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

强化中小学教学事故管理的对策思考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7-07 共658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四章 强化中小学教学事故管理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加强“被管理者--教师”的爱岗敬业教育

  爱岗敬业,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教师爱岗敬业,就是有一种对学生关爱的情感,有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热情。

  一、提倡教师爱岗敬业、热爱本职

  中小学教学事故管理的强化,需要提升教师的职业观,提倡教师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工作。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认知,最重要的关键点就在于要促使教师通过教学获得一种认识,那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可以不断促使自身获得发展,进而产生一种“自觉”的力量,忠于职守、“干一行爱一行”.树立一种正确的职业观,有助于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减少教学事故。在具体工作中,要在“选人”方面,管理方面都要注意此项工作。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

  中小学教学事故管理的强化,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一方面,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调动起教职工的积极性,在这样_过程中,教师可以获取一种持久的动力与升华;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进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沟通,增强教师的自尊心、成就感,使教师可以得到一种职业认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增强教师的内驱动力。

  三、加强教师对教学事故管理的培训

  教学事故除去与教师道德层面有关以外,还与技术专业有关。从本质上来看,提高教职工的职业素养是减少教学事故的有效途径。要做好一项工作,首先要在思想上足够重视,只有让教学有关人员认识到教学工作的严肃性,才会让教职工进一步正确认识教学事故。从学校领导到所有教师、教学辅助人员以及教学管理人员都必须正确界定并能够理解对教学事故的范畴。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发生了各种失误、失职或违规的行为,影响了教学秩序、教学质量,那么教学事故就发生了。即使这些行为,没有立即导致教学秩序的混乱,但却在教师和学生的潜意识里埋下了挑战教学秩序的种子,使相关人员对教学秩序的执行产生随意心理,使教学秩序的严肃性受到了威胁,为以后教学秩序的严格执行埋下隐患,最终就可能会导致教学秩序的混乱。从教学管理层面来讲,为了强化教职员工对教学事故的认识、提高其职业素养,可以通过会议、讲座、宣传手册等方式来进行培养,加深大家对教学工作严肃性的认识,尽可能避免教学事故的发生。“可见,对教学相关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并正确认识教学事故的本质才是减少教学事故发生率的最有效的手段。” ?

  四、提高教师服务意识和水平

  教师服务意识和水平,对于一个学校的教学管理至关重要。教学管理首先是服务于教学工作的,但在实际中,教学管理的检查监督职能似乎更为明显。对于教学管理人员,学校必须明确一切以服务教学为先。因此,对于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要做出更为完善的明确,这样才能以更积极的工作作风及更务实的工作态度,有效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琐碎、繁杂的工程,它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尤其是基层的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因为有些即使是很小的、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够妥当或不够及时都可能导致教学事故的发生,从而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的秩序。

  教学事故的发生在对课表的执行上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重。在安排课表的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对于有特殊教学地点要求或是在不同时段要使用不同教学地点的情况要进行特别处理,才能更好地符合课程教学规律的要求。比如有些课程中需要部分课内实验课,课表安排人员要做好实验课的上课时间及上课地点的相关信息传达与落实工作,尽量全面、具体地在课表中加以体现,个别特殊情况要进行记录并通知到具体人员,确保万无一失,避免为教学秩序的稳定留下任何隐患。

  第二节 构建教学事故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完善教学事故管理制度

  首先,应建立完善、系统的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管理过程中有“法”可依,避免纯“经验型”的教学管理。管理制度的建立过程要注意联系实际,多方听取意见,严格论证,建立符合1?身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这是一个学校」F.常运转的保证,也是一个学校不断发展的基础。

  其次,制度一旦确立,就要严格执行,注意维护其严肃性,避免朝令夕改的现象发生;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这个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公平、公正”,才能体现其严肃性,实现其有效性,从而有效地遏制教学事故的发生。这也是避免教学事故发生的基本保障。

  当然,学校的管理制度在建立以后必须要让学校的工作人员熟悉与自己相关的管理制度,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安排讲座、印制管理手册等方式进行宣传,这也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就像在访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情况一样,多数校领导认为,中小学教学事故管理制度是学校规范化发展的产物,是新时期提高学校竞争力的必需品;还有部分校领导认为中小学教学事故管理制度是学校传承的财富。多数中层管理者认为,中小学教学事故管理制度是学校领导的执政理念,是学校正常运行的把手。

  但是,少数教师认为,中小学教学事故管理制度是规范学校活动的必需品,多数感觉这个是哪个领导拍脑门想出来的,还有不少教师认为,这些都是“为了摆设”.这就没有统一意见。

  究其原因,虽然每个学校的教学事故管理制度不同,但是处理的结果基本都是一样的,基本上都是“一般教学事故多而不究,重大教学事故亡羊补牢”.调查发现,很多学校对于教学事故的判断往往是“主观印象”,一旦主观认为需要进行处理,再“拿来主义”,进行系统的处理。所以,往往是一些较大事故得到了处理,但是一些一般事故却会被忽视。校领导层面可能考虑更多的是事故管理制度本身的权威性,所以在制定制度时比较严格,但是因为教学事故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情况下,考虑到学校工作量,及对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等,对一般教学事故基本上都是不追究。重大事故方面没有做好预防管理,造成了教学事故管理的滞后性,这也为重大事故的出现埋下了隐患。这充分说明中小学教学事故管理需要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二、完善教学事故认定标准

  构建教学事故管理长效机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完善教学事故认定标准。这有助于加强教学管理,严肃教学纪律,维持教学秩序。在访谈的过程中,一般的校领导(含校长、副校长)基本能够依据校领导分工以及职能部分负责等情况对中小学教学事故管理的类型有着清晰认知。“组织片”、“教学片”、“后勤片”;“广义教学事故”,“狭义教学事故”.中层管理干部能够依据上下级所属关系理清中小学教学事故管理的类型。谈到了 “上级事故”、“中层事故”、“教师事故”;但是,也有一些学校的中层干部认为学校事故都是教学事故。一般而言,教学事故大致可以按照事故后果严重性与事故责任主体划分为两类:按照后果严重性划分,可分为“一般教学事故、较大教学事故和重大教学事故”;按照事故责任主体划分,可分为“教学管理事故、教学运行事故、教学考核事故和教学保障事故”.

  三、规范教学事故认定过程

  教学事故是一种特殊的事故形式。如何认定教学事故,一直是教育界人士比较关注的问题。因此,对教学事故的认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和以事实为依据的原贝IJ,正确认定每起教学事故才能为处理好事故、防范和遏制事故的发生打下良好基础。

  失误或过失型教学事故的认定。这种类型的教学事故认定主要以事故产生的后果严重性为依据,事故是由于行为人主观上无意或疏忽、思想上的放松和麻瘦而产生的。如果未对教学工作产生较大影响应当认定为一般违规事件,以教育批评为主,警示他人。在规范认定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故意或放纵型教学事故的认定和明知而不为型教学事故的认定。

  违纪行为只要出现,就有可能造成教学事故。一旦出现,教学管理人员应立即展幵事故调查,依据有关规定对违纪行为的性质、事故的级别逐一进行鉴定。在此过程中还要坚持摆事实、先教育、适度、公平、公正。

  四、制定教学事故处理措施

  在教学事故管理过程中,要严肃处理证据清晰的教学事故,这是稳定教学秩序,维护教学严肃性和塑造良好教风的重要举措,这里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不同类型的教学事故采取的措施不同。比如,“一般违规违纪”可以给予批评教育,不作为教学事故处理,提高行为人对事故的认识;“连续出现”的教学事故,应加大批评力度,反复教育,跟踪其阶段内的表现;“重大教学事故”严重扰乱了教学工作秩序,降低了教学质量,应将事故提交校党委会讨论进行处理,视其情况调离教学岗位,甚至降职、撤职、取消教师资格和解聘。教学事故的处理要以合理、合法和可行的规章制度为操作依据,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地解决问题,做出处理前要向当事人告知具体情况,以及行为人享有的控告和申诉的权利和期限。如接到申诉,相关部门要在及时对当事人做出复议的决定,并告知行为人。事故处理决定牵涉到当事人的利益、政治前途和提升,这就要求管理部门必须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

  其次,教学事故的处理要分清主观故意还是客观因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般过失行为占据大多数。过失行为引起的教学事故是不可预测的。加强教学管理可以大大减少过失行为。故意行为的发生是有预设的,一般易造成重大教学事故乃至刑事犯罪,只有通过常态化的教职员工思想教育工作,提高教学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也可以避免发生。

  再次,教学事故的处理要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学事故处理办法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常采用处理办法中的一项或数项。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学校对教学事故的处理应实行告知、听证与复议程序。倘若各方对处理结果不服,可提出申诉,学校在接到申诉的1周内做出复议决定,并通知申诉人。行为人造成重大教学事故,影响极坏,除给教学事故处理外,需要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的,由学校职能部门另行处理。

  最后,教学事故的处理要按照事故的标准等级采取相应措施。一般而言,主要还是采取扣发津贴,通报批评,检查检讨等方式。

  五、健全教学事故管理问责制度

  教学事故管理问责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不仅仅是教师的职责,更是学校领导和中层管理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我们进一步要求学校管理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坚持依制度做决策,要遵循制度和程序,必须听取教职工的意见,集体讨论决定;其次,要严格履行职责,保障教职工的权利和自由,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维护校园公平正义;再次,要依照制度化解矛盾;最后,要自觉接受监督。校领导与管理者要自觉接受教职工的监督,虚心听取代表建议和批评。

  六、强化教学事故管理的激励机制

  提高教学事故管理的有效性与激励教学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是分不开的。我们要全面了解教学工作者的生存需求、心理需求、发展愿望,改变传统的单一物质激励方式,建立柔性的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教学事故管理的内因问题。

  这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设置科学合理的学校教学事故目标,让教师看到未来美好的前景,比如,在工作中实现零事故就实行特殊奖励;其次,教学事故的民主参与激励,这种激励的主要特点在于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教学事故管理制度制订的过程中来,增进与教师交流思想;再次,那就是教学事故的情感管理激励,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以此为平台,深入了解教师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方法与教师加强情感联系,了解他们的真实愿望和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教师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

  第三节 创造秩序井然的教学环境

  环境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中人总是难免要受到周围其他人员及现有风气的影响,环境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同时,工作环境的好坏对工作人员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一个人在有序的环境中会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而如果是在一个混乱的环境中就很难让他把控自己的行为。好的环境本身就可以对周边的人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那么一个教学秩序混乱的环境中肯定更容易引起教学事故。因此,学校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创设良好的师生教学互动环境,重视校风、教风建设,加强教学硬件环境建设,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风气和舆论,创造良好稳定的教学秩序,使教学环境形成良性循环,这也是减少教学事故发生的基础。

  一、创设良好的师生教学互动环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互动关系,其实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处于主导地位去改善这种关系,“主动和学生交流思想”、“共同参加文体活动”、“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只有处理好了师生关系,有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那么,就能积极地预防教学事故的出现。

  二、加强校风建设

  好的校风可以促使学校管理科学化。校风建设,是校园精神的集中体现,这项工作决不能“流于口号,流于形式”,需要扎扎实实地来推进这项工作。一个好的校风可以,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文化,也有助于规范教学管理。校风建设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婴求,也是对教师的一种促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养成一种iE确的肚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消除教学事故有着较大意义。

  三、加强教学硬件环境建设

  加强教学硬件环境建设与加强教师精神建设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硬件环境建设实际上就是通过工作条件的改善,方便校园管理各个主体间的沟通。加大投入,完善硬件设施。比如,严格按照国家的卫生标准建设食堂,确保师生用餐卫生与安全;增加管灯数量、改变管灯方向等,使校园采光照明基本符合教学标准;改造水源、厕所等环境设施,彻底消灭校内污染源等等。

  四、社会营造一个尊师重教的风气和舆论

  社会领导层要发挥喉舌作用,以实际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的风气和舆论。比如,慰问教育工作者,听取汇报,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安心从教、乐于从教。特别形成一种一如既往的重视教育、发展教育的风气,同时,在工作中要多树立典型,良性引导,共同推动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第四节 形成教学事故管理的合力

  学校教学事故看起来只要教师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就可以了,但实际上,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形成一股教学事故管理的合力,进行防范与控制。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访谈发现,学校领导对教学事故管理还是越来越重视起来,这是一种好现象,但是我们也发现,这种重视很多也是一种形式,学校真要实现质的飞越,必须在内涵管理上下气力。校领导要把教学事故管理归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计划,纳入考核,定期进行工作会,经常听取汇报,专门研究,确保工作的人、财、物的到位和落实。

  二、发挥职能机构的管理功能

  职能机构要肩负起神经中枢的作用,注意教学事故的预防、处理和跟踪处理。职能机构是具体操作部门,在现实管理过程中,应当开展多种活动,尽可能将事故对学校的影响降到最低。

  一是及时预防。预防工作主要是指职能部门要观察教学情况、掌握规律、及时发现信息、早分析早判断,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计,发挥防范于未然的优越性。具体来说:首先,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教书育人品德为先,为人师表是一名教师的基本行为准则。当下,教师的思想收到了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和侵蚀,思想道德的建设要常态化、制度化,要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制。其次,强化教学安全新观念。

  二是制定制度。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是抓好教学职能部门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现场处理的能力,遇到紧急事故,能够比较及时的控制,又称实时控制,在事故发生当中或者发生后不久便根据相关计划进行控制事故,并进行现场处理即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及时纠正偏差。

  三是强化监督。建立有效考评和监督机制。一要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师德考核要放第一位;二要建立教学督导机制,充分发挥督导的监督职能;三要有效开展教学信息员工作,高效地把相关信息反馈给对应的职能部门和直接责任人,督促其改善工作方式或方法;四要启动各项考核评估机制,将各项考核评估结果与教师考核、评聘等结合。

  四是事后控制。事故发生后,职能部门要对事故进行跟踪、比较和剖析,制定如何纠正这种偏差行为的有效办法,在教学有关活动的事前、事中和及时处理事后三个过程中加强控制、有效管理,这样才能完善教学管理环节,达到对教学事故“标本根治”的效果三、发挥社会监督功能。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会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社会环境的问题,不是单靠学校能够解决的。这就需要社会参与进来,一起监督、解决处理教学事故等问题。发挥社会监督有以下优势:一是有利于“更好地管理”,提升管理效‘果;二是有利于“明确职能机构”,使组织作用更到位;三是“促使社会层面去承担任务”,共同参与制定教学事故管理目标;四是“有助于有效地开展控制活动”.因此,根据该理论的原理,应用于教学事故的防范及处理上,就可以将教学事故作为一个目标进行系统管理。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