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基础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中药炮制对鹿茸成分及药理活性影响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杨洁
发布于:2021-12-17 共357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中药炮制论文范文第三篇:中药炮制对鹿茸成分及药理活性影响

  摘要:鹿茸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其性味甘温,禀纯阳之性,具有生发之气,含有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卵磷脂等,可增强机体对外界的防御能力,调节体内免疫平衡,具有强壮身体、抵抗衰老的作用。该文主要从中药炮制、鹿茸的炮制及中药炮制对鹿茸成分及药理活性影响3个方面进行分析,为临床研究提供合理指导。

  关键词:鹿茸;中药炮制;成分,药理活性;

  作者简介:杨洁,E-mail:1142067599@qq.com;

  鹿茸是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尚未骨化的幼角,雄鹿的嫩角未长成硬骨时,带有茸毛,含有血液,将其称为鹿茸。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鹿茸"善于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依据动物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花鹿茸(黄毛茸)和马鹿茸(青毛茸)两种;依据采收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砍茸与锯茸两种。一般通过色泽、质地、气味等方面对鹿茸质量进行鉴别比较。

中药炮制.png

  1 中药炮制简介

  中药炮制是中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中医药理论,根据药物成分、作用不同及用药的不同需求,对药材进行加热、煅制等,是一种中药材在应用或制成剂型前,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可起到增强药物疗效、改变药物性能的作用。常见的炮制方法有漂、煅、泡、煨等[1].对于有毒性或有腥气的药物,如附子,可通过使用清水进行反复漂洗,起到消除刺激性气味或减轻毒性的作用,或通过加热煮制的方式,降低药物毒性。对于有不良反应的药物,如生姜,可通过将其置于文火中煨至外层草纸焦黑后取出,进而缓和药性[2].中药经过炮制后,由于溶剂、温度、时间及不同辅料的处理,可使其所含化学成分产生不同的变化。近年来,通过增加新工艺、新设备,从工艺、化学、药理、临床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对部分传统炮制方法加以改进,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2 鹿茸的炮制

  鹿茸是一种常见的滋补类中药,可用于治疗冲任虚寒、崩漏不止及白带量多清稀等妇科疾病。该药还有祛毒生肌的功效,可用于阴疽疮肿内陷不起等外科疮疡类病证[3].花鹿茸、马鹿茸、鹿茸片质量较好,而鹿茸粉质量较差。鹿茸片根据鹿茸切片部位对等级进行划分,从茸尖到茸根依次为蜡片、半蜡片、白粉片、红粉片、白沙片、血片、骨片。鹿茸的炮制方法在古代有10余种,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羊脂制、黄精汁制(《雷公炮炙论》)的方法,明代增加了醋煮(《寿世保元》)、盐酒制(《普济方》)的方法,清代有熬膏(《玉楸药解》)等炮制方法。现代炮制中,主要有对原材料进行刮茸毛、研磨成粉;或刮茸毛后将其蘸乳汁,烤炙晒干成片;或白酒浸润后切成薄片等炮制方法。酒可通脉络,酒制后可促进鹿茸中有效成分大量溶出,提高祛风活络之力,治疗冷痹骨节疼痛等病证。对于鹿茸详细的炮制方法有先浸后烘法、壶蒸鹿茸饮片切制法、酒润切制法、燎去毛法等。将酒炙法与酥炙法两种方法炮制的鹿茸粉进行比较,酥炙法相对较好,其优点在于:火候易掌握,受热均匀,中途不糊片、不焦化,温度低,鹿茸有效成分损失较少[4].

  3 中药炮制对鹿茸成分及药理活性的影响

  3.1 中药炮制对鹿茸成分的影响

  鹿茸含有激素类、胶质、蛋白质、磷酸钙、碳酸钙等成分。鹿茸的水溶性浸出物中,含有大量胶质,其无机成分为钙、磷、镁等。现代冻干法加工的鹿茸与传统炮制工艺的热炸茸均有明显增加骨密度、调节骨代谢、改善骨结构的作用[5].鹿茸中的多糖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诱导淋巴细胞增殖,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T细胞可直接杀伤靶细胞,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对机体抵御肿瘤细胞、病菌感染等起到积极作用[6],同时可通过释放淋巴因子,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多糖类成分可通过在乙醇、热水等溶液中浸泡或进行酶解制备得到。鹿茸多肽是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常见的炮制方法有利用活性酶水解、使用有机萃取剂提取等。鹿茸精是鹿茸的醇提取物。研究显示,鹿茸的茸毛可对咽喉产生刺激,进而引起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所以在炮制过程中需去除茸毛;因其质地坚韧,炮制后便于切片,利于煎出有效成分,增强补益作用[7].王燕华等[8]对鹿茸粉与鹿茸片进行化学成分的对比分析,发现与研磨而成的鹿茸粉相比,40%乙醇溶液炮制的鹿茸片中核苷类成分减少27.62%,50%乙醇溶液炮制的鹿茸片中核苷类成分减少21.07%,表明50%乙醇溶液炮制的鹿茸片的核苷类成分损失相对较少。

  3.2 炸鹿茸与冻干茸的药理活性比较

  现代冻干技术加工得到的鹿茸与炸鹿茸均可增加骨密度,调节骨关节正常代谢,促进骨结构的良性改变[9].侯召华等[10]通过对传统煮炸法(对照组)与冷冻干燥法(实验组)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对照组的胆固醇含量为4.72%,明显低于实验组的6.89%;其色差值中的a*值明显低于实验组,b*、h值明显高于实验组,说明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的鹿茸样品色泽更鲜亮,显色度更高。鹿茸中含有多胺类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多种热敏性成分,冻干技术可保持以上热敏性成分的有效活性。王燕华等[11]通过测定鹿茸中的10种生物胺成分,发现10种生物胺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冻干茸的生物胺总量明显高于煮炸茸,煮炸茸的骨片、蜡片、粉片、沙片4个部位的生物胺总量分别为55.67 mg/kg、312.33 mg/kg、176.88 mg/kg、105.31mg/kg,而冻干茸以上4个部位的生物胺总量分别为74.73mg/kg、291.77mg/kg、152.85mg/kg、114.49mg/kg,不同部位的生物胺总量有明显差异。3.3鹿茸不同部位的炮制方法比较中医认为,鹿茸有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等功效。鹿茸片在炮制时,首先取鹿茸,燎去茸毛,刮净后,以布带缠绕茸体,自锯口面小孔灌入热白酒,至润透或灌酒稍蒸,横切薄片,压平并使其充分干燥。《增订伪药条辨》记载:"茸之顶尖,最首层之白如蜡,油润如脂,名之曰蜡片;次层白中兼黄,纯系血液贯注其中,故名之曰血片。"鹿茸近顶处切下的部分称为血片,其片面光滑,鹿茸下段切下的部分称为粉片,其片面粗糙。高畅等[12]取鹿茸的蜡片、血片、粉片,用75%的乙醇进行提取,进行冷冻干燥后得到各部位的醇提取物,发现蜡片对于离体脂肪的分解作用强于粉片和血片,蜡片、粉片、血片中次黄嘌呤的含量分别为0.386mg/g、0.268mg/g、0.154mg/g,认为促进脂肪分解的主要活性因子可能是次黄嘌呤。刘松鑫等[13]研究显示,鹿茸顶部浸出液的生物活性相对其他部位较高,而基底部位生物活性处在较低水平,其余部位生物活性均保持在平均值上下。

  4 小结

  鹿茸在机体神经功能、心血管系统、性激素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可改善肌肉对神经系统的灵敏度,增强机体活力及心脏动力,有效减轻心脏疲劳,同时其含有大量胶质和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对能量代谢、睡眠及食欲方面均有一定的改善,进而减轻全身乏力和易疲劳的症状,有补气血、强筋骨、益精髓的功效。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不同部位的鹿茸成分均有影响,对鹿茸炮制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病情需要及患者自身情况,充分发挥鹿茸的药理作用。目前,对于鹿茸炮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较少,且对于不同地区的加工条件及成本考虑方面有所欠缺,可将充分有效的利用率作为方向,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合理有效地发挥鹿茸炮制后的效果;同时,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正确,亦可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需慎重选择。

  参考文献

  [1]杨春雨,郭凤倩, 藏琛 ,等。中药炮制用辅料姜汁的冻干艺优化及冻干粉稳定性考察[J] .中国中药杂志, 2018, 43(3):520-526.

  [2]钟凌云,崔美娜,杨明,等。炮制影响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9,44(23):99-103.

  [3]宫瑞泽,赵卉,曲迪,等。不同产地加工及炮制方法对鹿茸中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J].食品科学, 2019,40(22):1-6.

  [4]王亚苹,张凯月,张辉,等。鹿茸炮制方法、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吉林中医药,2019,39(4):484-486.

  [5]经纬,李晶峰,边学峰,等。于"成分靶点通路"的鹿茸网络药理学研究[J] .中国现代中药, 2019,21(9):1236-1245.

  [6]刘春晓,许丽文,李光玉。鹿茸活性成分提取工艺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 特产研究, 2020,42(3):86-89 .

  [7]东方剑。解析鹿茸出类拔萃的营养成分与生长因子[J] .中国保健食品, 2017,10(8):18-20

  [8]王燕华,孙印石,张磊,等。鹿茸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的对比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 2018,43(6):1145-1155.

  [9]宫瑞泽,王燕华,祁玉丽,等。不同加工方式对鹿茸中水溶性多糖含量及单糖组成的影响[J] .色谱, 2019,37(2):194-200 .

  [10]侯召华,刘畅,任贵兴。 煮炸和冷冻干燥对鹿茸中脂溶性成分及色差的影响[J] . 现代食品科技, 2017 ,33(10):164-170.

  [11]王燕华, 孙印石,訪,等。 UPLC法测定不同加工方式鹿茸中的生物胺成分[J] .分析测试学报, 2018,37(9):995-1001 .

  [12]高畅,张传奇,郑毅男,等。鹿茸醇提物对离体脂肪组织分解的影响[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4 ,31(7):817-821

  [13]刘松鑫,宫瑞泽,陆雨顺,等。不同品种、规格鹿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20,51(3):806-811.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市中医医院
原文出处:杨洁. 中药炮制在鹿茸药理活性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民间疗法,2021,29(19):117-11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药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