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

服务贸易管理制度建设分析导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杜老师
发布于:2018-12-18 共632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导 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背景。

  过去 40 年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相结合,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凸显了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在全球产业经济价值链中,服务经济已经占据了产业经济的高端,占目前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也已超过 70%,因此全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发展服务贸易做为发展国际贸易的一个新趋势和新热点1。2016 年,中国服务贸易保持了较好发展势头:全年进出口 5.4 万亿元人民币,较2015 年增长 14.2%,首次突破了 5 万亿大关,世界排名保持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服务进出口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 18%,较 2015 年提高 2.6 个百分点2。可见,对外贸易已改变了货物贸易独大的局面,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型经济国家,服务贸易已逐渐成为了政府关注的重心,形成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并重的新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服务贸易对经济贡献逐渐增强,以美、德、英、法为首的政府于 20 世纪 80 年代起重视服务贸易3,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对服务业开放水平决定了本国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和创新发展。

服务贸易管理制度建设分析导言

  自 2013 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我国已成功跻身全球对外贸易的大国行列。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我国虽已是全球对外贸易第一大国,但仍不是对外贸易强国(见表 1);要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地位的影响力,体现对世界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参与度,必须加快发展国际贸易中新的增长点——服务贸易。在贸易实务中,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虽相辅相成,但又有它独立的特性,因此,服务贸易管理相对货物贸易管理而言,其对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起步较晚等方面的原因,我国服务贸易的许多管理部门还停留在管理货物贸易的思维上,主要以传统对外贸易的思维来管理服务贸易,严重制约了中国开放型经济下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政府必须相应改变不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加快提升涉及服务贸易各领域政府管理部门的国际化视野,同时,也要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可持续创新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尤其是沿海城市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核心,以北上广为龙头的城市服务贸易发展更加迅速。据商务部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服务贸易贸易额年均增长 14.5%,规模跃居世界第 2 位,软件、技术、文化等新兴服务出口占比突破 50%4。服务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新引擎。2016年 2 月 14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天津、上海、海南、深圳、杭州、武汉、广州、成都、苏州、威海等 10 个省市和哈尔滨、江北、两江、贵安、西咸 5 个国家级新区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作为国家服务贸易试点城市之一,广州市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改革以来,服务贸易取得了长足进步,2017 年对外服务贸易额达 457.49 亿美元,同比增长 20.98%,居试点地区第三位5。然而,由于没有彻底转变思维,广州市服务贸易发展已开始出现“瓶颈”:

  一些新业态如外籍家政试点工程无法实现“零突破”、新兴邮轮经济掌握不了“话语权”、现有的统计制度不能将服务贸易领域的数据全面统计等。针对上述问题,论文拟以我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区域之一的广州市作为案例,就我国政府服务贸易管理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能加快推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有所裨益。

 

  2.研究意义。

  目前学界的研究主要是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研究,而对政府服务贸易管理的研究比较少(详见下文文献综述)。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服务贸易主要体现在研究国际贸易理论、国家经济竞争力和国家政策对服务贸易经济的影响,以及研究服务贸易领域中个别行业的竞争力要素、行业间的合作关系及实务操作规范等。而对于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地方政府具体政策的落实与创新举措研究的较少,即使有也大都停留在服务贸易传统领域的对比研究上。针对目前中国政府对服务贸易的管理观念、制度设置和具体行政,仍沿用货物贸易的管理方式,而我国服务贸易与发达国家相比竞争力整体基础比较薄弱,存在不少问题。

  因此,服务贸易制度与政策调改完善的进程,以及若干领域和层面的开拓要求,都需要政府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充分发挥政府在服务贸易发展中的职能作用,才有望实现迅速扩张。本文从公共管理学科视角来研究广州市政府在服务贸易管理中,通过政府干预来改变创新发展试点城市的契机,让服务贸易新兴领域(如外籍家政、邮轮旅游、服贸统计等)成为国家全方位推动服务贸易发展重要实践的理论借鉴和补充,对学界的服务贸易政府管理研究的不足作出的补充。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创新举措,更是服务型政府发展的方向。广州服务贸易已占全国服务贸易总量 1/12,是国家批获的服务贸易试点城市之一,在全国试点城市中排名第三,很具有代表性和共性,通过研究和对比现行政府管理服务贸易的政策,发现政府职能部门虽然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经过了一系列职能优化调整,但是仍不能满足目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需。因此,针对当前我国政府服务贸易管理得职能转变还不够彻底、不到位,甚至在实际操作上存在层层阻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问题。本文以广州市为例,深入探讨政府服务贸易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政府服务贸易管理的对策建议,从而可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快推进服务贸易管理改革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服务贸易的相关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6,比较典型的有 1977 年,霍尔(T.Hill)提出的为理论界所公认的服务概念。霍尔指出:“服务是指人或隶属于一定经济单位的物在事先合意的前提下由于其他经济单位的活动所发生的变化”7。接着巴格瓦蒂(J.N.Bhagwatti)(1984 年)及桑普森(G.Sampson)、斯内普(R.Snape)(1985 年)和格鲁伯(H.G.Grubel)(1987 年)等相继扩展了霍尔的“服务”概念,最终形成了服务贸易的特征,即服务和贸易者的不可分8。随着学者对服务贸易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又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探讨以货物贸易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理论(基于要素分析的比较优势理论和基于竞争力分析的竞争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通过服务概念来研究分析理论对服务贸易是否适用9。在当时,各国的服务贸易中争论得比较多的是比较优势理论是否适用于服务贸易10。由于比较优势理论自身存在的缺陷,再加上服务贸易不同于货物贸易,理论界出现了观点对立的两派。一派认为比较优势不适合服务贸易。另一派则认为,作为简单的思想,比较优势说是普遍适合的,不必刻意把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界划开来。对此,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库伯(Richard Kump)指出,比较优势理论不仅对商品具有普遍适用性,对于服务来说,同样也具有普遍适用性”11。萨皮尔 A.Sapir(1982)对比较优势对于服务贸易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明确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性以及发展中国家将作为潜在的服务贸易出口者的作用。新德利(B.Hindley,1984)和史密斯(A.Smith,1984)同样指出比较优势理论对于服务贸易具有普遍适用性。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后,学者们主要集中用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来探讨服务贸易模式,主要涉及规范分析和传统贸易模型的应用等。1988 年,琼斯(Ronald Jones)和基尔兹克斯基 (H.Kierkowski)提出和运用“服务链”的观念来探讨规模经济条件下服务贸易的作用。他们认为,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生产过程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服务链”。由于比较优势的存在,服务链可以促进生产的国际化,从而服务贸易可以大大促进货物贸易,由于一些专业化受到限制,仅有货物贸易并不能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而引入服务贸易则可以导致最大程度的专业化和帕累托最优。但由于服贸领域不断的涌现新业态,旧有的统计方式无法提供齐全的资料和数据,因此,对影响服务贸易因素分析难以实现精准和细分,对服务贸易发展走向的理论预见也很难统一。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学者们逐渐将行业、服务与国家经济政策等因素综合比较研究服务贸易的经济关系,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降低世界最终产品生产的成本,5促进货物贸易的发展,实现一个国家的帕累托改进,提高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1997 年,国际贸易学者豪克曼(B.M.Hockman)等人在一篇论文中以生产者服务贸易为例,阐述了服务贸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探讨了服务贸易壁垒对于经济发展的阻碍。他们指出,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于一国企业的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是至关重要的,而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限制服务部门竞争的政策代价是非常昂贵的。

  随着服务贸易的发展,关于服务贸易管理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内容,但是都是主要从研究各国国家层面实施的外贸政策对服务贸易作用影响、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分析政府管理服务贸易的战略实施等,随着一些地方政府发展服务贸易的优势凸显,又出现了关于地方政府服务贸易管理对服务贸易产生作用的研究,但大多数是基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管理的差异而进行对比性的研究。总的来说,国外关于服务贸易管理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对服务贸易管理的政策研究、战略对比研究以及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研究”这些范畴。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近十几年来对于服务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服务贸易结构、传统服务贸易领域和竞争力等方面内容。

  如王国安、杨军安(2005)通过对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服务贸易结构的分析,指出了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而竞争力也主要从我国服务贸易的总量、世界排名、结构比例、与别国的比较以及一些简单的指数等方面来分析,又因我国服务贸易起步晚,很多数据局限于一至两项经济指标分析,如李怀政的《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国家竞争优势战略》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并根据我国服务贸易现实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徐婉心、沈欣媛(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仍旧存在基础力量比较薄弱、结构不合理、相对于货物贸易比较落后等问题,还有其他一些学者做了相关的研究。除了上述全国性服务贸易的研究,也有一些针对地方地区的研究。如李晓莹的《服务业结构演变理论视角下广州市服务贸易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等。上述相关的研究成果对广州市地区乃至广东全省的服务贸易发展中管理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建设性思路和解决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和贡献。

  就服务贸易管理的研究而言,由于我国服务贸易较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得比较晚,公共管理视角研究的介入较晚,对服务贸易管理的国家宏观层面研究较多,对地方政府具体管理部门的实际操作研究相对没那么丰富。

  3.简要评述。

  结合前文的文献梳理,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学界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服务贸易的研究以经济学视角为主,从公共管理学科视角来研究政府服务贸易管理问题的还比较少。

  论文将结合作者在广州市商务委员会实际体验,以广州市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的实践经验为基础,通过对广州市服务贸易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取得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实际困难,借鉴其他发达经济体管理服务贸易的成功经验,研究如何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和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对接高标准国际服务贸易投资规则,打造服务贸易竞争新优势,为广东乃至全国摸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地方政府服务贸易管理经验,供我国服务贸易管理相关机构参考。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所谓文献研究法是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依据对过去和现在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指出目前的水平、动态、应当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在某种意义上,它起着总结过去、指导提出新课题和推动理论与实践新发展的作用。

  12在本研究中,论文将通过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国务院关于加快服务贸易发展的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意见》、《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贸易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和国家、省、市有关服务贸易管理的政策法规等的研究,了解当前我国服务贸易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收集国内外服务贸易先进城市的有关资料及数据,查阅作为服务贸易管理创新牵头部门的广州市商务委员会等部门和查阅广州市年鉴等资料,搜集掌握广州市近年来有关服务贸易(服务外包)的总结报告和统计数据,结合国内外学者关于服务贸易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等研究成果,探讨广州市服务贸易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基于自己在广州市商务委员会服务贸易处的工作实践,对推进广州市服务贸易管理创新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2.实证研究法。

  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一般认为,实证性研究产生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等,在现实中实证研究多指数据分析法、个案分析法或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本研究首先将深入广州市旅游局、文广新局、市委宣传部、科创委、南沙自贸区、广州市开发区、中新知识城、国际生物岛以及各区(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等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了解广州市及区在政府层面对服务贸易领域的管理制度、扶持培育情况、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深入对对广州市服务贸易文化、医药旅游、运输、科技信息等企业的考察,了接掌握他们在发展中碰到的难题,听取他们对发展服务贸易相关领域的建议和迫切需要政府解决的困难。同时赴香港(贸发局)等机构了解服务贸易发展情况和穗港两地服务贸易合作事宜等,在对比借鉴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加快广州市服务贸易管理创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四)研究的逻辑与结构。

  1.研究的逻辑。

  论文在简要介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服务贸易管理面临着新的任务与要求,以服务贸易改革试点城市为起点,标志着我国服务贸易管理进入了新的阶段。

  论文以广州市服务贸易发展及服务贸易管理的发展为基点,通过对广州市服务贸易管理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一系列发展困难的原因分析并对应提出对策。基本逻辑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论文的基本结构。

  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其主要内容是:

  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导言:对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等进行简要阐述。重点介绍了论文选题的时代意义和当前国内外关于服务贸易管理的研究现状,提出从公共管理视角对政府服务贸易管理的研究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

  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对服务贸易和服务贸易管理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指出论文将运用政府干预和服务型政府理论来分析当前政府在服务贸易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论文的第三部分,概述广州市服务贸易发展的进程及政府服务贸易管理的现状及取得的主要成效。论文指出,广州市服务贸易规模已排名前三,服务贸易管理也取得了很大成效,包括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制、基本形成了系统性的管理框架和管理制度。

  论文的第四部分,对广州市服务贸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较详细探讨,分析其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论文认为政府服务贸易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部门间协同机制不完善、管理部门服务意识不够等是服务贸易管理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

  论文的第五部分,通过对发达地区服务贸易管理的成功经验的挖掘,针对前文提出广州市服务贸易管理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从政府干预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出发,提出广州市在服务贸易管理工作中要完善服务贸易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建设好服务贸易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平台、提升服务贸易管理部门的服务能力以及加强对服务贸易管理部门的测评和监管等对策和建议。

  论文最后是简要结论与展望。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公共管理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