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

学校成长的条件剖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1-16 共984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四章 学校成长的条件剖析

  一、学校成长的要素分析:"量"与"质"的成长

  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成长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人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的需要就是生理需要--生存的需要。所以笔者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并结合企业成长理论,将学校有机体成长划分为自然性生命成长、精神性成长和社会性成长三个方面。自然性生命成长即"身体发育",生命成长的显性成长标志就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身体的发育".从孕育生命开始,人的细胞、器官的生长发育要经历从不完全到比较完全和比较成熟的成长过程。自然性生命的成长是最基础的成长要素。精神性生命成长是情感、智慧、修养、能力等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不断丰富和提升的过程。这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内隐的、本质的要素。社会性生命成长是在前两者基础之上的超越和升华,是完善社会性价值,成为真正理想化文明人的过程。

  (一)量的扩张:自然性生命的成长

  企业成长的资源决定论中提出企业资源的聚集、重新优化配置,产生更新的资源,企业规模就会不断扩张,这样循环往复,势必导致"经济成长".资源是企业能力的根本,企业能力是企业成长的根本,因此资源是企业成长的基础。学校资源的拥有是其存活的最基本、最基础的条件。学校自然性生命成长是其成长的最基本、最基础的条件需要。如果学校身体都为长成又何来谈的学校成长,因为他连生存的意义都没有。只有当其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才会有更高成长的需求。

  学校最基础的成长是"量"的扩张,即自然性生命成长,这并不是仅仅指规模的扩张,作为一个组织来说是不能无限地扩张,作为一个人来说身体发展也不是无限制地"长"下去,人的身体整体或者内部各器官都是达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再生长了。有句话说的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人的生理成长既包括身体的发展还包括身体各器官各系统功能的发展、协调作用。学校自然性生命成长可以称为是"生理成长",包括身体成长--规模的扩大,也包括内部组织结构的成长、功能的成长等。学校的一般物质资源、特殊资源、规模、功能、技术等全方位的积累,才是所谓意义上的"量的扩张"--五脏俱全。一般物质资源包括学校建筑、校舍、教室空间设计等。特殊资源指人为购置的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图书等各种教学资源。学校个体的"资源量"的扩张达到一定度的时候必然会导致规模扩张,这不是个体力量力所能及的,这需要学校群体的规模扩张,也是扩建义务教育学校,普及义务教育的前提条件。这些都是学校成长得以进行的最根本的条件基础,是"质"提升的前提,只有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的转变,真正意义上实现学校成长的持久性。

  "成长"的第一要义,就是生存。对于一个有机体的成长是需要依赖于生命的存在,如果连生命都没有又何谈成长。人的生命依附身体的存在,而学校生命就是学校基本有机体的存在,即学校自然性生命的存在。对于任何生命有机体来说,成长是其本能的反映。这种本能的反映首先是从生理需要开始,这就好比一个人从在母体里被孕育开始,从单细胞长成肠腔形状的机体,再生长成脊索动物状机体最后到脊椎动物状--人体的诞生。[1]

  人成长的过程是动物物种进化过程的一个缩影,学校成长最基本的先决条件就是这样的"缩影"成长过程。我国从五帝时期的"成均"和夏商时期的"庠"、"序"单细胞产生;西周时期学校不但有了较为正规的教育场所,而且有大小之分,按行政区划分"国学"和"乡学",并且有了年龄阶段的划分,学制系统初见端倪--学校肠腔状机体形成;隋唐时期,学校生命体身体长长,体重长沉,各器官发育更加齐全,初具生活能力。隋唐时期学校继承前代并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即国子寺和祭酒,我国学校成长中初见行政管理部门和专门教育长官[2]--脊索动物状机体形成。在国子监的管理下,分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六馆;门下省设弘文馆,东宫置崇贤馆(崇文馆),形成六学二馆。1903 年,清政府在"壬寅学制"之后公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这是首次全国性实施的学制系统--脊椎状机体,由此真正意义上的学校生命有机体降生。基于上述分析,学校量的积累与扩张,即自然性生命的成长是其他方面成长得以实现的依附和依赖基础。

  (二)质的提升:精神性生命的成长

  学校的真正成长光靠量的积累是难以实现持续成长,所以这就需要"质"的提升,以保障学校持续性成长。人的成长发展分为生理和心理,笔者根据马斯洛层次需要,并且将企业成长的管理者理论、知识理论和组织能力理论加以整理,认为学校成长"质"的提升,实质上就是精神性生命的成长。精神性生命成长俗称为心理成长,它包括情感、能力、认知、修养、信念等。对于学校来说,笔者认为精神性生命成长包括:学校精神的成长、师生关系的变化、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学校目标的转变、校长管理者的成长、教与学方式的发展以及校本课程的成长等方面。笔者结合植物生长所需条件,学校成长中"质的提升"(精神性生命成长)要素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成长的阳光:学校精神

  世间万物的生长都是向上的,因为他们头上永远有一颗灿烂阳关。学校成长就需要这样一颗灿烂阳关的照射,让其向上升长。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精神就如同没有毫无生气的死的建筑的集合。没有灵魂的生命存在是毫无意义的存在。学校有了"精、气、神"就会从"无生"到"有生",实现"久生".感动中国人物或者是感动中国事件,其实评选的就是那种精神的感动。一所名校能够誉满社会,经久不衰,靠的就是自己独特、区别与他校的精神。

  有学者将学校精神与学校理念等同,认为学校精神是学校整体的精神面貌,时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共同的心理和行为所体现的心理特征和价值洗系统,它是通过办学宗旨与成就、校园面貌、师生等因素得以体现。[1]学校精神界说,学校精神是学校的主流文化、核心文化、先进文化的综合体。[2]

  学校精神不仅决定、制约学校文化的性质和价值取向,同时决定着学校校风(教风和学风),从而决定着学校人的态度与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学校精神是学校成长的灵魂。学校精神是学校教育目标和教育内涵的诠释,是学校品格与神韵的描述,是校风的核心,更是学校成长一切工作的精神根本与支柱。学校精神需要学校人的精心培育与积淀,与时俱进。学校精神的成长需要学校人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与奋斗,虽然这个过程是艰难不易的,但是这种学校精神却在你的人生道路上一直影响着你。

  本文研究对象是中小学,学校精神也是指中小学的学校精神。学校精神的内涵包括理想价值观、能力观、人格道德观、思维观和人际观。这些无不影响着师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选择和道德情操等。"爱"是一切精神的开始与基础。爱家、爱校、爱国、爱民是一种学校精神;刻苦勤奋与严谨求实是一种学校精神;关爱互携与团结协作是一种学校精神;文明待人与遵纪守法是一种学校精神;民主自由的学术思维也是一种学校精神,所以学校精神真的是无处不在。

  学校精神不仅存在于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中,而且存在学校每个生命的一言一行中。在精神其熏陶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无论是领导还是各部门工作人员,人人都会倾其所能,倾其所力。在这样情况下,学校一定会走向一个又一个辉煌,永不停止。

  2.成长的沃土:学校知识

  一棵植物扎根泥土,从土壤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养分,来供给自己成长所需。学校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他更需要营养、养分才能够保证持续的成长状态。

  知识就是学校成长所需的养料,知识就是学校机体扎根的所需的土壤。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系统,其内部是靠知识的交换、吸收与释放,使学校生命有机体能够正常的运行。学校作为一个"教师教知识,学生学知识"的特殊系统,是知识共享的复杂性系统。本文学校知识的发展主要是指教师知识的成长和课程知识的成长两个方面。《明日之教师》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要保证教育质量,就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1]

  套用这句话,笔者认为"要保证学校成长的质的提升,就必须保证学校知识的提升;保证学校知识的成长,必须保证教师知识的成长。"本文中,教师知识的成长的核心,即教师专业发展。迈克尔·富兰(Micheal Fullan)和安迪·哈格里夫斯(Andy Hargreaves)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既是指教师通过在在职教育或培训而获得的特定方面的提升,也指教师在目标意识、教学技能以及与同事的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进步。[2]

  我国学者认为作为专业人员--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涉及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理想四个方面。笔者认为学校知识成长的核心是主要涉及教师技能的提高,所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拓宽及其他知识的广泛汲取,教师专业态度的发展。

  课程知识是学校成长获取营养的第二片沃土。通常,课程知识分为课程内容知识和课程理论知识。本文主要是指课程内容知识。《教育大辞典》解释"课程内容":学校设置的学科内容的总称。可以指学校的或一个专业的全部学科内容,或一组学科内容。[3]

  课程内容知识,即在教育中选择、组织分配和传递的供学习者学习的知识[4],换言之,也可以说是"教育知识".我国第一次课程改革,1950年 8 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各科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对教学内容进行根本改革。例如,中学取消了旧中国规定的"党义"、"公民"、"军训"等科目,设置了"革命常识"、"共同纲领"、"时事政治"等学科,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5]
  
  1950 年 9 月开始,全国有统一的教材。第二次课改,人民教育出版了第二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第三次课改过程中,在统一之下多样化,地方可以因地制宜地对教科书进行修订补充,自编教材和教科书--校本课程出现。在我国伴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逐渐走上了特色成长的道路。由此可以看出,课程内容的发展也是学校成长的重要要素之一。可是到底课程知识要如何发生特色成长,真正的因地制宜的发展是引人深思的问题。因为笔者个人能力有限,在这里就不做不入探论了。

  3.成长的肥料:学校领导力

  植物成长过程中不能少了肥料的作用,因为它会在不同时间给植物除掉害虫干扰,为植物随时补充欠缺的养分,让植物能够正常健康的生长。学校领导力就发挥着这样的作用,引领着学校正常成长,发现"害虫"即时消灭,随时补充"养料",引导学校朝着正确的健康的方向成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1]

  学校领导力的提升对学校成长起到关键性作用。学校领导力指学校组织成员在学校发展愿景和目标的引领下,在学校内部的正式组织中,动员和引导其他组织成员主动规划、组织、协调和时间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促进学校组织边和与发展的一种能力。[2]

  学校领导力的划分有多种类型,本文采用按照表现的主体维度进行划分,分为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四方领导力。其中对学校成长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是校长领导力和教师领导力,本文学校领导力指的就是校长领导力和教师领导力。校长领导力是学校成长的肥料,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校长领导力是校长在实现学校愿景、推动学校发展过程中影响全校教师、员工和以学生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的能力,以及全校教师、员工和以学生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领导力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个作用的过程。"[3]

  自1985 年公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迄今,我国一直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作为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全面校务。[4]如今校长已不再是执行上层政策的被动领导者,而是塑造学校,使之成为拥有持久生命力的有效机体。校长面临的挑战是澄清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立场,并主动鼓励他人和自己一起重新设计并改进其学校。[5]

  校长首先作为一个专业的引领者,对其专业领导力的要求是必须的,包括愿景规划能力、教学领导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等。

  校长作为学校最高责任人、引领者,如果自身不能成为专业的引领者,就无法承担学校成长的领导者重任。校长只有具备了上述的专业能力,才会在学校成长规划中引领学校师生朝着成长理想一步步迈进。文化领导力也是校长领导力的一部分内容。校长需要作为校长,需要引领平等、公平、共享、合作的组织文化,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氛围,将文化这种具有渗透性的软领导力,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组织中去,从而逐步改变组织成员的信念和行为。[1]

  一个学校要保持长久旺盛的生命力和成长力,校长领导力是远不够的,还学要教师发挥其领导力的作用。一种这样的信念或者说是假设促使教师领导力的提出:领导力潜能广泛地分布在组织成员之内,教师领导力不等同于学校正式领导者的领导力,它表现出一种非正式领导力的特点。[2]

  教师对学生、对同事和对家长的领导力,这种领导力不仅仅表现在对学校内部组织的影响,还存在对家长和社会等学校之外组织的影响。教师首要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对学生的"领导"教更是首当其冲的,与学生的学业成就成这个比。教师通过自己的专业态度、人格魅力、专业知识影响着身边的其他教师、职工甚至校长,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的氛围与教师文化。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学生家长,通过与家长沟通,实现专业的引领。教师领导力不仅仅只是学校内部,也影响着家长、社会等学校外部。不管是学校内部还是学校外部,教师领导力的提升对激发教师热情、自我发展,提高学校成长力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4.成长的雨露:学生的参与

  众所周知,学校存在目的或者理由之一就是为了学生,学校成长究根揭底也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严格以上来说,学生是学校的重要成员之一,更是学校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如同雨露一般,为植物生长起到灌溉的作用。林达说,"还有什么事比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发展--或者换言之,参与他们自己'工作场所'的发展--更自然?"[3]没错,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校发展的根本目标。2009 年,中国的许多媒体报道了题为"学生罚老师`抄写 50 亿遍课文"的一篇新闻,说的是山东省一所小学的一节课上,师生"角色互换",出乎意料的是在学生为教师布置作业并制定惩罚措施的过程中,一个孩子用较为"极端"的作业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让老师抄写课文 50 亿遍,并规定课文篇目字数须在1 亿字以上。[4]

  其实我们是否真的理解学生心理,理解他们真的要什么,要怎么成长。学校改革和学校发展,几乎都在喊着"一切为了孩子"、"以学生为中心的变革",然后讨论教师和校长、行政人员应该做什么,而缺乏学生真正去实践--"被遗忘的角落".

  客观地说,学生才是掌握学校第一手资料的人。他们知道自己对什么东西感兴趣、那种方法或形式更加对他们起作用、什么东西对他们是有好处的,学生们真实的经验和感受是不可替代的,是任何从事教育的成人无法比拟的,学生才是"最有发言权"的人。让学生成为学校成长的一份子,构建自己的意义和学习,共同参与建设自己的学校,他们参与的过程也是主动发现问题改造问题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成为"主人"的他们才会更有动力走的更远。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