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的相关研究
对于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的文献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对于中国传统启蒙教育的研究和对于中华文化某一方面的启蒙教育的研究。王炳照在《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中指出蒙学在于与较小的年龄相适应,教授的内容是浅显、具体而微小的事情,教育儿童学习礼仪培养恭敬的心,传统教育有重视启蒙教育、提倡顺应儿童年龄施教的特点,蒙学教材编订时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使蒙学教材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简洁而富有趣味。但是也存在过重注重道德说教的问题,作者认为过度深思熟虑、审慎周密的规范对幼儿成长也有害。在徐梓、王雪梅的《蒙学须知》 中提到虽然伦理道德教育在启蒙教育中占有很大的地位,但传统启蒙教育有着广泛的内容、近似于百科全书的形式,包含广泛、无所不有,肯定了传统启蒙教育的作用和价值,但也要正确看待传统启蒙教育的局限性。因此,在对待传统启蒙教育的时候,要看到传统启蒙教育在内容上、道德上、方法上的优点,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在幼儿园中华文化启蒙环境创设与利用时,做到有区别的选择。周之良、马伟宁在《浅析传统启蒙教育对现代小学教育的借鉴作用》中指出,先进的教育存在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生存能力下降、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自信心、没有抱负的现象。传统启蒙教育注重“文武并举”、注重学习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礼仪、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的教育,注重立世态度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可以有助于解决我国现在的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中华文化启蒙教育将中华文化的种子洒在学生的心尖,让它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关于中华文化某一方面的启蒙教育的研究,如章海飞在《弘扬中华孝慈文化,引领幼儿尊老孝老》中指出学校、家庭、社会片面强调知识和能力,忽略中华文化--孝道的教育,出现学生自我中心、尊老爱幼意识淡漠的现象,要抓住幼儿阶段这个性格养成的关键期让幼儿感受爱、理解爱、学会关爱,以实践为载体进行孝慈教育,家园共育强化孝慈教育。张继林、陈德艳在《非物质遗产启蒙教育对幼儿道德教育品质发展的影响》中首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进行界定,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统文化或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精神价值对培养民族精神、扩大道德学习的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为幼儿的道德行为练习提供情景和机会。江卫社在《在儿童哲学启蒙教育中弘扬中华文化民族精神》中指出开展哲学启蒙教育,能使古典、深奥的哲学原理更生动、更易理解,将中华文化的哲学思想在幼儿心中扎根。徐粉在《传统节日启蒙教育对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研究》中指出开展传统节日启蒙教育,不仅可以让幼儿在中华文化的氛围中发展幼儿的非智力因素,还可以发展幼儿的非智力因素。黄艳梅在《京剧进校园:
京剧文化与教育意涵的融合》中指出,让学生在启蒙阶段切实感受的京剧中体现的中华文化和服饰、造型的魅力,体验京剧中不一样的人生,尝试揣摩剧中人物的心理和感受。
以上文献指出,中华文化启蒙教育注重“文武并重”,注重学习与生活相结合,注重道德与思想教育,教材类型多样、内容丰富,顺应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简洁而有趣味。开展中华文化启蒙教育有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但是要避免中华文化启蒙教育说教色彩浓重、形式单一的弊端。
(三)幼儿园中华文化启蒙教育区域活动研究现状
1.区域环境的研究现状
刘占兰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策略》一书中指出区域环境研究在领域课程的框架下进行,区域环境以各领域的关键经验为发展目标,在实践形态中以各个活动区不同的功能与价值为指南;并对幼儿的学习进程与发展线索、材料的提供、背景墙饰的设置以及教师的指导策略等内容进行研究。这使活动区的研究走向系统化,幼儿发展的线索更加清晰,使得教师的指导能够有效依据关键经验。肯定区域环境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对主要区域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各个区域的功能和价值,区域环境适宜的空间安排与材料结构、幼儿的学习进程与发展线索,以及有效地教师指导与促进策略。
在何艳萍主编的《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时间与探索》中,重点介绍区域环境的研究背景、研究历程、区域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启示。澄清以下基本概念:区域环境的基本类型、区域环境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区域环境的三要素等。
随后重点论述了区域环境即空间安排、材料投放以及区域背景墙饰的创设原则和策略以及区域活动组织与指导的策略,分别从选区、活动过程、收拾整理、评价四大环节阐述区域活动组织及指导的策略。最后从管理的角度论述了为区域活动开展所提供的有效支持,重点论述了制度保障、教研方式以及评价方法。
在杨彦主编的《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与指导》中,基于对区域环境创设的现状分析和现实需要,从区域活动和区域环境的基本理论到装扮区、语言区、美劳区、建构区、科学区的规划和利用,详细阐述区域环境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和评价策论。在问题和反思的部分结合相关案例和资料分析,为读者提供实用的指导方法,为更加科学地进行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提供理论依据。
在秦元东、王春燕主编的《幼儿园区域活动新论:一种生态学的视角》中,面对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并存的局面,提出以一种生态学的视角来解读区域环境,详细论述生态式区域环境理论和事件背景、概念解析、兴趣分析,以及生态式区域活动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还详细介绍生态式区域环境的空间策略、材料策略、规则策略、指导策略、分享交流策略、评价策略和互动策略,为生态式区域环境实施与利用做了详细的介绍。
4MOOC用户学习情况调查分析对MOOC平台和课程分析之后,笔者还对课程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从用户的基本情况、课程参与情况、课程参与程度和课程学习体验角度编制问卷,借助问卷星平台随机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33份,数据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4.1MOOC用户基...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展望5.1研究结论信息技术学科促进了其他各个学科的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具有信息素养的公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
第一章教育网络舆情及应对概述近年来,教育网络舆情爆发频率较高,纷繁复杂的突发事件将部分学校卷入到安全和声誉的危机之中。古语云: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这也意味着,人的语言和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组成的传播世界对公众了解事实真相起到了决定性...
三、体验式主题班会的目标与设计(一)设计目标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是主题班会出发点和归宿,它统领着整个主题班会,是主题班会的灵魂。德育活动课程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中学生德育来讲尤为...
第五章结语食品安全问题关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作为特殊群体的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关乎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今年来发生的一些中小生生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事故也给人们...
第2章过度教育概念释义及相关概念辨析2.1核心概念释义2.1.1度的哲学含义。哲学意义上,度,是标志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幅度.?度也是被规定保持自己的质的量的范围,度本身是一种量,并且是一种限量。度作为限量...
2.4中文歌曲文化意象的阐释歌词语言的符号学特性的表现之一为语符能指与所指的非对称关系,即语符的能指可能对应多个在某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所指[1].文化意象是在歌词语言中提取出来的,物象和寓意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一个物象可以传达...
第三部分当前教师指导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的研究是针对实践问题展开的研究,以发现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己任,因此,本章将在呈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澄清幼儿园教师在指导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分析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人们已经明确意识到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一个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记。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自身显着的特...
第三部分《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的问题与思考一、《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制订及实施过程中的亮点(一)提升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纵览山东省某高中关于《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的制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