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保险硕士论文 >

我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现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2-30 共690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2 我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现状。

  2.1 我国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的要素评估现状。

  2.1.1 行业外部要素评估。

  2.1.1.1 经济环境风险。

  经济环境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金融环境、国际收支状况以及金融机构脆弱性等。经济的波动对保险业影响很大。在经济衰退时,人们的收入减少导致对保险的需求减少,不仅会导致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下降,还会增加人们的退保率。在保费收入下降、退保率上升的双重打击下,保险公司的收入减少。同时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下,人们的道德风险会增加,从而导致保险公司的赔付率上升。收入的减少、支出的增加导致保险公司利润的下降,从而恶化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此外,外部环境的恶化,还会使保险公司的投资收入下降,进一步导致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的恶化。可见,如果发生经济波动,可能对保险业造成系统性损失。

  目前我国仍处于发展新兴市场阶段,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平稳增长,还没有发生经济衰退。就现阶段出台的经济政策来看,在未来5-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经济增长的概率要大于经济衰退的概率,因此,在中长期范围内,经济衰退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比不大①。但是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复苏过程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和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将愈加凸显,短期内经济发展可能出现回调和波动,进而会对保险需求产生不利影响。

  2.1.1.2 市场竞争风险。

  衡量保险公司的市场竞争风险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市场份额、市场影响力、产品多样性、产品潜在竞争对手数量、可替代性产品数量以及买方讨价还价能力等。目前,国内保险公司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以及激烈竞争的内部环境,为发展自己的业务,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积极地进行开拓创新,同业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推动保险业向前发展。竞争能够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同样也会给保险业带来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面对金融、保险类产品的创新,原来的分业经营的模式被打破,金融、保险机构之间的业务开始交叉、融合,使得产品之间的可替代性增强,竞争更加激烈。这种竞争虽然提高保险效率,但是也使得单个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下降、利润空间缩小,降低了整个保险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二、保险公司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断地进行产品的创新,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新产品。新产品的设计需要精算功底深厚的精算师对大量现有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进而设计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保险产品。然而,相对于国外成熟的保险市场,我国保险市场还不完善,一方面,保险精算师缺口很大,拥有丰富经验的精算师更是凤毛麟角;另一方面,保险业可对其进行分析的历史数据有限,不易找出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因此,在设计保险产品时,国内精算师往往忽视本国市场风险,而将国外已有的产品设计模式套用在国内的产品设计上,这样新产品的推出可能并不适合中国的市场,形成了未来理赔的不确定性。

  2.1.1.3 利率风险。

  保险业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不亚于银行,利率波动可能产生两种风险:(1)利率的波动使保险产品在设定时确定的利率水平与实际的投资收益率相背离,从而造成利差损风险,并且进一步影响资产、负债的不匹配;二是利率波动影响保险公司持有的固定收益债券的当期价格,并且可能进一步影响资产的整体估值乃至偿付能力水平。可以说,利率波动对保险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既影响保险投资管理决策,影响其资产配置结构和投资绩效,也影响负债业务,包括定价和准备金的计提。

  目前,利率波动对我国保险业(特别是寿险业)仍然存在着巨大影响。一、虽然,保监会于2013年8月开放了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利率管制,取消了2.5%预定利率上限限制,但是大多数传统保障性产品仍处于预定利率管制之中。二、当前我国保险资产投资组合中,固定收益类债券占据了绝对比重,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变化将带动相当一部分这类资产的估值变化。三、利率波动会对投资分红类产品的费率或者最低保证利率产生影响,从而产生产品的销售波动,甚至可能由于最低保证利率和投资收益之间的偏差产生新的利差损。

  2.1.1.4 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上下波动而引起的外币持有者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随着我国保险公司的海外上市、开展海外业务以及进行海外融资,其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越来越显着。特别是此次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明显降低,继续单边快速升值的动力不再,世界主货币之间的汇率进入调整阶段,使人民币与其它币种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加大,从而增加了对外经营的风险。

  金融危机后,我国保险市场不断调整其经营结构和理念,积极向国外市场进行拓展--设立国外分支机构、开展国际业务、进行国外融资--使我国的保险市场与国外的金融及保险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但是,基于保险业在经济生活中的特殊功能,保监会对保险的资金运用以及投资渠道进行了严格的管控,使得保险公司无法充分利用金融投资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①,不利于汇率风险的防范。

  2.1.1.5 政策性风险。

  政策性风险是指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时,根据实际的经济形势颁布调控政策、监管方式,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外部风险。保险业对外部政策的变化十分敏感,国家司法建设、监管的广度和深度的变化以及税种、税基和税率的变化程度都会对保险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对保险资金监管的广度和深度的调整,将影响保险资金的投资结构以及营销策略;国家对利率、再贴现率的调整会对保险费率的确定、保险的赢利水平产生影响;财政对保费补贴范围和金额的政策也会直接影响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

  在我国,法律政策变化对保险业的影响十分巨大。保费收入名列前茅的几大非寿险业务--交强险、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农业保险、一般责任险等都直接依托于相关法律和政策框架。但目前我国针对保险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多以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为主,不仅层级低,效力弱,而且没有考虑许多具有公共性质业务的特殊性。我国2007年开展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现象。国家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使我国的农业保险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在保费收入中财政补贴占有很高的比例。如在2009年主要粮食作物保险中,各级财政补贴合计比例平均高达80%,可以想象,国家农业政策的变化会对农业保险的业务拓展产生重大影响②。显然,政策性风险对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2.1.1.6 巨灾风险。

  近年来随着世界环境的不断恶化、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和极端气候事件屡现,巨灾风险已经成为保险业,尤其是非寿险业非常重视的系统性风险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多种类型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经常遭受气象、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面临的巨灾风险很大。目前我国还没建立能够有效应对巨灾风险的巨灾保险制度体系,地震保险仍是除外责任,不利于巨灾风险的防范。一些商业保险公司设计保单时,将除地震以外的主要巨灾纳入保险责任范围,但由于产品定价过低、准备金计提不足,使得保险业在这一领域积累了大量风险。

  2.1.2 行业要素评估。

  2.1.2.1 再保险风险。

  再保险风险有以下两个方面组成:一是保险公司的再保险不足,没有充分的向其它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进行充分的分保,致使其承担大量的风险;二是再保险违约风险,分入保费的保险公司因发生信用违约或者破产,不能正常履行再保险赔付责任,将使得原保险公司无法实现风险的有效转移。

  目前我国的再保险供求严重失衡,导致我国面临着较高的再保险风险:(1)再保险需求较高,如随着国家制定的政策性保险业务的快速增长,保险公司为了分散风险,增加了对再保险业务的需求;(2)再保险供给不足,我国再保险总体承保能力偏弱,特别是在农业保险和地震、台风、洪水等巨灾保险的再保险供给方面严重不足。

  2.1.2.2 金融一体化风险。

  随着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加快,不同金融行业之间通过股权纽带、业务合作,增加了相互传染的可能性,从而增加了系统性风险的积累。在综合经营模式下,一个集团或控股公司旗下可能同时经营银行、保险、证券等多项金融业务,如果其中某一业务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整个集团稳定。AIG的国有化就是这方面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我国,金融一体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使金融行业之间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风险更容易在金融各个行业之间进行传播。目前,发展较好的金融机构都有开办综合业务的趋势,如1999年成立的安盛保险集团,工商银行持股60%;2005年成立的农银人寿,中国农业银行持股51%;2010年成立的建信人寿,中国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1%等。到目前为止国内五大银行参与入股成立了保险公司,2006年成立的平安银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其控股股东,这使得银行与保险公司共同处于声誉风险当中。随着银保股权互投政策的相继放开,我国综合经营的步伐加快,金融不断创新,可能会出现一些具有系统性重要意义的超大保险集团。

  因此,我国保险业在金融一体化进程中系统性风险程度在不断加强。

  2.1.2.3 公允价值会计准则。

  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加强还与其采用的会计准则有关,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强化了顺周期效应,增加了系统性风险的程度。当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时,市场环境恶化使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缩水,为了减少损失,金融机构会尽快抛售金融资产,从而造成金融资产供大于求,使金融资产的价格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了金融市场的震荡。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给我国保险业带来了顺周期效应:一方面,资产、负债账面价值的波动程度将显着增加;另一方面,按照监管要求,保险公司的责任准备金是按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进行估计的,而贴现利率则是根据未来的投资收益预期进行估计的,这样的做法容易引发顺周期效应。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保险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