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论
物权保护是一个综合性法律问题,既有公法上的保护也有私法上的保护,即使就私法上的保护而言,也存在物权法上保护和债法上的保护。公法上的保护是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考量而不并侧重于物权本身的保护,实际上对于物权人来说,其物权的保护更多的需要私法完成这个任务。就私法上的保护而言,债法上的保护也不是针对物权的直接保护,而是在物权遭受侵害时,通过损害赔偿或不当得利返还等手段填补物权人所受之损害,同时遏制侵害物权的行为,由此间接实现物权的保护。因此对物权的直接保护还需要借助物权法规则,特别是关于物权请求权的规则。
就我国的具体立法而言,《民法通则》并没有规定物权请求权,但是《物权法》则单独将物权的保护作为一章,并将物权请求权予以专门规定,此符合物权立法的惯例。既然我国《物权法》已然对物权请求权作出了明文规定,那么对于物权请求权之理论研究变得更为重要,排除妨害请求权作为物权请求权的一部分,因此也需要在理论上进行论证。
首先,从历史渊源上看,排除妨害请求权起源于罗马法时期的所有权保全之诉,其产生伊始的目的就在于保护物权;其次,从排除妨害请求权的性质上看,排除妨害请求权作为物权请求权的一种,是独立于物权和债权的一种独立的民事权利;再次,从构成要件上看,排除妨害请求权人是物权受现实妨害之物权人,妨害事实是其请求权行使的根据,其相对人是妨害物权之人,此外容忍义务是妨害物权人不承担责任的天然抗辩事由;再次,从法律效力而言,排除妨害请求权之行使得使妨害人排除妨害并承担相应费用,此外还需注意诸多特殊情形;最后,排除妨害请求权和其他物权请求权具有密切联系,它们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
参 考 文 献
图书文献
1. 江平:《我所能做的是呐喊》,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版。
2. 周梅:《间接占有中的返还请求权》,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版。
3. 孙宪忠:《论物权法》,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
4. [意]彼德罗·彭梵德:《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5. 盖尤斯:《法学阶梯》,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6. 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法律出版社 1996 年版。
7. 何勤华主编:《德国法律发达史》,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版。
8. 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9. 郑玉波主编:《民法物权论文选辑》(上),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84 年版。
10. 孙宪忠:《中国物权法总论》,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11. 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版。
12. 陈华彬:《物权法》,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
13. 王利明:《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14. 尹田:《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15. 季秀平:《物权之民法保护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 年版。
16. [德]迪特尔·施瓦布:《民法导论》,郑冲译,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
17. 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18. [德]曼弗雷德·沃尔夫:《物权法》,吴越、李大雷译,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
19. 王洪亮:《物上请求权的功能与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
20. 辜明安:《物权请求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9 年版。
21. 王泽鉴:《民法物权(一):通则·所有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22. [德]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张双根译,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
23. [日]甲斐道太郎:《民法(总则物权)讲义》,有斐阁。
24. [日]好美清光:《注释民法》(6),有斐阁昭和 46 年版。
25. [日]小川保弘:《物权法研究》,法律文化社 1985 年版。
26. [日]川岛武宜:《民法 I》,有斐阁 1960 年版。
27. [日]铃木禄弥:《借地法》(下卷),青林书院昭和 1986 年版。
28. [日]山田辉朋:《物权法》(增订本),陆庆胜译,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
29. 彭万林:《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期刊文献
1. 谢怀栻:《论民事权利体系》,《法学研究》1996 年第 2 期。
2. 马俊驹:《物权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法》,《法学杂志》2006 年第 3 期。
3. 刘凯湘:《物权请求权制度的历史演变》,《私法》1982 年第 2 辑第 1 卷。
4. 王洪亮:《物上请求权的诉权与物权基础》,《比较法研究》2006 年第 5 期。
5. 马新彦、郑天娇:《妨害及其救济--解析我国物权法第 35 条》,《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 年第 4 期。
6. 张光宏:《行政许可设定中的利害关系人权益保护》,《行政法研究》2007 年第 8 期。
7. 刘凯湘:《论基于所有权的物权请求权》,《法学研究》2003 年第 1 期。
8. 王洪亮:《论侵权法中的防御请求权》,《北方法学》2010 年第 1 期。
9. 杜颖:《排除妨害请求权在租赁权保护中的适用──以日本的判例和学说为中心》,《河北法学》2000 年第 2 期。
10. 程啸:《论未来我国民法典中物权请求权制度的定位》,《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5 期。
11. 周友军:《我国物权请求权制度的解释论》,《社会科学研究》2008 年第 3 期。
12. 房绍坤、齐建骅:《试论物上请求权》,《山东法学》1999 年第 1 期。
13. 高德胜:《略论物权请求权的形态》,《当代法学》2003 年第 3 期。
14. 赵东:《停止侵害禁令及其请求权基础》,《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 5 期。
15. 王洪亮:《妨害排除与损害赔偿》,《法学研究》2009 年第 2 期。
16. 王轶:《物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当代法学》2006 年第 1 期。
17. 王轶:《物权保护制度的立法选择--评<物权法草案>第三章》,《中外法学》2006年第 1 期。
18. 冯珏:《论妨害排除请求权》,《比较法研究》2008 年第 4 期。
19. 彭诚信、傅穹:《物权的自我救济》,《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 年第 6 期。
学位论文
1. 杜颖:《论民事保全请求权》,北京大学 2000 年博士学位论文。
2. 刘凯湘:《物权请求权研究》,北京大学 2001 年博士学位论文。
3. 戴娇:《论物权法上的妨害排除请求权》,华东政法大学 2012 年硕士学位论文。
4. 白璐:《论妨害排除请求权》,山东大学 2012 年硕士学位论文。
致 谢
非常幸运,在参加工作多年后,我又能重新踏进校园,融入到莘莘学子如饥如渴的学习氛围之中。通过在吉大的三年在职学习,使我领略到了吉林大学法学院学者们的渊博学识、严谨的学风、敏锐的思维和崇高的师德。这次学习也圆了自己多年来做为一名法律工作者而不具备法学教育背景的遗撼。
本文的写成,既是自己多年来对这个问题思考的结果,更是在董文军老师细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尽管文章显得稚嫩,但它却是我心血的结晶,这次经历会为我今后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严格非法证据排除3.1非法证据排除现实困境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于2012年被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纳入我国法律体系,随后的两髙司法解释也就具体实施程序做了进一步解释。2013年中央政法机关纷纷出台文件要求加强非法证据排除,杜绝刑讯逼供。有学者称非法...
二、妨害公务罪的行为方式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的规定,前三款均规定了妨害公务罪的行为方式,即使用了暴力、威胁的方法,而第四款中虽然不需要具备暴力、威胁的方法,但必须造成严重后果。纵观整个刑法条文,不乏对暴力、威胁有所要求的罪名,...
3.新排除规则背景下职务犯罪侦查的思考在现代社会中,人权理念的张扬使排除规则成为刑事诉讼制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程序正义价值主导刑事诉讼制度建构和运作的英美法系国家尤其是如些。25排除规则的适用,既给职务犯罪侦查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引言2013年1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开始》正式实施,这部法律最大的亮点在于设立了完整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同时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其中。近年来,随着杜培武案、佘祥林案等一批冤假错案相继浮出水面,暴力取证、刑讯逼供及与之密...
四、职务犯罪案件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出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证据规则中的帝王条款,它作为一类限权或控权规则,反映程序理性,深刻体现一国刑事司法的法治水平,被称为警察的手铐.同样,在职务犯罪案件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排除非法证据,对切实保障人权...
三、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对象犯罪对象,又称行为对象,主要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或者物。根据我国刑法第277条的规定,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对象主要被规定为以下几类,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
结语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也开始显现,导致近年来妨害公务类案件数量不断上升。尽管政府职能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开始不断被弱化,而其服务的职能亦开始逐渐加强,但是社会形形色色的事务,不可缺少管理者,而管理行为是否得以有效施行也会...
摘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通常指执法人员及其授权的人员通过非法方法所收集的证据不得在刑事审判中采纳的规则。当前,我国虽然已经在立法上正式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检察机关所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中远未得到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
二、排除妨害请求权的构成要件对于排除妨害请求权的构成要件,学界虽然在表述上略有不同,但是却没有实质性意义上的分歧。通说认为,排除妨害请求权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第一,请求权人享有物权;第二,须有妨害物权的事实;第三,物权人无容忍义务;第四...
三、非法证据的内涵与范围非法证据的内涵与范围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首先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只有明确了其内涵与范围才能知道哪些证据应当被排除以及这些被排除的证据效力为何。结合前面总结的价值选择,笔者分析出:人权保障理论和威慑理论共同构成了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