应课程教师定期对换工作,如本届本课程幵课期间,学校教师到酒店担任职务,酒店的部门经理到学校任课,本专业相关老师可以多多听课吸取信息;第二、三届由教师带着业界信息和真实经验回学校执教并更新课程标准,改进教学,如此循环。但是,这种办法目前在很多学校还很难实现,它有系统协调和长期常态化的难度,需要有良好条件,如学校有自己的实习饭店,或者学校与饭店在体制上解决校企结合、联合办学的问题。
4.3.2外部聘用,实现结构旳“专兼”结合
2004年9月,国家教育部《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到“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为职业院校招聘人:i提供服务,通过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指导和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公JT?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外部聘用,实现结构的“专兼”结合一是直接引进旅游企业的资深职业人士,主要是引进有某方面特长的基层管理人员和实践能力过硬、业务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通过必要的师资培训后充实教学一线,对服务程序与技能进行指导,在课堂上共享他们的技艺技巧、实践能力和业务经验。二是外聘旅游企业能人和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虽然中职院校求贤若渴,为了强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常主动搜罗旅游业务经验丰富又具备一定理论修养的人才,并非常乐意据为己有,但受到编制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将求而不得。鉴于此中职院校对这类人才可以施行外聘,通过聘请他们做讲学报告、指导实习,长期或短期外聘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教授一门课程等方式,实现师资“专兼合一”.依托外聘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市场信息、社会力量,使专业教学更贴近生产一线,效果好旳甚至能拓宽学生实习、就业的渠道,在专业与企业、行业之间疏通人脉,搭建更为便捷的合作平台。如此“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处理既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又突出了职业教育特色,符合中职院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和实际情况。
4.3.3促进青年教师发展
在中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队伍里,特别是科班出生的专业教师,年轻教师占了大部分,他们有学识基础,有精力和激情投入到旅游职业教育中来,是“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储备人才,因此要重视对他们分两个阶段进行培养历练,使其成为本专业教师队伍里的中坚力量。
初步培养阶段:①见习:中青年教师应完成时间不少于三个月的现场跟班见习培训。责任教师要协助新教师完成所授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全过程,使之达到独立指导学生的水平。②试讲:中青年教师必须取得教研室和系级试讲合格资格。青年教师的试讲一般应安排在幵课的前一学期期末进行,试讲内容由教研室主任确定。③主讲:试讲合格的中青年教师可在责任教师的指导下承担该课程的主讲任务,并完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辅导答疑、作业批改等教学环节。
通过初步培养的中青年教师应得到提高培养,具体的措施包括:①参与系里的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科研项目等各方面的工作。②承担学生课外科研活动辅导等项工作。准备幵设第二门教研室指定的课程的准备工作。③参加系及学院的技术培训、教学讲座和教学观摩。④每学期青年教师都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听课任务及授课观摩;每年都应派出中青年教师到省内外参加旅游专业师资培训,包括参加各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师资培训班。
中青年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利用、创造一切机会到酒店、旅行社和景区景点兼职工作,中职院校也应该优先委派安排他们进入合作单位挂职学习锻炼,不定期地邀请行业精英来学校进行培训和交流,使中青年教师能有机会丰富专业知识、提升经验技能,加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取更高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主体。提供平台,为中青年教师创造机会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和研讨会。教师通过会议接受新资讯,新理念,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业界,同时也可以起到宣传自我、交流思想的作用,达到与先进地区同步发展的目的。
4.3.4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是影响课程实施最主要的因素,教师对课程方案的态度和教师的能力可以直接决定课程方案的实施效果。有时再好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如果没有具备一定素养的教师来i全释,不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出现教学换散的恶果。因为教师除了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准备教学资料,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科学设计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还要组织调控课堂氛围,巧妙调节教学节奏,妥善灵活处理偶发事件,周密组织好教与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像一个手持指挥棒的指挥家发挥组织协调的魅力,将课程实施既准又美地把控在课程方案的主旋律上。在新的课程教学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在表现力、感染力、动手能力、沟通力、掌控力等方面被赋予了中职特色和时代气息,要乐于、善于担任导演和剧务的新角色,甚至需磨练出综艺主持人的素质,热得场,控得住,收得拢。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将知识从知识转化成思维,最终又从学生行为中释放出来。
教师的自我调控和气度涵养也会影响教学实施。教师要能对教学的客观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具体能力做出迅速反应,随时调节自己的知识结构、自身的思想行为和教学范式风格,自觉控制和调节个人的心态情绪和心境情感。要善于修身养性,做思想阳光,内心强大的人,坚持以幵-朗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去教书育人。
教师要进行课前的准备、课堂的演绎和课后的总结,可谓真正的“全R制工作”,特别是在实践环节中,脑体高度结合,因此还要求教师保持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充沛的体力和饱满的激情去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育教学中起着决定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一M形成就不会随学生学业的结束而消失,教师在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打下的基础会成为学生一生发展的宝贵财富。
4.3.5吸纳教师全程参与课程开发
教师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不能做被动的“参与者”,而应该是一个主动的决策者和调试者。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也不仅是把预定的课程按部就班地搬运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相应知识、能力和意识。这对教师教学技术提出了要求,教师必须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教法运用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体,根据自己的兴趣、感悟来参与和理解课程。另一方面也更要求教师对本专业的课程开发的理念、课程设置意图、学习情境关联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客观上使专业教师再不能仅在自己负责教授的那一门或几门课程中埋头苦干,负隅耕作,必须融入到专业建设团队中,全程参与课程开发,才能适时对课程相关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判断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及时向团队反馈共享,优化课程体系。也就是说教师全程参与课程开发至少会在学习能力和合作素养方面促进教师素养的提高,因为教师要不断强化自身的学识水平和技能,还要学习钻研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能力运用贯穿始终,课程的幵发优化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提高和发展的过程;真正完成授业育人要与其他教师、课程专家、旅游企业人员、学校管理人员、学生及学生家长等多方面合作。专业教师只有通过合作这条途径才可以到行业一线工作,获取最新信息,探讨论证,充实教学内容,改进课程方案,才能做到向学生实施最有效的教学,向学生、家长和社会传递正确的职业观。实际上让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全过程既是开发教师这一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更是专业课程实施效果的有力保障。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