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社会效应分析。
3.1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1.1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
从新中国成立到 80 年代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前,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5]一直处于正常的范围之内。但是进入 80 年代,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就开始发生变化,逐渐偏离正常范围,且偏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范围是在 103 到 107 之间,但我国官方公布的数据一直在 116 左右,与此同时,很多学者认为我国普查数据存在偏低的可能,实际的数据可能比官方公布的数据还要高。
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渐升高当然是多种方面造成的,其中有我国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但在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前这一思想就存在于中国社会中,而且并没有使出生人口性别比超出正常范围,所以计划生育政策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我国在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实行的“一孩半”生育政策使得出生人口性别比更加的失调。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对社会发展有着全面的影响,总的来说,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首先,出生性别比失衡可能造成了适婚年龄层的男女比例失衡,造成男性的婚姻挤压,大量的男性找不到配偶,而且这些男性大多生活在社会底层,这些男性就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甚至是犯罪,比如说抢劫、嫖娼等等,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出生性别比失衡在不同程度上还造成了家庭功能的减弱,使家庭规避风险的能力下降。
3.1.2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6]是指在总人口中由于年轻人口数量相对减少,老年人口数量相对增加,进而导致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相对增长的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是社会人口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所出现的必然现象,是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等相关变动的必然结果。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已经开始显现,尤其在西方发达国家老龄化的问题已经相当突出。一般情况下,人口老龄化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科技发展等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国家走向发达阶段的标志。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区别是老龄化出现时间的早晚、速度的快慢和程度的高低。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出现老龄化现象,但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了生育率下降,使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造成我国未富先老的独特局面。
虽然计划生育政策不是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必要条件,但是对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许多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不同的表现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老龄人口数量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虽然老龄人口比例目前比西方发达国家低,但是人口基数大导致我国老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大。我国现在还发展中国家行列,如果按照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现阶段应该仍然处于“人口红利期”,[7]但是实施了 30 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人为的降低的生育率,造成人口生育率在一定时期内低于人口更替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提早到来。
第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人口老龄化状况不相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导致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时就已经进入社会人口老龄化,跟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状态下进入老龄化社会不同。目前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龄人口过亿的国家,中国人口老龄化最大特点就是“未富先老”.“未富”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由于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新劳动人口减少劳动密集型的数量,竞争优势逐渐丧失,但是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不足以使我国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形成优势,因此处于一个艰巨的转型升级时期。“先老”是指人口老龄化进程速度加快,造成劳动力供应降低、价格上升,使我国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消失。
第三,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地区差异明显。我国不同地区间人口老龄化程度差异主要体现在农村与城市、东部与西部的差异上。主要表现为从西往东老龄化程度依次上升,城市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农村,这种状况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负面影响,主要为:
一是人口年龄组成结构迅速变化,老龄人口组成逐渐增加,劳动人口老化及比重逐渐下降。经历了一段时期,计划生育政策人为的改变了我国的人口年龄组成,减少了新增劳动力人口的供给。目前我国还处于“人口红利期”,而且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未能完全转变,也就是说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廉价劳动力的供给,但是这种供给已经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在逐渐的减少,直到不能支撑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经济科技发展转型这一议题已经提了很多年了,但是还是没有转变,这是中国经济中根深蒂固的问题。现在,由于计划生育政策而加快到来的人口老龄化与我国久未转变的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济发展方式不期而遇,导致我国经济发展遭遇挑战。在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的情况下,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
二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使抚养系数[8]增大,养老问题将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前文中提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使我国“未富先老”,而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有着老龄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的特点,再加上我国家庭逐步小型化的趋势,家庭养老负担加重,而且耗费家庭更大比例的精力,养老难问题日益凸显,以往依靠家庭养老的模式已不可行。当时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并没有跟上人口老龄化的快速步伐。面对如此庞大的老龄人口,我国还处于建设阶段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巨大的考验。首先,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会出现大的资金缺口,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使新增人口和新增适龄劳动人口比例下降,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缴费人群比例变小,导致养老保障收入变少,而老龄人口的比例升高,使得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支出增多,两个方面共同作用,使得养老保障体系的资金链存在断裂危险。现在政府拟推行延迟退休年龄,只能缓解一时的困难,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既然人口老龄化已经出现,我们就要更好的解决,那么就必须改革我国现有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
三是对投资、消费的影响。调查显示,老龄人口没有强烈的消费意识,对于投资和消费都趋向于保守。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老龄人口比重的增多,相对的人口整体的消费需求就下降、不利于拉动内需的增长,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
四是老年人的需求问题。中国老龄人口增多,与之相关的需求也增多,但是我国与老龄人口有关的行业发展较少,不能满足现阶段老龄人口的要求。而且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中子女数量变少,年轻人忙于工作,无暇顾及老年人的相关需求,使老年人在生活和精神上显得十分的落寞,影响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
由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而加快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如果计划生育政策还不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还将快速的发展下去,这将会持续的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3.1.3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家庭的影响。
1.传统文化的消失。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中独生子女家庭[9]已经经历了两代,独生子女家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家庭的生活规模越来越小,跟大家庭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少。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家庭越来越朝着西方国家的家庭发展方式靠拢,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就会慢慢消失,传统大家庭中的亲戚观念淡漠,而亲属观念的淡漠必将弱化传统的文化伦理观念。随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单一化,家庭成员数量的减少,亲戚观念的淡漠,使得一些传统节日显得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面临消失的危险。
2.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我国自 80 年代初普遍实行较为严格的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以来,许多家庭,尤其是在城市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子女,形成所谓的“4-2-1”结构的家庭。由于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庭中所有的长辈亲人都围着一个小孩转,这样就很容易使小孩从小形成娇生惯养、不愿分享的个性;另一方面,因为在成长的历程中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造成许多独生子女从小缺乏与人平等沟通、交往的能力,对独生子女身心的健康成长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以致经常出现各种由独生子女教育不当而引发的或大或小的社会负面问题。“独生子女教育难”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3.独生子女家庭风险加重。中国的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产生了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这些家庭中夫妻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一生只生育一个孩子,在生活中他们失去唯一一个孩子的几率就比多孩家庭失去所有孩子的几率高,而且这种打击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是致命的。
现在社会就有这样一个群体“失独家庭”,他们多是在中年以后因为种种原因失去家庭中的唯一的孩子,而且他们自身的条件使得他们不可能再要一个孩子,那么他们不仅在精神层面面临巨大的打击,而且他们将失去晚年的生活依靠。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三十多年,这一群体在中国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他们开始尝试集体发声,将他们的痛苦诉说给世人,现在政府已经开始关注到这一群体,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给予他们相应的帮助,但是失去唯一一个孩子的痛苦无疑是不可弥补的。
3
.2 计划生育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影响,在经济方面也不例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2.1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直接导致了我国人口出生率变低,也间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低出生率减慢了我国人口总数的增长,直接导致我国少生几亿人口,缓解了我国高速增长的庞大的人口基数对经济总量的压力,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上,极大的提升了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二,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出生率下降,出生人口的减少使家庭对下一代的投入减少,从而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使家庭的其他消费能力提升,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活力。第三,生育率的下降极大的减少了我国的新增劳动力数量,虽然从某种角度看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从我国当前的低就业率的角度看,确实是有利的。第四,出生人数的减少降低了我国的老少抚养比。[10]
3.2.2 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一些方面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效应。第一,由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而加快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就有消极的影响。第二,计划生育政策直接导致的“少子化”现象,导致出生婴儿变少,孕婴、生产保健的相关行业也就相对萎缩。第三,劳动人口的减少。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直接导致人口出生率降低,进而导致适龄劳动人口增加速度的减少。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依然没有摆脱对廉价密集劳动力的依赖,而在这个时期劳动人口的减少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使这个经济的发展进入瓶颈期。
每一项政策的实施效应都有其两面性,作为中国影响范围最广的社会政策,计划生育政策也不例外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其两面性,在一些方面间接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另些方面对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效应,这是任何一个社会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都无法避免、必然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