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开发激励政策的微观剖解:以安徽为例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个特殊的群体,实施的激励政策是否有效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总结,通过政策创新来形成符合各地发展实际的规律性认识,因此还必须从微观的角度,通过解剖一些实施的政策来进行系统的例证分析。由于安徽属于中部省份,各项政策特点具有中间性特点,具有更好的整体代表性,本文选择“安徽“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合芜鲜自主创新试验区人才特区建设”两项政策措施进行剖解。
4. 1安徽“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
为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安徽省自2006年幵始实施了 “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依托省重点项目,建设100个“产业创新团队”,集中开展科技攻关、新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增强产业发展竞争优势。工程至2009年完成100个团队的设立,随后进行了深化拓展,目前共设立206个团队。
4. 1. 1创新团队建设政策内容
“115”创新团队依托全省主导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优势研发项目设立,每个团队一般由1名“团队带头人”、5名"助理”组成,共6人,设立单位根据需要进行补充。设立期限1至5年不等,主要根据项目研究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团队带头人”面向海内外进行公开选聘,省外的优秀人才采取柔性引进的方式进行选聘。
创新团队与设立单位签订建设合同,明确设立期间团队的工作目标,设立单位要明确人、财、物等方面的具体支持措施。设立期限内,省财政按每人每年“团队带头人” 5万元、“助理” 1万元的标准,发放到创新团队设立单位,再由单位根据团队考核情况发放给带头人和助理。“团队带头人”及“助理”按合同规定,可参与研发成果的收益分配。设立单位要根据实际需要,明确团队成员其他有关工作、生活方面的待遇定。省市有关部门对“创新团队带头人”及“带头人助理”申报科研项目、职称评审、教育培训、经费支持等方面,均给予重点支持,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对团队建设情况实行年度考核和合同管理,单位依据设立时签订的合同,对创新团队的研发水平、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考核评估,视情对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省主管部门责成对团队进行调整,并收回部分或全部已发放的岗位津贴。
4.1.2创新团队建设政策分析
“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对带头人及助理直接发放位津贴,不同与一般的科研项目经费,直接进入分配环节,体现了人力资本的价值,津贴数每年虽只有5万和1万,但激励效果更好。要求团队设立在科研经费、办公场所提供、产学研平台等方面给予特别支持,为创新团队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条件,省有关管理部门对团队成员在职称评定、申报项目、经费支持等方面做好三个优先,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高层次创新人才自我开发、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对入选的团队带头人及助理由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命名并发放聘书,纳入全省高层次人才库进行管理,适时组织参加全省性的重要人才活动,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带头人”及“助理”,分别向他们授予“产业创新英才”及“产业创新骨干”的称号,有计划地组织创新团队建设情况在省内外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在全社会营造重视人才、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这样又给予了很好精神激励。同时,对激励设立了约束机制,制定实施专门管理办法,采取年度考核、期满评估验收、合同管理等方式,对经考核达不到创新团队设立目标和要求的,及时取消其设立资格。整个工程建设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省直相关五个部门牵头组织推进,由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会同所在市和团队设立单位共同抓落实,保证了各项激励措施的执行效果。通过建立多层面的激励政策体系,有效地发挥了政策叠加效果,目前这项工程已成为安徽人才发展的品牌工程,受到广泛欢迎。
4.1.3创新团队建设政策效果
通过对近八年来的“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分析,这项激励政策产生了人才集聚、政策叠加和载体延伸效应。一是发挥团队集聚效应,培养集聚一大批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首先是依托重点项目设立产业创新团队,其次是依托创新团队集聚创新人才,再次是依托领军人才集聚更多创新人才,目前全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共集聚培养9000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共同参与科技研发,其中12人入选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2人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奇瑞公司“发动机研发”创新团队围绕研发高性能、低油耗的发动机,通过内部培养、海内外招聘等形式,先后吸引凝聚520多名科技人员参与,其中包括来自海外40多名资深专家。二是发挥叠加效应,催生创造一大批市场前景广阔的自主创新成果。实现支持政策叠加、创新智慧叠加和成果转化叠加效应,围绕全省汽车、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公共安全等产业领域,取得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有600项,其中一大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丰原公司创新团队研发的“玉米粉清液发酵技术”,开辟了我国梓酸产业工艺方法和发酵原料的新途径,技术成果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金奖和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是发挥延伸效应,培育构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更好发挥“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由点到面、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推进省115创新团队拓展延伸、模式向市县延伸和创新创业培养载体延伸,2010年在完成100个设立任务后,继续深化拓展,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进行调整补充,目前共分七批设立了 206个,16个市建立600多支本级创新团队。合肥市实施和“228”创新团队工程,建立了 80个产业创新团队,集聚1000多名优秀创新人才,申请专利50余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鉴定56项,直接经济效益超过5亿元。
4.2合芜鲜自主创新试验区人才特区建设
合芜鲜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包括合肥、完湖、鲜掉3个省辖市,是继北京的中关村、武汉的东湖和上海的张江之后,我国第四个执行“中关村政策”、同时也是第一个跨市联动的自主创新重点发展区域。为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11年,安徽省决定在合芜畔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人才特区,围绕主导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推进六项人才工程建设和十项人才政策,通过五年时间,引进培育一大批、能够满足自主创新需要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以此引领带动合芜鲜试验区乃至全省创新创业人才总量的大幅度增长。
4.2.1人才特区建设政策内容
实施“611人才行动”以科技成果转化、重点计划引育、产学研实体集聚等六大人才工程为引领,创新市场化人才评价政策、人力资本作价入股政策、财政扶持政策、职称评定政策、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住房优惠政策、居留与出入境政策、学术研修交流资助政策、医疗及配偶安置、人才服务政策、子女入学政策等10个方面的特殊支持政策,针对这些特殊对象,实行特殊政策、特殊机制,做到特事特办。
合芜鲜三市和省直人社、科技、公安、税务、工商、教育等部门,围绕建设合宪畔人才特区建设,出台50多项配套政策。合芜鲜三市及所辖县区都开通了服务的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的受理、一次性的告知和一条龙的服务,帮助这些创新型人才解决在签证办理、工作调动、工商注册等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针对人才的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帮助他们在配备科研设备、安排技术助手、代建实验室和厂房、引入风险投资、进行产品策划等服务。针对信息、中介服务、投资咨询的力量比较薄弱问题,建设合完蚌科创服务中心,公共检测服务、科技成果展示中心、微电子测试、创业苗圃等四大平台投入使用,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创新机构和团队。为进一步促进发展环境优化,加快推进科技金融的结合,不断完善境内外上市、创业投资等投融资服务新模式。
4. 2.2人才特区建设政策分析
发挥人才特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开展重大政策试点,出台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重大政策试点指导性文件和7个配套文件,允许高层次人才在股权收益转让后再缴纳其个人所得税,这们降低了技术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调动了科研骨干积极性。目前在股权和分红激励方面,共有96家企业完成了试点工作,激励股权7619万股,激励金额约2. 63亿元,共激励科研及管理人员1000多人。美玲电器实施股权激励,拿出1822万元向30名符合条件的激励对象进行分配,其中3名公司高管各获得超过百万元的激励基金。注重优化创业条件,科研管理、企业扶持、科技金融合作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措施,支持创新发展,设立总额12. 8亿元的创新创业引导基金,吸引社会投资30多亿元。中科保瑞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合作,物质院以专利技术入股占总股本1000万元的四分之一,即250万元,物质院在技术股中拿出其中的30%奖励给团队和个人。通过技术入股和奖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得到极大释放。注重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推进产学研合作,更加有效地激励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
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更加灵活,突出市场导向作用,把应用类成果转化推广和新增和利税等实际业绩与贡献作为科技人员的职称评定、有关科技项目立项和科技成果评价等方面的重要指标,鼓励科技创新人员多创新多作贡献。这些新的人才政策使科研人员有热情去创业、做应用型开发受政策激励。此外,人才特区内的公共服务更加周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个性化的服务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对高端人才物质激励力度更大,合芜鲜人才特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除国家一次性津贴100万元外,省里每人追加补贴50万元。同时给予精神层面的激励,授聘于“省特特聘专家”,纳入省高层次人才库统一进行管理,组织参加研修、专家休假、决策咨询会、迎春茶话会等活动,让他们在安徽生活得很体面。
4.2.3人才特区建设政策效果
合宪畔人才特区通过近三年的建设,随着各项配套措施的有序推进,显示出强大的吸引力、生机活力和发展潜力,明显加快了该地区各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集聚。一是创新人才大幅度集聚。特区建设以来,先后吸引凝聚上万名高层次人才来创新创业。新增105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0名国家“万人计划”专家,新增4名院士,柔性引进院士〗9人。新入选设立50支省“115”产业创新团队,170人入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员,70人入选省“百人计划”或培育项目。培养新技师4500余人。二是创新活力明显增强。人才特区政策叠加效应逐步显现。在财政扶持政策方面,省财政针对引进人才,安排4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由此带动了合宪鲜三市1亿多元专项投入。在职称评定政策方面突出了能力、业绩和业内认可,修订企业工程类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包括一些基层艰苦岗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凭借其工作业绩,不受身份、资历、论文等限制,学历、免除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获得了相应技术职称。完湖市出台政策支持科技与金融对接,对创业项目由政府创投基金按照风投总额20%予以配套,不仅可调动高层次人才的创业激情,而且可提高创业成功率。三是创新载体更加完善。充分利用科技与教育资源,加强产学研融合,为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搭建发挥作用载体,共成立20余家产业技术研究院。一大批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引智海外工作站相继建立。2012年7月,合肥市按照“省院合作、市校共建”的原则,启动建设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加快科技研发与产业发展融合、成果转化与金融投资融合,仅一年多时间,研究院就与英特尔、微软等国际知名企业共建23个联合研发中心和实验室,集聚各类科研领军人才和研发骨干700余名。四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人才特区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明显提升,增强了全省自主创新能力。2013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跃居全国第6位、中部第1位,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9位、中部第1位。五是创新产业不断壮大。人才带动区域发展的效果已开始显现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加速成长。两年多来,三市获国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85家、总数达1107家。2013年,实现产值7150亿元、增加值1779亿元都占到全省的60%。目前人才特区80%以上的科研机构、科技活动人员、研发经费、省级科技成果都出自企业。
为丰富现有政策、加大激励效果,2014年先后出台了《安徽省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实施细则》、《安徽省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来院创新创业实施细则》和《安徽省创新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安徽省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实施细则》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在完成岗位工作的前提下,兼职在本省从事科技创业及成果转化等产学研活动,明确规定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将职务发明成果转化、转让等收益中单位留成部分,按最多95%的比例、至少60%比例划归科技人员及其团队;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其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可以按最多70%比例、至少50%比例折算为股份。
《安徽省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来院创新创业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以市或县为主,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公开引进10个左右来院创办企业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省里按不超过市或县的支持额度,对每个落地的团队参股支持1000万元,省财政投入形成的股权按合同约定,根据企业发展情况,视情部分或全部奖励给科技人才团队。
《安徽省创新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规定从2014年起10年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1000名左右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每人给予50万元的特殊支持,用于自主选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省有关部门还将在事业平台、科研管理、人事制度、考核评价、经费使用等方面,制定落实激励保障政策。
通过对安徽“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和合芜鲜自主创新试验区人才特区建设等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激励的政策分析,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安徽省适应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实施的这些针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开发的激励政策还是成功的,起到了很好的激励效果,体现在培养、引进、使用各个环节,适应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发展的要求。
人才幵发的思想逐渐解放,对特殊人才实现特殊激励政策,在内容上不断拓展物质激励内容,试行了人力资本作价入股、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政策措施,同时强化精神方面的激励,特别在提供平台、加强服务、营造环境上能够切实保证。加大了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各项政策建立能够着眼于形成长效机制,注重衔接配套,不断优化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环境。
安徽这些激励政策的实践表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幵发在激励上要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过程激励与目标激励、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的结合,既要做到坚持公平公证、体现价值的原则,又要做到以人为本、因人因时而异,实现原则与柔性的结合,同时要不断完善落实机制,让各项激励政策真正及时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政策叠加效应和激励的综合效应,实现最佳的激励效果,将各类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活力、创造潜能和创业激情充分调动起来,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安徽建设提供了坚持支撑,目前安徽成为继江苏之后全国第二个开展创新型建设的省份。
摘要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组织单元中十分重要的类型,承担着我国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职责,其数量庞大,组织复杂。我国的事业单位大多都是由国家出资设立的,且与政府行政机关间存在着从属或者直属关系,与政府联系极为密切,由于历史原因,大多事业...
4R公司某分公司代理人激励的完善对策在保险代理人队伍中,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既能充分调动代理人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代理人努力达成高目标业绩,提高公司效益和保费规模,还能留住一批高素质的代理人,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本文针对R公司某...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分析找出A公司针对基层营销人员所施行的绩效考核体系的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使其适应公司的新战略目标和管理水平。...
二、文献综述(一)员工离职及离职率概念离职在许多层面和学者的研究下,有着不同的概念和含义。离职的基本含义为离幵现有职位。员工离职则是指雇员与雇主之间结束雇佣关系,员工离开原公司的一种行为。员工离职的基本分类为两种:一种为员工主动离职,即员工单...
5总结与展望5.1全文总结本文以国内一家历史悠久、市场规模较大、代理人众多、所面临的问题具有一定行业普遍性的公司(以下简称R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学习,在委托一代理和激励这些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经验...
第四章XX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再设4.1XX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再设计的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这是有效激励的重要条件。通常情况下,在员工看来,许多具体的激励手段,例如竞争、奖金、权力、晋升等是公平的,这样他们才能够满意,才能够发挥出激励...
领导运用亲和型幽默与员工分享有趣的事情,这种与人交好的行为首先能够给员工带来快乐、兴奋的积极情感,创造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在这种情境下工作的员工更能够开拓思维,以创造性的方式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本文主要是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问卷和资料收集等方式,全面了解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绩效管理现状,梳理出公司在管理中存在受领导管理思路变化影响大、没有形成良好的绩效文化、关注形式的东西多关注实际效果少、绩效评价结果落实不尽到位和部分员工有抵触等突出...
4国内制造业外资企业对于知识技术型员工激励存在的主要问题激励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它包含着科学的理论,但更多的是艺术,尤其是在当今复杂的经济大环境中要立于不败之地;由于它的多因性,不存在一呼万应、现成的万灵丹.但激励这一技能毕竟是有...
3.4大连港轮驳公司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员工薪酬满意度是指员工获得薪酬的感受与其心理预期之间比较的结果,一般可以理解为:员工薪酬满意度=实际获得的薪酬心理预期的薪酬。员工薪酬满意度是衡量公司薪酬管理体系成功与失败的重要因素,是公司凝聚力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