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微观经济学论文 >

农民收入随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1-01 共1130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5 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结论
  
  本文基于均衡价格理论,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与农产品价格的历史发展与现状特点,运用国际数据及国内数据横纵向对比研究农产品价格与农民收入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现代经济计量方法--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实证验证,测定农产品价格对农民收入的实际影响程度。主要结论如下:
  
  (1)本文的研究对象界定:农民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农民收入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所得的净收入,等于农产品产值与生产成本的差额;农产品价格是指农产品生产价格,它是农产品从生产进入流通领域的第一手价格,能够客观地反映出农民从单位农产品中获得的实际收入。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在农村居民总收入中的比重持续下滑至36.1%,而农村就业总人口中至今却仍有 65.7%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在目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平加剧的情形下,农民收入水平严重偏低,农民在低收入人群中的占比越来越重。虽然,近年来农民收入在强农惠农政策的推动下,整体水平呈现逐渐上涨的趋势,但是年均增速上下波动频繁,上下峰值的差额均在 10 个百分点以上,农民增收极其不稳定;并且整体增速不及生产成本,主要农产品的成本利润率普遍下降,农业生产效益逐渐降低。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3)影响农民收入的直接因素包括农产品价格、产量和单位生产成本。农产品价格的变动除了直接影响农民收入以外,还会通过引起农产品产量和单位生产成本的改变而又对农民收入造成间接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在充分考虑了农产品价格变动对农民收入直接和间接影响的情况下,农产品价格与农民收入高度正相关。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可实现增收。但是,长期内如果农资价格与农产品价格以相同幅度上涨,农资价格上涨引起的农民收入减少量大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农民收入增加量,农民实际是减收的。
  
  (4)现阶段我国农民收入与农产品价格的绝对增速变动轨迹基本一致,虽然存在周期性的增速波动扩大,但未来短期内农民收入整体水平仍会随着农产品价格的绝对上涨而增加。然而,由于农产品价格相对于农业生产成本的增速不断波动走低,农产品的成本利润率也在波动中逐渐下降。如果不抑制农业生产成本的快速增长,长期内农民很有可能面临减收。
  
  5.2 目前我国农产品价格及农民收入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农产品价格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从而导致农民增收不稳定。原因在于:①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且我国农产品以家庭式生产为主,过于分散,接收市场信息滞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农产品供给缺乏弹性;同时,由于绝大多数农产品属于生产生活必需品,因此农产品需求也缺乏弹性;在供求都缺乏弹性的情况下,相同供给和需求的变动会引起价格以更大的幅度波动。
  
  ②我国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大于需求价格弹性,当外部因素使价格偏离均衡点时,农产品价格与产量将围绕均衡点发散式地波动偏离。
  
  (2)我国农产品市场具有明显的竞争性,农产品价格长期低位徘徊。原因有三:①农产品生产分散,规模化不足,“小农户、大市场”;②区域间种养结构相似,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相近,农产品差异化不大;③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足。由此,我国农产品卖方市场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基本毫无定价权。
  
  (3)我国农产品供给量若突然增长幅度加大,反而会使农民收入随农产品价格的下跌而减少。主要原因是,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价格的变动并不会引起农产品需求量的较大变化,供给幅度突然增加容易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引起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减收。影响因素主要有两点:①市场信息滞后,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农民是根据上一期农产品价格水平,而不是当期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来决定种养品种和数量,以至于盲目地跟风种养。 ②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造成农产品大丰收。供给过剩,谷贱伤农。
  
  (4)由于我国农产品价格整体水平偏低,农民收入随之偏低,农民家庭从事农业生产所得收入在农民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少,农民务农积极性降低。主要原因在于,现阶段强农惠农政策效应的短期性逐渐凸显出来,虽然农民收入与农产品价格实现绝对增长,但由于生产成本增速过快,农业生产效益在波动中走低。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相对增加,农民难以安心从事农业生产,青壮年农业劳动力继续涌入城市务工。后果:用于农业生产的稀缺耕地逐渐被撂荒,使原本就不足的农产品供给更加不足;长期以往也有可能造成大城市人口的拥挤。
  
  5.3 促进农产品相对合理上涨的对策建议
  
  5.3.1 保证农产品市场供给平稳和农产品价格的大体稳定,防止“谷贱伤农”
  
  5.3.1.1 确保市场信息有效传递,以需定产
  
  (1)完善期货市场
  
  期货市场的远期价格是综合考虑了各种可能的供求因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农民对于未来农产品价格的预测提供帮助。为科学保证农产品供给稳定提供了价格依据。农民当期能根据期货市场对于下一期农产品的预测价格,及时调整种养结构,减少供给过剩带来农产品价格大跌的风险。因此,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增强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联系,是抑制农产品价格波动,使农产品价格趋于稳定增长的重要策略。
  
  目前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虽然发展稳定,但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首先,农产品上市的品种较少、期货市场交易的规模普遍较小。其次,农产品期货市场中的中小散户占比过大,缺乏稳定农产品市场的机构型投资者。并且,监管不严,对于期货投资大户经常性违规操纵市场的行为缺乏强力有效的制约手段,期货价格失真风险较大。所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应该适当增加农产品,特别是大宗农产品的期货品种,最大限度地实现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扩大农产品价格信息有效传递的种类。此外,加大期货投资者的培训力度,积极培育一个结构合理、理性成熟的套期保值者群体和投机者群体。同时,建立严格的期货市场交易制度,加强监管力度,防止大户过度投机,使期货价格对供求信息反馈的正确性、及时性得以加强。
  
  (2)促进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农民凝聚在一起,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更为有效地传递农产品市场的需求信息,统一调整农产品的种养品种、数量和比例。此外,农民以一个组织体的形式成为卖方,可获得一定的谈判权和定价权,不再以“小农户”面对“大市场”,而是采取订单式的农产品交易,不仅取得了谈判价格的主动权,还切实做到了以需定产,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供给过剩的风险。
  
  目前我国农业合作社虽具有一定发展历史且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壮大,但是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比于美国、加拿大等农业经济发达的国家而言,数量相对较少,覆盖面相对较低,入社农民占比较低,规模太小。将近一半的农业合作社是由农民牵头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不懂、政府不管”.因此,一方面,必须加强对入社农民的培训力度,快速提高我国农民的知识、技术和素质水平,增强他们对于现代经营管理的理念和意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能力。另一方面,必须提高政府在农业合作社中的作用。政府应当积极地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在财政上提供资助,在教育和技术上搭建学习平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精度;并且政府应充分利用自身优越的统计网络和信息网络,通过合作社对农产品的生产种类和数目进行指导和建议,减少农民生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3)适当的面积控制或转产
  
  大宗农产品是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主体产品,其价格直接影响整体农产品价格水平。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都是主要针对大宗农产品而制定的,比如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和最低收购价政策等。然而,大宗农产品的种植面积较大,种植它们的农民由于缺乏有效需求信息,时常盲目跟风增减种植面积,导致大宗农产品价格随着产量的大幅波动而暴涨暴跌。因此,对于大宗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应当实行适当的面积控制,将产量波动的范围进行限制,防止供给过剩,从而保证价格稳定。此外,由于我国农产品整体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因此对于实行面积控制的部分耕地,不可能像美国和澳大利亚一样进行休耕或放牧,而是应该转而生产一些特色的农产品或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产品进行替代。因为特色农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而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产品具有技术垄断优势,可以获得比一般农产品更高的价格。这在保证了大宗农产品的整体产量水平、抑制价格波动的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5.3.1.2 构建区域间的产销对接网络
  
  实现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只是理论层面的假设。无论农产品期货市场和农业合作社如何发达,农产品的供与求总会有所偏差。从全国层面来看,农产品整体供给水平不足,农产品滞销贱卖的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因此构建区域间的产销对接网络,将一个区域供给过剩的农产品,及时输送到该农产品供给偏紧的区域去,可以有效规避谷贱伤农的现象发生。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产销对接网络仅限于区域内部,而且多以“农批对接”为主。但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相对落后,大多采取摊位制的交易形式,经营过于分散,缺乏信息的交流与合作。此外,政府对于农产品大量滞销的处理办法,通常是搭建短期产销对接平台,应急促销,或直接对农民进行补贴,明显不能根本解决滞销问题。可见,能否快速构建区域间产销对接网络,关键因素有两点:一是政府行为;二是信息化程度。因此,未来政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在农产品产销过程中,地方性的政府部门加强对本区域农产品生产情况、销售情况以及市场需求状况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的力度;其二,中央性的政府部门尽快开发农产品供求信息的数据库,将各地区农产品的供求信息数据及时录入,根据数据信息引导区域间农产品的供给方向和数量;其三,加大对农业生产、仓储和物流等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延长滞销农产品的存放时间,保证区域间产销对接的农产品质量和数量。
  
  5.3.2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产品价格相对上涨
  
  5.3.2.1 合理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及用量
  
  农业生产资料费用在农业现金生产成本中的占比大概在 80%-90%之间,是决定农业生产成本高低的关键性因素。合理控制农资产品的价格及用量,有效减少农资费用的支出,可以快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1)建立强有力的农资储备制度
  
  农资生产常年性、需求季节性的特征明显,农民主要集中在春耕和秋播两个时段购买。建立农资储备制度,对农资“淡储旺供”,可以有效调节农资价格在需求旺季,供给偏紧导致的价格大幅上涨。农资市场化以后政府相关部门对农资市场的供销及价格的引导和控制力度不够,并且农资储备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还面临流通风险和流通成本增加,导致农资生产者冬储的积极性偏低,一部分生产者还取消了赊销方式,改为现金结算或提高预交款比例,从而增加了农民购买农资产品的成本。因此,未来政府必须重视建立强有力的农资储备制度,实现农资的淡储旺供,正确引导农资市场供求和价格走向。首先,政府要合理利用用地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及培育大型物流仓储企业进行农资季节性储备;其次,由政府与承储企业签订承储合同,以合同形式约定承储细节,尤其是储备风险的分担比例;最后,结合银行低息贷款和政府财政贴息降低储备资金并保证资金充裕。
  
  (2)提高调节农资市场化的能力和水平
  
  农资生产所需原材料的购进成本,在农资生产总成本中占了大概 70%左右。我国国内能源短缺,价格居高不下且持续上涨,是造成农资价格整体水平刚性上涨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各种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农资生产者从国外进口一部分国内紧缺的农资生产原料,以降低农资生产总成本。此外,农资供给全球性偏紧,国际市场对农资的需求非常大。政府必须有效利用国内外农资需求的时间差,在国内供给过剩时,果断实行农资出口退税,鼓励农资适量出口,减缓农资生产者的库存成本压力;在国内供给偏紧时,取消出口退税改为征税,并鼓励进口。
  
  (3)促进农资流通渠道由分散向连锁转变
  
  目前我国农资在流通环节,经营渠道多且非常分散。从农资企业和原来的供销社,到农业技术部门和农资生产小厂,再到个体户经营的批发零售点,销售农资产品的主体数量众多,使得政府难以有效开展供给控制、质量监督和价格监管。因此,政府必须重视农资流通环节的整改,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的大型农资流通企业,实行农资统一购进、连锁配送销售的模式。不仅保证了农资产品质量,还降低了农资流通成本,使农民农资到手价格下降。
  
  (4)推广农业生产资料科学使用的方法
  
  目前我国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必须的农技知识,使得农业生产资料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化肥和农药等农资使用不合理、使用过量,且利用率低。农业生产资料越用越多,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但是又增产不增收。因此,农业主观部门应该向农民普及科学使用农资的知识和方法,加强对农民使用农资的技术培训和树立科学使用农资的观念。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单产和品质,又有利于减少农资投入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5.3.2.2 合理扩大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范围及力度
  
  对农业生产资料进行补贴,是变相使农资价格相对下降、农产品价格相对上涨的方法,因此加大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的力度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国家要结合国情,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增加直补金额;其次,根据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条件和方式,制定合理的农资直补范围,重点增加对化肥、农膜、农药和农用柴油等使用量最多的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加产品畜、农机具和农业用电等方面的补贴;再次,制定合理农资保护价,并且直补标准严格按照农资的市场价格与保护价的价差来确定。当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降低或低于保护价时,可以调整补贴标准或取消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直补,使直补与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挂起钩。最后,在调整补贴的发放方式和时间的时候,应更多地考虑提高补贴效果而非降低发放成本,在春耕、夏播和秋种的农忙时期与其他补贴资金分开发放,既有利于农民对农业生产资料补贴政策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利于农民把农业生产资料直补资金直接用于购买农业生产资料产品上,切实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5.3.3 改善农产品供给结构,形成“物以稀为贵”
  
  5.3.3.1 宏观调整区域农产品供给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区域供给同构化现象比较严重,几个省份或地区种植、养殖的种类、质量非常接近。因此,中央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区域宏观调控,大力推进区域农产品供给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可以像日本一样,根据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条件和生产特点的不同,将中国的农业生产区域合理划分为几个板块,以优惠政策和技术援助使各个板块形成独具特色的农业产区。每个产区的市镇村政府又再根据各自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的不同,划分出各自最具生产效率的农产品进行专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引导农民提高特色生产观念和意识,通过合理分工和精耕细作,加上技术部门支持,快速找出培育每一种农产品的独特种养技巧,并进行高效生产,使其他地区难以复制。这种方法可规模性地促进全国地区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的运动,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整体差异化程度,降低竞争性、增加垄断性,让农民生产每单位特色农产品获得比普通农产品更多地收入。由于各地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特色农业开展的速度和成效也会有所不同。特色发展较慢的地区,政府必须加强技术扶持力度,促进特色形成,严厉杜绝抄袭复制的情况发生,避免农产品供给同构现象再次出现。
  
  5.3.3.2 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促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上产学研的联系极其不紧密,加上农产品生产分散,对产品质量没有统一标准,导致我国农产品整体科技含量低、质量水平难以提高。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产品,因供不应求和具有技术垄断优势,可以获得较高的价格,然而目前市场上极为缺乏,因此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是一条实现农民增收的快速通道。主要方法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制定高质量的生产标准,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先培训、再定标,后定产”:由政府组织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专家,理论联系实际地对农民进行培训,确保把农业科研成果注入到农业实际生产当中。然后,由技术专家制定统一的农产品生产品质标准,不同品种设定不同的标准化体系,再由政府扶持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产区。
  
  最后,结合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和生产基地建设,引导农民由分散生产经营向产业化经营逐步转变,进而实现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产品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避免农产品市场出现逆向选择,劣质品驱逐优质品,农产品平均质量逐渐下降的现象。
  
  5.3.3.3 优化现有良种补贴制度
  
  良种补贴是我国第一个直接面对农民的农业生产性补贴,自这项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农民选用优良农作物种子,以及优质的奶牛和生猪产品畜的积极性提高,间接推进了我国农产品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农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对改善我国农产品整体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良种补贴是以种植面积而不是产量计算,并且补贴范围较窄、力度不够以及程序繁琐,弱化了补贴效果。因此,未来政府必须调整补贴方式和力度。首先,在以种植面积计算补贴金额时,应加入产量进行适度调整;其次,扩大良种补贴范围,除了粮食、棉花和油菜以外,应逐步加入糖料、水果和蔬菜等其他作物。第三,在制定补贴额度时,应充分考虑农资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等市场因素,降低农民购买良种实际支出的成本。第四,简化良种补贴发放程序,缩短合同签订、品种确定和监督管理的时间间隔,确保在良种发放前一个月就完成采购供种的各项工作,保证在播种前良种和配套技术服务完全到位。
  
  5.3.3.4 构建国家农业贷款担保体系
  
  促进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生产模式转变,需要大量资金注入,改变现有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然而,现如今我国农民处于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的境地,农民自身资金积累不足、投入有限;而农业企业甚至是农业龙头企业提供支持生产的资金比例较低、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足、银行农业信贷条件严苛甚至极少予以支持,使得农民和农业合作社融资极其困难,阻碍了我国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因此,未来政府必须着力构建国家农业贷款担保体系。一方面,对具有较高可行性的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项目提供低息甚至无息的农贷投资与贴息和低息的农贷担保。并且允许农民先以农地作为先期抵押,抵押年限以贷款额度来定,以此配合良种补贴,鼓励农民精耕细作,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农产品质量水平。另一方面,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项目提供条件型农贷业务,鼓励农民尝新,若试验失败则国家提供的农贷便是无偿的,若试验成功,市场反应良好,则国家以低息收回农贷。


  参考文献
  
  [1] Benjamin D, Brandt L, Giles J. The evolution of income inequality in rural China[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J]. 2005, 53(4): 769-824.
  
  [2] Ivanic M, Martin W, Zaman H. Estimating the short-run poverty impacts of the 2010–11surge in food prices[J]. World Development, 2012, 40(11): 2302-2317.
  
  [3] Johnson, D.Gale. Allocation of Agricultural Income[J]. 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 1948,30(11): 724-49.
  
  [4] Johnson, D.Gale. Functioning of the Labor Market[J]. 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 1951,33(12): 5-87.
  
  [5] Johnson, D.Gale. Comparability of Labor Capacities of Farm and Non-farm Labor [J].Th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3, 43(3): 296-313.
  
  [6] Johnson, D.Gale. The Functional Distribution of Income in the United States, 1850-1952[J].
  
  [7]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4, 34(2): 175-82.
  
  [8] Mellor, J.W. Agricultural price policy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 American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69, 51(5): 1413-1420.
  
  [9] Mellor, J.W. Food price policy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in low-income countries[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978, 27(1): 1-26.
  
  [10] Scandizzo, P.L.& Bruce C. Methodologies for measuring agricultural price interventioneffects[J]. World Bank Staff Working Paper, 1980 (394): 106.
  
  [11] Scherer, F.M. Industry structure, strategy, and public policy[M]. New York: Harper CollinsCollege Publishers, 1996.
  
  [12] Schiff, M & Valdés, 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gricultural pricing policy. Vol. 4: asynthesis of the economic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Press, 1991.
  
  [13] [日]速水佑次郎。Japanese Agriculture under Siege[M]. MacMillan Press, 1988.
  
  [14] [英] 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 廉运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15] [美]D·盖尔·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M]. 林毅夫,赵耀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6] 成德宁。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三农”问题[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17] 曹俊杰,王学真,高峰。 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的现状及对策[J]. 经济纵横,2008,(6):69-71.
  
  [18] 陈艳,王雅鹏。 农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影响因素的贡献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4,(5):12-15.
  
  [19] [美]德怀特·H·波金斯,斯蒂芬·拉德勒,唐纳德·R·斯诺德格拉斯,等。 发展经济学(5版)[M]. 黄卫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0] 董全海。 中国的粮食市场:波动与调控[M].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
  
  [21]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2] 郭玮,张顺喜,湛丛楠。 完善农资市场调控和管理必须找准着力点[J]. 调研世界,2005,(9):7-8.
  
  [23] 黄珺,顾海英,朱国玮。 农产品价格、合作社与农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6,(6):58-88.
  
  [24] 黄季焜。 制度变迁和可持续发展:30 年中国农业与农村[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5] 胡建美,邱浩宇。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国家农贷担保体系构建[J]. 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2011,18(2):41-45.
  
  [26] 侯琳琳,黄勇。 农产品价格、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J]. 商业研究,2011,(1):203-206.
  
  [27] 何蒲明,朱信凯。 农产品价格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J]. 农业经济,2003,(1):60-62.
  
  [28] 金海水,梁敏。 发达国家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比较[J]. 商业时代,2013,(7):84-86.
  
  [29] 匡远配,胡秀琴。 我国粮食供求价格弹性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10,(2):13-19.
  
  [30] 李纯英。 农村经济发展研究[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31] 李纯英。 如何看待农产品价格对农民收入的作用[J]. 价格月刊,1998,(2):21.
  
  [32] 冷博峰,郭军,王雅鹏。 我国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发展现状探析[J]. 经济纵横,2011,(1):60-62.
  
  [33] 李会敏。 农产品价格上涨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7)。163-164.
  
  [34] 刘洁,祁春节。 我国农业合作社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及完善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2):192-195.
  
  [35] 李建平,王吉鹏,周振亚,李俊杰。 农产品产销对接模式和机制创新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13,(11):31-35.
  
  [36] 李里特。 农产品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和食品安全的基础[J]. 标准科学,2009,(1):18-21.
  
  [37] 李仁峰,张森。 国外农产品购销制度与价格政策[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4.12

        [38] 黎霆,谭砚文,汪晓银。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对“农资趁机涨价”现象的验证与探讨[J]. 新疆农垦经济,2006,(12):14-17.
  
  [39] 罗永恒。 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湖南:湖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系,2012

        [40] 刘耀森。 农产品价格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J]. 当代经济研究,2012,(5)43-48.
  
  [41]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 价格理论[M]. 蔡继明,苏俊霞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42] 彭东泽。 农产品价格变动对四川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J]. 四川省情,2007,(8):10-11.
  
  [43] 邱强,余巍巍。 关于农民收入增长减缓的微观经济学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04,(7):111-113.
  
  [44] 孙政才。 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45] [美]西奥多。W.舒尔茨。 改造传统农业[M]. 梁小民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6] 谢长伟,张东平。 农产品销售价格变动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 河南农大学学报,2010,44(6):722-725.
  
  [47] 徐茂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述评[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8] 王元璋。政治经济学从古典学派到马克思的发展[M]. 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49] 杨芳。 美国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机制与启示[J]. 江苏农村经济,2009,(12):72-73.
  
  [50] 杨玉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经济制度:兼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51] 杨继国。 二元市场结构: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J]. 财经问题研究,2003,(10):46-51.
  
  [52] 杨丽莎。 农产品价格变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11,27(9):96-106.
  
  [53] 袁振龙,等。农民问题国际比较研究[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54] 张冬平,刘旗。 农产品市场波动对农民收入影响的量化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2,(6):34-37.
  
  [55] 赵复强,卜庆娟。 提高农产品价格对促进农民增收作用的有限性研究[J]. 商业研究,2006, (20):174-176.
  
  [56] 张立冬。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实证研究:收入流动性、长期收入均等化与反贫困[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57] 张庆旭,陈海燕。 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J].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11(2):73-76.
  
  [58] 张世晴,耿作石。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学派[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59] 左停,唐丽霞。 变迁与发展:中国农村三十年[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60] 张维达。 政治经济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1] 张翼。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与农民农业生产纯收入增长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北:华中农业大学企业管理系,2008


  致 谢
  
  岁月如水,时光荏苒。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静悄悄地淌过,美好的回忆犹如清泉甘露滋润身心,满心的希望承载青春憧憬未来。恰逢毕业感伤之际,不禁要问:时间去了哪儿?硕士毕业论文从开始构思到最终完稿,经历一年半的时间,既有过诸多思绪百般乱,亦有过恍然下笔如有神;不仅有屋漏偏逢连夜雨之凄惨,也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彭耀桃副教授。彭老师知识渊博、为人谦和,三年来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了我很多关怀和鼓励。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我就像个婴孩一般,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阅读和思考,增长知识、创新思路,从爬到走,一步一步成长起来。从论文选题、搜集资料、修改到定稿,每一个阶段彭老师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对我进行指导及提出意见和建议。
  
  每当我思路混乱、写作停滞时,彭老师总会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引导我找出症结所在,从迷失中走出来。每当我完成一个部分后,彭老师都会认真批改,确保文章上下衔接紧密。直到初稿完成,彭老师仍字字句句地把关,教我如何使行文表达更精简有力。彭老师兢兢业业的治学态度、敏锐的学术洞察力、高尚的人格魅力都让我受益终生。
  
  其次,我还要感谢在研一研二的课程学习中,耐心教导过我的每一位任课老师。虽然你们所教的专业知识各有不同,但你们从不同的角度教会了我,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应该如何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问题。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挚友们,在生活上给予我关心和支持,在学习上怀着共同进步的心,与我互勉互励。我还要感谢参与我毕业论文开题答辩、中期答辩和预答辩的各位评审老师,你们一次又一次的批评和指导,使我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反复审视写作思路,明确写作方向,并加以修改完善,使得终稿不至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最后,用最真挚的爱,感谢用生命养育我的父母亲!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正是因为有你们的关心和支持,我才能波澜不惊地走过硕士研究生的这段路程。未来我将加倍努力,以报答在迷途中给予我明灯指引的所有人。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微观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