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规合一的理论基础
由于三个规划在实际工作工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谐之处,笔者主张“以规划融合的理念推进三规合一改革实践”。然而“三规合一”改革实践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系统”、“城市增长管理”和“协同”理论针对城市设计、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公共管理问题进行的分析和论述,已经涉及到了产业、城市、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对“三规合一”工作有较强的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从上世纪中后期就开始萌芽,并且已经历经三十年的发展过程。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持续恶化、发展问题更趋严重,人们也逐渐幵始重视并反思经济增长、城市化、人口、资源利用等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增长=发展”
的模式也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发展的“可持续性”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产生了相关的理论研究。1987年,可持续性发展的概念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正式提出。这份报告是由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的,主要探讨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重点讨论了环境的可协调发展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1992年联合国围绕环境与发展这一主题召幵了环境与发展大会,在人类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进程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社会、环境、政治、经济、科技等各领域的协调发展。其中,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三者互相依赖互为加强。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环境和可持续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强调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同时不能忽略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倡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不是说为了保护环境就不管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要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保障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基础。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求发展经济和社会,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以尊重、维护自然为前提,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达到人与自然、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共处。
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不对下一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既要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又要顾及到未来的发展可能需要;既要人和社会的发展,又要自然、环境的相应发展。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下一世纪人类应该共同追求的是以人为本位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系统理论
系统思想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着——《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奠定了系统论的理论基础。
系统理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以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作为研究重点,并通过数学方法定量的描述其功能,来寻找和确定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贝塔朗菲认为,任何系统都不是简单机械的整合,它更像是一个具有统一协调性的整体,系统的整体功能往往表现出比各要素单纯叠加更优的特点。他提出任何系统都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五个重要特征。
土地系统是由许多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因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土地利用与国民经济、人口规模、社会生活、生态环境之间则是一种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过程。城市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大系统,城市系统内部是一个具有自身变化规律的严密整体。因此,可以说对于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的协调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发展规划着力于城市的生产力安排和社会协调发展,城市规划追求城市系统中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土地规划要在土地一社会一经济系统中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统筹安排土地使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如何使三个规划能够更加和谐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系统管理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
(三)城市增长管理理论
城市增长管理理论起源于美国。在美国城市土地协会1975年出版的《对增长的管理与控制》中,对增长管理的定义是:“政府运用各种传统与演进的技术、工具、计划及活动,对地方的土地使用模式,包括发展的方式、区位、速度和性质等进行有目的的引导。”
增长管理被普遍理解为现代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具体行为,政府通过法律、规划、行政管理、税收激励等多种手段,促进并引导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发展的速度、开发的强度和资源环境的承受度得以平衡,保证城市范围内建设与保护等多维目标的相互协调,从而使得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区间。
我们应该积极借鉴他国实施增长管理理论中的成功实践经验,实现对城乡建设发展的空间的引导和限制,达到良性增长。
(四)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不平衡状态下的幵放性系统。在与外界产生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时候,这个系统如何通过自身各组成部分的协调,自发地产生一个新的的有序结构。
协同理论是综合了统计学、动力学等多门学科研究方法,并以结构耗散理论为基础逐渐发展成型的科学理论。他通过构建完整的数学模型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不同领域的情况加以分析,从而得出各种系统和现象中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
协同论应用范围广泛,它在多种学科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应用成果。协同理论认为系统自身各组成部分的协调作用十分重要,系统自身各部分协调得好,系统的整体功能就能发挥得好。系统自身各部分的协调配合如果运作顺畅,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事倍功半。
三规合一是一项十分浩大的系统工程,三者应以协同理论为理论基础,相互分工合作,共同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城市增长管理”、“协同”等理论,可以清楚的看到,学者们对于城市土地空间发展和利用的设想从最初的基本功能需求假设,逐渐深入到研究城市自身不断扩大发展和协调管理的内在规律。以发展的核心需求,来引导城市实现各项服务功能的优化统筹,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打破城市规划割裂,实现规划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制约石家庄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1.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机构养老的推行和养老机构的发展受我国传统思想观念束缚严重。一方面,养儿防老的观念我国社会根深蒂固,绝多大数老人认为养老机构是专门给没有子女的孤寡老人设立的,而自己有儿...
第一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研究现状第一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现状早在20世纪70年代,重大事故应急系统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联合国开始在国际、地区、国家和城市层面上提高对灾害警觉和应急管理的认识,并将1990年-2000年宣布为...
摘要近年来,在激进的考核机制和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地方政府建设资金需求迅速攀升,但是地方政府财力往往无力支撑巨大的建设资金需求,融资发展的趋势越演越烈,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迅速增长。此外,由于《预算法》对地方政府举债进行了...
1绪论1.1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1.1.1选题背景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都提到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报告中也...
第2章香港公立医疗的管理体制与机制2.1香港公立医疗管理体制分析2.1.1香港公立医疗发展轨迹在香港公共医疗卫生发展的早期阶段,并没有公立性质的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医疗服务。最早的医院是于1841年由英国陆军和海军创办的陆军医院和海军医院。然而...
3.3日照市境外人员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市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程度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对境外人员管理更加重视,相关法规制度日益健全,政府牵头的社会化联动机制和公安内部分工配合机制已经形成,合力逐渐增强。在强化境外人...
第1章导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对交通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非法营运车辆随之日益增多。本章对非法营运车辆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对研究目标、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等进行详细论述,为后面的问题和对策提供了必要...
第三章行政服务标准体系构建本章从目前行政服务标准体系构建的现状和问题出发,从构建原则、构建思路、构建载体、工作流程四个方面对行政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突出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作用,为提升行政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提供新途径。3.1...
5优化政府职能推动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把双刃剑,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来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并非简单的管理。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政府是重要的参与主体,政府在文化创...
第3章突发事件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突发事件的舆情管理工作较前几年已经有很大进步,但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比如联动问责机制的不完善,管理观念的滞后以及管理方法技巧的欠缺。这些问题亟待管理部门去解决,舆情管理面临形势依然严峻。3.1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