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广泛传播的志愿精神提供了思想动力
4.1 基督教教义中与生俱来的"慈善思想".
志愿服务精神可以说是源于传统的慈善观念。拉丁语中的 Caritas(意为对他人的爱),以及希腊语的 Philanthropy(意为对人的爱),都表示着无私的行为以及高贵的情怀。在中世纪时期,国家体制普遍为"政教合一",从而促使了教会更多地投身于慈善事业当中。教会首先推动慈善事业并宣扬人生而有原罪,教徒有保护孤儿、救助贫民、帮助残疾人等弱者的责任,只有这样信徒在死后才能避免遭天谴并且灵魂得到救赎。国外的慈善事业以基督教尤其是新教为甚,秉持着"爱人如己"以及将社会义务视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这些慈善事业在逐步的壮大及发展过程中,成长并建立了自身的志愿主义传统,并组织了许多救贫扶弱的利于宣扬慈善精神活动,更在必要的时期投身、参与到社会变革的事业中。
美国宗教史学家安德鲁斯曾说:"宗教是慈善之母。"美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也有提到,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发生了出于怜悯之心或宗教原因,而去帮助贫苦者的利他行为.美国于 19 世纪后期盛行的"睦邻运动",同样是以教区为基础和单位,宗教的慈善行为与志愿者的服务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秉持着类似的价值观.美国从建国以来就一直信奉宗教,尤其以基督教传统占领其社会主流价值观为甚,当第一批来自英国的清教徒为反对宗教迫害来到北美大陆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种种生存难题,以个体的力量与大自然对抗无疑是以卵击石,于是,他们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通过志愿协作的形式实现互利目的,并且在早期美国殖民的发展过程中以此为人们行动的纲领准则,并得到了清教教义的支持,随后这种志愿互相帮助的精神被美国人当作美德保留至今,因此从历史上看,第一批倡导慈善事业的清教徒就成了早起的志愿服务人员,基督教教义中的慈善概念对于美国公民思想观念和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了具有很大影响,加快了志愿精神的传播,推动着志愿者服务的快速发展。
4.2 领导者(执政者)率先垂范的"博爱理念".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说:"志愿服务是美国人生活方式的最鲜明的标志之一。"美国的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播,除了宗教这一慈善的土壤,更多的是制度的推动,从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或多或少,几乎每一任美国总统都为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承和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美国的志愿服务有一段悠久的过去,自北美殖民地时期为开端,美国人始终向公众体现着不顾个人利益而发展公共慈善事业的意志,尽管大都以志愿性互助的形式而进行。等到二战的时候,美国政府要求公民在自家种植果蔬来填补战场前线粮食紧缺之时,当时共 2000余人给予其了积极的支持和响应。在之后与苏联的冷战期间,美国政府领导人渐渐发现国民的社会服务和利他精神是个巨大的隐形财富之时,于是通过个人努力,在公益组织的帮助下,慢慢培养起美国的志愿服务文化。
1933 至 1942 年间,美国罗斯福总统为了应对战争需要、克服经济危机,建立了"国民保障合作组织",发起数百万美国公民进行为期一年半的义务志愿服务,用来救助失业家庭、兴建基础设施、重振美国经济。自此之后的几十年中,美国社区服务的主导力量一直由公共志愿服务组织和社区团体所占据。
美国着名前总统肯尼迪在 1961 年时说过:"年轻人不要问可以从国家这里得到什么,相反,要问你可以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从而发动全国人民更多地奉献于公共服务的事业当中去,之后他便发起了由美国联邦政府主办的第一个关于海外志愿服务的项目--"和平队",吸收了大量的年轻人投身到发展中国家去,为其教育、卫生等事业添砖加瓦。
1964 年,约翰逊总统上台之后,由于政府财政紧缩,美国联邦政府开始重视志愿服务组织促进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积极影响,而作为"向贫困开战"的组成部分,他建立了"和平队"的"国内版"--VISTA(服务美国志愿队),旨在为美国公民提供各行各业成千上万个以全职的形式为贫困社区服务的机会。
20 世纪 70 年代,凯恩斯主义流行于美国社会,政府也逐渐变成公共服务事业的主要力量,政府拨款作为一个最重要的财政来源,是数目最大、种类最多的一个公共非营利机构的资金来源。
老布什总统于 1989 年在白宫开创了志愿服务,并成立了"国家服务办公室"以及"阳光基金"等等项目,次年经国会商议通过,他又提议并成功签订了为"国家和社会服务行动"项目提供基金的议案,从法律层面上将学校开设社区服务课的权责加以明确和具体化。
随后,克林顿政府于 1993 年,成立了联邦独立机构--"国家与社区服务组织".它有三大战略目标,一是通过实现基层社区的最迫切需求,二是增强社区及其他公共组织吸引民众加入志愿活动的能力,三是加大宣传志愿服务终生化的理念和精神。此机构组织现在已然成为美国志愿服务的"航空母舰".在克林顿看来,这是"投资于未来的信念".现在,该组织正在管理由奥巴马总统于 2009 年签署《爱德华·肯尼迪服务美国法》之后发起的"同心服务"的计划,以期鼓励和吸纳更广泛的国内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
小布什政府传承了老布什总统对志愿服务事业的热情,于 2003 年成立"服务和公民参与总统委员会",并以此发起"志愿服务总统奖章"项目,嘉奖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的美国公民,鼓励更多的公民加入到志愿服务的事业当中。这一政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和反馈,大大促进了公共服务事业教育在国内各学校的普及。
从 2009 年奥巴马总统上台伊始,在副总统拜登的支持配合下,号召美国公民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规定国内全部的中学生每个学年必须累积到 50 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间,而高校学生更是必须要每学年累积到 100 小时的社区服务时间,只要这样,他们才可以获得数目达到 4000 美元的退税政策。此外,奥巴马还准备扩大包括美国志愿队计划(AmeriCorps)、和平队(The PeaceCorps)在内的相关的全国性服务项目的影响力及数量,并着手成立新的公共组织,从而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社区对志愿服务的需求愿望。
美国非营利组织在提供教育、健康医疗、扶贫济困等各类社区服务方面,极大的满足了公民的需求,成为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这离不开历任总统对志愿者服务事业的重视与支持。
4.3 高校志愿服务学习活动传递的"奉献意识".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就把大学生群体当作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还在汲取知识、最容易被志愿服务理念熏陶的学生群体,学生志愿者在志愿精神的传播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给美国志愿服务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美国高校对于公共服务的学习的重视,与美国历史文化的影响、20 世纪末的国内社会事件以及高等教育的使命都有十分紧密的关系。追溯历史,美国高校对于公共服务学习,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社区公共服务的志愿者项目,并成熟于 20 世纪 80 年代。在 1960 到 1965 年间的孕育阶段,服务学习的精神孕育于包括和平队(Peace Corps)以及美国服务志愿者项目(VISTA)等在内的美国公共服务性组织。肯尼迪总统在 1960 年首次提出和平队的概念,其原始宗旨是招募志愿者去帮助发展中的贫困人群,通过促进世界和平从而巩固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而此提议得到了美国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一股志愿服务的旋风在国内的各个学校内席卷.1963 年,美国服务志愿者项目(VISTA)成立,其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关注并解决许多社区内滋生已久的贫困、种族、卫生和住房、营养、健康保障的缺乏以及教育资源的不均等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由此,服务志愿者项目专门招募了各大高校各种专业领域的大学生,学生群体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再者,大学生志愿者有很多空余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其他社会民众,并且也十分乐于这样去做。这种乐于助人的志愿服务精神就是公共服务学习的最重要的内部动机。而且,大学生志愿者总是能发现,他们可以将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和理论来运用到对社区成员的帮助和服务的实践工作中。学生能够在服务的事业中受益,志愿精神在他们之间的传播极大的促进了各大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
公共服务学习的初步成型可以说是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出现的两个重要趋势。一是美国政府发动了一场关于反贫困的战争,一些积极的大学生感到应该打破传统高校学习模式的藩篱,志愿地加入到社区服务的实践当中去;二是美国高校学生也在教育的相关方面有强烈的要求,他们对于传统的闭塞的课堂学学方式不再满足,而期待寻找更具个性化和实用性的学习方式,从而作为更好的时间履历,在毕业后找到更理想的工作、勾勒更广阔的事业蓝图,最终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在 20 世纪 60 年代,公共服务的学习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公共服务实习项目,二是实地研究体验项目,三是传统的学生志愿者项目。由于社会普遍认为公共的志愿服务并不直接与学习相关联,所以学生不会因此而获得相应学分。
因此,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所获得的报酬,更多的其实是个人内心的成长以及自我心灵的欢愉。
1969 年,美国经济机会办公室成立了全国范围内的学生志愿者项目(NSVP),次项目在成立两年后出版了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季刊《协作者》(Synergist),同年,该项目同和平队、服务志愿队一起,建立了一个联邦机构(ACTION)来监管联邦志愿者服务的活动,并为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1979 年,学生志愿者项目(NSVP)正式名更名为全国服务学习中心(NCSL)。同时,一些学生也开始对服务学习萌发了极大的兴趣。1884 年,部分大学生建立了一个服务学习组织--校园机会服务同盟(COOL),旨在通过服务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服务学习在八九十年代逐渐成型。在此时期,为使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美国联合 121 所高校成立高校协会制定相关协议,并声称:半数以上会员学校将开展不同形式的志愿活动,而且约四分之一的会员学校会将志愿服务的参与与否作为其毕业生获取毕业证书的硬性条件.例如,加州州立大学宾馆与酒店管理专业就在学校外设立大量志愿服务基地以方便学生参与相关的实习,并且规定,本专业学生必须有与酒店业相关的不少于 800 小时的志愿工作经历.此外,也有许多学校专门制定了关于公共服务的财政计划并设立专门机构和专制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运营管理。自 1992 年以来,每年 10 月份的第四个星期日都是"全国志愿者活动日",发展至今,美国大学校园内已经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组织,而其中的大学生志愿者正是美国社会今后各类型志愿服务组织的可依靠的力量。
如果说高校公共服务学习的普及是得益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大量的志愿服务者的活动,那么它在美国反贫困活动以及各种志愿运动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之后,现在,它又反哺美国的志愿事业,已成为美国志愿服务发展、志愿精神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为了进一步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摘要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指出要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到2020年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改变。地方政府作为整个政府体系最基础的部分,其职能的设计和执行效果很大程度决定了包括中央政府在内的整...
第2章地方政府行政效能监察相关理论概述2.1行政效能监察相关理论概述2.1.1行政效能监察的内涵行政效能的含义。我国学者对行政效能概念的解释主要分为两个观点。一种观点是,行政效能是行政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其职责,运用其权利,取得行政目标所体...
1绪论1.1研究背景目前,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学术研究,散见于农民工问题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中。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的时间很短,从中央到地方的研究和探索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大多数研究都是注重宏观层面,选取农村或城市作为研...
乡镇机关是我国五级政权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虽然处于基层,但承担联通农村社会与国家的责任,并且是规划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近几年,男性化妆品市场逐步升温,尤其是一些相对品质较高的化妆品的广告,诸如资生堂、曼秀雷敦、旁氏、欧莱雅、上海家化等。资生堂作为化妆品领域的资深品牌,早已对男性化妆品市场进行营销策略的部署和设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报告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格局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法治保障,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
一、引言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行政管理体制如何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已经成为了维护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政府要逐渐建设成为服务型政府,并且本着保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的原则,结合我国基本国情,采取科学的发展观,切实地...
参考文献:[1]李克强。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2]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3]厉以贤。社区教育理念[J],教育研究1999,(3)。[4]顾丽梅。治理与自治:城市政府比较研究[M].上海...
2腐败和国有企业腐败有效的开展国有企业防治腐败工作,理论是基础,腐败和国有企业腐败的相关理论是开展国企防治腐败工作的基石。为了能够更好更快的认识国企防治腐败工作的重点,就必须先对腐败、国有企业和国企腐败等问题进行基本分析界定。2.1腐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