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大学生对于国家来说特别的重要,是国家的人才资源,是国家资源库的主要支柱,有特别重大的使命,教育下一代,帮助国家提高教学质量,我国经济建设繁荣还是不繁荣,社会和谐还是不和谐,都跟大学生有很大关系。我国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源与劳动力不能有效的结合,虽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内部需求很大,但是一些客观因素导致劳动力与需求不匹配,造成人才的浪费。师范类毕业生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因为他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为了培养出优秀的教师人才,我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如果本科师范类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甚至长期的闲置,不仅没有为国家做出贡献,反而给国家带来损失,同时更是人力资源的浪费。以我国目前的国情来说虽然不能满足巨大的社会保障方面的开支,但是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失业救济的开支会越来越多,高素质的劳动者失业,无疑使国家财力变得更加紧张了。
因此,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如同一个纽带,一头系着个人命运,另一头系着国家稳定。根据权威的统计, 2000--2009 年,我国高等院校学生毕业生人数:
107 万、115 万、145 万、212 万、280 万、338 万、413 万、495 万、559 万、611 万。[1]2010 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 6 倍, 2013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 699 万,比 2012 年增加 19 万人。[2]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和严峻,任务更加艰巨。
然而,就业制度有变化了,大学本科师范类毕业生毕业和就业形势的都跟以前不一样了,越来越严重已经不能说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变,因此,对于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来说,对大学本科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探索出有效的对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统计显示,2012 年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将大于 67 万,这个数量在整个毕业生就业群体结构中比重不轻。而随着我国师范生就业制度的转型,由“统招统分”向“双向选择”发展,师范生就业没有了从前的包分配的保护,正在一步步地走向市场化,这也导致了师范生的就业形势出乎意料的严峻。在这样的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各种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做好就业指导,解决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本研究将基于上述背景,对近几年我国高校本科师范毕业生就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现状与案例分析,同时还将采用多学科的方法,从教育视角采用多元化手段来探讨高校师范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就其就业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以实证研究为主分析现今师范生就业困难成因,以求找出解决师范生就业的对策。
二、研究现状。
(一) 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的研究。
不少文献中都反应出,大学生就业的困难是普遍存在的,对于就业困难的研究的基本框架就是外部环境和主观因素的二分法。外部环境一般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从劳动力市场、制度因素等角度进行分析;主观因素则包括大学生的受教育情况、实践能力和主观意愿等。苏州大学的樊路放在《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总结到,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了,但是就业率却越来越低了;性别也是影响就业的因素了,女大学生就业更难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过高,就业意愿过于集中。[3]
北京邮电大学的吴莹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治理》中指出,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有其不合理性,矛盾也很突出,大学生就业市场需要不断的完善。[4]
东北师范大学的张鹏在《我国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基于合作网络治理途径分析》中谈到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逐年降低,就业很难实现理想状态。[5]付亚坤认为和,导致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首先在于就业制度尚且不完善,其次高校没有对自主创业引起高度的重视,深入各行业为毕业生挖掘就业渠道,[6]东北财经大学的刘文浩在《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初步探讨》中也提到类似观点。[7]
谢维和、王洪才《从分配到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指出,就业难的背景是我国体制改革的大环境,而毕业生自身素质不高和就业观念不新则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8]苏州大学的樊路放在《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主要深刻地分析了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毕业生自身,试图深刻分析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9]
(二)关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对策和就业指导的研究。
吉林大学的张腾元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和湖南师范大学的李晓在《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及对策研究》[11]中提出建议,政府应该调整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中小型企业,对高校招生严格把关,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高校应当建立畅通的就业渠道,以顺应市场需求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开展创业教育;毕业生个人要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努力提升自身的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西南大学的吴维均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一文中指出,要使大学生的就业理想具有客观性和可行性,引导大学生深入到基层中,同时完善就业指导工作配合大学就业。[12]
以上所呈现文献只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还有相当的文献不能够一一列举,但近几年关于对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论文无论是从研究内容还是研究视角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有很重大的参考性。
(三)关于影响师范生就业因素的研究。
关于影响师范生就业的因素,笔者认为大致分为外在影响因素和内在影响。在外在影响因素上:胡向红的《师范院校本科生就业现状研究--以 H 学院为例》一文就详细地分析了师范生毕业就业困难都受哪几方面影响,他研究称,师范类毕业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当前的政策和就业形势。[13]甘丽萍,石汝杰在《“落红”如何再“飘红”--高校师范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一文中指出,高校的过招是师范生数量增加,在就业市场上处于供过于求。[14]蒋春生在《浅谈师范生就业现状及对策》一文认为人事制度的改革对师范生就业也有一定的影响[15]余国宇的《师范生就业潜在危机浅析》则认识到高等师范教育专业中存在缺陷导致学生专业结构存在不平衡型,限制了师范生的就业。[16]在内因发挥影响的研究,刘伟,张迪的《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一文就详细地分析了师范生毕业就业困难都受哪几方面影响和刘世斌,[17]米建军等的《论制约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几个因素》一文则从师范生个体找原因,认为是个别师范生的总体素质欠佳,实践能力不强,就业期望值不可行等因素;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打破传统专业的禁锢,发挥创新精神。[18]
(四)关于解决师范生就业困难对策和就业指导的研究。
目前关于师范生就业政策和指导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就业指导工作方面。赵传江的《关于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认为要两个重要方面都是抓,并且两个方面都很重要:师范院校要积极的应对就业问题,促进学生就业;师范生则要正确树立就业观念,客观面对实际变化。[19]
王再军的《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认为,就业服务工作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中,做到有始有终,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找寻办学特色,尽一切力量帮助学生就业。[20]蒋春生的《浅谈师范生就业现状及对策》一文提到师范生毕业就业服务工作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时时更新就业信息,并对毕业生就业后开展跟踪服务。[21]林洪平的《师范生的就业指导》一文指出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特别是就业指导的内容,要,明确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能够找到工作的方向做好准备。[22]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