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

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1-16 共756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三章 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劳动力市场因素。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一样,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了,教师职业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追捧,无论是教师的待遇还是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都随之提高。

  从每年的报考来看,选择师范专业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对师范专业的追求也在持续升温,毕业生人数每一年都在增加。另外,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由过去的“统招统分”到现如今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使打师范类大学毕业生不得不面临多重选择,不再抱有“铁饭碗”的想法,开始关注就业问题。

  这样一来,辽宁省得本科师范类毕业生从 2004 年开始就不能再享受包分配的待遇了。这个政策一提出来以后,就意味着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发生了重大改革,多元化的特点就开始成为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路径的特点,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的竞争达到了空前的激烈,就业的压力面临着一个又一个新的的问题。

  (一)师范类毕业生供给的增加。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一样,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了,教师职业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追捧,无论是教师的待遇还是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都随之提高。

  从每年的报考来看,选择师范专业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对师范专业的追求也在持续升温,毕业生人数每一年都在增加。

  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后,随之变化的就是我国人口的自然出生率,我国的出生率越来越低,人们的生育观念有所转变,开始出现大幅度地下降,中小学适龄人数也随之呈递减走势,就学高峰期已经度过,调查表明。2003 年开始,我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人数开始减少,与此同时,高中适龄学生人数也从 2005 年起开始下降。生源数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教师岗位人数的变动,学生数量的减少,相应的教师需求也下降了。七到九年级教职工人数虽然略有增加,由于一到六年级学生人数的逐年递减,七到九年级的教师人数在未来几年里必然会有所减少。九年义务教育的师资的需求不断减少,高中教师岗位也即将饱和的趋势。因为人口结构的变化,适龄儿童就越来越少了,再加上有些地方对中小学的分布进行了调整,把几个学校都合并成了一个,学校一旦减少,就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在岗教师,便会产生富余的教师。2008 年中国教育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整个 2008 年,全国的小学数量明显减少,减少数为 21175.

  粗略计算,全国范围内理论上教师岗位应该减少了 29 万个。[33]但是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却有只有增加的趋势没有减少的意思,这对于普通本科师范毕业生来说,无疑是增加了他们的就业难度,对于他们来说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这就意味着不是所有的普通本科师范毕业生都会在教育行业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位。

  总之,师范类毕业生人数的越来越多,有增无减的趋势,而对教师的需求却在不断地减少,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并且这个矛盾会越来越明显,并且这对矛盾可能会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一直存在。

  (二)劳动力市场对于师范类毕业生需求的变化。

  笔者在访谈时中得知,用人单位招聘教师的时候,确实是更倾向“985”、“211”的学生,也更欢迎重点院校的研究生,因为用人单位也要不断完善教师队伍,要不断注入新生力量,在用人单位看来,来自重点院校的毕业生确实是综合能力要更强一些,也更受到他们的青睐。

  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越来越完善了,用人单位人才结构也正在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对毕业生的自主选择权也越来越大,同时,在选择求职的毕业生的时候,要求也在逐提高,毕业生的专业不仅仅是用人单位唯一关注的内容,学习成绩,综合能力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实践教学能力等方面而是提高了进人的门槛,不光对学生的毕业学校有要求,更有用人单位对前来应聘的毕业生的性别甚至户籍也提出了要求。某些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存在另外一种不良倾向:往往没有严格遵守国家要求的标准进行招聘,而是明显高于此标准。按照国家对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的要求,高中教师应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应达到专科以上学历。一些学校和教育部门并没有考虑实际岗位的需要,而是在招聘的时候就提高对岗位的学历要求,而且在招聘的过程中也是的从高学历中选择,研究生和本科生如果共同竞聘同一个岗位,用人单位就比较倾向与研究生签就业协议。这样一来,一些本科毕业生即使有很强的综合能力,各方面都很优秀也会失去就业的机会,而且这样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已经深入人心。

  事实上,能够具备用人单位要求的毕业生并不多,即使满足条件,通过了用人单位的笔试考试,还要接受上岗前的面试、试讲等形式的考核。由此产生了一对矛盾:用人单位忙忙碌碌的挑选毕业生,就为了找到挑选满意的人才,而毕业生却很烦恼,因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这样的矛盾,必然会提升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对本科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有特别大的影响。与其他省份相比,辽宁省九年义务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物理和生物是从 8 年级开始学习(共学习四个学期),化学是从九年级开始学习(共学习两个学期)。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的教学对象为一至九年级的学生,受到计划生育的影响,学生数量的减少再加之辽宁九年义务教育的特点,使得一些专业的学生注定在就业是要受到限制,尤其是本科学生物的学生。一直以来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样理科课程的学习学生会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因此相应专业的师范类毕业生的各学科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近期,兴起国学热的潮流,对于汉语言文学类的师范毕业生的需求也有所提高,相反英语可能成为社会性考试,在高考的比重中逐渐减少,这样无形会降低学生对英语的关注程度,英语类师范生原本就存在供过于求的特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果英语淡出高考历史舞台,那么对于英语类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冲击将会更大。目前高师院校专业的设置和招生计划安排中并未根据现今的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课程的改变而改变,这必将引起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找不到满意工作。

  (三)非师范类毕业生进入到教师行业的竞争。

  近些年来,师范生的就业政策改革力度有所加大,教师不再是师范生所独享的职业。许多省份陆续实行了对全省中学教师进行统一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录取,而为改善队伍结构,用人单位逐步与非师范类毕业生并轨,因为教师行业有吸引人眼球的地方,再加上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也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以综合性大学毕业生也开始把就业目标逐渐向教师市场转移,原本应该属于师范生的教师岗位,由于他们的进入,被“挤占”了,不得不说,他们进入到教师这个行业中,对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确实是一种冲击。这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国家为了充实教育行业的力量,丰富教师行业,开始鼓励非师范类毕业生到教育系统内就业,如东南沿海某一省份,在《关于做好 2000 年对 xx 省高校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34]

  就明确规定:如果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到中小学当老师或者从事与教学有关的工作是会得到政府的鼓励的。二是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以前不够规范,现在要向规范方向发展,以前不够完善,现在要走向完善,实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三是由于教师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一年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有两个吸引人的假期,再加上政府部门对教育十分的重视,教师行业在大部分人的心中是一块肥肉,具有特殊的吸引,导致非师范类毕业生也马不停蹄的涌进教师队伍行列。这样,非师范类毕业生争先恐后地进入教育系统行列,进一步加重本科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笔者在对沈阳皇姑区三台子五校副校长进行访谈时,副校长 Z 某讲到:“英语外教的问题,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批判我们的英语是哑巴英语,我们没有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那为了改善这样的现象,我校就高薪聘请了数名外教,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基本每天都有英语外教老师的课,也确实有一定的效果。英语课一直受到学校和家长的关注,英语教师的选择也是我们严格把关的,因为现在英语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在英语老师招聘的环节我们从来不头疼,现在除了英语专业的师范类毕业我们可以选择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学商务英语的,学翻译的,他们中的毕业生往往非常优秀,而且我们其实学习翻译的毕业生也是青睐有加,学校在对外交流中,他们起到很重要的角色。”

  现如今,师范类毕业生面对的非师范类的竞争越来越大,笔者在对中小学校长进行访谈的时候笔者就发现这样的一个问题,中小学对于英语的重视只曾不减,而对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来说看似是一个有利条件,但其实隐形的竞争也正在于此,由于中小学对英语的重视,在招聘英语教师的时候他们通常会招聘外国教师,也就是我们所谓了“外教”,在访谈中,各中小学校长都提到英语专业的师范类毕业生在竞争中优势已经表现的并不是那么明显,虽然他们取得了专业 8级的证书,但是在招聘过程中,中小学校长更看重的是口语的表达,也就是说学口译的学生只要他取得相关的从业证书,那么他比学英语专业的师范类毕业更具有竞争力。而外教通常都是学校高薪聘请的,主要教授学生口语等,中小学校长认为对学生口语的教学相当有必要,是摆脱哑巴英语的一种手段。另外,像音乐专业的师范类毕业生在非师范类的竞争中也不占有优势,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的去向基本是中小学,小学的学习压力负担相对小,对学生德智体美也相对重视,需要的音乐专业的学生相对较多,但是也只是“相对”.在笔者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音乐学院的学生更受学校的欢迎,在中小学校长的眼里,音乐学校的学生专业性更强。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