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教育家群体拥有不同类别的学科背景,同时兼具男女教育家,众多教育家在科学界拥有杰出的地位,这样的教育家群体在无锡当时当地是少见甚至是独一无二的,推动了无锡乡村教育的发展。
3.对近代社会转型的意义
社会变革是指整个社会系统由一种结构状态向另一种结构状态的过度,它不是社会某个部分和层面的局部发展,而是社会系统的全面、结构性的变化。随着近代的转型,胡氏家族教育家从古代注重光宗耀祖、耕读传家的教育目的转向更加注重健全人格的培养,注重人的成材。从家庭教育内容上看,由于教育家们受到西学的教育思想影响,鼓励学生学习新学,进入新式学堂学习,支持留学,学习西方的课程和现代科学,回国后用所受的教育开宣传爱国、救国的思想,对当时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1)批判了传统的旧思想
"学而优则仕"作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一直是传统社会教育的目的,并随着科举制度的产生而强化。然而,在西学东渐中国以后,其消极影响更加明显。其思想科举做官的思想远远落后于先进的西方国家,甚至成为西方学者批判的对象,"在希望与失望、成功与痛苦之间苦苦挣扎,皓首穷经,孜孜以求。"胡氏教育家群体深刻认识到一些旧思想对教育进步和学生发展的不利。胡雨人摒弃脱离民情甚至以牺牲人民利益为代价的官僚作风,坚持以科学的态度治水,.胡氏教育家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勇于带头破除缠足的旧习,成就了对女性平等地位的追求,建立了倡导男女平等的女校,从而为争取女性权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胡氏教育家坚持新学,倡导科技救国,不遗余力地实践着对传统旧思想的批判。满足当时世界上教育的趋势已经转变为学习是为了获取知识。"学问之足重者,其首益在能知,即上而天文,下而地理,远而物性,近而人身,及古今天下所有之事理尽列于薛文中,凡学之者不独知其当然,又能知其所以然。"
(2)继承了优秀的教育传统
注重做人的教育思想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是放在首位的,到了近代,道德教育仍然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无锡村前胡氏亦强调做人为根本,胡壹修在待人接物上,如"冬日之日……一尽忠恕之道",胡雨人把做人放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前面,胡敦复把德育和智育放在同等地位,让学生先做人后做事,养成社会责任感。这一教育传统的继承是结合了胡氏家族教育传统与社会实际所提出的,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胡氏教育家族人才辈出且献身国家教育事业的根源。
胡氏教育家群体在教育中,继承了古代教育中在个人修身的基础上强调实学的传统,并发展成为"经世致用"的思潮,强调学习和实践的结合,注重学以致用,传统的实学渗透了现实意义,在当时的教育中,要求学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勿忘国耻,为救国救民而奋斗。胡雨人及其侄子胡氏三杰将救国的思想教给学生,继承了古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又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将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3)对于西方教育思想的引入
家族教育的近代化,一批又一批的教育家及革命者,通过家训和家庭教育,教育自己的后代及学生,为救国救民而不断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及思想,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而奋斗。
胡氏女教育家胡彬夏,引入的是以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女性的生活方式,教育了国内的女性认识自己的家庭身份与社会价值,以及女性家庭职责履行所应具备的知识和道德。
对于女性的解放与地位的提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女性认识自己价值的标杆。胡氏三兄弟从小接受的就是西方教育,他们用所学的先进知识、科学文化为学生的发展及科学进步做出了贡献。科学社的建立,以西方近代科学社团为模本,宣扬科学、实践民主,切合了当时国内文化建设与文化革命的需要,为"德先生"(Democracy 民主)、"赛先生"(Science 科学)的吁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胡氏三兄弟将所学知识编写成教材,这些教材有的沿用至今,对现在的教育教学仍有较大的影响和借鉴意义。胡刚复对于 X 射线的研究,为中国近代实验物理学事业奠定了基础。
这种科学、民主、救国的观念引入中国,不仅更新了当时社会的的教育内容,也在这样的观念引导下,培养了更多的后来者,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
5.2 现实启示
5.2.1 教育目标上:知识学习与人格教育相统一人格教育,就是教人做人,就是要使人的人格完善,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在中国历史上,教育家的思想百家争鸣,却都非常重视人格的教育,对于完美人格的追求,并把它作为教育的目标。孔子提出要做"君子",孟子提出要做"大丈夫".
无锡胡氏教育家群体在教育中倡导的健全人格教育也给今天的教育以启示。结合目前学校教育存在着忽视人格教育的现象。当今学校教育中存在人格教育欠缺的现象,对于这种重文轻德的现象,使得一些学生可能出现智育与其他方面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因而,学校应该健全人格教育,通过对智力的教育、思想道德的教育、意志训练、社交教育等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从而使学生在提高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在做人、适应社会等方面也有所发展,从而形成和谐的心理发展特征。
5.2.2 对当今课程内容选择的启示
20 世纪初,科学化课程开发运动的早期倡导者博比特、查特斯等人主张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他们认为课程应当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为根本宗旨。就是要把具有时代性的新知识、新技能纳入课程内容之中。
在国家内外交困,受到了无数的欺凌与蔑视之时,满足中国富强的需求,要有先进的科技水平作为支撑,因而胡氏家族重视科技的传统在教育家们课程的授课目标与内容中都有所体现。因而对于课程内容来说,应不断丰富并并与时俱进,祛除中国传统教育多围绕四书五经,考试内容单调而死板的旧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要根据社会发展及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及时更新,并且要有创新的课程,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以解放学生们的思想,启迪其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使人才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5.2.3 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1.家庭环境的重要性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元素,家庭是教育一个人必经的教育阶段,一个人可能不会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却要生活在家庭中,接受家庭的教育,那么家长及家庭的环境给孩子的影响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历史上,重视家庭环境的影响,已在很多着作中有所体现,比如有名的故事"孟母三迁" ,系统阐述家庭教育思想的书籍"颜氏家训" ,曾国藩的《家书》等,这些着作无一不体现着家庭教育的深刻作用。
当胡敦复义无反顾创办大同学院的时候,其家族成员:弟、妹胡明复、胡刚复、胡范若、胡芷华,包括堂兄胡宪生,堂弟胡正详,堂妹胡卓,子女胡宜南、胡新南等纷纷响应。就是在这样的家族环境中,才会出现这样卓越的教育家群体。
如何让家庭成为优质的教育环境,就要创建学习氛围浓厚的家庭,首先家长要有责任感、上进心、时代感,要有教育好孩子的意识,更有教育孩子的措施与行动;家长得有学习意识,自我提高,有了更高的文化素质与道德素质,才能适应生活。适应社会,才能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得家庭成员互相促进,共同学习,互相影响。
2.家庭教育方法上,要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可以通过潜移默化影响他人,在父母与子女的交往中,父母所作所为会通过情感的感染性传递给孩子,如果父母能够不加掩饰,不带有虚假成分的言行往往能对子女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而且这种效果更加持久与深刻。可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从胡氏教育家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显而易见,从胡和梅开始就重视对子女的影响作用,因而出了胡壹修及胡雨人这样的大教育家,不仅在办学,还是在教学中,家族上下,包括女性:王运新、周辉等都能以身作则,为给下一代更好的教育,用自身行动鞭策家族中的子女。胡雨人在各校任职期间,克己奉公,从不领薪,连生活费都是自理,他觉得只要把家庭、基本生活维持下去,要把钱用在教育需要的地方才是有意义的事情。
这样的思想也影响着胡氏家族的其他教育家,从胡敦复为了大同学院缩衣减食,胡明复为了科学社,各高校兼职就可以看出一个家长、家庭中长辈言传身教的重要影响作用。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上之所好,下必效焉。家长要以身作则,以身示范。家长有责任,有义务加强家庭生活中对孩子的影响作用,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的教育发挥积极正确的影响。
3.注重理想的建立
胡壹修与胡雨人倡导新学,强调经世致用知识的学习,他们明白教育应该从孩子的启蒙之时抓起,要及时给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胡雨人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科技救国的理念,让他们从小就打下根基,立下用科技实学来救治国家的信念。
胡家三兄弟所处的年代是中国正处于列强压迫欺凌之下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受父辈忧国忧民意识的影响,胡氏兄弟尤其看重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才有了胡明复创办科学社,胡敦复创办大同学院的举动。于是胡敦复在大同办学中更加注重宣传教育救国的理念,让学生尽早拥有学以致用及报效祖国的思想。
理想是从小建立起来的,即从萌芽教育阶段就已经形成了某种理想,胡氏教育家们,深受时代的影响,受革命先行者"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 浪潮的影响,树立了教育救国、唤起民众的教育理想,兴办新学,是理想的支撑,才使他们拥有了努力坚持下去的信念与决心。明确而积极的理想是人生奋斗的动力,拿破仑说过"有了目标,内心的力量才会找到方向" .帮助孩子树立理想,要切实考虑到其兴趣及个性发展需求,家长起的是引导和帮助实现理想的辅助作用。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