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

促进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1-16 共4579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四章 促进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为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完善人事改革制度,建立多元化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同时,促进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多元化,就必须突破区域的限制,打破省际的地方保护主义,引导师范类毕业生面向全国院校就业,鼓励师范类毕业生走向中西部偏远地区,进农村,下基层等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我国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源与劳动力不能有效的结合,虽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内部需求很大,但是一些客观因素导致劳动力与需求不匹配,造成人才的浪费。师范类毕业生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因为他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为了培养出优秀的教师人才,我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如果本科师范类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甚至长期的闲置,不仅没有为国家做出贡献,反而给国家带来损失,同时更是人力资源的浪费。以我国目前的国情来说虽然不能满足巨大的社会保障方面的开支,但是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失业救济的开支会越来越多,高素质的劳动者失业,无疑使国家财力变得更加紧张了。应尽快改变当前各院校不合理的师资结构,推进用人制度的改革,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加大师范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严格执行国家的教师聘用标准,严守教师准入的“门槛”---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对现有的在校教师进行审查,整合,清退不符合要求的教师,以便增加师范毕业生就业岗位。建立专有的人才服务机构,调节师范生就业结构,为师范类毕业生提供充足保障,促进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机子有序,良好的运行。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完善院际间,校际间就业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积极与社会、企业的人才招聘网站合作,充分发挥互联网便捷的优势,丰富就业信息平台的内容,做好分层,分类的就业信息发布合作。实现就业政策指导、就业数据共享,网络招聘等多方位的就业信息服务,促进师范毕业生就业。严格控制招聘条件环节,取消户口限制,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对于进入培训机构、私立学校的毕业生要做好档案管理、教师再教育等工作,让师范类毕业生免去顾虑。

  二、高校要加强对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的调整。

  本科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如果一日既往的严重下去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某些地方和某些人的心理就会再次催生“读书无用论”.封建社会时期,大家都对读书有向往,因为觉得读书就会有发展,而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是用人的真正目的,但是的确形成了不错的氛围,也成就了中国几千年的古老文明。

  建立新中国以后,盛行着“读书没有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思想,直到改革开放,才形成了尊重知识和人才的风气,我国的教育也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近几年来,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困难的问题越发突出,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就是贫富的差距,腐败现象的层出不穷,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方,有大部分人又开始认为读书没有用的想法,大家看到的事实是许多贫困的人借钱,欠债完成了大学学业后还是找不到工作,在内心深处感叹为什么要上大学。如果要是这种错误的观点继续发展下去,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教育事业,还会影响地区的发展,加剧贫富差距的两极化。其次,高等教育的形象也会因为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困难而受到牵连,产生不良的影响,对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当不利。一直以来,大家都向往教师行业,光荣而且稳定,又有威望,大家认为,师范类这个专业一定会让子女有个不错的就业,而现在师范类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是家长们和孩子都无法接受的事实,这个问题对高等学校的形象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值得社会关注。高校肩负着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校培养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是否收到欢迎直接影响到政府、社会、学生家长对高校办学的信心和高校的声望、地位。如果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学生本来来说都是有益的,而且政府会对这样的高校给予高度的重视,大力扶持,这样对高校办学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毕业生的就业也有积极的影响,而且也利于学校提高生源的质量,这样,高校培养和学生就业一直处于一个良性循环中。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对用人单位需求的了解可以找出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不足,及时调整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校专业的设置。近几年,应届毕业生特别是师范类的毕业生在就业中发现了新情况:即有个别专业的毕业生需求与以往有所变化,如美术、音乐等专业需求有所增加,相反也有个别专业却无人问津,即使能够就业,也因本专业需求少或不对口,而改变所学专业或行业,“所学非所用”造成人才极大的浪费。

  三、高校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的择业指导。

  受访毕业生 Z 说:“学校确实有就业指导讲座,只是开的次数有点少,而且每次去的人数并不是很多,我个人觉得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指导讲座还是挺有必要的,每次听了以后收货还是非常多的,就业指导还是非常有效果的,至少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学校组织的讲座我最关心的还是校外专家讲的,他们讲的更多的是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告诉我们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如果武装自己讲自己变成社会需要的人。学校进行就业指导课程没有固定的授课时间,有的时候就发一本书,让我们自学,而且一般情况知识对大四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我觉得我们进入大学开始就应该接受就业指导课程,学校应该帮助我们做好职业规划。

  其一,通过对毕业生的毕业、就业、服务社会等积极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毕业生在思想上树立积极正确的就业思路,服务群众、回报社会光荣的就业观,其二,通过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方向指引、调整就业期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来确定自己的就业目标。总之,只要我们能够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指导、服务等水平,逐步将毕业生就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通过课堂的就业培训教育、个人职业规划培训等,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使其能够自愿的到国家最需要地方去就业,够积极主动的将自身的价值无私的奉献祖国,服务人民、回报社会。

  要指导毕业生树立阳光就业思想,确定正确择业目标,在就业中灵活掌握求职技巧,主动帮助解决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问题。主要应该通过课堂讲座、利用报告会等形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宣传指导,是毕业生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和了解国家、省市及区域性在就业方面的相关政策。引导毕业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正确择业目标,其次应该利用网络信息帮助毕业生分析国家经济形势、人才市场供需矛盾,当前就业形势等。再者就是就业技巧的指导。大多数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对就业求职的技巧都缺乏了解,特别是在面试过程中,表现的更为突出,有些毕业生表现的惊惶无措。所以在这方面更要加强培训和指导,让毕业生都能够掌握面试技巧,消除紧张恐慌,解除毕业生在面试中的急迫障碍症。所以我们更要有针对性的对师范类毕业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向题,积极了解、掌握、分析所遇到的问题。指导毕业生在毕业前就做好择业的相关准备,使毕业生在择业时能够顺利找准自己的位置,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最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内部,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手段进行指导,比如创立社团,让就业指导工作随时随地的进行,开展一些校园活动,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其中,对于就业指导讲座,不单单是请教授和专家,也可以请已经顺利就业的学长学姐回来传授经验,因为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会更深入一些。另外,就业指导工作要体现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对于没有开始个人就业指导的院校,要积极的开设个人就业指导,针对个人的不同特点,提出有计划、有个性化、符合个人特点的就业指导。

  四、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以积极的心态主动求职。

  由于国家对于师范类毕业生的政策有所改变,由原来的分配工作,到现在的市场机制资源配置,师范生就业存在压力已经成为事实,而且就业困难的师范类毕业生已经逐渐成为产业后备军中的生力军。诚然,在面临社会的竞争压力时,也是对人才素质提高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就业困难的师范类毕业生要想找到工作,就要不断的深造,强化自己的专业本领和技能,要想有竞争力就得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此去适应瞬息万变的劳动力市场,去紧跟时代的脚步,迎合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有了这样的后备军的存在,已经找到工作的师范类毕业生也会有一定的压力,虽然他们已经就业,但是要面临的压力依然很大,除了要面对可能失业的风险,还要考虑到内部的激烈竞争。有了这样的后备军的存在,他们在工作中会更加的投入,不断的创新,也迫使他们要不断的提上自己,强化自己的职业技能,这样的后备军的存在具有积极意义,对推动全体师范生的素质的提高有这重要意义。毕业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完善自己的个人素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过去的只有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成为一名社会需要的优秀教师,现在社会需要的是既具有很强职业能力的又具有高素质的多能人才,只有通过提升自己,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专业知识技能要做到”专“、”精“、”新“全面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刻苦钻研,更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科技的新形势。再者,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知识是师范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院校应该加强对教学实践部分的学习,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培养教学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力”双强“的毕业生。另外,学生要在求职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正确对待失败,要尽量避免出现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特别是要消除认为社会不公平、社会黑暗的心理,要形成阳光的心态。

  五、毕业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师范类毕业生面对今天激烈的竞争,就业的观念要有所转变,以积极的心态求职。首先要摒弃师范专业好找工作的想法,如果现在师范类毕业生还有”统包统配“这样的想法,那就不现实了,现在整个大学生退伍的就业都存在问题,更不用说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了,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单单是毕业生自身的综合能力问题,更多是受客观因素影响,师范类学生的性别特点决定了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就会比别的专业的学生的就业率低,师范类毕业生的专业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毕业生顺利就业,当然毕业生也不能就此消极,只有抱着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市场,把握好每个机会,才不会错失良机。其次,不容忽视的现状是,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数量在逐年增加,而同时非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也在进入这个领域,就业的竞争已经愈演愈烈。不仅仅是非师范类专业的学生进入到教师行业,有一些特殊教师岗位如外籍教师也在悄然进入教师行业与师范类毕业生竞争。另一方面师范类毕业生要树立正确择业观,眼光要放长远,不能只局限于教育行业,开拓就业空间,不要把目标指定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公办知名学校,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一定当老师就是师范类毕业生的唯一出路。学生也要有自主创业的观念,认真学习知识,通过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问题,更要有深入西部的勇气和魄力,坚持到基层去学习工作,学会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自己,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暂时将自己的主观意愿放在一边,当自己的愿望不能实现的时候,就要及时的做出调整,在实践中逐渐找准自己的位置,避免因为自己的错误的就业观念影响到自己就业,另外,也不要紧抱着”编制“不放手,一些私立学校虽然没有编制,但是五险一金也会给职工办理,而且有的私立学校的经济待遇比某些公立学校的待遇还要好,一些公立学校由于编制紧张造成了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这个时候学生就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计划,配合社会的需要,紧跟社会的脚步。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