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

提升Z镇政府执行力旳路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3-23 共1016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6提升Z镇政府执行力的路径

  Z镇政府执行力问题错综复杂,其形成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既有宏观层面也有微观层面,这些原因综合发挥影响作用于Z镇政府执行力的各个构成力,最终导致Z镇政府执行力问题的形成。所以,笔者认为,只有提出全方位、系统性的对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Z镇执行力的问题。如果只是强化执行力的某一个构成力,而其他构成力得不到跟进,所得到的效果往往只能是“县花一现”。结合我国的国情和Z镇政府的现状,笔者认为,提高Z镇政府的执行力有以下几种路径:

  6.1提高政策制定质量,增强政策自身指导力

  科学合理的政策是乡镇政府有效执行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政策的有效执行是以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广大民众切身利益的高质量的政策为基本前提的,而高质量的政策则需要有科学的民主决策制度作保障”。’"卞斤以Z镇的上级政府和部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坚持发扬民主,推进和深化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性,建立完善的决策体制包括详细的决策制定程序和规则。决策过程中要健全重大决策的调查研宄制度、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政策评估体系、社会反馈体系和决策责任追求体制,以加快科学决策体系的建立,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水平。首先,要保证政策的高质量。决策部门在制定政策时要坚持依法决策、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坚持实地调研、群众参与、专家论证、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把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公平性和权威性结合起来,使得制定的政策符合基层的客观实际,保证政策的“少而精”而不是“多而滥”。其次,要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政策可操作性的保障除了要保证调查研究符合基层实际以外还必须防止政策流于形式过于空泛,没有切实具体的措施。“丁伯根法则”②指出“政策手段变量必须在数量上多于政策目标变量”,因此要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就必须保证拥有充足的政策手段,否则就会因为政策手段的缺乏而使得既定的目标成为遥不可及的理想。再次,要增强政策的协调性。要建立一套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政策制定的整合机制,避免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政策冲突的问题,防止政策出现互相矛盾、行动不一。此外,还要注意政治、经济、社会不同领域和不同部门出台的政策之间、宏微观政策之间、目标政策和具体实施细则之间以及新旧政策之间的全方位协调衔接。最后,还要控制政策中的自由量裁的机会,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要避免政策执行时弹性空间过大,在充分尊重基层乡镇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应尽量详尽政策的细节和办法,制定刚性标准,从而避免人为操作保证政策公正有效的施行。

  6.2提高准入标准、加强素质培养,提升执行主体执行力

  在Z镇政府执行力中,执行主体执行力是主导力,实现Z镇政府执行力提升的关键就是要培养出优秀的执行主体。目前来看,增强Z镇执行主体执行力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6.2.1严把准入关

  Z镇行政人员素质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录用机制不透明,选拔人员标准不高。要保证Z镇行政人员的素质就必须严把准入关,实行凡进必考制度,即使是乡镇自用人员也要通过公开透明的招聘择优录取,坚决卡住“领导关系户”,这样才能将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吸纳到Z镇组织中。在招考过程中必须坚持“公平、公正、· 公开”的原则,严格监督、结果公示,同时招录人员时应注意科学配置不同学科和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这样就能从源头上提高了 Z镇执行主体的综合能力素质。

  6. 2.2加强执行主体的能力素质培养

  Z镇政府行政人员的能力素质决定其能否更好的执行,提高执行主体的能力素质除了要严把选拔关,还要对已经进入Z镇政府的执行人员进行教育培训。Z镇政府可以通过学习型政府的建立和打造,将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相结合,Z镇行政人员可以学习新的知识、技术、方法和手段,从而能够使其与时俱进的掌握新的社会环境和执行任务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素质。要打造学习型政府就必须建立较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模式来提高执行人员的综合素质,Z镇主要要做到:一是加强对行政人员教育培训重要性的认识,营造较好学习氛围。Z镇政府应将行政人员看做最重要的执行资源,加强对行政人员教育培训的重视,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加强对其培训教育的投资力度,明确对其教育培训所需经费的支出比例。与此同时还要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Z镇政府应该多支持和鼓励热爱学习和创新的工作人员,对于他们良好的表现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树立学习典型,激发组织整体的学习热情,形成一种不断学习追求知识的学习风气;对于不积极参与学习,不能运用新的理念和方法解决问题的工作人员,也应给其适当的警告和公示,进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压力和紧迫感。二是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设置合理的培训内容,釆取多样的培训模式。Z镇政府要根据幵展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目前行政人员自身能力素质的状况,制定出短期、中期、长期相互促进、相互衔接的培训计划,并将计划纳入全年工作计划当中去,同时也应该细化培训计划,让每个科室甚至每个行政人员都能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满足自身学习需要的培训计划。相应的Z镇还要为行政人员全面、系统的设置培训内容,这些内容应该包括政治理论知识、管理科学知识、经济科学知识,法律知识以及不同科室所需的专业知识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以期对行政人员的领导能力、协调组织能力、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一切在执行中所需要的能力有所提高。另外在开展培训时还要注重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目前Z镇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主要有初任培训、领导干部培训、知识更新培训和专业培训等,Z镇政府应该抓住这些培训的机会,釆用短期培训、脱产培训和交流学习等方式增强执行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使其能够满足岗位和执行的需求。另外Z镇政府自身也应尝试创造性的开展教育培训模式,如开展全员论坛、专题讨论、经验报告会、委托高校培养执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等。在实践工作中,Z镇领导干部应该多给下级执行人员进行业务指导、提供锻炼的机会,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耐心的指正,使其能在实践锻炼中快速成长。

  6.3优化机制建设,増强执行资源支持力

  乡镇政府是以一定的执行资源为基础开展执行工作的,因此乡镇执行力水平会受到执行资源支持力很大的影响。就Z镇的现实情况而言,要增加财力资源和权威资源,要规范执行主体的行为,提升执行人员的执行效率主要还是要完善各项机制,为Z镇政府执行提供足够的制度资源支持力。

  6.3.1完善财政机制,丰富财力资源

  在现行的乡镇财政机制的基础上,上级部门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适合乡镇开展各项执行活动的财政机制,为行政的有效执行提供充足的财力和物质保障。首先,要对分税制度进行适当调整。前文提到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后,将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和管理权限进行了划分,虽然加大了中央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但也使得地方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缺乏独立税收收入,财力匮乏。因此,有必要对分税制进行完善,要根据事权和财权对等的原则,充分考虑到乡镇政府履行执行职能和开展执行活动的实际需求,对税收分成和税种划分进行适当调整,增加乡镇政府的税收分成,扩大乡镇政府对税种的管理权限,使乡镇政府拥有自身独立的主体税种,从而增强了 Z镇政府的财力资源,缩小了城乡差距,为Z镇政府幵展执行活动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为农村、农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其次,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要提高中央、省政府财政对县、乡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扩大转移支付的总量和规模,增加政策性资金用于基层的比例。中央政府要依据各基层政府财力和支付需求,综合考虑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需要,认真核算各地财政缺口,最终确定出对不同基层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数量。省级政府则要根据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横向平衡原则,不断加大对经济落后县、乡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投入,缩小辖区内各基层政府间财力的差距,统一城乡发展步伐,让经济相对落后的县、乡政府也能拥有相应的财力去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第三,建立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监督机制。要对财政转移支付的转移形式、分配方式、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对违规使用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基层政府和相关人员要进行处罚,对私自挪用和贪污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人员要严格追求其刑事责任,另外还可以通过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和建立专项资金账户等方式对Z镇政府使用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情况进行监管,从而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的效率。

  6.3.2健全监督问责机制,规范执行行为

  历史证明,不受监督和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和滥用。监控和问责不力也是Z镇政府执行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完善监督问责机制,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障社会公众的监督权,使工作失责的行政人员得到相应的惩处,才能保障Z镇政府执行的有效性,进而促进Z镇政府执行力的提升。当前而言,Z镇要实现执行的有效监督和问责,还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建立强而有力的监督主体

  法律中明文规定,对政府实施监督是各级人大的一项重要职能。但晕,Z镇政府的人大监督地位不够独立,Z镇政府的纪检、监察部门也是其镇党委、政府自身的直属机构,他们的监督权力以及经费保障都得依附于作为被监督机构的Z镇政府。缺乏足够权威和相对独立的监督主体是导致Z镇政府执行活动监督不力、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要确保监督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有强而有力的监督主体做支撑。一是要改革完善人大制度,强化人大的监督职能。就Z镇而言,要改变其人大人员结构,尤其要改变人大中Z镇干部过多的问题,尽量缩小现任干部和退居二线干部在人大中的比例或者规定官员不得兼任人大职务,保证其监督的独立性;要探索人大代表常任化和专职化,保证其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Z镇政府进行监督。设立职权较大的人大专门机构或监督专员等,切实强化人大监督政府的职能;要完善人大选举制度,在酝酸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候选人时,要强调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进而保证人大代表整体能力和素质,确保其拥有较高的监督能力。二是上级部门要改革纪检、监察部门的隶属关系,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为了赋予纪检、监察机构足够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应将当前Z镇纪检、监察部门由主要接受Z镇党政的领导,改为主要接受上级纪检、监察部门的领导。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将纪检、监察部门的领导干部由上级部门进行委任或直接将纪检、监察部门实行垂直领导管理,由上级部门主管其人事编制、办公支出、工资福利等,减少其对Z镇党委、政府的依附性,保证其建立独立的监督体系。此外,还要完善和严格执行对纪检、监察部门的回避制度、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确保监督的有效性。三是要强化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舆论监督在西方被称之为“第四种权利”,我国近些年很多政府执行出现的问题也是通过媒体爆光后才得到解决。Z镇政府直接面对农民群众,更需要依靠新闻媒体对执行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披露,从而维护好Z镇党和政府形象,提升执行能力。为此,相关部门要适当的减少对新闻媒体不必要的管制,保障新闻媒体相对的报道自由,继续提升新闻媒体对政府监督的积极性,加强新闻媒体对乡镇政府执行情况的公布和报道力度,从而更好的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四是要完善农民群众监督机制。农民群众是Z镇政府最重要的社会监督力量,只有给农民群众创建良好的监督平台,才能保障其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Z镇政府应当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广泛宣传各种群众制度,鼓励群众参与到行政执行的监督中来,一方面可以保障群众的监督权,使得执行主体得到有效监督,另一方面也增强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积极性。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投诉举报制度,不断完善受理投诉举报部门的规章制度,明确投诉举报的受理范围和处理程序,要通过督办或自办的形式跟踪问题解决进程,做到“投诉有门、办理有效、结果透明、督察到位”,提高投诉举报问题的解决质量,从而增强农民群众对Z镇政府的信心。

  二、加强政务公幵,保障透明执行

  要从本质上解决Z镇政府执行的监督问题,就必须实现Z镇政府的政务公开。只有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乡镇政府政务信息的公开义务,明确乡镇政府应当对社会公众公开的政务信息类型、范围等内容,才能使乡镇政府的执行活动尽可能多的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

  Z镇政府必须保证执行活动的透明度,使社会监督主体随时能够了解执行―的相关情况,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农民群众等社会力量对Z镇政府执行过程的监督作用,以便及时纠正Z镇执行主体在执行过程中的偏差,保障执行的效果。

  三、健全行政问责,保障责任落实

  只有有效的落实行政问责制,才能明确行政人员的职责,对执行失责进行有效的责任追究,防止“责任失灵”,才能增强Z镇政府的约束机制,提高执行质量,提升Z镇政府的公信力。具体来看,一是要建立完善的执行问责制度规范。Z镇政府要按照上级的问责· 制度,制定出更为详细的行政责任问责规范,’以保障问责有章可循,实现问责的规范化和 常态化。在制定问责规范时,要制定具体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岗位的权责,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确定哪些行为应该被问责,哪些人要被问责,哪些行为、哪些人可以免责;要确定问责客体的问责形式,明确被问责人的失责属于那种责任类型及责任追究的方式;要确定问责主体,即确定由谁来问责的问题;要规范问责程序,明确一套从问责启动、调查、审核、到处理结果告知、公布完整的程序,当然问责期间的申辩和问责救济也要按照规范实现。二是严格执行责任追宄到人制度。责任追究不能落实到人,行政问责就犹如隔靴捎痒,问责也就丧失了警示作用,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一旦出现执行失责行为,必须追求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要层层调查,不管查处的是普通执行人员还是Z镇领导人员都要严肃处理,不搞下不为例,形成良性责任导向。对于涉及重大违纪违法的责任人,绝不包庇,要提交给相关部门追宄其法律责任。为保障行政问责的有效实行,对Z镇问责主体也要设立相应的规范,如果一旦出现不作为或失责,也要对其进行问责。三是要提高民众参与度,实现问责公开。除了制定详细的问责规范和责任追宄制度之外,还要积极提高农民群众的参与度,创造良好的问责氛围。Z镇政府在幵展行政问责时要将其和政务公幵、社会监督和民众评估结合起来,问责的过程和结果要向社会公开,保障民众的知情权,从而避免问责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增强问责的信服力和公正性。

  6.3.3完善激励机制,促进潜能激发

  只有不断完善和创新激励机制,才能不断提升Z镇政府行政人员的工作热情,激发他们的潜能。在激励的制度设计过程中,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激励制度要将能力和成绩作为主要标准和依据,这一方面可以激发Z镇行政人员在执行活动中发挥出自身最大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又保证了激励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减少人为因素干扰,从而促使Z镇政府行政人员愿意真正花时间和精力去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愿意动脑筋去更好的完成执行工作;二是要根据现在Z镇政府行政人员的不同需求类型设计不同的激励方法,以实现对他们有针对的、多方位的激励。为此,Z镇政府必须改革和创新原有的激励机制,在“按能绩分配”的要求下,制定新的物质、精神和晋升三者相结合的激励体系。针对物质激励来说,目前Z镇政府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相同职级的行政人员基本都享受相同的工资福利待遇。这就会使那些棘棘业业、贡献突出的行政人员与无所事事、一事无成的行政人员所享受的物质待遇是无差别的。这样的激励制度不但无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甚至使得那些踏实肯干的行政人员丧失动力。因此,Z镇政府必须要打破平均主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弹性工资福利体系,让水平高、贡献大者享受较高的福利待遇,水平低、工作效果差者只拿较低的福利待遇,让物质激励能真正起到“奖能乏庸”的作用,工资福利的“差别化”才能激发他们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努力工作的热情。针对精神激励来说,目前Z镇政府的精神激励措施主要还是以颁发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通报表扬等传统的激励方式为主。随着行政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激励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一些行政人员的精神追求,但是效用却在不断递减。

  所以Z镇政府必须要创新釆用新的精神激励方式,例如对行政人员进行参与激励,让那些能力强的行政人员能有机会平等的参与到乡镇政府执行方案的制定过程,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从而使他们得到更多的被尊重感、成就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在工作中更好的发挥自身潜能。针对晋升激励来说,目前z镇政府职务晋升的机会非常有限,论资排辈情况还比较严重,再加上“只上不下”的晋升机制,使得年轻的行政人员对职务异常渴望,基层行政人员对相关职务的竞争相当激烈。对此,要发挥晋升的激励功能,就要在职务竞争中以能力、业绩为标杆,坚决摒弃按年龄、资历排行的陋习,让那些真正有能力的行政人员获得相应的职务。还要对已经拥有一定职务,但工作不力、能力平平的领导干部要及时调整其工作职务,为那些有能力者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同时也对在职的领导干部进行了逆向激励,使他们有紧张感和危机感,促使他们在其位谋其政,更大限度的发挥自身能力。

  6.4合理配置权益、培育执行文化,增加执行环境承载力

  执行环境承载力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Z镇执行力的发挥,所以要努力创造一个积极的执行环境,为Z镇执行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6.4.1协调配置好各方利益

  委托-代理理论告知我们,上级政府委托乡镇政府执行行政任务的关系中,完成上级政府行政目标的程度和政策执行的结果与其是否对乡镇执行主体有利有直接的关系。要增强Z镇政府对执行的积极性就必须理顺执行主体间的利益关系,通过建立多种利益协调机制,加强利益主体间的沟通和协调,引导、约束和整合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促进其在利益中的共识和融合,减少执行中的利益冲突。只有正确处理好执行主体间的利益才能出现利益的多赢和正和博弈的状态。一是要建立利益约束与共享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可以从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对执行主体的获利行为进行约束。法律层面主要依靠法律、制度等手段对执行主体利益进行规范。纪检部门可以通过对z镇执行人员违法、违规成本的加强来控制其在执行过程中谋取私利的行为。道德层面主要是通过社会价值观和自身信念起作用,Z镇可以加强对行政人员的利益观及利益获取观的教育和宣传,使执行主体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树立执行人员的全局意识和长远观念,使执行主体自觉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利益共享机制就是让上级政府与Z镇政府、Z镇政府与Z镇行政执行人员之间能够共享正确执行政策所带来利益的机制。这样一个机制既可以促进上级政府行政目标的实现,又可以提高Z镇政府和行政人员的执行意愿和积极性,达到利益的双赢,进而可以有效提升z镇政府执行力。二是要实现上级政府与Z镇政府利益配置的科学化和法制化。科学化就是指在保证上下级政府间充分沟通的前提下,科学的设定政府利益分配的框架,科学的划分政府间的权责。法制化就是要通过法律明确上级政府和Z镇政府之间的关系,用法律手段调节它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6.4.2实现上下级权责合理化

  要保障Z镇政府权利和责任合理配置,就必须理顺Z镇与上级政府的关系,实现各自的权责统一。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要科学明确的划分上级政府与Z镇政府的权责。一直以来,我国中央政府,上级各地方政府和乡镇政府之间的权责关系总是不断发生着变化和调整,但这些关系的调整并非都是为了适应当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也并非都使得各级政府的职能行驶更加合理和有效,有时仅是上级政府和乡镇政府争夺权利的后果。造成这一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我国一直以来都没有对各级政府的权责进行科学明确的划分,对于哪些事务和权力应该由上级政府承担和行驶,而又有哪些事务和权力应该由乡镇政府来承担和行驶都没有具体的界定,使得上级政府和乡镇政府之间关于权责的范围一直模糊不清,致使上级政府常常会按照自身意愿和乡镇政府划分权责的归属。所以,必须要使得上级政府与z镇政府之间的权责得到科学的划分,明确它们之间的权责范围和界限,从而使得它们避免受到其他政府的干扰,能够在各自的权责范围内更好的行驶职权。就目前来看,要使得上级政府和z镇政府权责的划分拥有良好的效果,就要在保证中央以及上级政府必要集权的前提下,给予Z镇政府更大的管理各项自身辖区事务的权利,在分权的同时上级政府也要加强对Z镇政府的监管,以防权力的滥用;同样,在事权的划分上也必须按照事务涉及范围和性质进行合理统筹和安排,明确哪些事务范畴应由Z镇政府自身管理,使其专心负责自身辖区内的各项事务。而对于在Z镇政府辖区内要和上级政府共同管理或配合完成的事务也要明晰双方的权责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使z镇政府的权责相互统一和匹配。第二,要通过法律明确上级政府和z镇政府的权责关系。

  只有通过相应法律的保障,实现权责关系的法制化,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所以,在对上级政府和乡镇政府(包括z镇政府)权责关系进行科学的划分和完善之后,就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对他们之间的权责关系和权责范围进行确认。特别是在事权的划分上,应该用具体列举的方式规定,以防由于模糊不清而对法律进行任意解释,当上级政府和z镇政府由于权责关系发生分歧时,也可以用明确的法律来判定。当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上级政府和Z镇政府之间的权责关系也会不断进行变化和调整,这就需要相应程序法的出台,当需要变更他们之间的权责关系时就必须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进行,以减少权责关系调整时的任意性,保障严肃性。

  6. 4. 3大力培育执行力文化

  执行力文化是在执行行为中一系列信仰、习惯、价值、态度、规范等的总和。保罗·托马斯、大卫·伯恩认为“只有那些建立了执行力文化的组织才可能长久发展,基业常青。”

  执行力文化对执行行为有着引导和推动作用,它是一种无形力量,渗入到执行行为的各个过程当中,潜移默化的改造着执行主体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所以培育z镇政府良好的执行力文化可以约束z镇执行主体的个人不当行为,引导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有效融合,使组织成员更好的融入团队,从而提升了 Z镇政府的执行力。要发展Z镇政府执行力文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去粗存精,发扬传统执行文化的精华。我国历史悠久,行政文化源远流长,随着这些文化的传承,z镇政府也逐渐形成了一些自身特有的执> 行文化,这些文化中既有应该发扬的精华,如以民为本、廉洁奉公、刚正不阿、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等,但也有早该摒弃的糟粕,如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权力至上、不思进取等。

  所以在建立执行力文化时,z镇政府必须对传统的执行力文化进行细致的筛选,彻底铲除其中的糟粕,积极挖掘其中的精华,去粗存精,逐步营造出承接中华传统美德的执行力文化。二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执行力文化。执行力文化不是一层不变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会对执行力文化提出新的要求。在保留原有文化合理性成分基础上,z镇政府要根据新的执行环境和执行要求做出相应的创新和变革,为Z镇执行力文化注入新的内容。

  只有不断丰富和充实Z镇执行力文化,才能更好的激励和引导执行主体,使其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保持积极向上的执行心态。目前来看,法制观念和服务理念应当是当前Z镇政府发展执行力文化需要积极补充的内容。三是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浓厚执行力文化。一方面要坚持典型引路,z镇可以通过报告会,现场会以及媒体的深入报道等形式宣传典型事例和典型个体,全面宣扬正面典型的示范作用,充分释放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和关注。另一方面z镇领导要率先垂范。Z镇的执行文化能否深入人心与Z镇领导,特别是一、二把手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提高有着很大关系,主要领导也只有将执行力文化融入到自身才能更好的抓好执行力文化的建设。如此,既有典型宣扬,又有领导带头,以点带面,先进的执行力文化才能广泛的传播,才能持续的调节z镇执行主体的思想和行动并逐渐内化形成心理认同和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浓厚的执行力文化氛围。

  6.5强化农民群众素质培养,加强执行对象政策认知力

  z镇政府执行想要得到更多执行对象的支持,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群众的素质培养,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政策宣传效果,从而增强执行对象对政策的认知力。

  6.5.1努力提升农民群众各项素质

  农民群众是Z镇政府在执行活动中的执行对象,要提高执行对象认知力就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素质,执行主体才能在进行政策宣传、幵展执行活动时得到他们更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执行工作。然而由于社会和历史等诸多原因,农民的素质还存在不少缺陷,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俨然成为Z镇政府执行力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

  Z镇政府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升农民群众的各项素质:一是要深入村居幵展普法教育活动,去除他们的封建残余思想,提升他们的法律素养,努力提升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建立良好的执行法制环境;二是要大力推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宣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积极开展、引导农民群众参与集体活动,增强集体、大局意识,破除小农思想,提高他们的道德和思想素质;三是在所辖各村大力开展知识下乡,搭建农村书屋等知识平台,开展更多的知识学习和交流活动,切实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等。只有农民群众素质获得增强,执行对象认知力才能够提升,才能极大的促进z镇政府执行力的提高。

  6.5.2提高政策宣传效果

  因为Z镇农民群众文化素质的局限性,要想提高政策宣传的效果,Z镇政府必须要努力将抽象的政策变得通俗易懂,以农民群众更能理解的方式进行宣传,z镇政府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将政策内容描绘成形象的图画,加入实例介绍制作成生动的影像等方式向农民进行直接宣传,还可以结合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下乡等方式对政策进行侧面宣传,从而使农民群众能对政策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宣传途径上,z镇政府既要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大范围宣传,又要通过村委会进行小范围细致宣传,将政策的目标、政策到底“好”在哪里、政策的实施方法、政策的实施与群众切身利益的关系等相关内容传输给广大群众,从而增加他们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执行力论文
返回:公共管理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