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校成长的内涵及特征
一、学校成长的相关概念界定
人们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加以抽象,把本质属性加以概括、总结,形成"概念".术语的解释的最高境界是不多不少,恰到好处的完全表达其意思。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尚未能达到这样的境界,甚至可以说对术语概念的界定仍是不成熟的,但是我还是要对几个相关的术语进行概念界定。
(一)学校
首先明确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即中小学。学校是什么?对学校的界定众说纷纭,不同的表述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其的理解。近代黄宗羲和郑观应认为,学校不仅仅是培养人才之地,更是治理国家之地。"学校,所以养士也"、"而公其非是与学校。事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1]
"学校者,造就人才之地,治天下之大本也"[2]在民族危机的大社会背景之下,学校不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场所,学校也成为议政,治理国家之地。学校不是社会独立的机构,它伴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成长、发展。人们对学校的界定也是变化发展的。陈桂生、冯建军师徒二人认为,在近代之前出现的教与学的场所称为"教育实体",学校产生于近代,就其本质而言,学校是教与学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人集聚在一起从事教育活动的场所。[3]
学校从出现之日起,就具备这种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本质,不论是奴隶社会"教育实体"的代名词校、序、庠,亦或是封建社会时期所办的官学都具有这样的本质,正是这样才会促成学校的成长,既然这样不论是教育机构或者教育场所都是一个意思。称为学校还是教育实体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就这个问题而争论下去,其实毫无价值可言。
学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文化,具有延续性和发展性。陈桂生等专家们认为学校是西方近代产生的,用西方的标准衡量的话,中国的学校是从西方引进的,融入中国之后形成中国化的学校。笔者并不赞同这样的看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学校是延续的,是伴随着历史长河的变迁而茁壮成长变化的,学校不能离开社会历史而独自成长,就好像鱼离不开水独自生存一样。我国甲骨文记载,中国古代就已经有包含学校组织的词语存在。在中国,"学校"二字于《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学校名称即本于此。由此可见,学校之名在我国古代奴隶社会文化中早已存在,在那里也进行着和今天学校本质上相类似的活动,它并不仅仅是西方的专利。英语 School 一词来自拉丁语schola 和古希腊文 skhole ,意为"闲暇"、"闲适安逸之所",后被转译为趁闲暇用功学习的地方,也就是"学校"的意思。此意的产生需有客观社会条件,如生产力的发展、财富的剩余、对脑力劳动的需求等,这样看来,学校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条鱼,不是独立成长的。现今,我国教育书籍中大部分呈现对学校的解释是采用我国《辞海》对学校的解释,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1]
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也有这样定义:"人类进行自觉的教育活动,传递社会知识文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一定社会培养所需要人才的机构。"我们更没有必要非拿现如今"学校"这个名词去和古代的"庠"、"序"这类词作比较,其实它们只是一个名词、或者说一个概念,从幼稚向成熟的成长经历而已。
回顾文献综述中各教育家、学者对学校概念的理解,从对学校的定义不难发现人们的认识思想是不断成长与发展的,对学校的理解是具有发展性的。从教与学的"场所"--教育活动的"机构"和"组织"--理想化的"共同体"[2]的认识过程,发现人们由强调一个地方逐步开始强调一个集体的目的性和系统性,再到今天学校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共同体,承载着千万人的理想。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在本文将采用胡海德先生对学校的定义,"学校是人类自为教育的形式,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人才的机构。"[3]学校是一个组织,除了具有组织的一切特性外,也具有其他教育形态不具备的独特特点。如职能的专门性、组织的严密性、作用的全面性、内容德兴通行、手段的有效性和形式的稳定性。[4]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提及学校,绝大部分人都会想到国家公办的;全日制的;有年龄限制;有入学和毕业考试;课程分年级设置的所谓的"正规学校".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学校的规定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实施学制系统内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这样的规定是将"正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视为一个整体。
从生物学中的人学角度来看,每一所学校都是的一个个生物细胞,通过分裂出更多细胞,重新组合构成了一系列的器官--不同阶段的学校,这些器官的排列组合形成了身体 8 大系统--不同类型的学校,最后成为人体--学校系统。我国大陆现行的学校教育系统分为四层五类,由于能力有限,远不能涵盖全部,所以本文探讨的学校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中小学。本文结合了生物学和系统科学的观点,认为每一所学校都是一个具有生命、智慧和人格的有机体,学校是由相互作用、依赖的若干有机体结合而成、具有教与学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成长是其的内在最根本的需求。每个生物体都要经历产生、生长、成熟与发展、衰老与死亡的成长过程,有自己成长的生命周期,老化和腐朽是不可逆的。
但是当生物个体上升到生物种群或民族种群的时候,情况就会发生变化。老去的虽老去,新生的仍在新生,新生的并不单是重复老一代的样式,它们在更新、在成长、在演变,不断的进化着,因为一个生物系统里具有独特的自动进化和完善的动力--自组织能力。[1]
这不禁给了我一个新的启示:一个系统有自我完善的进化过程。在自然界中,单个学校作为有生命的有机体,自然会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势必也会面临衰退和死亡,但是当学校个体相互结合成为一个学校系统的时候,这种情况就会发生改变,但是学校如何才能避免走向衰退,反而保持繁盛或者复苏再生,所以对学校成长的研究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成长
最早提出"成长"概念的是生物学,其本义是生物体通过新陈代谢,引起其不断生长、前进的变化,若具体到人则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生理主要是"身体成长";心理是人的情绪、行为、认知和性格等变化发展。从人类学人成长的角度看,成长是一个生命有机体本性的需要,意味着走向成熟的发展和完善。成长包括孕育、生长、发展和创造。生命体自孕育出生后,在自然状态下自主生长,通过自我的自然生命发展,"向着下一个结果逐渐向前发展的运动(杜威语)".[2]
接下来生命体为适应环境变迁,对自我存在进行扬弃,充分挖掘潜能使其得到提升。最后生命体在原基础上,通过自我变革、自我完善形成新的生命有机体。西方心理学家 A·格赛尔认为成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并非静止的。他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指出,可以通过观察、估计和测量人的构造、生理和行为等方面,描绘其成长状态与潜力的模式。其实成长就是一个系统的状态变量在状态空间中变化的轨迹。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