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保险硕士论文 >

推动我国企业年金政策建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3-17 共4719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5 章 推动我国企业年金政策建议
  
  5.1 以金融市场的发展带动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

  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企业年金需求的影响最为显着,关联度为 0.801。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是企业年金发展的大基础。

  这是因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决定人们对养老观念的认识加深,同样富足的生活水平也将企业员工的眼界不断拓宽,由只专注于眼前的衣食住行转而思考未来自己养老的生活品质。因而在国家应该加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们收入水平,稳步提升生活质量,以带动企业年金的加速发展。

  同样根据实证结果得出,金融发展水平对影响企业年金需求也较有显着性。说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对推动我国企业年金市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是企业年金发展的先决条件。随着企业年金的发展将形成规模巨大的企业年金基金,一个规范成熟的金融市场,会将企业年金基金转化成有较高收益的金融产品,基金的保值增值将企业年金账户中的投资收益占比扩大,这样具有竞争力的补充养老保险,会使得企业年金的发展更为迅速。

  5.1.1 把握投资渠道创新,铸就专业化人才

  企业年金投资渠道并不是说越宽越好,而是需要把握适度的原则,在安全规范的前提下对投资渠道加以创新,及时把握政策导向,利用政策提供的多样化投资工具,成为获得高投资回报的关键点,从而加深企业年金在各企业中的吸引力。

  同时目前我国企业年金正处于上升时期,很多企业年金管理机构在从事企业年金业务方面属于兼职,或是企业年金部门只有一两个人员,随着企业年金不断发展壮大,极其缺乏大量熟悉企业年金知识,运营流程和投资监督等方面有经验的专业人才,尤其是作为企业年金计划运作模式的核心,受托人履行职责离不开与各方管理人之间的交互。

  而实务中,履职的充分程度和工作效果,与受托人和各方管理人之间交互、沟通、协调能力以及自身的专业研判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休戚相关。所以优秀专业化的运营人才在发展企业年金中起着关键而支撑的作用。

  5.1.2 完善互联网金融,加快企业年金宣传

  目前保险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已经在传统保险发展中异军突起,各家保险公司也是利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移动支付便捷的独特优势,在互联网金融中分一杯羹。

  如现在平安推出的“壹钱包”,涵盖语音沟通、理财服务和保险保障等功能;泰康人寿同样是推出了“微互助”,即支付 1 元,即可获得 100 元防癌保障,以微信传播方式传递保险的真爱。同样泰康养老利用科技的强大力量推出专业的大受托自助服务平台和企业年金 APP,如 APP 软件中包含企业年金的基本介绍、泰康在企业年金中的独特优势、以及尊贵专享的客户查询功能。如此伴随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企业年金的传播也随之扩大,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广度增添企业年金在客户中的粘度。

  5.1.3 建立合理监管体系,确保市场安全规范

  建立合理合规的投资监管体系,确保企业年金市场的安全规范。企业年金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所面临的投资渠道多样、运作方式疏忽等现实问题,这就对投资监管体系有了全新的探索和研究方向。以企业年金“大管家”受托人来说,投资监督工作重心应从常规性向常规性兼顾项目制转变;工作内容前置,在日常投资数据的检测(事中)和投资业绩评估分析(事后)之外,对投资管理人的传统优势运用、产品创新能力、基金资产投资标的、资金运用合法合规等各方面的评价需求突显。可以说,在行业新趋势下,受托人投资监督职能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依托专业能力和实务经验,在履行投资监督各项工作职能的过程中关注全局视角、分层监督、高频追踪,从而切实发挥投资监督作用,达到降低投资风险、提高业绩收益的重要效果,以确保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规范运作,提升企业的关注度和信任感。

  5.2 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企业年金

  实证分析结果得出,职工支付能力对我国企业年金需求的影响很大,关联度为0.766。说明企业职工支付能力大小对于企业年金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沿用三支柱体系,即社会基本养老、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其中社会基本养老的养老金替代率不足 50%,单靠政府养老已经不能承担未来养老生活的品质,人们需要借助企业和个人的力量去应对汹涌而至的人口老龄化浪潮。最终形成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养老问题的三支柱。目前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大多集中在大型央企、国有企业和地方龙头,这些企业凭借其行业领先的优势,获得较高的盈利,因而有实力为企业员工进行养老的补充或是把企业年金作为激励留才的手段。这一点在实证结果中得以体现,高盈利企业的职工支付能力越强,对企业年金的需求也就越高,所以政府或企业在未来应该加大对薪资结构的调整,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及福利状况。

  但是,从侧面可以看出,人人都在面临着养老问题,不单是我们这些优质大型客户要去发展我们的企业年金,恰恰相反,中小型企业更需要退休后的养老补充,因而面对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和 103 号文新政出台的利好消息,建议更多民营和外资等中小型企业建立企业年金集合计划运作模式,具体而言,对中小企业来说:建立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的运作模式一是可以降低建立企业年金成本;二是发挥规模效应,集合多家企业的企业年金,形成大规模资金获取较低管理费率,在投资工具选择上也较为灵活;三是有利于企业年金计划的持续运营,较稳定的获取投资收益。针对不同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的客户,选取适合的企业年金计划,将对企业年金的发展带来无与伦比的发展空间。

  除此之外,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发展建立职业年金也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和薪酬福利提升的一个重要举措。以分地区、分行业建立适合的企业年金计划,尤其是推动中小企业的企业年金集合计划,保障各类人员对退休后的养老需求,从而发挥企业年金养老保障二支柱的作用,激发对企业年金的内在需求。

  5.3 抓住理事会受托机会,调动企业积极性

  从上面分析得出的实证结果可以看到影响企业年金发展因素中企业工会的力量已经显现出他巨大的力量,关联度为 0.724。通过对文献及外国经验的借鉴,工会发展可以极大促进企业年金制度的扩大面,因为他们对企业员工福利有自己要求,在企业条件允许下,他们通常会为企业员工多谋一些福利。所以加快工会组织的建立与完善是未来发展企业年金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企业将职工未来的养老钱收集后交托给托管人,之后不管是企业年金的运营或是投资,每一个环节都与企业职工的利益相关,对于此存在的风险,应要求工会作为维护职工利益的组织要对企业年金运营与基金管理有一定的把握和认知,加快对企业年金知识的熟悉程度,以发挥其在管理监督的作用。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运作模式中有一种模式是通常被人所忽视的,就是理事会受托。

  理事会是由企业代表和职工代表构成的,所担任的是受托人职责,一般是在企业内部所实行的,理事会受托管理模式易忽视,而且理事会受托的企业年金计划通常集中在大型国企中,以企业内部建立的理事会对企业和职工缴费进行运作处理,但是这种模式极可能带来道德风险,使基金运作的实际控制权由企业把控,具有受托人监督职责也会逐渐弱化,企业受托专业性也达不到,面对企业年金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其在市场中的示范性作用也较小,导致人们对于企业年金的认识少了一个重要的手段。所以伴随着 103 号文新政的出台,理事会专业服务能力受到挑战,抓住理事会受托资格的企业转投具有专业受托资格的机构就成为巨大的机遇。作为拥有快速销售力、新政传递信使、新政解读的顾问和紧抓商机的行动者的专业化受托机构,锁定理事会等标杆大企业,一定会为企业年金的发展锦上添花,调动起未建立或是已建立的企业年金的新需求和积极性。

  5.4 以税收优惠政策影响企业年金的有效需求

  在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中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就是税收优惠带来的显着性,关联度0.687。对于国外经验的借鉴和企业年金发展历程可以看到,税收利好政策的实施确实能带动企业年金的需求。企业年金的发展与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存在较大内在关联,一些微小的调整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对于企业年金的发展要注重税收优惠的影响。首先要加强对个税递延政策的宣导力度。新政的正式实施从 2014 年正式开始,在如此利好的政策指引下,就需要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为目标客户做好新政宣导工作,把税优政策的知识点落实到企业,激发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潜在需求。

  对于已建立年金计划企业:
  
  (1)理解政策用足额度。应该充分利用个税递延的优惠政策,对于目前个人缴费尚未达到税延额度上限 4%比例的企业,建议结合自身收入水平予以调整,用好政策,用足政策,减少缴纳当期个人所得税的同时为自己积累更多养老保障资金。当个人缴费金额超过税延额度上限时,可能增加个人的税务成本,建议及时调整个人缴费比例至合理水平。

  (2)合理规划领取方案。已开始或是即将开始分期领取的个人,查询个人账户余额及分期领取年金金额,结合 103 号文再次评估,合理规划。不建议一次性领取,从而避免一次性领取税负的增加。

  对于尚未建立年金的企业:
  
  (1)加强对企业个税递延政策的宣传力度。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改革趋势是逐步降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水平,回归基础保障定位。通过政策激发需求、唤醒意识,加强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对于居民养老保障的作用。以个税递延政策可以大幅度提高员工退休替代率等优势进行客户排查,通过走进企业进行政策解读等形式进行企业年金宣导,帮助企业充分用足国家的税优政策。

  (2)强化企业员工养老理念深入。摸查目标客户时详细阐述税优政策对员工个人的优势。强化应在有收入稳定的人生阶段,通过长期稳定的积累。为自己未来的退休生活储备养老保障资金。

  鉴于个税递延政策的刚刚实施,效果可能还未凸显,但是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容忽视。

  利用 103 号文税收优惠的政策带动,逐步带动市场发展企业年金的热潮。

  其次,除了以上体现出来税收优惠对企业员工的年金福利以外,还有一点就是通过革新企业年金税收制度,可以改变员工的储蓄习惯和退休职工的收入支配习惯,逐步提升企业年金在个人养老保障资金的占比,转变依赖社保或依靠现金的退休生活保障方式。“103 号文”通过年金领取适用累进制税率的方式,体现了鼓励退休后长期稳定分期领取年金的政策导向。为此,我们有必要尽早走出养老金理解的误区并正确形成几个必要的观念:

  论文摘要

  由此,企业年金制度的规范和完善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应充分把握企业年金第二支柱的支撑作用,在企业福利、留才激励和社会保障方面起到影响,改变在职员工的储蓄习惯和退休职工的收入支配习惯,逐步提升企业年金在个人养老保障资金的占比。

  5.5 注重协调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发展关系

  除上述影响因素发展的政策建议之外,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到,排除人口老龄化等社会环境因素,对于现行基本保障制度的影响同样不能忽视。基本养老保障在社会推行的应属公平性,真正发展成为广覆盖、低保障的基本养老金制度,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的生活水平,实现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体现国家责任和公平效率。而对于企业年金,建议企业和职工应该关注于其效益性,发展成为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的养老保障二支柱的作用,目的在于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的补充。虽然根据实证结果,现阶段企业养老金替代率作用的显着性不显着,说明员工对待退休前后的收入水平在企业年金发展中体现不明显,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严峻,员工会越来越注重退休前后的保障,对企业年金的发展也会进一步加强。建议在政策指引下,进一步协调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发展,把基本养老和企业年金作为同等重要的工作去抓,结合实际需要修订政策法规,适当调整现有企业基本养老缴费水平,多关注企业年金利好政策,增强企业职能部门对企业年金认识水平,而不单只把养老保障体现在基本养老保险上,充分利用企业年金在人力管理、提高员工退休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保险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