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

地方政府新媒体危机公关探究导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07 共6695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一章 导言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以互联网站、手机、BBS、博客、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经过不断的运作发展,慢慢演变为传递消息最常用的媒介。由于近年来政府制度得到了较好的完善,政务信息公幵透明的进步也使我国人民群众对信息的把握有了较大的保障,公民参与社会事件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而且也从完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信息的发布者,甚至参与事件的处理、讨论,其中我们最直接的参与手段就是通过上网、短信互动等参与公共事件,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幵明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幵发。

  新媒体正是由于既具有传统媒体的功能也使得民众参与成为了可能,一旦发生公共危机事件,人们可以利用新媒体手段对社会事件进行各种个性化的交流,如果政府不能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就很有可能使危机事件进一步扩大,造成更严重后果。因此,政府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特点,在危机事件发生之时妥善应对,转危为机。

  从社会发展来看,一个地区的人口、环境、资源的分配不平衡使得该地区公平和效率等矛盾日益突出,往往会引发人们的心理不平衡进而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与此同时各个地区因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的差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和深层次的问题总会不间断地发生,从而使公共危机也不断发生。

  近几年来,从全球范围来看,公共突发危机事件频发不断,对各国政府和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是近10年来发生较为典型的公共危机事件。我国近几年发生的几大公共危机事件就是代表,如2003年人人自危的非典疫情,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恐慌;2008年的5 .12泣川大地震所导致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还有离我们最近的2012年人心惶惶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以及2013年正在发生令人闻风丧胆的H7N9禽流感病毒……这些事件的频繁发生,给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越来越大的破坏,也对政府提出越来越大的挑战,尤其是经过媒体這染以及人们的传播加工之后,影响了群众的判断导致社会民众对相关事件反应过于激烈,甚至会质疑政府的作为。为了避免这些危机事件经有心之人的這染传播造成社会动荡,政府需要对危机事件加大处理力度,尤其是要学会运用新媒体手段转危为机,为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1.1.2研究目的

  其一,阐述新媒体的内涵特性以及新媒体环境下危机应对的挑战。新媒体,一般也被称为数字媒体、网络媒体,以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手机、网络交互等新兴手段为媒介来传播消息的媒介总称。新媒体不仅包括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电视等的功能特性,还具有互动性、拓展性、及时性等新特征。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个人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制作发布者,在这种新媒体特性的影响之下,公共危机的扩散模式也有了显著的不同,进而危机传播和应对模式也必然会随之变化。那么,新媒体究竟对公共危机的应对管理发生了怎么样的冲击呢?这便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的研究目的。

  其二,新媒体环境下探讨在公共危机传播过程中政府与大众媒介之间的关系。危机管理的实质就是管理传播,因为传播才是人与人之间获取知识、信息,建立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信息沟通得顺畅与否直接影响着危机管理的效率,因此在危机事件出现之时,政府要保证信息及时有效快速的传播,上下之间方能得到有效的沟通,全社会众志成城,协调互动共同抵御难关。如今,大众传播由于受众范围广、传播主体多、传达速度快等特点,被广为使用。因此,衣春翔(2010)认为大众媒介肩负着维持信息有效流通,实现其社会功能的重要使命。不可否认的是,政府扮演着社会资源的配置者、公共决策的制定者以及信息的重要发布者的角色,政府理应担负起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责任,避免因为遮丑的原因千扰信息的传播,要合理地利用大众媒体高效地处理公共事件。因此研究政府和大众媒体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相互协调是我们研究的另一目标。

  其三,提出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中应对新媒体的策略与建议。目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存在各种各样的危机,要求有完善的危机管理应对机制。但是,由于我国现代传播学和危机管理方面发展的延后性,中国在公共危机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和缺陷。因此,本文将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分析当前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公共管理的现状、总结发现不足并探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学习借鉴外国先进成功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找出当前新媒体环境下适应我国国情的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方式,并提出实践性的政策建议。

  1.1.3研究意义

  1.1.3.1理论意义首先,现代社会在SARS危机后,人们意识到应对公共危机已经成为一个时代主题,危机管理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课题。随着频繁的危机,我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正在经历“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经理应对危机管理,已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因此,研究转型时期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应对媒体策略方面的理论对于完善我国公共管理理论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次,由于网络、新媒体技术进入中国,研究新媒体的沟通,网络舆论的研究主要是在传统理论的通信和舆论框架下,研究集中在新媒体的特点、形成和演化,形态和传播方式,新媒体舆论功能和影响、案例等,但就新媒体之间的关系、公共危机和监管问题研究较少,这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新媒体给政府的危机公关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因为第一手的信息往往都是通过手机、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进行传播的,而往往这些新媒介具有交互性强、内容丰富、载体多样化、表现方式生动灵活以及传播迅速等特点,可以毫不费力地摧毁传统媒体,占据主流地位,也迫使政府重新选择新闻发布和危机公关处理的渠道。尤其是在危机事件中传统的蒙混过关、掩盖消息、迟发布等手段也越来越不被新媒体社会所接受,任何个人都可能通过新媒体戳穿政府的请言,导致政府形象大打折扣。

  现代的新闻传播学、管理学学者越来越重视危机传播理论研究在当今社会的作用。

  危机传播和危机应对管理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引入我国的时间还很短,其理论成果也很少,且大多借鉴美国现代危机传播研究理论。而要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危机传播本土化更需要大量学者进行研究并使之理论化。此外,在危机传播受新媒体的影响日益深远的今天,构建新媒体公共危机应对模式框架变得十分必要。相关学者以探讨新媒体的界定与特性为基础,结合危机传播的种种理论,开始了危机传播中的新媒体应用研究。政府方面对于公共危机的传播与应对是危机管理中社会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分,在新媒体语境下如何进行公共危机的应对和处理必须纳入深化研究中,本文的研究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1.1.3.2现实意义通过对新媒体和公共危机的理论阐述,以及案例分析媒体和政府的关系,本文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由于我国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社会稳定是我们进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环境因素。但是,近几年国内外频繁的危机事件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日益显现,正确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是目前政府需要思考解决的重要问题。有效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给政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然而,任何危机事件,不论其对象是财产安全还是人类生命安全,都具有范围广泛、破坏性强、损失巨大、影响恶劣等特征,因此在信息化的社会中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我们不能仅仅仰仗政府的力量,更应依靠媒体的传播,发动社会大众的共同参与。政府与媒体只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有效快速的解决危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体现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

  新媒体依靠其自身优势,如信息传递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宽、互动性强等,在社会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快速发展提高了社会应对危机的能力,其他传统媒体在这些方面是无法与新媒体相比拟的。公共危机事件中新媒体的作用是把双刃剑。政府一旦合理充分地利用好新媒体工具与公众进行双向沟通,新媒体自然就可以成为政府的宣传手段;反之,政府面对新媒体大量的负面报道而不立即釆取果断、有效的措施,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则会伤害其形象,失去人们的信任,新媒体在此时就成了伤害政府的利器。在突发危机事件中,合理运用新体将为政府应对媒体提供有效的对策,并为树立政府形象和建设和谐社会找到一定的途径;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公众的责任和信任感,促进政府、公众和媒体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1.2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国外研究概况对于政治安全方面的研究,西方国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面向国家安全进行建构,有了相对完备的国家安全决策体制和危机应对机制-将危机最早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学者艾理森(G.Allison),他的经典著作——《决策的本质》被中国台湾学者徐立德认为是“一本危机管理的经典之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ClarkFGreen Kurt D Moreland (2003)随之将危机管理由以前的政治领域延伸至商业、企业的案例分析范畴。例如埃克森公司石油泄漏事件,这也标志着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一大进步。到了 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将理论与模型相结合在公共危机管理领域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霍卓莉(2011)这些机构阐述了国家安全和公共危机的内涵,也担负起危机预警、危机应对、危机执行等职责,而且一定程度上对危机管理所必须的人员、资金方面给予了支持,Steven Fink (2006)认为目的是试图探索一般规则的政府危机管理,如何通过制度安排和设计的作业水平,减少频率危机,尽可能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公共管理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