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

义务教育学校成长分析引论(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1-16 共851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杜育红站在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着重分析了教育组织及其改革之所以低效的制度根源,提出提高的关键是重新构建教育与教育制度,特别是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盛冰的博士学位论文,《社会资本与学校变革》,在关系、制度和认知三大方面论述了社会资本与学校变革之间的联系,并认为现今学校变革的重点是重新创建、创造或提升社会资本。

  马健生教授,在其博士学位论文《教育改革动力研究》中是从经济学的利益冲突和公共选择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学校组织变革的启示。马健生从组织行为学出发,提出学校其实就是一种组织,这种组织的改革机制存在着独特的适应性和选择性,由此,学校变革表现为三种模式:渗透模式、政策模式和自愿模式。

  杨小微尝试从方法论的视野提出,学校变革要从任务、对象、方法体系的三方互动关系三方面着重考虑,尝试把学校变革理论分为适应与促进理论、冲突与批判理论和互动与共长理论。季苹用对美国公立学校的改革发展进行系统的历史考察和分析,希望能够对中国公立学校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性的经验。

  (四)关于学校成长策略的研究

  为了提高学校变革的效率,西方学者尝试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变革策略。罗伯特·钦(Robert Chin)、贝尼斯(Warren G. Bennis)等提出了三种控制学校变革的策略,即经验一理性策略、权力一强制策略和规范一再教育策略。

  经验一理性策略强调变革个体和群体的理性和经验,也就是说当认识到变革的合理性和预期的结果时人们便会变革;权力一强制策略强调利用政治或经济的制裁来发起变革;规范一再教育策略强调人的理性和智慧,在关注变革目标的同时还关心人的情感和价值观,因为学校变革的关键是要实现人的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变。而在这三种策略中,们的侧重点是有所区别的,经验一理性策略重点考虑理性的价值,忽视了人们的情感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于变革的影响。权力一强制策略重点考虑的是政治或经济等权力因素,忽视理性的价值和人们的情感等因素。规范一再教育策略重点考虑的是重视人们的情感因素和理性的价值,但是却又忽视了权力对于变革的影响。因此在变革实践中必须综合使用这三种策略才能取得良好的变革效果。波·达林在《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一书中明确指出影响学校变革的因素所处的位置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层次的策略,因此学校变革的策略应该包括个体策略、组织策略和系统策略三个层次。个体策略主要是指通过影响个体来引起学校变革;组织策略是指通过影响单个的学校组织来推动学校的变革;系统策略则指以学校系统为单位进行的变革,这种变革策略与整个学校系统密不可分。与波达林观点相似的还有沙思金的观点,他把变革策略分为着眼于部分的策略(变革学校的某一部分)、着眼于人的策略(改变人的态度、知识和技能)、变革作为机构的单个学校、着眼于系统的策略(改变整个学校系统的运行方式)。

  哈夫洛克在分析和探讨了多项关于学校变革和社会改革的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变革的三种基本策略,包括研究推广策略(在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变革方案,经过调整和修正加以推广,研究依靠的是专家的学术权威,推广则依靠政府的权力权威)、社会互动策略(主要动力来自于变革人际关系和人的情景因素)和问题解决策略(主要是教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在变革实践中,哈夫洛克所提出的很多模式和策略都得到人们的验证,对当今的学校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对这三种策略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对其做一比较:袁振国教授介绍了美国学校目前改革的一种策略--"标准本位学校改革",另一种与第一种背道而驰的策略--"市场本位的学校教育改革",最后一种称为"全校改革".

  张立新在《当代西方学校变革理论述评》中做了介绍:两种强调革新变革思维方式的变革理论,即情境变革模式和权变理论。情景变革模式由罗宾斯特和克茨在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他们分析了组织机构中技术能力和人际关系之间的联系,提出四种变革类型,即自然性变革,指导性变革,合作性变革和计划性变革。权变理论则更前进一步,认为学校变革无最佳模式,不存在最好的通用办法,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中,变革效果有赖于策略设计或方式是否适合一定的情景,在动态中随机进行调整,即变革设计和策略方式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对情境中的重大事件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因此,学校变革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各项改革应切合实际,适应社会的需要学校的目标、政策、计划、程序应具有灵活性才能使变革顺利进行同时变革还要符合稳定。

  杨小微教授考察了 100 年间中西方学校变革的理论与实践后,认为学校的变革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学校的变革者主体由教育家个人行为、支持他她的民间组织行为、研究者与学校合作行为逐渐转向政府干预、政府组织推进、政府与民间合作行为学校变革的内容,由学校教育的某些因素、某些方面的变革,如课程改革,逐渐转向以整个学校为单位的系统变革,最后发展到包括学校与社区互动、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结合等等问题在内的拓展性变革学校变革的策略由单一走向多样、由非此即彼的选择走向多种策略共存互补、组合创新的新思路指导变革的思维方式从朴素的经验与缺少实证的思辨转向以"假设验证"为基本程序的实证主义经验思维,以连续性原则超越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以系统思维方式超越线性思维方式,从稳态系统的优化思维走向以动态生成观为特点的复杂思维。

  据此他研究了西方学校和中国学校变革典型的方法论特征,提出学校变革理论的三种范型适应与促进理论冲突与批判理论互动与生长理论。张兆芹在对一些变革理论作了介绍之后,针对我国学校实际提出了 8 条学校发展变革的策略。

  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学者对社会转型进行分析,梳理了变革的经验与问题、现象,从而提出他们自己的见解。比如,杨天平与陈光祥认为,可以从重新定位学校与政府关系、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以及学校与社会、家庭关系的重建三个方面入手,以构建学习型学校作为学校变革的根本策略。

  在对学校成长研究过程中,总结学校变革策略,更进一步推动学校成长解决办法的找寻。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文以人学中人的生命成长为逻辑起点,以自组织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已有的学校成长方面研究文献的整理与分析,确定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成长,即我国中小学成长。同时参考了组织学、生物学、系统科学等理论,研究我国学校成长的内涵及特征;进一步对学校成长条件进行剖析,包括学校成长要素和学校成长动力作用两方面,进而构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成长愿景模型和路径。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通过图书馆、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来查询与本论文相关的学术书籍、专着、论文、档案、报刊、报告等资料,并对文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
  
  2.历史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借助于相关社会历史进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现在和对未来的预测的一种方法。在本论文中,笔者希望通过搜集学校成长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资料及事实,并加以客观的分析,从而为本研究的深入打下基础。

  3.系统综合法

  系统综合法是指把研究、创造和发明对象看作是系统综合整体,并对这一系统综合整体及其要素、层次、结构、功能、联系方式、发展趋势等等进行辩证综合地考察,以取得创造性成果的一种方法。本文从学校整个系统出发,看做一个生命有机集群,结合企业成长理论,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其成长内涵和成长要素和动力进行分析,力求探寻义务教育学校成长的模型和路径。

  四、研究特色与局限

  (一)研究特色

  本文以人学中人的生命成长为逻辑起点,以自组织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为理论基础,并且系统综合、交叉运用了生物学、人学、组织学等多学科理论及分析方法,将学校作为生命有机体进行研究。虽然不是首次站在这个逻辑起点上看待学校,但是对于学校成长的提出却是全新的概念。

  (二)研究局限

  由于笔者学术水平尚浅,加上精力和时间的局限,对学校生命成长的研究只能是比较浅显的,没能达到深层次的研究,对理论基础的认识不够深刻,可能会使本研究的信度有一定的影响。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