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保险硕士论文 >

居民金融素养调研背景与目的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3-19 共563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1 调研背景与目的

  1.1 调研背景

  时至今日,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养老金制度改革问题、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的过度提供带所来的社会保障管理和基金运营不善、财政负担和资金运用低效率。以及全球性金融风暴所导致的劳动力与事业等一系列问题,都迫使许多国家主动或被动的着手对其原有的养老保障制度做出调整和改革。

  而对于我国而言,则面临着“未富先老”的人口状况,人口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加速、人们健康水平的迅速提升和人们对自身身体健康关注程度的快速提升、国家转型期的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国内就业形势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等的问题,令我们国家正在建设的养老保障体系面临着新的问题与严峻的挑战。除此之外,我国实行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自从这一国策制订以来,对我国的人口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然而计划生育政策只能一味的控制人口数量,却忽略了世代更替的自然规律,从而更加快了我国的老龄化进程,以至于形成了当前“未富先老”的格局。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将不可避免的给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方面,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将对我国经济增长、投资与消费、税收、储蓄、劳动力市场、养老金等产生剧烈冲击。在社会层面,人口老龄化将影响社会福利、医疗制度、家庭构成、住房、迁移等方方面面。在政治文化领域,人口老龄化也会产生很深远的影响。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导致财政负担的加重,这主要包含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费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老龄人口医疗、与老年人口相关的公益福利设施等。预计到 2030 年左右,国民收入中用于老年人的支出将会超过 10%,突破国际上所公认的“警戒线”。

  目前,欧洲出现的债务危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养老等社会福利负担过重。二是负担老年系数的增加。1990 年,我国的负担老年系数为 8.36%,到 1998 年时达到10.89%,1999 年达到 11.15%,2000 年为 9.92%,2001 年为 10.09%,呈逐步上升趋势。这所导致的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家庭人均消费能力下降,从而影响社会总体消费需求,继而给宏观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三是资产投资率降低,随着老龄人口退出劳动力市场,成为单纯的消费者和财政税收的享有者,开始逐步减少投资并动用自己的储蓄。长期以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投资,投资的减少将给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巨大的挑战。四是人们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降低,老龄化社会以后,更多的人进入非工作状态,各种经济活动减少,在人口高峰期和经济高潮期建设的写字楼、机场、酒店、以经济活动为核心的各类公共设施等等,有可能出现能力过剩,造成经营和管养维护压力,会进一步加剧社会成本。五是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家庭的抚养和赡养结构大多呈“4—2—1”型。家庭结构的显着变化一方面会使家庭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又会使的家庭总的消费负担水平不断上升,此外,还会使家庭中的劳动人口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增加家庭收入,从而令后一代工作的压力越来越重,无力顾及老人的现象也会更加普遍,家庭的养老功能逐步弱化。这一点在农村尤为突出,目前,农村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留守老人家庭。六是老年人心理健康将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老人离开工作岗位以后,家中的子女都忙于工作,“空巢家庭”现象明显增多,加上其他可以导致老人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和心理障碍,使得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日益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好养老体系建设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面对老龄化这一日渐突出的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都正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各项养老政策和制度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创新,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在养老保障体系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当中,留下了很多丰富的经验,也依然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难题。纵观世界各国养老保障制度发展和完善,我们可以发现这其中变革的主线之一便是个人选择权的增加。 如美国便主张发展多元化的养老保险体系。美国政府很早便认识到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对于保障政府财政偿付能力的作用。最初,美国养老金制度的主体联邦养老金制度,但这一制度既无法起到充分的保障作用,而且还效率低下,因此政府认识到人们的个人责任很有必要在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如401k 计划这样的私人性质的、完全依靠个人缴费的个人养老保险应该得到鼓励和发展。1974 年的《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1978 年的《美国国内税收法案》、1986 年的《税法改革修正案》、2001 年《经济增长与减税调和法案》及 2002 年《企业改革法案》为雇主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的发展做了有效的引导①。政府还在税收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缴费税收延迟支付,企业缴费的税前扣除。政府对私人养老金计划的有效引导,使得私人养老金在美国养老保险体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早已成为美国养老保障体系无法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抗风险能力的大大增强在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多元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健全的私人养老金计划的发展,对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一部分公共养老金的作用逐渐被私人养老保险所取代,政府的资金压力变小,因此政府有更多的资金去保障养老保险制度的连续性。私人养老保险给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带来了活力,效率和效益被予以更多的关注。私人养老保险计划进一步强化了个人责任,公众时刻关注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情况,个人的关注度提高促使个人发挥创造性,于是美国私人养老保险计划不断推陈出新,表现出持续的生命力。作为民众本身,也必须从被动接受既定的养老政策,转变为现在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保障方式,之中转变可以更好地满足更多人养老方面的需求。但从另一方面,也这要求民众具有一定的金融决策能力,以帮助自己提高未来的养老质量。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形成合理的养老责任分配格局,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已经推出了系统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明确提出建立养老金制度的多支柱的改革思路,并建立了了“三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障,它在养老保障体系中起着主要作用。我国对城镇企业职工实行了强制的统账结合、部分积累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其特点是保障水平较低,但覆盖面较广。第二支柱为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它通过政府的政策鼓励,由用人企业本着自愿性原则设立,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费为职工建立个人账户,并通过商业机构运营,所获收益则由缴费额度和投资回报水平决定。第三支柱是个人储蓄型保险计划,由职工个人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养老保障产品等方式实现。随着我国“三支柱”模式的逐渐形成,我国由传统保障制度向社会化的责任分担制度的转变已逐步实现,在提高制度效率和促进公平公正、保障社会平稳运行与防范老年贫穷方面都开始发挥着作用。然而,养老体系“三支柱”的各个支柱中,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的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发展仍然严重不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由于企业所支付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障费率负担已经过重,政府又没有给补充养老金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以致于企业本身并无动力去设立雇主养老金,虽然目前已有少数效益比较好的企业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了补充养老保障,仍在总体上仍处于零星发展的状态;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是自愿的行为,其发展仍处于起始阶段并处于附属地位,发展水平很低。同时,企业补充养老和个人储蓄养老目前依然缺乏立法保障,加上各地具体实施办法上的差异,并不能规范操作。

  2014 年 1 月 1 日,我国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正式开始实施,这是我国试图着手扩大养老制度第二、第三支柱保障作用的起步信号。

  从养老保障体系在全国的建设过程看,无论是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或是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商业性养老保险,最终将为个人提供多种账户及多样化的策略选择,个人决策水平将会对养老规划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美国企业年金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雇主及雇员由 DB 养老金计划转而选择 DC 养老金计划,其间一个重要变化是,DB 计划由政府或雇主对退休金总量及投资策略进行决策, 而 DC 计划则是由个人选择退休金总量、投资策略、消费策略等,个人的退休规划决策权显着增加。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中,在保费缴纳方式、养老金领取金额、养老金领取方式等方面更是给个人提供了诸多选择,个人决策水平将对自身的养老规划起着决定性作用。

  个体的金融决策水平与个体的金融素养密切相关。美国调查研究显示,个体的金融素养与养老规划有正相关关系,个体的金融素养越高,对未来自身的退休规划就越早、越理性。然而在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个体的金融素养整体偏低,数据。不同的金融素养将影响其最终选择,金融理财的决策能力差,不仅会给个人带来损失,还会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这就对个人金融知识方面的素养提出了要求。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金融素养的概念界定及衡量

  国内外对金融素养概念进行界定的侧重点不同。国外学者对金融素养(Financial Literacy)的定义是,金融素养指个人进行金融决策的能力,金融决策包括如何进行储蓄、投资、借款等金融交易行为以及如何进行退休规划等,这里的金融素养测重阐述人们进行金融决策的能力。国内研究金融素养的文献很少,在不多的文献中,国内学者对金融素养的定义是,金融素养指理解与金融相关的术语和问题的能力,这里的金融素养侧重阐述人们理解金融术语的能力。笔者认为,金融素养应最终体现在金融知识的应用上,即人们在理解金融术语的同时,还能将金融知识用于指导自己的储蓄、投资、退休规划等金融决策。因此,本文对金融素养的界定与国外定义类似,在理解相关金融术语及现象的基础上,还必须体现为金融交易行为的决策能力。

  对金融素养的衡量主要考察人们对以下方面的熟悉程度:对金融基本产品(储蓄账户、基金、股票、保险、贷款等)的认识、对利率计算(从简单到复杂)的熟悉程度、对通货膨胀(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对风险分散化(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等。

  在具体调查中,考虑到受访者希望快速完成问卷的倾向,设计问卷时应尽量简单化,利于获取有效问卷。

  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将伴随着一系列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将对我国的养老体制产生影响,在此背景下,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对于人口老龄化对于养老理财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得出了一些结论。

  1.2.2 退休规划

  退休规划(retirement planning),是根据个人退休,进行个人收入和资产管理安排的个性化需求,以确保实现退休生活目标的财务安排。本文强调从金融理财的角度来看,使用金融理财规划的方法,对人们退休所需养老金进行筹集,即根据特定客户的具体债务精算的基础上,筹集资金、投资运营和支付养老金,以达到可行的的目标。

  退休规划是根据每个人自身需求所设计的退休生活目标,而且这一贯穿于此人的职业生涯以及退休后的生活。所以,退休规划可以描述为人生之中最为重要的财务规划。在实践中,有两种类型的人应该进行个人退休规划:一类是未参加国家提供的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计划的人;另一类则是不满足于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计划所提供的养老金的人。

  退休规划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分为以下步骤:第一,了解客户养老需求、期望目标以及筹集资金的能力;第二,要评估客户的资产,调查了解客户目前和未来的收入情况、储蓄情况和资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大部分组成。了解客户的资产分布状况,并为其作资产状况评估;第三,根据客户退休后生活目标,计算他的养老金总需求量;最后,根据客户的财务风险状况和养老金赤字总额,进行投资组合的设计,以实现目标的的养老金支付水平。本文试着将退休规划在原有的操作基础上向前进一步推进,也就是说,对退休规划的方案运用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加以评估,以实现更好的对未来可能面对的风险的评估与控制。

  1.3 研究目的意义

  受我国的传统家庭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我国长久以来的养老模式一直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可是,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行,以及生活观念的更新、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两代人之间年龄差异的扩大,大家庭的数量已日渐稀少,小家庭的数量则日渐增加,家庭原本具有的许多传统功能,特别是养老功能也就跟着渐渐减弱。

  其主要表现为:一方面,计划生育使得家庭的中轻年人比例明显下降;另一方面,国民预期寿命的增加使得家庭中老年人的比例稳步上升,这就形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4-2-1 家庭的出现。由于现代生活的节奏快,竞争激烈,工作量大,子女无法抽出充足的精力去照料老年人,家庭对老年人照顾的局限性也就逐渐显现出来。此外,今天居住在城镇之中的老人都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经济大背景下步入老年阶段的,对他们而言,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养老金制度都不健全,养老金积累较少,难以支撑他们的养老生活。

  然而,现实情况是,养老规划总要让位于恋爱、结婚、购房、生育、赡养、子女教育、医疗等其他生活目标,对养老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可能才是养老问题的实质。在此情况下,只有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正在出现或即将出现的养老问题,才有可能主动采取相应措施,并积极配合政府实行社会养老政策,从而保障自己的利益。而如何让人们摒弃依靠子女的养老方式,为自己设立切实可行的养老规划也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探究各类人群金融素养对养老规划的影响,试图通过对两者关系的研究找到一条使人们正确了解当前养老现状从而为自己的养老做出合理规划的方法。

  研究当前北京居民金融素养与养老规划现状,探究北京地区居民金融素养状况及其与养老规划相关性。进而从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提高居民养老规划水平的可行方法,对于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稳定社会和经济发展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在全面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养老问题作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一大突出问题,努力提高现在和未来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可以过上幸福的老年生活,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保险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