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中小学“过度教育”问题的社会背景和归因分析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成长,并启迪其自由的天性”;?第斯多惠说“教育的点点滴滴承载人类的重任,循循善诱感悟指引着人类的思想,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和鼓舞”.②教育,这个无所不包的艺术它的逻辑起点和本真归旨都在于人,通过对人的影响和塑造,从而实现教育的本体价值,臻达真善美的境界。“过度教育”违背教育的本体价值、背离了教育的本真内涵、失去了教育的艺术性而变成一种摧残人性、追求功利的卑劣行径。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一定的社会背景,同时是在家长、教师的错误观念及行为的影响下滋生的
5.1中小学“过度教育”问题的社会背景
5.1.1应试教育阴魂不散
所谓应试教育,指那种纯粹倚仗考试测验来决定入学或升学的教育,确切地说,是对那些单纯通过考试分数的高低来竞争有限的教育资源,从而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教育现象的简称。这种狭隐的竞争违背了受教育者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伤害,从而广遭谴责和批评。长久以来,基础教育执着于高分数和升学率,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升学教育”或者“学历教育”.学校迫使学生及早、大量、尽快地掌握学科知识,不惜一切代价拿高分、进名校,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施教者强制性灌输成为一种教学常态。
应试教育的阴霾广泛弥漫于学校教育的角角落落:在教育内容方面,它以纯粹性的知识和文本来安排课程,注重知识的最大化呈现和编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考试所涉及的学科内容上,教学内容演变为缺乏实质意义的文字符号和考试工具。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多课程都背离了它应尽的职责,选修课没能给予学生拓宽视野、丰富心灵的可能,而仅仅是空有其表的摆设;研究型课堂最后也只是学生自习,提前做好家庭作业的一段“自由时间”;社会实践和动手技能的培养就更提不上教学的日程。在教学手段上,忽视学生个体在学业发展水平及智力发展情况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采取一贯的、统一的教学方法,加之以高强度的题海战术和反复性的强制灌输,致力于把活泼的孩子训练成“机械化部队”.在教学评价方面,受制于应试教育的强权威慑,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紧紧围绕在以考试和升学为目标的旗帆下,所以当评价学生在某一阶段内是否获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唯一手段就是考试,通过考试分数的衡量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是否“有效”.
在这个以“分数论英雄”的时代,上演着一幕幕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应试教育的阴魂缠绕不断,使满载着求真、向善、绩美的素质教育最终也只是徒有其华丽的外表而悬在半空,因此“过度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摘褓中,裹挟着应试教育的血液孕育而生。
5.1.2过度竞争愈演愈烈
竞争,贯穿于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发展变革中,可以说“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竞争史” ?.按照阿普尔的观点来说竞争彳严然已经成为“社会的主导伦理”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越来越凸显出它那强劲而蓬勃的生命力,整个社会到处充满了大大小小形式各异的竞争,中小学“过度教育”的产生与激烈的社会竞争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知道,社会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和固定的,经济学家巴莱多提出的“二八定律”也叫做“巴莱多定律”,指出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资源,大部分社会资源被少数上层阶级所掌控,而那些剩余的大多数人为了占有或者享用更多更好的社会资源和生活条件,不得不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参与到社会竞争中。
当越来越多的人为残酷的竞争而疲于奔命时,一些不良的价值观、思想意识就会滋生起来。人们选择参与社会竞争的一个惯用手段就是增加教育机会和提升教育水平,这种手段的由来也是源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义务教育普及之前,人们之间贫富差别被固定地看作是由于财富的差异而造成的,所以穷人不能享受高质量的教育,而当义务教育普及以后,不论贫富每个人都有接受初等教育的机会和继续深造的可能,所以社会的贫富差距、经济地位和权力的差别就顺利地过渡为人们接受教育的多寡上。这种权利的让渡最初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一种谋略,但却深入人心,现阶段的人们对教育能够改变命运的信赖和崇拜有增无减。
在我国,过度竞争的一个明显表现就是抢占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也是由于我国的教育资源长期得不到均衡分配的结果,加之选拔人才的制度比较局限,这就导致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家长、教师擅长通过教育来来让孩子参与社会竞争,并且把这种手段发挥的淋璃尽致,用“过度教育”来迎合整个社会激烈的竞争不失为一种潮流。我们不乏能见到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将来能够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教育,大量地给与其施加课外辅导和培训,唯恐落后于他人,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减负”年年减但却收效甚微,因为学校减掉的,家长会加上去,?这好似一个恒久不变的常量。适度的竞争能够激发出人们的实践潜能和动力,但社会中存在过度竞争就必然会催生出恶性的“过度教育”,对于学生将是一场残忍而痛苦的成长经历。
5.1.3功利主义深层渗透
所谓“功利”就是指“主体为满足自身需要并运用一定手段所获取的物质利益”.? “功利主义”思想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鸡鲁提出,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摆脱痛苦和寻求快乐,即“求乐避苦”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最大利益。
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用“求乐避苦”的思想反对封建束缚和禁欲主义,后来经过边泌和密尔的系统论述成为一种伦理学思想。功利主义的核心主张就是人的天性是趋乐避苦的,人们追求的功利的同时获得幸福的体验,不强调行为的动机只讲求行为的效果,一切有助于产生快乐的行为和事物都是好的、善的,反之则是坏的、恶的。由此可以看出功利主义是人们急功近利、不择手段、追求短期效益、目光短浅的体现。
由于功利主义不强调行为的动机只强调行为的结果,所以在当今这个急速变革是时代,在这个只讲求最终所获得财富和价值的年代,功利主义为人们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奠定了最强有力的思想和理论上的支撑,于是功利主义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肆无忌惮地滋生和蔓延。中小学教育也深受其影响,教育的价值、教育的功能被覆盖上了功利主义的外衣,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也以功利主义为导向,教育不再以培养个性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人为最终目的,不再把求真、至善、臻美作为教育价值旨归。功利化的教育演变为一种过分追求名利与效益的活动,是国家、社会乃至个人用来获取利益的工具,是一种以教育为手段而谋求外在“物”的利益追求过程。教育的目的也由此异化为一种引导人追逐名利的片面化教育。
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是为了考取功名利禄”等思想暗含着教育的功利化倾向。现代社会中功利化倾向的教育思想更是随处可见,教育可以改变命运、教育可以创造财富,接受了教育就有会享有荣华富贵的可能。教育本身肩负着培养塑造年青一代的重则,应该给与学生最无私的智慧上的启迪和思想个性全面发展的熏陶。然而,目前基础教育阶段,诸多学校为了获得更多好的教学资源、家长的口碑、社会的信赖、声誉地位的提升,无论在教育实践还是教育理念上都已注入功利主义色彩,重智轻德、重科学轻人文,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给学生施加沉重的学业负担以此来谋求可量化的分数和升学率,抽空了学生内在主体性的生长和发挥,忽视了学生精神品格的成长与进步,缺少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及思想观念的匡正和教育,这正是“过度教育”的显在表征。
5.1.4学历主义过分强调
现代社会已经不单纯是一个靠能力和实力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社会,而是一个必须倚仗文凭和学历才有可能获得成就的社会。社会在对个体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时,看重的是一纸文凭和学历,以此来分配个体的待遇和标准。过分强调形式上的学历而忽视实质上的能力与努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潮流和主题。学历代表着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是人们获取有限的社会资源和获得一定社会地位的手段和途径,这是一种毋庸置疑的事实和定论。过分地强调学历等于过分地追求教育,但这种盲目的、过度的教育追求是基于功利主义而充满太多教育本质之外的利益谋求。在人力资本理论的盛惑下,教育成了一项重要的投资,投资教育可以给个体带来丰厚的利益收入、社会地位的提升、个人价值的实现等现代意义上的成就,所以无限度地投资教育成为人们生涯中一项重要的事业。蹄选理论强调文凭和学历是观别不同求职者工作能力、劳动力水平、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重要标识。在这两种理论的倡导下,人们对教育以及学历的崇拜达到了空前鼎盛的局面,整个社会上下弥漫着学历之风,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也深受此影响。
在学历主义的影响下,中小学教育越来越脱离素质教育的轨道而被推向学历教育、升学教育、英才教育的泥淖。学校从一开始就把进入“高教育质量”的高等院校作为教育目标,这也是学校自身获取“教育成功”唯一可视化和可测量的现实依据。整个社会以学历作为评价人才的标准,就势必导致学校忽视教育培养人的目标而把培养高学历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追求,整个教育过程变为单纯的以追求学历为目标的教学过程;校园文化被拘囿为一切为了孩子的学历;教学方式以一贯的灌输式和强迫式为主;教学内容限定为纯粹知识性学习而非社会实践和生活经验的累积;学生被视为灌输、改造、宰制的对象;家长和教师乐此不疲、齐心协力为学生打造学业生涯的规划,把高学历、高文凭作为从小学到大学这个教育链的最终追求。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物质社会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得越来越功利、物质和虚荣,这种学历追求之风愈演愈烈,波及到整个教育体系,这也正是中小学“过度教育”产生的一大社会背景。
5.2中小学“过度教育”问题的归因分析
中小学“过度教育”现象是在应试教育、社会竞争、功利主义、学历主义等大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而这些社会背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一定的不可控制性和难以预见性,是导致“过度教育”问题愈演愈烈的催化剂。家长和教师以在“过度教育”问题上也难脱其咎,他们的一些心理和行为是“过度教育”产生的最直接原因。
5.2.1家长方面的原因
自古以来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地位,在孩子的学业生涯中更是不断地给予指导和规划。在传统观念中孩子是父母身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父母智慧和爱情的结晶,每个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
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只有不断地增加教育、接受知识、学习各种技能才能有所成就,这种思想深刻地影响着父母教育孩子的行为。在孩子最初接受教育的幵始父母就不断地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说“过度教育”现象的产生离不开家长对于孩子所受教育的钳制及影响。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往往缺乏健康的心理,具体表现为虚荣攀比、盲目从众、补偿下的强迫等不良心理作祟,孩子被视作“小大人”,任由成人支配和主宰。在整个社会中成人占主导地位,孩童则被要求顺和遵守从成人世界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准则。父母习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宰制孩子的一切,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合情合理的事情。
在成人社会中孩子失去了成长的自由和乐趣,成了任意被支配和限制的对象,是成人与成人之间攀比、弦耀、满足肤浅的虚荣之心的工具。
(1)虚荣攀比心理
现在社会父母过分重视孩子的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满足攀比心理,他们认为孩子的分数高、成绩好才能拥有在亲朋好友面前弦耀的资本。成人社会的竞争已经转嫁到孩子所受教育上来,父母竭尽全力为孩子提供最优质的生活水平和最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我们不乏能够见到有些父母为了孩子能够上好学校而不惜一切代价,不仅付出高昂的经济成本而且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现象背后不排除家长们的攀比心理。决不让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他人成了支撑家长的一个_坚定的信念,所以家长在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就会施加过多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大量的阅读、做题、背诵还要求孩子参加名目繁多的培训班和兴趣班,唯恐落后于其他孩子,正如一位家长诉苦说“别的孩子都补习,你的孩子不补习,那你就等着成绩排倒数吧”.家长之间的攀比有时候也出于现实社会残酷竞争下的无奈,但不管怎样这种攀比背后深受其害的却是那些无辜的孩子,他们只能在童年最美好的时光中舍弃游戏和娱乐的自由,不得不为深沉的压力而奋斗着。
(2)盲目从众心理
中国人的从众心理很强,看到别人干什么时不假思索更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盲目从众、跟随大流。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中国人的从众心理更是显露无疑,一些父母看到别的孩子学习某些技能也要求自己的孩子学习,完全不顾孩子是否有这方面的天赋和兴趣;看到别的孩子加班加点地补习功课,也要求自己的孩子参加各种补习学校,完全忽视自己孩子的身体素质情况、学习能力和智力发展水平,具有太多盲从性。在成人世界中孩子的声音从来不被认真龄听,孩子的想法和观念从来不被重视,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经常被肆意剥夺。父母认为自己的辛苦付出和努力全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能够考取高分,进入名校进而谋求一个好的职业以便为拥有一个健康而幸福的生活做准备。现阶段,父母之所以盲目从众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分数的钳制,“世上只有分数好,高分的孩子像块空”①,对于家长太过于看中孩子的分数方面,伟大教育家斯?宾塞说“我建议所有的父母不要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尽管它是一个暂时无法改变的事实,而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尽量留住孩子最空贵的兴趣和同样虫贵的好奇心。不要用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也不要以此为荣辱”.②幸福而完满的未来生活是建立在孩童健康的身心上而不是让儿童在童年本该游戏和娱乐的时光中为了沉重的学习负担而忙于作业,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损害了探索新知的欲望。
(3)补偿心理
所谓的补偿心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指成人把自己对于实现梦想的愿望单方面地强加给孩子,希望孩子能够替自己实现未曾实现的梦想,从而过分地对孩子施加压力和管束;另一方面指父母给孩子提供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希望孩子再重复自己曾经的艰苦生活,因此给孩子过多的放纵。但就“过度教育”现象来讲,主要侧重于父母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对孩子的强迫教育和人生自由的束缚。传统观念中成人把孩子看作是自己希望和理想的延续者,希望孩子通过努力来实现父母未曾达成的梦想。在实际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父母强迫孩子学习钢琴、书法、绘画、舞蹈等孩子并不真心喜欢的专业和技能,父母不从实际出发,往往按照自身主观愿望给予孩子过高要求和期望,把那些未曾实现的梦想肆意强加给孩子,极尽全力给孩子创造一切有利于这种梦想实现的机会和条件。表面上来看,父母为了孩子的前程无私地规划和付出,但事实上这种补偿心理下的教育,带有更多强迫、规训的性质。在一切以成人为主体的社会中,孩子失去了自由发展的愿望和权利,过多的强迫和束缚会使孩子产生极强的逆反心理及反叛情绪。在学业生涯乃至后来职业生涯的规划中将会使孩子缺乏自主性、意志力、决断力,或者走向更加极端的一面即极强的控制欲,这都不利于孩子未来个性品格的健全发展。这种补偿心理下的强迫教育违背了教育规律从而有失偏颇。
(4)过度期望
在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无不对其寄予厚望、委以重托,期望他们能够通过教育实现智慧和能力的提升。适度期望是一种能够激发孩子产生学习兴趣、对成功充满渴望的积极的情感动力。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父母往往对孩子倾注了过多的期望,造成了始料不及的严重后果。过度期望使孩子缺少成功体验,极易产生挫败感、负疾感等负面消极的情绪。生活中,父母的过高期望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给孩子制定不切实际的教育目标、片面强调智育而忽视德育、采取不合理的评价方法。首先,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都要进入“名牌学校”,甚至把孩子未来发展的道路都做好了详细而贴切的规划,丝毫不考虑孩子自身发展的特点和是实际情况;其次,重智轻德,片面强调知识内容而忽视行为习惯以及思想品德的发展,父母看重的只是知识和内容掌握的情况,考试分数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范围,对于孩子的行为及习惯上的不良表现不加重视和引导;再次,父母通常会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侧重以显性的分数来测量某些隐性的成熟。然而孩子的成熟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植物的成长需要耐心培育和长期而精细的照料一样,某些阶段内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比较内隐,如果单纯注重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进步就会错失对于孩子整体成熟的培养的关键期,导致个性片面发展的恶果。过度期望下,家长通常不切实际地给孩子布置繁重的学习任务,期望通过优良的学业成绩来回报父母的苦心付出,但过度期望不仅给孩子造成了沉重的学习负担而且让孩子肩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和期望,家长的不满、批评、抱怨甚至体罚等措施就会使学生心理极度沮丧和焦虑,自尊心强的孩子如果不能进行正确归因将对自己进行消极的评价,久而久之,将会丧失自信、畏惧失败、胆小怯儒、敏感多疑。
5.2.2教师方面的原因
中小学“过度教育”的外在表征主要体现为教授者高频度反复灌输和以理论知识为载体的高强度训练等方面,“过度教育”现象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之所以愈演愈烈其中离不开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师作为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着教学整体运行的状况,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可喜的教学效果必定离不开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差劲的教师同样能够毁掉一代人的成长与进步,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今天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社会越来越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和题别,要求他们在进入教师这个行业时应该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对教师的整体素养做出较高的要求。
由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的一面,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群体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教育过程,那么,“过度教育”问题必定是教师在实际的操作环节中未能遵循正确的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而造成的。教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过度参与教学竞争、缺乏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等因素是“过度教育”现象产生的又一原因。
(1)急于完成教学任务
在这个以追求效率为时代的社会,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大量的任务是这个时代的主题。教育过程中盲目追求效率的做法随处可见,为了达到教师所认为的高效率的教学成果,教师们你追我赶,急于完成教学任务,以此来实现表层意义上的高效率教学。教师在灯?展一天新的教学活动之前,都会制定可以实际测量的教学任务量,为了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们绝不会允许学生打乱预定的教学节奏,课堂似乎成了教师专享的一片领地,学生在课堂上只有认真听讲的资格,丝毫不敢发表观点和提出疑问。教师急于完成教育任务,只能把学生当成装载知识的容器不断灌输和压制,不断提高教学内容进展的速度和教学内容本身的难度。
尤其是在高中三年的时间内,“过度教育”现象非常普遍,已经成了教师和学生习以为常的事情。在教学效率的大肆宣扬下,教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以便为后来的考试复习留有足够多余的时间,把三年的教学任务量集中压缩为两年,让学生在最后一年的时间里不断地复习、做题、考试,日复一日、周而复始,把分数和升学率作为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指向。所以说,教师为了急于完成教育任务也是“过度教育”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2)过度参与教学竞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任何事物或者个人要想得以生存和发展必须参与集体和组织的竞争,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立足于不败之地。竞争是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的核心观念,对人类社会而言,适度而有序的竞争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自我更新和完善,是促进社会成员共同提高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然而当前,人们对竞争的理解越来越偏离它本真的内涵,过度激烈的竞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常态和主流趋势,人们深信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然而竞争是有限度的,无限度的竞争将会造成破坏性的后果。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育行业的竞争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因为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以及教育专家认同“竞争促发展”,他们鼓励与组织教师不断地参与同本校以及其他学校教师的竞争当中,我们经常能能够看到形式多样的教学竞赛、说课比赛、公幵课比赛等,诸如此类的教学竞争比拼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能的高低。此外,教学竞争更广泛地把目标指向学生,通过学业水平的高低、考试成绩的排名、升学率的比重来一比高下。中小学阶段教师过度地参与教学竞争,主要集中于智育的片面发展、知识内容传递的多少、教学进程的快慢、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竞争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中小学教育因竞争而变得过度,不利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3)专业理论知识匮乏
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要掌握这门艺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心理学,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他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①教育这门艺术要求每一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都须谙熟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深入了解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状况、思维和智力发展水平,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和原则,这是一个新手进入教师行业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养。现阶段总有些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去了解或者掌握那些与课堂无关紧要的知识,也有一些教师因缺乏专业理论的指导在实际的教学中具有很多盲目性,尤其是缺乏科学的心理学知识,他们对学生的情感需要、情绪的变动、内心微妙的活动不甚了解,更无从知道学生的某些行为举止、精神状态下内隐的那些不易被发现的心理。所以说如果一个教师缺乏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就无法真正地了解学生,无法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真诚的沟通和交流。
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学和心理学,教师将会亲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原则,肆意强加给学生沉重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对于学生是否能够身体力行完成从不会予以考虑。一堂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注重学生整体上对于知识内容的反应,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明察秋毫,熟知学生的内心活动,真正把课堂的有效实施建立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中。
4MOOC用户学习情况调查分析对MOOC平台和课程分析之后,笔者还对课程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从用户的基本情况、课程参与情况、课程参与程度和课程学习体验角度编制问卷,借助问卷星平台随机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33份,数据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4.1MOOC用户基...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展望5.1研究结论信息技术学科促进了其他各个学科的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具有信息素养的公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
第一章教育网络舆情及应对概述近年来,教育网络舆情爆发频率较高,纷繁复杂的突发事件将部分学校卷入到安全和声誉的危机之中。古语云: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这也意味着,人的语言和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组成的传播世界对公众了解事实真相起到了决定性...
三、体验式主题班会的目标与设计(一)设计目标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是主题班会出发点和归宿,它统领着整个主题班会,是主题班会的灵魂。德育活动课程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中学生德育来讲尤为...
第五章结语食品安全问题关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作为特殊群体的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关乎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今年来发生的一些中小生生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事故也给人们...
第2章过度教育概念释义及相关概念辨析2.1核心概念释义2.1.1度的哲学含义。哲学意义上,度,是标志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幅度.?度也是被规定保持自己的质的量的范围,度本身是一种量,并且是一种限量。度作为限量...
2.4中文歌曲文化意象的阐释歌词语言的符号学特性的表现之一为语符能指与所指的非对称关系,即语符的能指可能对应多个在某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所指[1].文化意象是在歌词语言中提取出来的,物象和寓意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一个物象可以传达...
第三部分当前教师指导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的研究是针对实践问题展开的研究,以发现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己任,因此,本章将在呈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澄清幼儿园教师在指导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分析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人们已经明确意识到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一个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记。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自身显着的特...
第三部分《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的问题与思考一、《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制订及实施过程中的亮点(一)提升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纵览山东省某高中关于《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的制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