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保险硕士论文 >

广西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现状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5-18 共567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三章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保险是指投保双方达成一致的合同行为,是投保人在支付保险费后,保险人为投保人提供的一种特殊的金融商品。虽然保险产品只是一种合同行为,没有提供实实在在的物品,但其本质仍是一种商品,保险市场也一样需遵循商品市场规律。要深入研究分析影响商业-康保险发展因素,就需要把商业健康保险当成市场的一种商品,从市场对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才能够较为全面的剖析影响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因素。因此,本章将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可能影响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因素逐条列出,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对商业健康保险产生影响的及其相应产生变化会给商业健康保险带来怎么样的变化。

  3.1影响健康保险发展的供给因素。

  保险供给是指保险市场上各保险公司在一定的费率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保险商品的数量。从国内外文献可以看出,许多学者认为影响保险供给的主要因素有资本、产品的营销、产品的服务、保险公司经营模式、行业的监管、国家的政策及专业技术能力等。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章我们将把影响广西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供给因素归纳为保险公司方面和政策监管环境这两个方面。

  3.1.1保险公司方面

  保险公司是保险市场商品的供应者,市场上保险公司的数量和质量状况对保险产品的供给起决定性作用。保险公司质量主要从经营健康险的保险公司经营形式及经营能力两方面分析,而保险公司数量指市场中能够提供商业健康保险的保险公司的数量。

  一、保险公司质量

  (一)保险公司经营形式。

  目前国内经营商业健康险的保险公司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人身保险公司,其在经营人寿保险及年金保险的同时,也会开展商业健康险业务。第二类是财产保险公司,其在经营财产保险的同时,也会为顾客提供商业健康险服务。第三类是专门经营商业健康险及意外险的保险公司,其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专业化、更为优质的健康险服务。

  第一、第二类经营商业健康险的形式虽然能为市场提供一定量的商品满足市场的部分需求,但是这两种形式都没有把商业健康险当成主要独立的险种,没有为其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独立的运作模式,往往不能为市场供给优质的服务。而第三类则因为商业健康险是公司主要业务,公司会为该险种的发展做出整体规划,加之为其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和恰当的运作模式,能够更为准确的测算健康险费率的厘定和产品价格的制定等复杂问题。专业化经营也能为保险公司更好的评估和控制风险,在面对日益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方面进行规避和防范。

  (二)保险公司经营能力

  公司经营能力是指公司整合内外部资源而形成的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掌控和管理的总和能力。由于健康风险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这对经营商业健康保险提出了更高的经营能力要求。为了更好的评估和控制风险、控制成本及制定恰当的营销策略,需要经营健康险公司结合专业的医疗、IT技术、专业保险人才及庞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进行应对。整合内外部资源,形成专业化经营运作模式成为经营商业健康险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的主要体现。经营能力将很大程度的影响其在商业健康险市场的竞争能力,若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弱,则将被市场慢慢淘汰最终退出商业健康险市场,从而影响商业健康险市场商品的供给。

  经营能力另一个重要体现在于其产品研发能力。由于人们的工作环境、收入状况、身体状况等方面各有差异,这就决定了健康保险需求的多样性,所以产品的研发要与时俱进,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各种类别的商业健康险产品。产品价格的制定也要基于供求理论,从而有效促进商品需求。由于商品的价格变化会反作用于市场的供给,如果商业健康保险价格过高将抑制保险需求,导致市场供给过多,如果商业健康保险价格过低将促进保险需求,但由于利润太小导致市场供给减小。

  二、保险公司数量

  保险公司数量指在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上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保险公司数量。一方面市场中产品供给者的数量越多,产品的供给量将会增加,消费者可选择的范围变得更广,有利于提升行业的供给能力。另一方面,保险公司数量越多,竞争主体的增加导致商业健康险市场竞争变得更为激烈,为了抢占市场获得利润,保险公司将会不断完善产品的种类,重视研发新产品,充分满足市场的潜在需求,并不断提升公司的服务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整个市场的供给状况。

  3.1.2政策及政府监管方面

  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加之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起步晚,基础差,要想在短期内较快增加保险供给并获得快速发展,需要政府能提供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保险政策,从而提高市场供应者积极性,为进一步提高保险供给的规模和质量创造条件。

  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需要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和保障,完善的法律制度和严格的法律监管对于保险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严格规范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防范其经营风险过大,能够切实采取符合规定的操作,不欺骗消费者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使消费者能增加对商品的信任度。要让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始终保持正常有序的发展轨迹,离不开政府严格的监管和完善的保险法律法规。

  一、政府监管

  商业健康保险监管指国家保险监管机关或金融管理部门,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商业健康险市场及经营商业健康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实施监督和管理,以达到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健康险市场的稳定发展。政府的监管主要包含:保险人的偿付能力监管、审查准入资格、业务活动的管理等。政府作为公立机关,在规范商业健康保险行业行为中无疑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政府监管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釆取的行动更具有公信力,能独立采取有利于行业发展的监管措施,不容易受到相关金融机构的干扰。其次对于协调保险人、被保险人和医疗服务机构三方关系有重要推动作用,这三者由于在现实中相互存在利益关系,各方往往只顾自身利益而忽视行业发展,而政府在其中,则可以成为协调的主体,实现三者互利共赢的局面。最后政府监管能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监管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及维护保单的公平性,控制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控制医疗服务机构的过高医疗费用。综上,政府的监管在维护健康保险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进一步增加保险市场供给具有重要影响。
  
  二、政府政策

  政府对商业健康保险的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行业发展规划、税收支持等等。

  政府对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是否采取支持政策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大否,都直接关系到市场保险供给的变化。首先政府若对提供商业健康保险的保险公司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将一定程度减轻公司成本,增加商品供给者的盈利能力,则能吸引更多的供给者加入,从而吸引健康险市场商品的供给量。其次政府积极规划行业发展,正面宣传和扶持商业健康保险,社会将对商业健康保险给予更多的关注,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加入扩大投保人群,进一步带动整个社会对商业健康险的需求。

  3. 2影响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需求因素

  经济学上对于一般商品需求的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该种商品的数量。从定义可知需求不仅要有购买意愿而且还要有购买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故我们也可以将保险需求定义为:一定时期内,全社会期望获得的保险保障总量并且能够为此给付保费的总额。

  保险需求的形成过程需要两个阶段:首先由于自然界及社会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各种风险,为防止可能引起的损失而带来的保险需求称其为保险的自然需求。其次有购买意愿的需求者又有相应的购买能力将可以把自然需求要转换为有效需求,我们称这一阶段为保险的有效需求。

  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形成也是要经过这两个阶段。开始,因为健康风险客观存在,每个人都将面临健康风险,每个人也无法规避存在的健康风险,从而产生了对健康保险需求的最初的动力。其次,有需求的人群中加上一定的经济基础、保险意识等条件,就可以转换到有效的商业健康保险需求。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形象的从图4~1看出。

  【1】

  3.2.1人口因素

  一、人口数量和质量

  (1)人口数量。健康保险的需求主体是人,社会人口数量越多,在其他社会条件没有产生变化的情况下,可保资源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社会对商业健康保险的潜在需求随之变得更高。

  (2)人口质量。人口质量通常指人身体的健康情况。一般情况下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越差,患疾病的风险也就越高,而面临高健康风险的人们则会更愿意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相反人的身体状况越好,患病风险也就越低,人们对商业健康保险的需求意愿也会降低。

  二、老龄化程度

  老龄化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老龄化程度对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老龄化程度越高,说明社会老年人群数量越多,而老年人身体状况比较差,患各种疾病的风险不断加大,导致人们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社会为了转嫁健康风险会增加对商业健康保险的购买,增加了商业健康保险的自然需求。二是由于老年人的收入有限,对于老年人有能力去购买健康保险受到一定制约,老龄化程度越高,说明老年人口比例增大进而降低了社会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整体能力。

  三、出生人数

  出生人数的变化也会对社会的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生产影响。婴儿由于身体比较薄弱,容易遭受疾病威胁,患病的风险较高,婴儿一旦患病将会增加家庭的医疗费用,给家庭带来经济压力。有新生儿的家庭往往会为了转嫁婴儿的健康风险而购买商业健康保险,这就增加了商业健康保险的需求。综上,一定时期内社会出生人数的增加将会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

  3. 2. 2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商业健康保险需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控制着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程度和规模。购买保险是人们为满足安全需要的行为,但要要达到这一需求人们必须先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所以只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以提高,人们收入不断增加,购买能力得到提到后,人们才会开始有能力关注自身生命和健康问题,才会从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转向安全需求中来,进而增加对商业健康保险的需求。同样,对于企业也是如此,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达到一定程度,企业就会开始考虑提高员工的福利水平,把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也纳入企业对员工的福利之中,从而增加了企业对商业健康保险的需求。

  综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对促进整个社会对健康保险的需求。

  一、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国家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它的大小能较好的反映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对商业健康保险的需求会产生重要影响。当GDP处于较低水平时,说明国家的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束缚住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然而商业健康保险属于非必须品,GDP处于低值时,社会消费只会先考虑满足必须品的消费,只有当GDP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消费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社会在满足必须消费后还有剩余的消费能力,这时人们才会考虑对商业健康保险这类非必须品的消费。我们也可以从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宄中发现经济总量与社会的保险需求呈正相关,经济总量的增长可以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增长。

  另一个方面,国内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带来风险载体的增加,从而促进社会对保险的需求。因为随着GDP的增加不仅会带来社会购买力的增长,同时也会增加了社会的风险,因为财富的增长必然导致风险载体的增长,社会财富的越加庞大也会使社会风险总量在增加。面对社会风险总量的不断增大,人们为了防范和控制风险对各种保险的需求也必然会随之增长,这也带动了社会对商业健康保险的需求。

  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指城镇家庭人均可用于最终的消费方面的支出和其它不是义务性支出及储蓄的总和,即城镇居民人均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我们从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可以看出,不管是相对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还是绝对生命假说,它们从根本上都认同居民的收入对消费具有最为重要的影响,所以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商业健康保险需求也具有重要影响。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影响,主要是有两个方面:一是收入的增加将促进有效保险需求的人数。由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知,人们只有在满足必要的生存需求后才会开始考虑更高层的需求,人均收入的增加将逐步提高人们的需求层次,人们进入安全需求层次将会更为关注自身健康问题,有能力也有意愿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去保障自身健康。二是收入的增加也将提高保费支出水平。在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不变的情况下,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会拉动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同比增长。

  3. 2. 3社会因素

  一、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城镇化水平越高社会对商业健康保险的需求也就越强,二者呈正相关的关系。

  城镇化水平对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城镇经济总体水平和消费能力都大大超过农村,一个地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了其经济水平的高低。地区城镇化水平越高,社会对商业健康保险的需求越强,消费能力也越强。第二,城镇居民家庭紧密程度不如农村家庭,人情状况较为淡薄不如农村,较为松散的人际关系导致了城镇居民独自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更加需要外界提供风险分散机制。第三,城镇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的程度高,受教育程度越高,人们就越会注重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能够更合理的理财和规划风险,购买保险的积极性就会更强。第四,城镇居民居住较为集中,有利于促进保险产品的营销,减小渠道扩展所带来的营销成本,从而形成价格优势,进一步促进商业健康保险的有效需求。总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加商业健康保险的需求。

  二、社会医疗保险水平

  社会医疗保险指社会中的劳动者或者全体社会公民因为疾病需要治疗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法律规定的应有的医疗服务,对因为疾病产生的医疗费用及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以保障和恢复社会劳动者或全体公民健康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中国的社会医疗保险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衡量一个地区的社会医疗保险水平有两个重要指标,分别是参加社会医疗保险人数和政府在社保方面的支出额。这两者的变化都会对商业健康保险需求产生影响。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保险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