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回顾
新的农村问题,涉及到家庭、社会、人口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利用与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述评,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检验相关理论的适用性,这样不仅可以为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较为新颖的思考方式,有助于深入地认识其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从而探索适合我国中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的方式方法。
2.1 相关理论概述
2.1.1 二元经济与户籍屏障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是二元经济理论的创立者。在经济发展问题上,他系统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的消长和变动过程,并把问题归结为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关系问题。刘易斯用假设的方式对工业和农业这两个部门进行设定:一是存在大量过剩劳动、仅能维持生存的传统农业,其劳动生产率低下;二是具有良好科技资源优势的城市现代工业,其劳动生产率较高。[4]
由现代工业部门资本积累所引起的工业生产扩大带来的经济增长以及现代工业部门不断扩大,使得劳动资本、资源、经济活动中心都在向现代城市转移。
户籍屏障理论就是在农村、城市建立两种独立运行的二元户籍制度,使国家对城市和农村采取分开治理的方式进行管理,从而达到规范屏障人口和资源流动的功能。[5]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社会千疮百孔,新生政权面临外忧内患的局面。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只有重新建立符合当时国情的经济模式和保障制度,充分利用国家现有的物力、财力以及其他有利资源,新生政权才能帮助全体人民解决温饱问题,这是二元户籍制度得以建立的原因。可以说二元户籍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为了更好的体现户籍屏障理论的基本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条就提出了有关社会秩序,公民权利与利益以及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任务。
2.1.2 社会支持系统理论
从宏观或国家政策法规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分解成“国家--家庭”、的四个层次,从微观的角度,社会支持是主体所获得的物质或者精神慰藉来自外界,或者是主体的感知来自与外界支持等。其系统包括了来自于行为主体的支持源、支持行为以及被支持者主观感知和评价三个层面。[6]
一般情况下,社会支持系统需要以某一个点作为中心。该系统是来自于能被个体感知、评价和利用,并与个体有紧密关系的近端支持,以及与个体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远端支持构成。[7]
对于本研究而言,留守儿童在接受近端支持和远端支持的同时,也需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同时,还需要主动地寻求来自外界的支持。在寻求远端的直接支持和间接支持时,留守儿童可寻求在外务工父母的介入或者学校、政府相关政策的介入。
2.1.3 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Flavell 提出[8],之后 Bake 和 Brown 等进行继续深入的研究,认为元认知是由个体对自我的认知、体验和监控三个部分组成,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同时,个体可以根据元认知的多种特点,对自我认知的过程中进行觉察、反省、评价与调节。[9]
元认知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个体智力的发展,影响着个体的认知效率。它既是主体对自已的认知活动、过程、结果,也是主体对自我认知的活动计划、认知体验、以及监控和调节。
2.2 国外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研究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随着大量人口向城市涌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由此产生。
之后,随着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增加,使得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数量也随之增加。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作为“三农问题”衍生产物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为了一种特殊社会问题。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了城市和乡村的不均衡发展,这也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关键所在。
国外学者对留守儿童教育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留守儿童的社会福利、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别、行为状态以及心理健康状态这几个方面。虽然国外留守儿童的父母并不像中国一样,是“中国农民工”,祖父母也不一定生活在农村,但是其他国家与中国在针对留守儿童教育上都是非常重视的。
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角度出发,Gianna Claudia Giannelli-Lucia Mangiavacchi(2010)就 Albania 地区父母出国打工对孩子教育上的影响,认为父母在国外打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留守儿童物质利益上的欲望,但是留守儿童却因此失去了来自父母精神上的慰藉,这无形之中给留守儿童在人际关系和生理等方面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10]
对于留守子女和父母移民的留守儿童,Francisca M. Antman(2012)认为父母移民与留守子女的教育程度有很复杂的因果联系,并指出应把国际迁移视为一种加强女孩教育的途径。[11]
如果说国际迁移能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那是否它符合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这个有待商榷。He Suixian(2010)认为各国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应多注重对留守儿童在安全、学习、心理和品行等方面的教育。[12]
Henry A.Giroux, Michèle Schmidt (2004) 认为教育政策虽然旨在解决弱势儿童的需求,但新的问责似乎更关注市场的迫切需要,并指出目前的教育框架,对于少数拥有特权的公民来说,谁拥有资源和权力,谁就拥有对教育的选择,但对于那些缺乏这方面资源的公民来说,仅仅是一种形式的社会约束。[13]
另外,当物质福利增加时,精神福利是否能够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
Anjun Hu.(2011)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留守儿童的物质福利水平在提高,但是当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后,他们的社会精神福利水平却在降低。[14]
Bingyan He ,Jingyi Fan , NiLiu , Huijuan Li , Yanjun Wang , Joshua Williams , Kaishing Wong.(2012)通过样本调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患上抑郁症的风险更大,家长以及学校要有防范此类风险的意识。[15]
与此同时,Yang Gao,Li Ping Li,Jean Hee Kim,Nathan Congdon,Joseph Lau,Sian Griffiths.(2010)经过多因素分析,留守儿童中的男童和女童他们更有可能内心感到不幸福,计划自杀或者离家出走。[16]
此外,Yang Zhi-xin, ZhengYu-qi.(2012)通过留守儿童组和控制组分组对比的研究方法,认为留守儿童的行为表现比其他儿童有更为严重的问题。[17]
Chad D. Meyerhoefer,and C. J. Chen.(2010)利用对中国东北两省的调查数据显示,当父母外出工作时,他们劳动力的迁移与留守在农村地区的孩子是息息相关的。[18]
2.3 国内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研究
国内许多学者不断深入研究和讨论关于留守儿童中小学教育管理和发展。周益霞,申鸣(2011)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学校相应转变和调整教育职能,在采取缺失教育和弥补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农村本土文化资本,以此解决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足之处。[19]
莫丽娟,袁桂林(2010)通过数据、制度分析,对当前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做出了基本判断,并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路径。[20]
在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情况方面,程方生(2008)通过资料统计分析法,得出政府必须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加强管理,其行为必须得到强化;同时,对学校该承担的责任必须严格把关。[21]
叶忠,涂建明(2009)要想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通过以政府为主,以市场为辅的方式,不断对义务教育进行优化和创新。[22]
张俊良,马晓磊(2010)就社会政策和文化环境、农村学校教育、农村家庭教育相关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由政府、学校和家庭三方联手共同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23]
吴支奎(2010)通过归因的方式,尝试探索制度上的突破( 深化现行户籍制度改革、完善财政分配制度、推进课程教材和考试制度改革),消除城乡壁垒来推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24]
虽然大部分学者都是从政策和环境上来考虑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但是仍有学者从应急管理的视角来研究农村教育。比如,赵笑菲(2013)认为针对中小学的突发事件,应加大安全设施资金投入以及宣传力度,构建完善中小学安全法律体系并成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25]
朱晓斌(2004)指出学校危机管理应该从危机预防与预警、学生危机教育、学生危机心理的缓解等方面进行。[26]
而刘辉(2013)则认为虽然突发事件显示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但是作为应急主体的学校,仅仅以保障学校和学生安全往往是不够的,并指出对农村教育应该以农村教育应急为切入点,由学校安全管理走向教育应急管理,反思和重构合理的组织体系和过程体系。[27]
除了上述研究理论外,结合我国农村教育的现实情况,还有一些国内学者心理教育、网络资源、比较教育、教育公平等视角展开研究。
目前,我国对中部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比较早,但大多以中小学学校安全管理着手,并没有从留守儿童中小学教育本身出发,从这一角度而言,其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从公共危机管理的角度来分析我国中部地区留守儿童的中小学教育问题本身仍然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国外相关文献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心理健康状况、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比较研究等方面较充分,但对于留守儿童教育危机中所面临的管理问题研究甚少,对留守儿童行为状态的研究和农村人口迁移对留守儿童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研究不够深入。
国内的相关文献中,对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家庭教育缺失、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比较多,特别是在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问题上;同时,在解决对策上,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位一体考虑的比较多,而从学校专业教育管理体系等微观层面进行专门研究的相对较少;此外,把问题与原因分开研究的比较多,而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形成特征和内在规律的系统研究较少。
基于此,本研究从实际调查数据和实地访谈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出发,通过运用调查统计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方法,系统探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所存在的内在规律和形成机制,深入探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以期得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解决方案。
(二)制约石家庄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1.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机构养老的推行和养老机构的发展受我国传统思想观念束缚严重。一方面,养儿防老的观念我国社会根深蒂固,绝多大数老人认为养老机构是专门给没有子女的孤寡老人设立的,而自己有儿...
第一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研究现状第一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现状早在20世纪70年代,重大事故应急系统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联合国开始在国际、地区、国家和城市层面上提高对灾害警觉和应急管理的认识,并将1990年-2000年宣布为...
摘要近年来,在激进的考核机制和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地方政府建设资金需求迅速攀升,但是地方政府财力往往无力支撑巨大的建设资金需求,融资发展的趋势越演越烈,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迅速增长。此外,由于《预算法》对地方政府举债进行了...
1绪论1.1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1.1.1选题背景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都提到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报告中也...
第2章香港公立医疗的管理体制与机制2.1香港公立医疗管理体制分析2.1.1香港公立医疗发展轨迹在香港公共医疗卫生发展的早期阶段,并没有公立性质的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医疗服务。最早的医院是于1841年由英国陆军和海军创办的陆军医院和海军医院。然而...
3.3日照市境外人员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市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程度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对境外人员管理更加重视,相关法规制度日益健全,政府牵头的社会化联动机制和公安内部分工配合机制已经形成,合力逐渐增强。在强化境外人...
第1章导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对交通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非法营运车辆随之日益增多。本章对非法营运车辆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对研究目标、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等进行详细论述,为后面的问题和对策提供了必要...
第三章行政服务标准体系构建本章从目前行政服务标准体系构建的现状和问题出发,从构建原则、构建思路、构建载体、工作流程四个方面对行政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突出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作用,为提升行政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提供新途径。3.1...
5优化政府职能推动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把双刃剑,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来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并非简单的管理。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政府是重要的参与主体,政府在文化创...
第3章突发事件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突发事件的舆情管理工作较前几年已经有很大进步,但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比如联动问责机制的不完善,管理观念的滞后以及管理方法技巧的欠缺。这些问题亟待管理部门去解决,舆情管理面临形势依然严峻。3.1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