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

我国类型动画发展特点探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1-20 共4746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绪论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动画是一种较新的艺术形式,它能够展现人类梦幻的影像并具有实拍类电影艺术所不具有的独特表现力,吸引无数艺术家投身其中。自从 1906 年最早的动画电影《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诞生以来,从温瑟?麦凯(Winsor Mcay)的代表之作《恐龙葛蒂》到为迪斯尼带来巨大商业成功的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再到当今充斥银幕的动画大片,动画艺术的创作技法与美学体系被不断地完善。

  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画片的艺术魅力不断增强,制作成本不断攀升,所带来的商业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同时动画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升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上世纪中期开始,动画产业在欧美与日本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创作模式与产业链。

  在中国动画也已经过了近 80 年的发展历程,并曾在一段时期内赢得广泛的国际性的赞誉。然而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由于无法满足动画播出的需求和国外动画的大量引进与冲击,国产动画面临着在产量上无法满足播出需求,在内容上无法吸引越来越喜爱国外动画片的青少年观众,在运营方式上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等一系列复杂困境,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在上世纪末期走入一个低谷。

  随着新世纪初政府对动画产业扶持政策的推行,中国动画行业开始展现新的发展势头,中国动画不仅在产量上有了新的突破,在剧本创作、表现手法、技术手段、传播与营销方式以及衍生品的开发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产业规模也基本形成。

  但纵观当今的中国动画产业,电视动画的整体制作质量较低且只能满足低龄观众的观赏需求,网络动画与影院动画虽不乏优秀作品,但缺乏固定的受众,深度开发的水平也较低,优秀的创作团体与个人没有得到适当的支持,动画作品缺乏新意且模仿成分较重。总的来说,国产动画存在"创作模式单一、缺乏统一的创作体系、缺乏动画片创作产业化经验,缺乏自主产品研发能力"等问题。

  近些年得益于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投入,中国的动画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化进程加快,动画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动画产业,由于中国动画的产业化起步较晚,发展不平衡,动画创作者缺乏动画的理论知识和产业化经验等诸多问题,整体上存在诸多弊端,发展的进程受到制约,因此加强对动画产业的理论研究势在必行。

  研究目的:
  
  首先要总结国内外动画艺术发展过程中动画类型的产生规律以及成因;其次,结合国内外动画产业发展特点分析中国动画产业的不足之处;最后在此基础上推测中国动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对社会与文化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并尝试总结中国特色的类型化动画的发展特点与发展道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民族精神如何运用到类型化的动画语言中,以提高动画作品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研究意义:

  对于中国动画的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与自身的缺陷,学术界已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动画的现状、历史、美学特征与产业化道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对中国动画类型的研究相对较少。虽然类型动画的概念在中国尚未有明确的界定,从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也远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类型种类,但如果从电影理论的出发来看,动画作为电影艺术的一部分,其类型化的形成也应该是中国动画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本文将在通过分析国外类型动画发展的成因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推测中国类型动画的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促进中国动画创作思路的改进与创作机制的发展。

  研究现状

  在中国动画的宏观整体研究方面,如宋薇薇《中国动画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分析》对中国动画产业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张黎明《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研究》不仅对中国动画的现状进行整体的研究,还将中国动画产业与国外动画产业进行较为系统的比较,以分析中国动画产业现阶段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兰景婷《中国电视动画产业--现状与问题》则是侧重对电视动画特征和中国电视动画产业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国内电视动画产业的不足之处。综上所述,学术界针对中国动画产业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然而上述文献中缺少对动画产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动画类型化的研究。

  在对于动画类型化的研究方面,和对类型电影的研究一样,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金晓依《类型动画研究》通过对类型电影核心概念、动画与电影差异性、商业动画电影现状的研究,提出了类型动画的概念,并指出类型动画具有的三个主要特征,即商品性、模式化和叙事性。同时尝试建立类型动画模式化研究的体系,通过对美国、日本动画的模式化分析来开展对成功商业动画影片的模式探讨,通过动画产业中"类型动画"的现象、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寻找成功商业动画制作和创作的模式,促进国产动画片的产业化发展。由李彦、曹小卉编写的著作《日本动画类型分析》则从类型的角度分析了动画大国日本的动画整体类型化发展现状与类型形成的部分社会因素。袁铨《关于日本动漫文本模式化研究》则深入的分析日本类型画中的细节要素,使读者对在中国广受欢迎的日本动画片类型化创作要素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聂欣如、张厂《2013 年中国动画类型研究综述》则通过对当前中国动画行业的发展形式的概括,简要分析中国动画类型的三种形式,对中国动画类型化发展趋势有了初步的探讨。上述文献对类型动画的概念有较完整的诠释,尤其是对日本和美国类型动画对整体动画产业的成功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有了一定的肯定,其研究成果对中国动画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参考作用,但对中国动画类型化模式及其成因研究较少,也缺少对中国动画产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类型化趋势所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

  目前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对中国动画的类型化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著名动画杂志《中国电视动画》曾开设专栏讨论中国类型动画的发展,走访了各界专家学者,虽然对中国动画的类型发展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随着对动画类型化的研究的视野在不断扩展,对中国动画类型化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

  研究内容

  一。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深入的探讨类型动画

  通过深入学习学术界关于动画的理论和论述,研究类型动画、动画类型与动画类型化的一般概念,在现有的类型动画与动画的类型化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类型动画的主要特征。

  二。通过梳理国内外动画产业发展历程,分析动画类型化发展的主要成因

  通过研究中国以及国外动画发展历程,以及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上的模式化现象,更深入的发掘中国与主要动画大国在动画领域的不同之处及其对动画类型的基本形态产生的影响,完善类型动画的理论研究。

  三。研究我国当代社会与文化环境下中国动画模式化现状

  动画类型化的核心在于创作与制作过程中的模式化,而商业化又是类型动画的主要特征。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的中国动画已经初具产业规模,市场需求的扩大使模式化的创作理念和批量化生产方式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唯一途径,然而国内相当数量的动画制作公司因为无法做到模式化与创新性之间的平衡而举步维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没有准确的把握动画作品的受众群体,在对国外优秀动画作品学习借鉴的过程中模仿过度而创新不足,对新兴网络媒体的优势认识不足等。因此这一部分将从动画类型化的角度,分析目前中国动画产业的部分问题和现状。

  四。探讨中国未来类型动画的主要特征

  中国所具有的源远流长的民族历史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某些商业动画大国所不具备的,同时中国当代的国情、大众文化和消费观念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亦有所区别。因此其类型动画发展道路必然是有别于美国和日本等传统的商业动画大国的。这一部分将针对中国国情,结合中国大众文化、动画行业的传统和产业现状,分析中国类型动画未来发展的受众策略、文化特征、传播和营销方式为主。

  研究重点与难点

  本文的重点在于对国外动画产业与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对比,总结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动画类型发展模式特殊模式。

  由于当前中国动画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动画类型,国内对动画类型的认识也局限在故事题材和技术手段等因素上,缺少对动画类型的严格界定。再者由于中国动画产业现状较为复杂,中国动画企业尚没有明确的创作模式和发展方向,笔者试图分别对受众策略、文化特征、传播和营销方式等影响动画类型形成的重要因素进行准确分析,并由此推测中国动画类型化发展趋势,难度确实较大。

  研究创新点

  本文拟从动画类型化的角度对国内外动画的发展过程及其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与归纳,同时分析中国当前动画发展的主要特征,并结合中国动画产业现状和社会背景探讨中国类型动画的发展道路,为当前中国动画创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本文在学术界动画进行类型研究的基础上,适当的借鉴学术界关于类型电影的相关理论,结合动画艺术的特点,对动画类型化的性质和主要特征进行分析。

  基本概念解释

  动画产业

  动画产业是以商业动画为主要产品,包含动画的创意、制作、销售、推广为主要产业链的部门集合,包括动画创作与制作公司、相关投资与营销开发、企业、动画播出的电视台或分享性视频网站的运营商、衍生品的开发商以及影像制品的销售商等部门组成,动画产业是动漫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漫产业

  动漫产业是 "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因为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动漫产业被称为'新兴的朝阳产业'".相比较于动画产业,动漫产业的概念更为广泛,包括动画、纸质漫画、游戏等与动漫衍生品相关联的各个部分,日本曾将动漫产业统称为 ACG 产业(ACG 为英文 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意为动画、漫画和游戏)。由于动画、漫画和游戏在创作、生产方面有很强的互通性,在动画、漫画与游戏产业较为发达的美国与日本,这些生产部门会因共同利益和资源的整合而融合为较为整体的动漫产业,中国的动漫产业基地也是为了促进这种企业间的融合和优势互补。

  动漫文化

  动漫文化指"以视觉消费时代以动漫形象为基础,以现代传媒为动力支撑的大众文化。"它主要依靠动漫产业的高度发展以及现代传媒技术的广泛普及为基础,以动漫形象和动漫中的各种视听元素得到大量动漫消费者的认知和喜好的情况下进行传播,具有超越国籍、超越种族的广泛渗透力,成为当前动漫强国的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是"中国学派动画"的简称,"中国学派"从字面上进行解释的意义就是能够代表中国在某个领域的学术或流派,早期被用于文学领域,后来被人们在对动画艺术的研究中所使用,所谓"中国学派"的动画指的是始于 20世纪 50 年代中国动画工作者以发扬民族艺术风格为口号,以制作中国特色动画片为目的所制作出的一系列动画片。"中国学派"动画的最早于上海美术制片厂特伟厂长在总结该厂的首部获奖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被误认为苏联动画片的教训后,提出 "走民族化道路"的口号,"中国学派"动画由此肇端,其经典作品如《小蝌蚪找妈妈》、《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等因其独具民族风格的表现手法而在世界动画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中国学派"动画成为一段时期内中国动画的代名词,主要指具有中国民族化风格的动画电影,随着 20 世纪 90 年代国外商业动画大量涌入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动画统销模式的瓦解,"中国学派"因无法适应新的形式而逐渐走向衰落。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收集:

  书面资料收集:主要涉及电影学、动画发展史、影视技术相关历史、符号学、设计美学等相关资料,为理论研究做准备。信息收集:通过互联网收集关于日本与美国影视动画的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作为理论部分的佐证。

  二。比较研究法:

  从社会文化、产业结构比较得出国内外动画发展道路的异同,分析中国动画类型的发展环境与日本和美国等动画强国的主要区别,并结合中国动画类型化现状,推测未来中国动画可能的类型化模式。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动画论文
返回:艺术硕士论文