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我国涉农惠农领域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对我国涉农惠农领域职务犯罪原因的探析,为我们有针对的提出预防对策提供了依据。本人认为,要想有效的预防涉农惠农领域职务犯罪,首先,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不可少,这个过程可能会很久,也会很艰难。其次,各项涉农惠农资金的管理机制,要不断完善,尽量减少漏洞。再次,提升干部的思想素质、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是关键。最后,要构建社会化预防格局,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作用,切实为预防涉农惠农领域职务犯罪出一份力。
5.1 加强“顶层设计”
若要做好涉农惠农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必不可少,这既包括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也包括从权力分配制约的角度完善监督体系。如此,一是可以为涉农惠农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指明方向、明确思路,二是可以将预防工作制度化、法治化,为预防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5.1.1 完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国家层面的法律体系
我们欣喜的看到,今年的“两会”上,张德江委员长在工作报告中阐述,“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研究修订行政监察法”[1],这是中国反腐释放出的制度化法治化新信号[2].反腐败国家立法已经提上日程,职务犯罪预防立法还会远吗?
从宏观上讲,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必须走上法治化的道路,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现实的需要。
一是立法机关要充分考虑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实际情况,针对村干部越来越多的参与行政事务的现状,结合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补偿、惠农专项补贴等领域职务犯罪特点,在法律层面上,对涉农惠农领域职务犯罪的主体、客体做客观、全面的界定,对不符合当前实际的条文进行及时的修订完善。尽可能将各种形式的涉农惠农领域职务犯罪都纳入法律的解读中,使犯罪分子没法钻法律的空子,使其“伸手必被捉”.
二是立法机关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征求法院、检察院的意见建议,尽快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国家层面的立法,就是说通过法律的形式,让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转正”,使其有法可依,并日益规范,涉农惠农领域职务犯罪作为职务犯罪的一个方面,自然也受到了法律的保护。要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机制进行规定,是整合各部门力量成立新的机构去统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还是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将这个体系固定下来。要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职责进行规定,就是说要明确说明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什么是职务犯罪预防。要对职务犯罪预防的措施进行说明,包括规范司法、检察、监察、审计等机关发出预防建议、加强职务犯罪风险点排查、建立社会监督网络等等行为。要对职务犯罪预防措施的有效性提供保障,有关机关、单位必须要配合职能部门开展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比如接到预防建议书,必须要有所行动并进行反馈。
5.1.2 建立严密的权力监督体系
涉农惠农领域职务犯罪与其他职务犯罪一样,根源在于“权”和“钱”上,归根结底,还是国家赋予了他们一定的权力,使其有机会接触甚至可以支配国家的公共财产。而我国的权力监督体系因受到了体制机制方面的阻碍,并不十分有效。因此,要想做好涉农惠农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就要对权力进行约束,使其“有权不能任性”.这种约束既包括内部的权力分配平衡;也包括外部的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
1.加强内部的权力制约和监督
首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在“一把手”或者某个关键岗位上,要运用“分权”和“制约”的思想,建立合理的权力配置体系。其次,要加强内部的监督。加强人大的监督,使人大代表的作用不仅仅停留在投赞成票上,在各级人大探索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使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行为在法律的框架内。要加强纪律监督,要加强司法监督,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减少行政机关对司法机关的干预,避免以权压法。具体到涉农惠农领域,就是避免将涉农惠农资金的支配权过分集中到某一个岗位,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纪检监察、财政、审计、检察等部门的预防作用。
2.加强公民监督
简单来说,要给公民监督权力的自由,更要畅通民意表达的渠道。具体到涉农惠农领域,就是要向农村群众普及,每个公民都有权力监督任何国家工作人员的观点,鼓励他们在发现基层干部有侵犯公共利益的不法行为时,勇于站出来。同时,要完善网络、电话、来信、来访四位一体的民意表达体系。距离近的群众可以直接去检察室、乡镇、区县举报,距离远的可以通过视频接访系统表达诉求;想实名举报的可以去纪委、组织部、检察院的网站,不想实名举报的可以写匿名信。总之,要让群众敢于监督、善于监督,让涉农惠农领域职务犯罪无所遁形。
3.加强舆论监督
要建立符合国情的新闻舆论监督制度,使新闻媒体不只会正面引导,还会提批评建议;不只追求新闻的“新”,更要注重新闻的“实”.具体到涉农惠农领域,就是说新闻媒体在宣传中央惠农政策的同时,也不能不报道在惠农政策落实中出现的问题,要指出问题,对相关部门形成舆论压力,使其直面问题,不断改进。同时,不能盲目跟风,以新鲜的新闻吸引大众的眼球,而忽略了其真实性,不能将问题夸大,使群众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动摇。
5.2 完善涉农惠农资金管理机制
从涉农惠农领域职务犯罪的案例来看,“资金”是大家都在盯着的,而“人”是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能做的,就是把确定因素的风险降到最低。这就需要对涉农惠农资金的管理机制尽可能的完善,首先从程序上减少涉农惠农领域职务犯罪的发生。
5.2.1 整合资金项目,统一操作规范
国家投入了很多资金在涉农惠农领域,惠农资金、补贴名目繁多,主管部门也不统一,造成管理混乱。可以将所有的惠农补贴进行有效整合,减少多头管理的现象,统一操作规范和流程,弱化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在各项资金发放中的职能作用。
要尽量简化发放流程,实行专户管理,每户只可以以户主的名义建立银行户头,防止村级组织人员随意虚开户头。本人的设想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以市或者县区为单位,建立一个共享的动态信息系统,包括村民的基本信息,是否符合补贴标准,各种补贴发放情况等,使主管部门可以一目了然,实行直接到户并进行公示,减少中间截留、虚报的可能。
5.2.2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机制
进一步健全“村账镇管”制度,确保各村定期上报财务凭证,乡镇代管机构严格审核,制止“白条”、假账等违反财经纪律费用的支出;改革城中村、城边村、建设开发项目所在村等重点村财务人员管理模式,实行会计由乡镇代管机构统一管理,报酬由镇政府统一支付。
进一步落实政务、村务、财务“三公开”,不要害怕“晒账簿”,自觉接受村民监督。
对牵涉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如征地补偿款发放标准、测量标准,发放补贴时,村里的闲置地落在了谁的名下等等,让村民明白、放心。要结合财务公开、村务公开,积极探索实行通过大屏幕、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公开形式,增加涉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的透明度。
可以公开上级举报电话和举报网址,发动群众一起监督。对于某些乡镇、村两级政府存在的“半公开”和“假公开”问题要坚决纠正。
5.3 提升基层干部思想素质
毛泽东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引申到涉农惠农领域,我想是这样的一层意思,惠农政策出台后,基层干部是政策的落实者,其思想素质非常关键。因此,要着力提升基层相关干部的思想素质。
(二)制约石家庄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1.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机构养老的推行和养老机构的发展受我国传统思想观念束缚严重。一方面,养儿防老的观念我国社会根深蒂固,绝多大数老人认为养老机构是专门给没有子女的孤寡老人设立的,而自己有儿...
第一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研究现状第一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现状早在20世纪70年代,重大事故应急系统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联合国开始在国际、地区、国家和城市层面上提高对灾害警觉和应急管理的认识,并将1990年-2000年宣布为...
摘要近年来,在激进的考核机制和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地方政府建设资金需求迅速攀升,但是地方政府财力往往无力支撑巨大的建设资金需求,融资发展的趋势越演越烈,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迅速增长。此外,由于《预算法》对地方政府举债进行了...
1绪论1.1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1.1.1选题背景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都提到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报告中也...
第2章香港公立医疗的管理体制与机制2.1香港公立医疗管理体制分析2.1.1香港公立医疗发展轨迹在香港公共医疗卫生发展的早期阶段,并没有公立性质的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医疗服务。最早的医院是于1841年由英国陆军和海军创办的陆军医院和海军医院。然而...
3.3日照市境外人员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市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程度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对境外人员管理更加重视,相关法规制度日益健全,政府牵头的社会化联动机制和公安内部分工配合机制已经形成,合力逐渐增强。在强化境外人...
第1章导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对交通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非法营运车辆随之日益增多。本章对非法营运车辆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对研究目标、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等进行详细论述,为后面的问题和对策提供了必要...
第三章行政服务标准体系构建本章从目前行政服务标准体系构建的现状和问题出发,从构建原则、构建思路、构建载体、工作流程四个方面对行政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突出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作用,为提升行政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提供新途径。3.1...
5优化政府职能推动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把双刃剑,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来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并非简单的管理。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政府是重要的参与主体,政府在文化创...
第3章突发事件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突发事件的舆情管理工作较前几年已经有很大进步,但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比如联动问责机制的不完善,管理观念的滞后以及管理方法技巧的欠缺。这些问题亟待管理部门去解决,舆情管理面临形势依然严峻。3.1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