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会计硕士论文 >

低碳背景下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概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3-14 共10419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3 章 低碳经济下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概述
  
  上章介绍了低碳经济下环境成本的相关理论,据此本章主要阐述了低碳经济下企业如何对环境成本进行核算,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主要包括环境成本的确认、计量、分配和归集,本章对这四方面分别做出了详细的介绍。
  
  3.1 环境成本的确认
  
  企业在确认环境成本的时候要有能够判断和衡量会计要素的标准,在发生某一项目的时候,企业要能准确的将它归入某种会计要素,及时的计入财务报表,明确其主要解决哪些问题。企业应该在自身的环境目标的基础之上,根据相关行业的环境保护法律的规定,对由于经营活动产生的企业支出确认环境成本。在确认环境成本的时候要在合适的时间内确定是现金制还是权责发生制,并且我们也要在明确的标准之下进行。
  
  3.1.1 环境成本确认的理论标准
  
  1.环境成本的确认需要具备可定义性
  
  某一事项想要确认为环境成本首先要具备环境成本定义的相关条件,具备环境成本的相关属性,也能够符合其相关的判定标准。能够确认为环境成本的事项必须是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活动,该活动能够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减少,使企业的负债增加或者资产减少,致使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
  
  2.环境成本的确认具有可靠性
  
  这是指环境成本信息如果是没有偏差,那么环境成本的确认应该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可核实性,使用者可以根据真实反映的情况做出决策。所以说,企业确认环境成本一定要基于真实的经济事项本身,要明确并且准确的激励企业该项环境成本发生的时间、原因和地点,选取合适的计量单位,对于环境成本的金额一定要准确的确认和计量,这样才能够公允的反映真实的环境成本的情况。在采取权责发生制来划分资本性与收益性环境支出、确认环境成本费用的情况下,要求财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这样得到的数据材料才能更加真实可信。
  
  3.环境成本的确认具有可计量性
  
  我们确认的环境成本如果能够被合理的估计和计量,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该环境成本具有可计量的属性。环境成本包含了许多的内容,现在我们所谈的可计量其实主要有这样两种解释:第一,已经发生的环境成本如果能够被确认和量化,那么该环境成本的金额就是能够计量的;第二,有些成本虽然不能够准确的被计量,但是却与环境问题有关,并且该成本的金额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内被估计,企业就可以根据相关的治理成本和费用定性、定量的合理估计该成本。
  
  3.1.2 环境成本确认的实务标准
  
  1.遵守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环境成本简单的来说就是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在国际规定的环境标准范围内产生的环境相关的费用和支出。现阶段,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环保样品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方法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保基础标准。企业需要尽全力保证这些标准的严格执行,所以要加大投资相关的环保设备、维护与保养相关的设备、聘请相关环保人员参与生产经营,这些措施所产生的费用就是环境成本。
  
  2.企业之间发生的相关交易企业在市场交易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环境成本费用,美国正在执行的“排污权市场交易制度”就是指企业之间在相关市场购买排污权而产生环境成本费用和发生环境保护的收益。
  
  3.国家采取相关的经济措施
  
  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国家可以采取相关的经济措施来迫使企业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推进企业确认相关的环境成本费用。这样的企业环境成本包括排污超标企业被征收的排污费、国家向企业征收的环境税和环境保护基金。
  
  根据上述环境成本确认的标准,企业进行环境成本确认的流程如图 3.1.
  
  3.2 环境成本的计量
  
  会计确认是会计计量的基础,会计计量是根据计量单位跟属性来确认该事项的金额大小,其主要问题其实是“是多少”.计量环境成本的时候,首先要保证环境成本已经被确认了,然后量化环境成本被确认的结果。在此期间,我们首先要对环境事项和业务的特点充分了解,正确的选取出能够精确确认环境成本数额的计量单位和属性,最后得到最终结果。计量环境成本的主要方法包括:完全成本法、制造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我们在对环境成本进行计量之后才能对其核算,因此环境成本的计量是环境成本核算的关键所在。随着环境成本计量对象的日益精确化,其计量的维度也在不断扩展,有很多由于一些非规范化的环境成本的存在,其分类也不明晰,所以想要精确地计量环境成本很有难度。另一方面,计量环境成本其实就是计量其环境资产的减少数额,但是确认减少的数量其实非常困难,以至于我们计量的时候会产生模糊点,不能够精确计量。因此在计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估算来模糊计算那些用劳动价值无法计算的环境成本。
  
  3.2.1 环境成本的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
  
  在计量环境成本的过程中主要有两个方面非常重要,即计量单位和属性。
  
  环境成本主要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其他计量单位比如说是实物度量为次要计量单位。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可以用非货币指标来反映那些采用货币计量但是无法传递完整的原始信息的环境成本。例如我们在核算污染性气体排放产生的成本的时候,如果我们不能使企业信息使用者通过货币指标来充分了解与对比企业的排放成本,企业就应该采用一些物理上的计量单位来比如立方米、吨,这样企业就可以计量一些固体污染物的成本,比如碳化物、氮化物和硫化物等等。
  
  因此企业可以混合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使企业的环境成本能够更加的清楚详细。
  
  1984 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是目前被理论界比较认可的。2006 年,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其中认定公允价值、重置成本、历史成本、现值以及可变现净值为会计要素的五个计量属性。因此环境成本也应该借鉴成本会计的相关做法来确定环境成本的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作为主要的计量属性,其他几种计量属性并用的方式。历史成本能够清晰地反应会计数据以及企业成本的真实情况,实质上是实际发生的成本,因此企业大多数采用历史成本来计量企业内部发生的环境成本。如果想采用其他四种计量模式就要保证能够可靠真实的计量所确定的成本项目。
  
  环境成本会计本身是有自身特殊性的,当我们无法准确计量事项的性态、类别和边界的时候、就要采用模糊计量的方式来合理地判断和估计,这样能够使环境成本的计量更加准确和可靠。因此环境成本会计可以在运用上述计量属性的基础之上,采用特有的计量方式来计量环境成本,比如说:替代成本、机会成本、恢复成本等等。
  
  3.2.2 内部环境成本的计量
  
  计量企业的内部环境成本的时候,可以将企业的内部环境成本分为完全目的和非完全目的成本,然后根据成本特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计量。我们是根据成本费用发生的目的将企业的内部环境成本分为完全目的成本、非完全目的成本。
  
  (1)全额计量法。也被成为完全目的法,就是环境成本在计量的时候要把一定期间内的发生的全部成本金额计入环境成本。全额计量法就是计量完全由于环境保护以及环境问题产生的各项支出,企业内部的环境成本就是完全目的成本发生的金额。在此方法下,环境成本是为解决某一环境问题而产生的成本金额,全额计量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而且实际工作中更为常用。例如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的计量、构建环境管理系统的成本计量、环境保护技术开发成本计量、编制环境报告成本的计量等等。
  
  (2)差额计量法。此方法主要应用于能够在非完全目的下能够明确划分内部环境成本的企业来应用。非完全目的成本既具有环境成本的功能,也具有经营性成本的内容,这时环境成本应该小于等于非完全目的成本,这时因为非完全成本不仅仅包括环境成本,还有其他的成本。当我们把非完全成本清晰地分为环境成本、经营性成本之后,我们就可以应用差额计量法。采用差额计量法,环境成本等于总的投资支出减去没有环境保护功能的投资支出,差额计量法的普遍应用是计量有环保功能的耐用资产投资成本。
  
  (3)按比例分配计量法。在非完全目的的环境成本不能明确地分为环境成本和经营性成本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按比例计量分配法来计量环境成本。该方法是按一定比例将能够与生产产品有重要联系的环境成本分配到各个产品成本中的方法。采用按比例分配计量法的情况一般有计量生产车间在处理废弃物时发生的成本、辅助生产车间在处理污水的时候产生的成本等等。
  
  现如今我国成本的核算主要是核算制造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采取的是制造成本法。计量制造费用其实是按比例将直接人工工时和机械工时分配到各个产品中。如果由产品分担的环境成本金额过大,可以设立出“环境成本”这一科目到生产成本项目中去;当环境成本没有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那么我们可以将环境成本并入制造费用,然后进行核算,最后分配到所有产品的成本之中。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与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质,计量这些污染物质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1)废水污染成本的计量
  
  废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二是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水。这些废水之中包含了很多污染物质,比如说生产过程中的工业原料、生产的副产品等等。废水污染包括:酸污染、热污染、有机需氧物污染、病原体污染、化学毒物污染、重金属污染、植物营养物质污染等等。
  
  废水污染成本=污染物的污染当量之和×单位污染当量成本 (公式 1)污染当量=该污染物的排放量+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公式 2) 单位:千克其中,公式 1 中的单位污染当量成本国家对其有统一的规定标准,目前每一污染当量征收标准为 0.7 元;公式 2 中的某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应严格按照国家在排污费标准的规定执行。
  
  (2)废气污染成本的计量
  
  企业在生存过程中通过燃烧燃料以及向空气中排放污染物质产生的污染气体统称为废气。废气主要有硫化氢、二氧化硫、硫化碳这三种,废气排放严重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和也对环境治理造成了困难,所以计量污染成本是一项对于企业来说十分必要的工作。
  
  废气污染物成本=单位污染当量成本×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之和(公式 3)某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该污染物的排放量×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公式4) 单位:千克其中,公式 3 中的单位污染当量成本国家对其有统一的规定标准,目前每一污染当量征收0.6元;对公式4中的某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的计量应严格按照国家在排污费标准的规定执行,但是不同的大气污染的当量值有着不同的标准。
  
  (3)固体废物污染成本的计量
  
  企业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因为煅烧各种工业矿石以及各种燃料和材料产生的固体废物、生产废渣以及产业垃圾统称为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大体上可以分为六种,主要是按照其物理属性以及来源进行分类的,我们按照废弃物毒性的分类 又可以分为五毒物质跟有毒物质两种,有毒废渣主要包括放射物质、含有铅、汞、氟、铬、氰的化合物等等。对一些含有酸、碱、有机溶剂的高浓度液体也在固体废弃物的涵盖范围内。因为没有被处理过的工业废弃物品及生产出来的固体垃圾,不仅占用土地资源,废弃物的有毒成份也很有可能传播到空气之中,凝结的雨水污染水源和土壤,会严重破坏环境和人体健康,所以企业国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成本也应该被计算为环境成本。
  
  废弃物污染物成本=单位成本×废弃物排放量(吨) (公式 5)本公式中的废弃物排放量是按照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计量的得到的实际额来计算,不过其单位成本是每吨固体废弃物的成本。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固体废物的征收标准主要包括:冶炼渣每吨 25 元、尾矿每吨 15 元、粉煤灰每吨 30 元、煤矿石每吨 5 元、其它废渣例如半固态、炉渣每吨 25 元、液态废物是每吨 25 元。
  
  (4)噪声污染成本的计量
  
  噪声污染是指排放的噪声高于国家规定的最高值,并且排放的噪声给周围其他人的生活、学习跟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干扰。企业如果在生产经营中产生了噪声给周围环境带来了影响,那么企业就必须要负担起治理噪声污染的成本。噪声污染的排污费收取标准是按照每月超标的分贝数来征收。
  
  3.2.3 外部环境成本的计量
  
  外部环境成本来自于企业污染环境对社会产生了影响而产生的隐形的损失,环境成本计量过程中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计量企业的外部环境成本。因此能够解决外部环境成本的计量是推进环境成本核算的关键。
  
  我们知道环境成本包括内部和外部环境成本两方面,内部环境成本的发生容易通过采用一些措施进行确认和计量,但是外部成本却很难被轻易确认、计量和汇总。外部环境成本实质上就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上没有支付却严重的污染了环境而产生的各项成本。例如:过度养殖、过度开采资源造成的生产环境的破坏、企业排放废水、废气、废物导致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以及因为开采煤矿导致的水质污染和地表塌方等。
  
  因为外部环境成本和内部环境成本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两者所采用的计量成本也大大不同。外部环境成本并非是货币化的成本,所以对外部环境成本计量的过程中面临很多挑战。并且企业在计算衡量自身对环境的破坏污染的程度的时候也很难做到准确、全面,企业污染环境是来自于多方面的,因此污染的程度和结果也是不同的,外部环境成本的计量因此就需要采取间接的方式。计量外部环境成本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直接市场法。就是指用货币的价格来计量那些由于环境质量的变动造成的可以观察到并且可度量的经济损失。直接市场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疾病成本法。疾病成本法就是计量疾病的成本来确定环境成本的方法。而疾病成本简单的来说就是因为疾病而发生的成本,例如:医药费、或者由于缺勤导致的收入减少。
  
  ②预防性支出法。预防性支出法下发生的环境成本是因为人们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的产生而产生的支出费用。比方说由于水源污染,我们买了纯净水饮用,那么在这种方法下环境成本的价格就是纯净水的价格。
  
  ③生产率变动法。此方法是通过计算由于环境污染致使环境质量下降致使生产率和成本发生改变的成本计算方法。环境质量在此方法下可以被看做生产要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产率主要是由于环境质量的变化而变化,企业产品的产量和价格也会因此发生改变,环境成本就是计量这些变化产生的价格。例如水土流失导致农产品产量减少、空气污染腐蚀损坏了生产的机器设备等等。
  
  (2)意愿调查法。意愿调查法(CVM)也叫意愿估价法、随机评估法、或有估价法,是企业通过调查的方式,直接地询问一组调查者询问他们选择哪种方式支付为降低环境危害而带来的损失。环境成本就是人们为了维护环境质量和数量所愿意支付的金额减去现有活动以及改变现有活动的开支的差额。意愿调查法的优点就是能够获得实际工作中最基本的资料,因此我们得到的结论也是最合实际的。缺点是要求有更高素质的工作人员,而且调查工作中会产生很高的调查成本,加入所耗费的成本小于收益那么此次调查的意义就会小很多。
  
  (3)替代市场法。替代市场法(Surrogate market approach )下的环境成本计量就是对没有市场价格的环境物品,采用其替代物品的价值来衡量其环境成本的方法。替代市场法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工资差额法、资产价值法、旅行费用法、后果阻止法等,我们普遍使用的是资产价值法。资产价值法就是在对环境成本计量的过程当中,认定环境质量是对资产价值能够产生影响的一个因素,假定其他能够影响资产价值的因素不变时,由于环境污染所产生的环境成本发生额就可以用由于环境恶化而产生的资产价值变动来估计。
  
  近年来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温室气体是产生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碳又是温室气体产生的主要来源。在我国,并不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征收费用,所以企业就将温室气体的排放作为企业的外部成本,也不对其进行核算。但是低碳经济要求企业对碳排放成本进行内部化的处理,所以对无法市场化计量的温室气体对气候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就可以采用此方法对其计量,计算公式如下:
  
  碳排放成本=碳排放量×单位成本 (公式 6)这里提到的碳排放量等于企业生产经营中总的产生和排放的碳量。2007 年,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温室气体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燃烧化石燃料,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 2007 年总的碳排放的 95%,其中不含生物量减少以及砍伐森林导致的二氧化碳增量。我们可以根据碳排放的直接检测数据来对碳能源的消费量进行测算研究。根据 IPCC 提供的能量值排放系数以及各个国家的燃料热值,我们可以计算出单位质量的燃料碳排放系数,根据相关公式求出企业碳排放总额。
  
  目前,我国还未对温室气体,例如二氧化碳等的排放收取相关费用,因此我们还没有对排放二氧化碳产生的成本制定一个公认的标准。有关专家和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国家征收碳排放税势在必行。据此本文对碳排放成本的认定以未来企业将要缴纳的碳排放税为基础,但是如何对二氧化碳每吨排放征收税额还在研究探讨中。根据研究相关资料,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并且使企业自主提高节能减排的意识,在初级阶段我们不要征收过高的碳排放税,本文认为 10 元每吨的价格更为合适。
  
  3.3 环境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3.3.1 环境成本的归集
  
  环境成本的归集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将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环境成本归入环境成本账户的过程。环境成本分配基于环境成本的归集,也就是说环境成本的归集是分配的基础。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环境成本的归集对象其实就是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和环节。我们可以借鉴一般成本的归集程序来对环境成本开展归集工作。第一步要登记记账凭证,主要是依据环境事项有关的原始凭证;第二步在通过记账凭证来登记各明细账以及总账,第三步登记总账的时候要依据各明细账。也就是说环节成本的归集就是要把全部有关环境成本的事项都登记在各管理成本科目和总账之中。环境成本的归集程序如图 3.2 所示。
  
  环境成本跟其他成本相比具有很多的共同点,在对其进行归集的时候,我们可以参照成本会计中的归集方法,将其分为直接计入环境成本法和分配计入环境成本法。
  
  1.直接计入环境成本的方法
  
  企业发生的环境成本如果是属于期间费用的,那么就应该将该环境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也就是计入“环境事务管理成本”这个账户之中,在期末的时候再将全额转入到“环境利润”这个账户之中;但是,对于应该计入到产品成本的环境成本,则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处理:
  
  (1)对于在发生时有明确动因的费用,应该归属于直接费用,这部分费用就叫做直接计入成本,因此在直接成本发生的时候就应该直接计入环境成本账户。
  
  比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污染排放量超标而产生的环境成本、企业投资到产品生产环节中的环境保护设备等。
  
  (2)在费用发生之时,我们无法完全肯定,但是有些费用在很大的程度上应该是属于直接费用。因此多种费用共同发生时动因有所交错。
  
  (3)在费用发生的时候,虽不能肯定但很大程度上属于间接费用的包括仓库等建筑物改建工程中所发生的环境费用,这些费用跟直接的生产活动无关,但是也与直接生产有着特殊的联系。
  
  (4)对于在费用发生之时,如果能够很确切确认为间接费用,那么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间接计入费用,也就是说在费用发生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将其分配到环境成本账户中去。比如企业支付给环境保护人员的薪酬等。
  
  以上四种情况,第一种和最后一种这两种方法在进行会计处理的时候能够很明确的知道如何进行,第一种情况下,我们能够非常清晰的划分归属对象,所以在费用发生之时,应该直接将费用计入到环境成本的账户中。不过在第四种情况下,在费用发生的时候我们不能清晰地确认成本对象,因为环境成本受几种对象的共同影响,所以我们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分配这些费用,最后将其计入到环境成本的账户中去。与第一种和最后一种情况相比,第二情况和第三种情况比较复杂。对于金额较大的环境成本,我们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有的方法甚至会对企业评估其内部责任和财务业绩的时候产生影响。因此采用何种方式来处理这两种费用就是关键所在。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我认为,应该以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为基础,在第二种情况下,如果费用有 50%以上的可能性属于直接费用,那么我们就参照第一种方法来处理,也就是根据直接费用的方法处理。
  
  在第三种情况之下,如果费用有 50%以上的可能性属于间接费用的话,那么我们就参照最后一种情况来处理,也就是对比间接费用下的处理方式。因此环境成本归集的依据是建立在能够确定环境成本归集的原则的基础之上。
  
  2.间接计入环境成本的分配方法-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指在作业的基础上进行成本计算的方法,作业成本法的实质就是认定产品消耗了作业,作业消耗了资源,资源消耗了成本。如果在计量环境成本的过程中采用这个方法,那么环境成本与产品就可以通过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资源消耗成本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来建立联系。企业在对环境成本确认计量之后需要按照资源动因将企业的环境成本分配到特定的环境成本库之中,然后我们需要分析由于环境成本库的不同而引发的成本特性,选取最合理的成本动因,然后综合分析成本动因比率,并将其分配到相应的产品成本当中,详细的计算流程如图 3.3 所示。环境成本的归集应该属于该流程中的第一个步骤,如图 3.4所示。
  
  3.环境成本归集的账务处理
  
  在可以直接计入环境成本发生的时候,账务处理如下,借:环境成本,贷:原材料等;在不能直接计入环境成本发生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分配,然后再参照上述情况做同样的账务处理,即借:环境成本,贷:原材料等。
  
  3.3.2 环境成本的分配
  
  环境成本的分配进行在环境成本的归集之上,环境成本在归集之后,企业环境成本都被计入到了环境成本总账以及环境事务管理总账之中。来源于产品生产产生的环境成本,我们应该在会计期末之时将其分配到产品成本中。
  
  目前我们在核算成本会计的过程中,一般是将企业的环境成本归集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当中,对于被归集到制造费用中的环境成本需要采用相关的分配标准,比如说机器工时、直接人工等,然后将其分配到不同的产品生产成本之中。
  
  采用此种方法,没有将是否在费用的标准和成本的产生之间含有因果关系考虑到其中,因此这种情况下不能如实的反应成本信息,企业在根据成本信息做决策的时候也会受到影响。如企业想得到真实的环境成本信息,就应该结合作业成本法和生命周期法来分配环境。
  
  1.作业成本法
  
  环境成本的归集是环境成本分配的基础,企业在进行成本归集的环节中,已经按照资源动因将各项环境成本归集到环境成本库之中了。所以企业在对环境成本进行分配的过程中,要将各成本库中的环境成本按照作业动因分配到产品成本之中。具体流程如图 3.5 所示。
  
  如果企业可以建立对应的环境成本库的同时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划分出成本的动因,那么作业成本法就可以被用来对环境成本进行分配。作业成本法分配环境成本的优点是能够对环境成本的来源和构成做出清晰地反映,也能够提高企业对环境成本的管理,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成本决策。然而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也有一定的缺陷,企业必须拥有成熟的成本会计操作系统,不然企业就无法制定出严格合理的环境成本的分配标准,也就是无法得到明确的成本动因。此外在此种方法下只能对内部环境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因此应用的范围比较狭窄。
  
  2.生命周期成本法
  
  总的来说,企业主要是在生产阶段产生环境成本,不过企业如果站在长远的角度上考虑获得竞争优势,那么企业也就不能只是基于内部之上来核算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而应该把产品的使用和废弃物算在其中。所以我们要基于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之上,再确认计量企业的环境成本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成本,直接或间接地把企业的环境成本分配到产品的生命周期之中,这样每个周期都负担了不同的环境成本,这就是生命周期法。
  
  生命周期成本法(LCC)是以生命周期为单位分配成本的方法,20 世纪 60年代,生命周期成本法就已经出现了。该方法就是在一个产品的生产经营有效期之内,从研发阶段开始,然后进行产品规划、产品设计、制造成品、卖出后提供售后服务等过程,每一个过程都需要对发生的成本进行累计。生命周期法就是关注于整个生命周期内产品的完全成本。对于环境成本也同样适用。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需要经过材料的采集、加工材料、制造产品、包装运输和销售产品等环节,产品卖出后消费者对其进行使用,出现问题进行售后维修,最后企业回收报废产品或者进行废物处置。生命周期成本法不但可以归集企业的内部环境成本,也可以同时应用于企业的外部和内部环境成本。
  
  依据上文所述两种方法,我们知道这两种方法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应用生命周期成本法对企业的环境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其实是建立在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之上,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深化。结合两种方法一起运用可以使环境成本的核算更为深入,也能使信息使用者得到更加真实可靠、客观准确的信息。生命周期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分配归集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成本,而不只是局限于每个生产过程中,能够汇总隐藏和分散在会计系统中的环境成本数据,计算出的产品成本信息更加准确,也更加完整,得到的数据是非常真实可靠的。不过生命周期成本法的缺点也很明显,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无法取得完整的数据资料,也无法保证数据资料的真实程度。因此我们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对于有操作困难的环节,我们可以对其他环境先行计算,待条件充足之后再扩大范围以此完成对整个生命周期的分析。
  
  3.环境成本分配的账务处理
  
  归集后的环境成本经过分配流程,已按受益原则将其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之中,具体的账务处理如下:借:生产成本,贷:环境成本。
  
  3.4 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
  
  会计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反映系统,企业在披露会计信息的时候需要财务报告作为载体。会计信息的产生到会计信息的披露的整个账务处理的流程如图 3.6.
  
  所以我们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披露的方法来反应企业环境成本相关的会计信息。企业的环境成本信息需要由正确的账务处理流程产生,并且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也是通过环境成本报告来获得企业披露的相关成本信息,具体流程如图 3.7.理论上来说成本信息包括企业的环境成本信息,企业的环境成本信息属于内部会计信息,企业的内部管理层通过使用内部会计信息来控制、沟通、决策和评价管理业绩等等。然而,企业的内部会计信息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存在,因此,相比较于传统的成本报告,内部的环境成本报告更受关注,也就是说企业对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的关注要高于对传统成本会计信息的披露。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会计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