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阶段所取得的成果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5-27 共2536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4.2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阶段所取得的成果
  
  4.2.1提离体育课堂教学效串
  
  常规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以行政班为单位,男女生分班教学。使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对所有学生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高中“专项化”体育教育课程改革以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提高为核心,鼓励学生在喜爱的一个运动项目上持续地学习三年,在该项目上学有专长,并能学以致用。教学主要以项目为核心,从运动知识和技能、体能、运动经历、运动情意四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专项课形式改变了原来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为自由灵活式,由于学习内容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学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专项课上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讲解示范,积极参与学练活动,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此外,通过专项学习后,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被调动了,在专项比赛中也非常投入,此时教师只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因势利导的展开专项教学,开展情景教学,从而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教学目标。

  同以往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 “我要学”.教师的地位也得到转换,从传授变成了指导作用。教学方式也更为灵活多样,其形式可以随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学习情况而定。新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更多的采用合作探宄的方式。这种合作探究形式尤其在体育专项化教学上体现得淋滴尽致,体育活动不仅仅是参与性活动,更是团体活动,需要队友之间默契合作,参加各类比赛或是团体表演都需到这种合作的默契。因此,在平时的体育课上就要养成这种互帮互助、探究探索的合作精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4.2.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

  
  在对比了学生开学初和学年末的体育课态度中发现(表20),在升到高中以前有31%的学生并不十分喜欢体育课。访问后了解到的原因主要有中考体育分值不高、体育课上除了跑步还是跑步、老师在体育课上教的东西太容易了等。说明学生的初中甚至小学阶段,教师在体育课上并没有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学生科学而有趣的参加体育运动。在开学初始,调查学生是否有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时(表21),有超过80%的学生没有体育锻炼计划,学生没有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养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经过一年的体育专项化学习后发现,有近90%的学生表示喜欢体育课,有超过65%的学生开始制定自我锻炼计划。访问学生后发现通过专项学习,学生在某一个体育项目上获得自信,体育课上或下课后也会主动找同学练习和切磋比赛。课堂上,教师也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地制定个人锻炼计划。学生开始在社团活动时自己组织体育比赛和制定比赛规则,学生体育社团的活动也越来越多了。的确,学生们对于体育课以及体育锻炼有了新的认识和改变,学生学会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时间增加了,但从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因素(图4)的调查中我们仍旧发现,课余时间不足以及三年后的高考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对于刚刚开始起步的体育专项化课程来说,高考和沉重的学业负担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延安中学校长郭雄说:“早上去运动场自主锻炼的学生变多了,相互探讨、合作学习某个项目的学生也变多了。以前去看体育活动课,老师在教学生就在练,老师一走学生也不练了。现在只要不是文化课时间,一直有学生在运动场上练习。这种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我们原来没有预估到的。”他认为,学生主动性的提升,缘于学校对学生兴趣的充分尊重,以及他们对于某个项目专业意识的增强。“有了兴趣做支撑,学生学起来也更投入了。有了自己在专项运动上的目标,自然会自主地多学、多练。”【2】

  
  4.2.3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近些年来,上海市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大力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青少年体育工作机制初见成效。但纵观本市青少年学生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尤其在耐力、力量素质等指标明显偏弱、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居高不下;中小学生体育课练习时间过少,学习内容转换过于频繁,学生的体育爱好和兴趣、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终身参与体育的习惯尚未真正的养成,影响了本市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并将涉及到本市未来国民健康素质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有效解决青少年的健康问题己经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3】

  
  从复旦附中2016届高一学生身体和体能指标对照图(表22)中可以看出经过一整年的体育专项化课程学习,采用“专项化”教学的实验组在体能项目:50米跑、实心球、800/1000米跑从开学初的小幅落后到学年末时各项指标和成绩已经小幅超越采用“二期课改”课程学习的对照组。当然,学生的身长发育差异在一年中应该会有所不同,但在同年龄、同人种以及相同的生活环境中这样的差异较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不同的身体锻炼方法和锻炼习惯应该是导致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项身体指标增长幅度不同的主要原因。可以预测,如果两组学生继续采用原有的教学大纲实施教学,那么经过高中三年后,两组学生的体能差异将会是巨大的。由此可见,体育专项化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发展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变了多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状况。

  4.2.4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
  
  体育专项课的开设和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给参与上海市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吃老本”、看教参就能进课堂的日子不复存在了。教师必须不断的通过专研教材、亲身体验、反复推敲、精益求精,才能满足学生渴望知识、寻求真理的心。参与专项化教学实践教师们感知,只有不断的用新的知识与技能武装自己,扎实功底,科学高效,才能和学生一起增强体能,提高身体素质。学习现代化教学思想和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体能都要强,坚持“教学为人”的职业准则,才能为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出一份力。

  以往体育教师总给人以“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印象,“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这句话也常常被人当玩笑来讲。通过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学生和其他学科的老师们能经常看到体育教师们在操场上练习技能、认真备课的场景。在专项课上,体育老师的一个精彩示范常常会带来学生们崇拜的目光。体育教师们越来越受学生的尊敬,体育学科的整体魅力也在稳步提升。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