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研究背景
21 世纪全球科技突飞猛进,世界各国都争先恐后地迈进了一个以高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的时代。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各国都将发展科技、培养人才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国策。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我国制定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然而,我国的现实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远没有达到国家预期的效果。"应试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根深蒂固,学校只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忽视其他社会能力的发展,片面地重视考试分数,这导致了老师、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孩子社会适应性的引导,致使许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只会按部就班执行命令,缺少创新的精神,缺乏自主意识,不会与人共事,无法与人合作,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经受风险的考验,更没法应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时间在减少,范围也在缩小,居住环境的封闭性特点使孩子们之间的交往减少,许多孩子养成了自私的习惯,不会与人分享,也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缺乏最基本的生活责任感,辍学,犯罪、逃避考试等事件屡见不鲜。社会上出现种种与社会不合拍的现象警示我们,要重视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发展程度。
本文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选用家庭教养方式量表、自我控制量表、社会适应性量表,在枣庄市城乡小学三、四年级中随机抽取七个班级的学生作为被试,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当前枣庄市小学中年级学生社会适应的现状,并进一步揭示小学中年级学生社会适应性与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控制能力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对及时发现孩子的社会适应不良现象,分析其成因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此同时,该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对针对社会适应不良儿童提出恰当的建议方案,促使学校、家庭共同配合,为让孩子健康、和谐、全面成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文献综述
2.1 社会适应性
2.1.1 社会适应性的概念
"适应"最初作为一个生物学概念是指:生物在生存竞争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形成的特定性状的现象,是生物在遭遇到特殊的生存压力下所发生的适宜变化的行为。在心理学中,"适应"是指在生活环境中,随环境的限制和变化而改变调节自身以适应环境,同时又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与环境达到和谐统一(朱智贤,1989)。"适应"简言之是个体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而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因此,适应可以包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心理学主要探讨的是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即社会适应。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社会适应做了不同的解释。Leland(1973) 与Cone(1987) 认为社会适应是在个体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是一种个体对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的的应对系统。《社会学大辞典》(王康,1998)中对社会适应的解释是:个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行为。《心理学大辞典》(朱智贤,1989)对社会适应的定义是:个体接受现存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过程。陈广渝(2008)认为:社会适应是个体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是个体主动地适应、调节、进而改变环境,最终达到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和平衡。"聂衍刚(2008)认为"个体的社会适应是个体人生历程的基本任务,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个体个性化与社会化的一系列过程,是个体在不断的学习、创造、交往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意识、成为独立的个体来承担社会责任、应对社会环境变化的心理和行为活动。"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会表现出适应能力与水平的差异。同样的环境,有些人能够适应良好,达成与环境的和谐一致;而有些人却会产生适应不良,出现种种问题。这种个体在适应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能力差异被称为"适应性".车文博 (2001)认为,适应性是指个体的生存功能、发展目标随着社会结构体系、交往团体和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能力。
关于社会适应性的定义,心理学界并不统一,大多数人的观点:社会适应性即是社会适应能力或社会适应行为。阿瑟·S·雷伯(1996)认为社会适应行为是一种能够促进个体和社会有效融合的技能。郑日昌(1994)认为社会适应性是一种心理适应能力,是个体在与生存环境、交往群体的交互作用中,以特定的行为方式积极地适应周围环境从而达到平衡的心理能力。黄希庭(2005)通过对社会适应性的研究,认为社会适应性是个体在适应社会过程中应该具有的人格特点。陈建文(2001)认为社会适应性体现在个体主动的适应社会的过程中,社会适应性会对个体适应社会的行为会产生影响。聂衍刚(2005)的研究显示:社会适应行为是个体在处理日常生活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能够达到和其年龄相符的程度的能力;社会适应行为体现了个体的独立生活水平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不同研究者对社会适应性概念的定义在细微处有不同的理解,在总体上却有相通之处,反映出社会适应性的一些核心的内容,主要体现在:首先,社会适应性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调整自己的行为达到与周围环境,与周围同伴的和谐相处的能力。其次,社会适应性这种能力体现在个体与社会交往过程中,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一种能力。第三,社会适应性对维护个体的生存、适应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最后,社会适应性具有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即不同年龄阶段对个体应该达到的适应能力的水平是不同的,适应能力是有年龄的差别的。通过对上述不同的有关社会适应性界定的比较,笔者认为聂衍刚对社会适应性所下的定义比较全面,既指出了社会适应性的普遍特点,又强调了其年龄特殊性,因此,本研究采用其对社会适应性所做的界定,即社会适应行为是个体在处理日常生活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能够达到和其年龄相符的程度的能力;社会适应行为体现了个体的独立生活水平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2.1.2 社会适应性的结构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社会适应性的结构进行了探讨,如 Greenspan 和 Grandfield(1992)的研究认为:社会适应行为包括社会理解和社会交往两方面的技能。Caldarella和 Merrell(1997)通过研究发现: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处理同伴关系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学业技能、服从技能、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等五方面能力。西南大学胡韬(2007)认为社会适应性由人际友好、活动参与、学习自主、生活独立、环境满意、社会认同、人际协调、社会活力八个维度构成。王振宇(1992)认为社会适应性包括: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范、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生活能够自理三个方面的能力。陈建文(2001)认为社会适应性由四个维度组成,分别为:心理优势感维度、心理能量维度、人际适应性维度和心理弹性维度。
由于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国内外学者对社会适应性的结构划分有很大的差异,有些研究者从理论的角度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构成进行分析,如陈建文的研究;但大多数研究者从社会适应所涉及的不同的活动内容或方面进行划分,如 Greenspan 和 Grandfield、胡韬、王振宇等人的研究。与前一种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划分相比,后一种划分更加直观,更容易理解和操作,因此本研究采纳后一种划分,即从社会适应所涉及的适应活动内容的的不同对社会适应性进行划分。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本研究认为社会适应性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第一、社会适应性是个体自觉学习生存技能的能力,第二、社会适应性是个体按照规则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第三、社会适应性是个体独立的处理日常生活事务的能力,第四、社会适应性是个体与他人交往,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第五、社会适应性是个体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约束自己行为,积极融入社会群体的能力。第六、社会适应性是个体调整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
2.1.3 社会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2.1.3.1 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现状分析
如前面的概念中所提及的社会适应性具有年龄特征,不同年龄阶段对个体适应性的要求不同,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或特征,对于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其社会适应性发展状况如何?一些研究者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社会适应性存在城乡、性别、年龄的差异。
夏瑜(2011)从湖南长沙城市小学和湖南怀化农村小学选取一年级新生作为被试,进行社会适应性的测试,结果发现:城乡小学新生的社会适应性存在明显差异,且城市小学新生社会适应性水平高于农村小学新生。
胡韬(2007)对中小学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性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这些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总体上低于城市儿童,存在性别上的差异,且女生社会适应性水平显着高于男生。在年级上,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性水平随年级升高而升高。除了性别、年级差异外,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水平在家庭氛围、教师民主程度、语言熟悉度方面存在差异。
尚亚飞、聂衍刚(2009)对青少年社会适应性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青少年社会适应性总体较好,存在年级差异,且初中年级得分高于高中年级。
通过以上的调查研究显示,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状况会因年龄(年级)、性别、城乡等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差异的结果并不统一,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分析和验证。
2.1.3.2 社会适应性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社会适应性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个体社会适应性的获得及水平高低会会对个体的生存、适应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罗丽霞(2012)在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中发现,人际关系与学习适应性呈显着正相关,即人际关系维度得分越高,学习适应性也就越好。而人际关系是社会适应的一个维度,这说明社会适应对学习会产生影响:社会适应越好,越有利于个体认知的发展,而社会适应不良,会直接影响个体的认知的发展。
潘苗苗(2007)对幼儿的意图归因倾向研究显示:社会适应不良儿童,其社会攻击性较强,同伴关系紧张。
方膳、李红军(2010)、黄红发(2001)的研究显示: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社会适应性问题,对自我和社会的认识片面幼稚,导致毕业学生在走上就业岗位的过程中,无法顺利完成角色转换,不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出现就业和社会生活障碍。
张萍(2007)指出,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会适应方面普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社会认知片面、自我定位偏差、就业迷茫问题、职业胜任问题、心理调节能力弱、人际交往能力低下等方面。该研究证明大学生适应不良,会引起各种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不安定的潜在因素。
2.1.3.3 影响社会适应性的因素:
许多学者对影响社会适应性的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而广泛的研究,发现众多影响社会适应性的因素,大致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纳。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生活环境、家庭结构、家庭关系、父母受教育水平、伙伴关系、社会关系等。如丁腾慧(2011)通过对亲子关系与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关系的研究发现: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有显着影响。良好的亲自关系有助于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形成,不良的亲子关系不利于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形成。胡韬(2007)对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学校环境、个人志气四个方面的因素对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十分显着。在隔代教育研究中,石淑华(2003)、李炎(2003)、万翼(2004)、何奕敏(2004)等认为隔代教育不利于儿童成长,而沈卫华(2001)则认为隔代教育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除了外部因素,社会适应性还会受到生理因素、智力因素、性格因素、个性特征、认知因素、情绪因素、人格因素、个人防御机制、应对机制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如张继山、仇卫兵(2011)通过对先天性体型偏胖型儿童与正常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对比研究,证明先天体型偏胖型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均低于正常儿童,适应能力差,存在社会适应能力的缺陷。韦小满(1997)在比较智力水平偏低儿童与智力正常儿童的 AAMD 测试结果后,发现智力水平偏低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水平明显地低于同龄正常智力的儿童,但智力水平偏低儿童与智力正常儿童的发展趋势是一样的。该研究证明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智力因素的影响。张守臣、宋文琼(2010)对中学生人格和认知风格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人格会对中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中学生的认知风格对中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产生部分影响。季元德、魏钢焰(2012)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与大五人格特质(神经质特质、外倾性特质、宜人性特质、严谨性特质、开放性特质)存在显着相关关系。由此可以证明:大学生人格特征对社会适应性有影响作用。
2.2 家庭教养方式
2.2.1 家庭教养方式的概念
家庭教养方式也就是父母教养方式。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定义,国内外的学者选择的角度并不相同,其对家庭教养方式的描述也千差万别,但他们对于家庭教养方式的本质含义的理解是一致的。
Darling,Steinberg(1993) 认为,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种互动,是父亲、母亲在教育子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以及由这种态度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顾明远(1991)等人认为:狭义的家庭教养是指由家长对子女等年幼者实行的教育;广义的家庭教养方式不仅体现在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面,还体现在父母的生活习惯对子女的影响方面。张文新(1999)认为:家庭教养方式能相对稳定地反应亲子交往实质、父母教养的观念、教养的行为及父母对儿童情感体现的有机组合,这种组合不随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彭文涛(2007)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是父母传达给孩子的情感氛围的集合,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家庭教养方式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基础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是父母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态度、观念、情感和行为的综合体现。
2.2.2 家庭教养方式的结构
不同的心理学家根据自己的观察的视角、研究目的,依据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对家庭教养方式进行了不同的划分。美国心理学家西蒙(1939)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包括两个维度:一是接受和拒绝维度,二是支配和服从维度。Baldwin(1955)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包括情感温暖-敌意和依恋-干涉两个维度。Schaefer (1959)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包括爱-敌意和自主-控制两个维度。Becker (1964)通过对父母与子女的亲子互动的研究,把家庭教养方式分为三个维度:接受-拒绝维度,温暖-敌意维度以及限制-允许维度。
4MOOC用户学习情况调查分析对MOOC平台和课程分析之后,笔者还对课程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从用户的基本情况、课程参与情况、课程参与程度和课程学习体验角度编制问卷,借助问卷星平台随机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33份,数据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4.1MOOC用户基...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展望5.1研究结论信息技术学科促进了其他各个学科的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具有信息素养的公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
第一章教育网络舆情及应对概述近年来,教育网络舆情爆发频率较高,纷繁复杂的突发事件将部分学校卷入到安全和声誉的危机之中。古语云: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这也意味着,人的语言和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组成的传播世界对公众了解事实真相起到了决定性...
三、体验式主题班会的目标与设计(一)设计目标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是主题班会出发点和归宿,它统领着整个主题班会,是主题班会的灵魂。德育活动课程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中学生德育来讲尤为...
第五章结语食品安全问题关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作为特殊群体的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关乎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今年来发生的一些中小生生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事故也给人们...
第2章过度教育概念释义及相关概念辨析2.1核心概念释义2.1.1度的哲学含义。哲学意义上,度,是标志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幅度.?度也是被规定保持自己的质的量的范围,度本身是一种量,并且是一种限量。度作为限量...
2.4中文歌曲文化意象的阐释歌词语言的符号学特性的表现之一为语符能指与所指的非对称关系,即语符的能指可能对应多个在某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所指[1].文化意象是在歌词语言中提取出来的,物象和寓意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一个物象可以传达...
第三部分当前教师指导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的研究是针对实践问题展开的研究,以发现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己任,因此,本章将在呈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澄清幼儿园教师在指导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分析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人们已经明确意识到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一个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记。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自身显着的特...
第三部分《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的问题与思考一、《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制订及实施过程中的亮点(一)提升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纵览山东省某高中关于《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的制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