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

“青春是美丽的”和“青春是可怕的”是评判巴金创作的依据

来源:今古文创 作者:韩婷
发布于:2021-04-30 共364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第1-2篇 巴金毕业论文(经典范文6篇)
第3篇 “青春是美丽的”和“青春是可怕的”是评判巴金创作的依据
第4篇 《小人小事》中对于人生思考及艺术探索
第5篇 浅谈巴金作品影视改编现象及原因
第6篇 《家》在接受美学视角下悲剧形象研究

展开更多

  巴金毕业论文第三篇:“青春是美丽的”和“青春是可怕的”是评判巴金创作的依据

  摘要:作家巴金永生在青春的原野,他的作品是热血青年的文学火炬。如果对作家、创作和作品作如是观,那么,“青春是美丽的”和“青春是可怕的”即成为审视和评判巴金创作的两个相反相成的依据。

  关键词:巴金; 文学; 艺术; 青春;

  巴金的艺术世界可谓洋洋大观,作家的创作实体容纳着爱与恨、梦与泪、孤独与慰藉、理智与情感的生命之流,辉映着大半个世纪以来中国青年的身影,作品中炽热的情感历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巴金创作的魅力之一即灼人的热度,巴金早期短篇小说《一个女人》中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到死都是青年。”它正好可以用于表述巴金的心态。他渴望与青春做伴,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为此,他让忏悔意识成为保持青春激情的内在条件,它不断清除主体心灵的阴影,使生命永远刚健,因而,巴金作品中虽有忏悔甚至感伤的调子,但更多的则是飞扬的青春旋律,他全部创作都代表着青春的自证,他的幸福和痛苦、成功与失败俱源于青春性。青春性是我们做价值判断的着眼点。

  一、青春是美丽的

  “激流三部曲”是巴金的自传体式的长篇小说,描写封建旧家庭的衰亡过程和新生的青年一代的成长历程。从作品中人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生活的激流正以不可遏止之势,冲开了古老宅院的大门,冲毁了旧的生活轨道,裹挟着一切生命形态,奔向他们各自的未来。历史的阵痛,不仅表现为长辈们没落途中的悲叹和哀鸣,而且渗透在以觉慧为代表的晚辈们的“我控诉”的呐喊中。巴金把青春的激情贯注在他们身上,每次谈到“激流三部曲”时总要动情地说,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诚然,“他的文学是一种充满着青春气息的热血文学。”因而,这句话对巴金来说,绝不是陶然其中的浪漫呓语,他早已领略了个中滋味。

  (一)持久的青春心态成就了巴金

  巴金在六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二十六卷文学作品,这大量作品中的每一篇,每一部都是激情的产物,篇内篇外写满了青年人的信仰。巴金的巨大热情不是无源之水,而是靠信仰供给,信仰是它的源泉。而“爱人类”的信仰确立于青春期,已经化成血液,融入生命本体,是能够固守终生的,在巴金青春色彩的心海中永远行驶着信仰的风帆。巴金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写作,是他献身人类的最佳方式。不管需要忍受多大痛苦,对信仰的虔诚使他无法抛弃写作。巴金懂得痛苦的代价和意义,他说:“痛苦就是我的力量,痛苦就是我的骄傲。”“我求幸福,那是为了众人;我求痛苦,只是为了自己。我有信仰,但信仰只给我勇气和力量,信仰不会给我带来幸福,而且我也不需要它。”[1]320信仰的确带给巴金勇气和力量,纵观巴金一生的人格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任何显着的内、外变化,都不能改变他人格中的青春气质,这是信仰的功绩。任何一个胸怀人类的人都会不断地剔除生命中的暮气和世故,吸纳青春的朝气和纯真,巴金数百万字的作品是现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他崇高、伟大人格的表征,你可以被他的作品感动、感染,但却很难仿写他的作品,巴金是多产的作家,也是风格独特的作家。

  (二)痛苦的激情文学带给巴金幸福

  半个多世纪以前,评论家刘西渭称巴金为“幸福的巴金先生”,尽管他的着眼点和倾向性有可商榷之处,但今天看来,这话不无道理。巴金为信仰和写作生活付出的痛苦代价,在他的读者那里得到了偿还,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还有什么能够比自己的作品受到读者的接受更令人感到骄傲、感到幸福的呢?不仅如此,巴金作品的感召力,影响力已经通过审美活动渗透到一代代青年的人生观和价值体系中,培养了青年们与中国现代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的感情趋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社会效应,对于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巴金来说,这是更高层次上的幸福。

  (三)作品于比较、衬托中见价值

  从作品的内涵和创作格调来看,刘西渭说:“人世应当有废名那样的隐士,更应当有巴金那样的战士。一个把哲理给我们,一个把青春给我们。二者全在人性之中,一方是物极必反的冷,一方是物极必反的热,然而同样合于人性。”[2]75从给现代文坛增添的文化素质来看,杨义说:“矛盾给我国新文学所增添了史诗气魄,老舍给新文坛增加了轻松宽容的气质,巴金给新文坛增加了热度。”[3]123总之,无论怎样调换角度审视,巴金作品的青春色彩都是非常鲜明突出的,在现代文学的全局中,它已经占据了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

  二、青春是可怕的

  捷克作家木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以叙述者的口吻说:“青春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如果抛开这句话所涉及的作品的政治背景,那它也仍然是成立的。青春的可怕性往大的方面说,它有可能造成灾难的现实,小而言之,它会给一个作家的创作带来根本性的弱点。青春激情成就了巴金,同时又限制了他的发展。

  (一)过分依赖青春激情

  巴金对“青年”“青春”和自己体内澎湃的青春激情一直是无条件认同的。他热爱青年,写青年并被青年接受。他专注于青春的正面价值、任由青春气质的情感不停地喷发,以至于耗损艺术生命力,伤及本体。巴金是以情感构筑他的艺术世界的,他有时也过分依赖情感,敏感的心每每遭遇激情,败于激情。当激情袭来时,他来不及、也不想做冷静的构思、酝酿,常常在激情的驾驭下立刻投入创作。这种创作习惯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艺术质量。尤以早期创作为甚。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先生说:“《灭亡》所代表的革命小说品类,是英雄式戏剧复活——因为他的人物都代表了某些情欲和观念,演出一场善与恶直截了当的冲突。”[4]209巴金非自觉地在小说创作中复制古典戏剧文本,是艺术探索期幼稚、不成熟的表现。他被外国革命家传记中的人物和几位现实中的精神导师征服了,因而急于把他们移植到中国现代文学中,这是发生创作失误的主要原因。这种由于激情失控而导致艺术败笔的状况,一直延续到“抗战三部曲”《火》的写作。巴金自认为《火》是一部失败之作。当时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日本侵略者的野蛮,引燃了全中国人民心中的复仇烈火。在这个大时代里,知识者个体的痛苦和哀伤统统被淹没在抗战的洪流中,不同出身经历的青年们,抛弃了旧生活,以清新的面目出现在抗战的前线和后方。他把自己熟知的人物冯文淑(以萧珊为原型)、田惠世(以林憾庐为原型)等安插在他所不熟悉的抗日大背景上,用火热的青春激情推动着人物活动,整部作品既没有形成史诗风格,也没有塑造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形象,徒然成为宣传的书。相反的状况表现在写作“人间”三部曲的创作成熟期和写作《随想录》的晚年,笔调于从容中见出深度和力度,从而创造出耐人咀嚼、经得起时间淘洗的艺术精品。“人间”三部曲把民族危难中知识者的生活面貌和心理现实凝于笔端,对那些被封建文化窒息了灵魂,被小资产阶级软弱性葬送了生命的知识者,进行了严厉的灵魂拷问;对那些把个人前途和民族命运联系起来,散发青春的激情,充实自己的生命的知识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们像在战火中涅盘的凤凰,让生命和青春获得新生。

  (二)单纯、率真的艺术人格

  谁也不能否认,巴金的艺术世界是鲜活的,活跃于众多的青年,充溢着感人的激情,巴金从他的读者中不断汲取精神力量,激发创作激情,把生命的全部能量用来点燃不熄的青春爝火。但若换个角度观察,就会觉得太单纯,太透明了,以至于老舍读了《电》之后,忍不住要建议巴金:“把雪里搀上点泥!”一个作家,他的艺术人格和现实人格一般要处于互渗、互补、互相对立或互相冲突状态,但在巴金那里,它们却达成了罕见的叠合状态、巴金脸上如是,心中如是,笔下亦如是。他把自己现实人格中的单纯、率真完全倾注到他的艺术人格中去,他的笔下就出现了一个水晶般透明的世界。在此,无意于以“人贵直,文贵曲”的古老训条苛求巴金,但仍需要指出:在艺术人格和现实人格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是十分必要的,试想,如果巴金的现实人格没有同化他的艺术人格,他的文笔是不是会更蕴藉、舒展些?他的艺术世界是不是会更复杂、丰厚、浑融、完美些?对事实的假设也只能是假设。巴金的文学观念支持着这种人格的叠合,更何况还有强大的青春激情做后援呢。

  对巴金创作做一个如此粗疏、又难免谬误百出的价值判断是令人沮丧的,因为它很有可能偏离了巴金创作的本质特征,甚至不能接近考察过程中不断获得的对对象本质的主观感受。司马长风先生对巴金及其作品的评价是切中肯綮的,不妨引述如下:“无论如何巴金是中国文坛上伟大的存在。”在他的一切作品中都满溢着纯洁的青春气息……这种气息反映一颗单纯的心灵,读他的小说,你毫不感到是绞脑汁写出来的,它是唱出来的、呻吟出来的,是自然的天籁。这不是艺术,而是天赋。如他所说:“永生在青春的原野。”[5]89这段话一定会在许许多多的巴金研究者和读者中引起共鸣。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巴金信守着“把心交给读者”的诺言,因而,他可以毫无愧色地接受这样的赞誉。

  参考文献

  [1] 贾植芳,唐金海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巴金专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2]刘西渭.咀华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3]杨义.文化冲突与审美选择——二十世纪中国小说文化分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123.

  [4]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香港:友联出版社,1979.

  [5]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M].香港:昭明出版社,1976.

作者单位:沈阳开放大学文法学院
原文出处:韩婷.巴金创作的艺术价值判断[J].今古文创,2021(11):32-3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现当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