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金融硕士论文 >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27 共2916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

  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在西方国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但在我国的发展却刚刚经过第一个十年。尽管发展历程短,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以一种不可忽视的速度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 50%.纵观各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均与利率市场化保持。以美国为例,针对个人的财富管理产品始于 20 世纪 30年代美国的"保险销售",但财富管理也真正的大发展实在 20 世纪 70、80 年代利率管制逐步放松、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的时期。观察欧洲、日本、新加坡,也可发现类似的规律。我国的财富管理行业也不例外,1992 年以来我国开始推进利率市场化便揭开了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序幕,但真正的大发展直到 2004 年才一点点到来,而主角便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各类理财产品的飞速发展推进了我国利率市场的进程,2013 年 6 月的余额宝、百付宝等以货币市场基金为基础资产的灵活理财产品更是极大的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2.1 理财产品的概念与分类。

  银行理财产品是一种风险收益水平介于股票和定期存款之间的多样化投融资工具,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量身定做。概括而言,理财产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 按照产品的设计结构不同银行理财产品大致分为普通类与结构类。普通类产品多与固定收益证券挂钩,类似于"直接投资";而结构化产品的收益不但与固定收益类债券挂钩,且与相应的金融衍生品的表现挂钩,类似于"间接投资".

  (2)按产品投资方向的不同,银行理财产品可分为信用、利率、汇率、商品、股票、保险和混合七大类。其中信用类产品是指收益挂钩于具有一定信用风险的基础资产;利率类产品是挂钩于具有一定利率风险的基础资产,如:国债、央票等;汇率类产品则受到一种或多种外汇的汇率或相关币种指数的影响,如: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美元指数等;商品类产品是指收益与一种或多种商品现货、期货价格、商品指数或商品基金表现挂钩,:大豆现货价格、原油期货价格等;股票类理财产品是指产品收益与一个或多个股票价格或指数挂钩;混合类是指与前述五种(除保险)中多类基础资产的表现相关的产品,如:光大银行信贷资产-股票挂钩产品。

  (3)按产品币种分类。根据理财产品投资币种的不同,可以分为人民币产品和外币产品,其中外币主要有:美元、港币、澳元、欧元、英镑、日元。相比于人民币理财产品,外币理财产品存在即外汇风险,而且根据投资本金币种、兑付本金币种、兑付收益币种的不同,外汇理财产品面临的外汇风险敞口也存在差异。

  (4)按收益类型和止损额度不同分类,理财产品可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类、保本固定收益类、浮动收益类(非保本)。通常浮动收益类产品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本金损失,因而此种产品的潜在收益较高。

  (5)按产品获得收益的来源不同可分为:看涨型产品、看跌型产品、区间型产品、波动型产品和相关型产品。看涨、看跌类产品的收益与基础资产的涨(跌)幅度正相关;区间类产品是指产品收益与基础资产表现在某一个或几个区间有关;波动型产品的收益与基础资产收益的波动性相关;相关型产品的收益与特定资产或一揽子资产相关。

  (6)其他分类标准。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还可以根据发行机构分类,国有控股银行类、股份制商业银行类、城市商业银行类、外资银行类和农村商业银行类。

  按照投资领域分类,分为货币市场类、外汇市场类、资本市场类以及实业投资类等。

  通过分类可以更好的理清理财产品收益与风险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投资者选取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2.2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过程。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隔个人理财产品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却非常惊人,且已形成主导我国财富管理市场之势。截止 2014 年底,银行、信托、券商、基金、保险、私募六大主要财富管理机构的总资产管理规模约合 75 万亿人民币,其中银行理财产品约 45.64 万亿,占 60%居于首位。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能够居于行业主导地位与我国银行主导金融体系不无关系。首先、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低风险、稳收益的风险收益特征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特别是在零利率、负利率时期;其次、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不能破产的背景,对理财产品起到了无形的增信作用;第三、我国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银行具有大量优质资产可用于理财产品开发;第四、相较其他金融机构,银行广泛分部的营业网点具有渠道优势。

  2004 年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发售理财产品,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入速猛发展的十年,2008 年次贷危机后,在刺激经济政策的调控下我国理财产品更是飞速发展。经过第一个十年,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从 2004 年 14 家银行的 114 款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不足 500 亿元人民币,到 2014 年全年共发行 6.64万款理财产品,募集金额超过四十万亿,十年期间发行数量增长了 582 倍。

  根据上表数据,可以作出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增长率的趋势图(如图-1),不难发现,理财产品虽然发行数量和增长额在这第一个十年中迎来飞升,但增长率一直处在下降通道。简单而言,目前我国财富管理市场发展呈现以下特征:1、款均规模下降,但产品创新能力提升,如:超短期理财基金的创新;2、信托理财产品监管不足;3、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市场着力创新;4、银行理财产品处于调整前的黑暗期。

  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在 2007-2009 年间,迎来高速增长,主要表现有:

  发行数量持续攀升,管理规模屡创新高,产品创新能力提高,监管也有所改善。

  2010-2014 年,作为财富管理的主力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数量和规模继续飞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第一,地府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需求;2008 年次贷危机后,在出口严重减少、国内经济形势恶化的情况下,中央为刺激经济,提出四万亿,但最终投入到地方的资金只有 1.2 万亿左右,这之间的差额需地方政府自行解决,从而大大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

  第二,商业银行将信贷资产表外化从而优化资产负债表,根据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 6%,理财产品的表外化作用使银行能够绕开这一监管,从而实现更大利润;第三,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需求,存款利率是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仅剩的最后目标,而理财产品为银行推出的具有极高信誉的创新,突破了存款利率的限制,对实现我国利率化起到促进作用;第四,负利率时代,居民对抗通胀的需求;2010 年 2 月我国 CPI 达到 2.7%,而同期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只有 2.25%,但 2010 年 2 月发行的理财产品中超过 6成粘化年化收益达到 2%以上,对通胀有一定抵抗力。

  下面将从发行规模、发行机构、资产类型、期限结构、收益类型等角度描述2.3 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发展的展望。

  由于我国的体制原因,未来我国金融体系或将走欧洲的道路,即全能银行主导下的资本市场,因而在财富管理市场我国将形成"全能商业银行主导,其他机构为辅助"的格局。因此可以推断:

  首先,外来十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将进一部得到发展,如投资类型、收益方式、产品设计等将随着我国银行体系的发展与银行混业经营的拓展得到提升。

  其次,银行的经营模式将逐步向混业经营转向从而扩大募集金用途,未开发高收益产品大戏基础。

  再次,理财产品的销售模式拓展,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此外,商业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客户资源、销售渠道、人才积累等方面的优势,将继续主财富管理市场,并推动银行理财产品营销模式转变。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金融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